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五百六十二年

第二章 闹剧

五百六十二年 黄巢0238 5937 2024-07-11 11:06

  那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楚平王,在楚国人的心中走下了神坛。他不仅没有拯救楚国,反而,现在的他与楚灵王并无不同,楚国依旧江河日下。

  楚国逃脱不了这该死的命运,而远在洛阳的周王室也将再次迎来他们的灾难。

  周景王十八年(公元前527年),周王室太子寿去世,两个多月后太子寿的母亲穆后也去世。

  短短三个月不到的时间,上天便接连带走了周景王最亲的两个人,如果真有天数这么一说,这无疑预示着上天将再次降祸于周王室。

  但是,周景王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并且,他也没有太多的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之中。

  当然了,天子可以不伤心,但是作为臣子的,多少要表示一下,比如晋国。

  于是同年十二月,晋国派出智跞(智曾孙,其父智盈三十多岁的时候就死了,此时已入晋国六卿)籍谈(晋国大夫)分任正副二使,来到了成周王都洛阳,参加王子和王后的葬礼,以尽之礼。

  话说这智氏也是命运多舛,由于两代家主早亡,导致在晋国的地位一落千丈,不过智跞此次出访,也算是标志着智氏自智之后的再次复兴了。

  当然了,复兴之路是比较坎坷的,比如此次出访,智跞并不是太顺利,以至于莫名奇妙的就被背上了一个数典忘祖的罪名。

  事情是这样的,作为晋国的六卿之一,智跞当然是有一定地位的。所以来到洛阳后,智跞参加完葬礼,紧接着便就接受了周景王的邀请参加宴席,而莫名其妙的事情就在宴席上发生了。

  就在大家推杯交盏之际,周景王突然对智跞问到:“伯父啊(还挺讲究,叫人家伯父),这个!各诸侯国啊,一般都有定时进贡器具给王室的,但唯独晋国没有,不知道这是何故啊?”

  很显然,提这个问题,周景王是有预谋的,也是有目的的。

  所以,智跞是始料不及的。

  周王室的地位大不如前,连京师戍卫都大多由其他诸侯协助,而其中最近的晋国则出力最多。因此,智跞完全没有意料到,周景王会如此不顾及他的颜面在宴席上向他提出这样问题。

  但是,天子既然已经提出来了,智跞也不好发作,于是便作揖推把皮球踢给了籍谈,让他来代替自己回答。

  智跞作为正使可以把问题踢给副使,但籍谈作为副使,这球就没地方提了,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回答到:“各诸侯受封之时,大多从王室这里得到了赏赐,用来镇抚国家,所以他们才有器具用来进贡给王室。但是呢,晋国地处山林之中,与戎狄交界,又远离王都,因此没有得到天子的恩赏,所以,怎么会有宝器进献给王室呢?”

  天下就你晋国最富,你竟然说没有宝器?

  显然,籍谈在狡辩,所以,周景王很生气。因此,决定给他俩点颜色看看,于是继续追问到:“唐叔乃成王的同母之弟,受封于晋,难道没有得到一点赏赐?襄王时,赐给你们文公红色的箭黑色的弓,你们文公可是亲自接收的!还有南阳的地,征伐东部诸侯的名,这些不都是王室的赏赐吗?看样子你们都没有记住啊。还有你籍谈,你的祖先可是管理晋国典籍的啊,你的姓都是因此而来的,难道往日你的祖先管理着晋国的典籍,到了你这代,就什么都忘了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气氛就变得异常尴尬了,所以宴席只能草草收场。但周景王明显还没有发泄完,所以智跞和籍谈走后,他还心有不甘的说道:“这两家伙,数典忘祖啊!”

  没想到啊,真没想到,智跞和籍谈都没有想到,出个差,参加个葬礼,竟会被人把老祖宗都搬出来骂了一顿,这一肚子的气受的。

  当然了,周景王除了口嗨之外,其实也没有得到任何好处,相反,还得罪了智跞这个晋国未来的中军将。

  不过,对周景王来讲,这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以后也见不到面了。

  周景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去世,而在去世前,他还为周王室的再次内乱埋下了一个引子。

  由于太子寿早逝,周景王便按照惯例立了其嫡长子王子猛为太子。但是这个姬猛却是个生性懦弱,缺少威仪,且身体也不好的人。因此,他并没有得到周景王和王室士卿的喜爱。只不过即便如此,周景王生前也没有想过要改立太子之事。但是,到他去世前的一刻,却突然改变了想法。

