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家这位姑奶奶可是个实打实的“姑奶奶”。
当朝一品领侍卫內大臣、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元世泽的嫡长女,元姝,全家唯一一个不怕她爹爹的人,无论多少姨娘想进门都得先经过她的同意,元夫人去世后元家唯一的女主人。
元姝十四岁的时候嫁给了当时的探花郎,虽说是嫁,实则与入赘无异,只是说来好听罢了。元大人在自家府邸旁边买下了一大片地,给自家女儿修了宅院并一座大花园充作嫁妆。
在娘家的待遇如此之好,婆家自然不敢慢待。好在元大小姐虽然强势却不跋扈,只是从小做主惯了,家里家外一应事情都要过目才行。她对公婆倒是好的,吃用穿戴俱是上等,丫鬟婆子成群结队,听说她府里的丫鬟比花园里的花还要娇艳几分呢。
元大小姐自身的条件也好的不得了,抛开出身不说,长相明艳大方,性格豪爽泼辣,喜好结交朋友,只要是有真才实学,无论身份地位都肯结交,若不是女儿身怕是要强过她父亲去。
要说这元家虽然权势滔天却也有一点不好,元大人子嗣凋敝,只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五个孩子却有九个姨太太。
长女长子都是原配夫人所出,儿子出生的时候正赶上他从湖北调任回京,夫人身子没将养好落下了病根,没几年就去了,其余一子二女都是庶出。
他的这位长子,元大小姐的亲弟弟,单名一个彦字,和他姐姐性子倒是相反。元公子最喜欢画画,不爱出门,也没什么朋友,只有父亲或是姐姐叫他才会出去应付一二,其他时间就是闷在屋子里作画打发时间。
按理说,这样的人家什么都不缺,唯一怕的就是子孙不争气。恰恰元彦元公子就是个不争气的,元大人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劝也劝过,求也求过,没奈何,就是不听,可是愁白了头。便打算借女儿二十整寿的机会大办一场,兴许儿子就能看上个什么人交个朋友呢,哪怕是戏子也好啊,这才有了点戏班子唱堂会的一折。
┈┈┈┈┈┈┈┈
转回头来,戏班这边,无双打从那日定下了剧目之后,只和蕙卿在屋子里嘀咕了半日便不再提了,也没见她练《天女散花》,反倒是每天晚上轮番的唱戏。一天一出,半个月下来几乎把以前演过的戏都重唱了一遍,园子里气氛空前的高涨,无双的名字更响亮了。
这天戏罢,杳儿再也忍不住了,便问无双为何还不练习,离堂会的日子不到十天了。
无双一边摘耳环一边从镜子里打量身后的小丫头,七八岁光景,粉颊桃腮,唇红齿白,这一年在班子里养的不错,身量长了不少,长大了也是个清清秀秀的小美人儿。
“没什么,蕙卿姐姐那边还没把衣裳做好,不急在这一时。”
“可是真的没几天啦!”
无双轻笑,不再答话,任小丫头一个在自己身后暗自着急。
┈┈┈┈┈┈┈┈
“娘,孩儿过几天能不能和师傅请个假?”
“怎么?书读累了?”
“孩儿想替娘祝寿,”小孩儿的话音越来越低,“阿季说他每年都请假回家给娘亲拜寿的……”
“好!不过你身子弱,答应娘不能累着知道了吗?”
元姝用自己最温柔的语气对心爱的儿子说话,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永远健健康康的、快快乐乐的、平平安安的长大,哪怕日后没有做官没有富贵,也一定要健康快乐平安,这也是天下为人母的期望吧。
元姝就这么一个儿子,视若珍宝,可也不娇纵,读书骑射都是要学的,不过是比旁人多了些关爱而已。
小少爷今年四岁,天资聪颖,擅长举一反三,在学堂里人缘不错,长的也白净俊俏,和他爹长的很像。
当年这位少年探花在京城很受追捧,毕竟同年的状元和榜眼都已年过半百了。十年寒窗苦读能考中秀才就很是不易了,何况年少的探花郎呢?
照理说元大小姐该找个门当户对的郎君嫁过去的,可她偏偏喜欢上了新科探花,巧的是这位探花公不惧怕元小姐的“威名”,倒觉得她可怜又可爱,正巧“千里姻缘一线牵”,就结为了夫妻。
传说小少爷出生之际本来是随母姓的,可元小姐硬是改成了随父姓孙,在京城里还传出了无数个版本的故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