第四十一章 回牢都(一)
皇城巍峨。
城郭连绵,坊市林立。
第一城有家茶楼,虽然没有第二城的花天酒地热闹,但是楼内布置清净雅致,自来是那些文人骚客流连之所,又因比邻皇宫,王侯公卿常出入此处,更显得茶楼有别他处。
茶楼有间雅座,凭栏处,可尽观第一市的街口。
刚下过一场小雨,石头间冒出的杂草,幽青幽青的,已然看不到午时斑驳的血迹。
“斩了?”一个头戴冠帽的中年男子望着街口,虽语中带着疑惑,神情却很笃定。
他漫不经心地抿了一口茶,挑眉。
“文信侯府中的小公子,幼时避居深山,不显山露水,旁人都当他是个后生小子,未通俗务,谁曾想他举手之间,局势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国舅爷的这几个爪牙,我们可是暗地里付出了许多的财力人力物力才掌握了一些把柄,可也没有万全的把握能让他们翻不了身。”
然而这几个撬不动的爪牙,今日午时就在第一城第一市的街口,蒙蒙细雨中被枭首示众了,中年男子不由心中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后生小子感叹不已。
“这位小公子可真不容小觑。”
“长辛郡主风姿出众,睥睨须眉,小侯爷倒是肖母多矣。”雅座内另有一人附之。
此人正在低头醒茶,茶盏中升起如云水雾,姿态十分从容,他抬起头,眼角有些细纹,但也能看出他年轻时必是个风流俊逸的少年郎,即便如今经历过岁月的几番流转,也只是为他添了几分成稳。
不言不语,气质自华。
“你年少时,就与文信侯不对付,这次倒是抛下成见,肯在朝堂之上为他说话,怕也是看在郡主的面上吧?”戴着冠帽的男子了然笑道。
茶香内蕴,沏了几杯,男子捧起一杯,啜饮一口,面上露出几分愉悦,倒也并不想去辩驳,只是摇头笑道:“圣上并不想动摇太子的根基,但也未必就真的想灭了文信侯府。”
“只是文信侯的事儿做的太滴水不漏,朝堂上下流言纷纷,悠悠众口,无法封堵,圣上也是骑虎难下。”
“说来,若不是他们一致扳倒文信侯府,那几个国舅爷的人也不会被圣上杀的这么干净利落。”
“毕竟太子,这几年的政绩倒是比前头那位深得民心。”
戴着冠帽的那人点头,深思。
“咱们这位太子殿下也善揣圣意,你我弗如远矣。”
一辆制式普通的马车,从宫门里出来。
能从宫城里乘车而出的,无不是达官显贵,他们的马车再简易也是另一种身份的低调,而这辆马车可说不上简易,毫不避讳的说,牢都里也找不到这样做工粗糙的马车,且上面还有斑驳的痕迹。
那匹马非是什么骏马,而是一匹老马。
老马是识途的。
它曾在五年前离开过牢都,又在四年后重新踏入牢都。
如今已经又是一年。
“若说太子殿下能摸清圣上的七八分心思,咱们这位杨相如今颇受器重,可是能左右圣上一二分心思的。”
男子侧首,看着那辆马车,谈笑。
戴着冠帽的男子闻言,回道:“你若是如杨伯起一般简在帝心,所行诸事皆能体察民情,顺应民意,于文武百官之间,不偏袒徇私,不违逆本心……”
“当然在这之前,你得既不是外戚,又不是家大业大盘根错节的门阀士族,或可能做那天子近臣。”
男子未置可否,只望着街上忙碌的行人。
“十年一次的千城朝觐快到了,估计杨相和礼部有的忙了。”
坐在车内的丞相大人杨伯起也正挑帘看向街上,他也望到了凭栏处的风度卓绝的二人。
戴着冠帽的中年男子是第一城的副城主,沈家家主。另一位手中瓷润茶香的男子,正是圣上的胞弟,闲王。
杨伯起点了点头,算是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