  与嫡长子姬猛生性懦弱的性格相比,周景王还有一个刚强好胜的儿子,他就是庶长子王子朝。

  王子朝有勇有谋,杀伐决断,拥有天生的王者风范。所以当姬朝与姬猛鲜明的对比呈现在周景王面前时,一直坚守嫡子继承的他动摇了。于是,周景王在临死前找到了王子朝的老师宾孟,表示想废掉姬猛改立姬朝为太子。

  作为王子朝的老师,能让自己的学生成为天子,宾孟当然乐意至极。而这事也好办,周景王下个召就可以了,虽然有点违背祖制,但历来干这事的人也不少,没必要太在意。

  但是,令宾孟没有想到的是,周景王的这个想法仅限于和他个人交流,也就是说,在周景王还没来得及公布于众的时候,就突然心脏病犯了,一命呜呼。

  这就麻烦了,你不说也好啊,大不了没什么事。说嘛又说出来了,搞得人心蠢蠢欲动的,事情嘛又不办完,烂摊子就甩给别人。

  哎!这都是命啊,周王室的动乱看样子再所难免了。

  当然,也有可能免得了---只要宾孟什么都不说。

  但是,这可能吗?

  确实,不可能。

  果不其然,在与周景王谈完话后,宾孟立马就把这个事告诉了王子朝,而生性好强的王子朝,免不了就想搞点事情。

  王子朝想搞事情,那肯定就会有人不想让他搞事情,比如说此时的王室士卿刘献公刘蚠和单穆公。

  因为周景王死前并没有改立太子,所以不管姬猛如何,他作为周王室法定继承人这件事是不争的事实。

  刘蚠和单穆公觉得这是不争的事,但王子朝觉得这是必争的事,这一点刘蚠和单穆公也有所察觉了。于是,就在周景王刚死没几天,刘蚠便联手单穆公除掉了王子朝的老师宾孟,随后立马拥立了姬猛为天子,是为周悼王,再然后,安葬周景王。

  程序走完了,历史就翻过了一页,现在就到了周悼王时代。而这时,才缓过神来的王子朝才意识到自己晚了别人一步,不过,他并不打算放弃。

  随即,王子朝便暗中联络一些曾经被周王室罢免的士卿和一些周灵王(他爷爷)、周景王时期支持自己的宗亲准备发动政变。

  刘蚠和单穆公虽然曾预料过王子朝不服,但是要说他胆敢叛乱,这还是不太相信的,因此,也就没有做任何防备。于是,当王子朝真正叛乱的时候,没有做任何防备的刘蚠就被打了个大败,被迫逃离了王都。

  突然来这么一下,刘蚠一败,周悼王也就没了依靠,好在这时单穆公站了出来,把周悼王接到了自己的家里来。

  然而为时已晚,王子朝就是奔着王位来的,他能放过周悼王吗。

  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王子朝带领着他的同伙到单穆公的家里劫走了周悼王。

  敢到人家里去抢人,这一步又是超出了单穆公的预料,于是,周悼王被抢后单穆公也只能跟刘蚠一样走上了逃亡的路。

  政变难道就这么成功了?王子朝的同伙王子还和召庄公并不这么认为。他俩觉得,单穆公逃离了王都,一定会回到他的封地,到时候他肯定会找到刘蚠,两人再度联手,一定还会回来的。所以,不杀单穆公,就不叫成功。

  于是公子还和召庄公一拍即合,立即提刀上马走上了追杀单穆公的路。然而,来到单穆公的领地后,却没有见到单穆公的人。

  王子还聪明,单穆公也不傻,知道你来追杀我,肯定会奔着我的封地去的,我到那去不是等死吗。

  王子还扑了个空,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追杀单穆公,然而,他的好运已经用尽。当他追上单穆公的时候,也就是他命丧黄泉的时候。以逸待劳的单穆公三下五除二就把王子还解决了,一同解决的,还有王子朝的一批追随者。

  自此,形势开始发生了变化,本来逃亡的刘蚠和单穆公反而带着自己的兵马杀到了王都洛阳,并且很快便进入王城。

  在洛阳城内,单穆公和刘蚠对王子朝发起了总攻,王子朝虽然接连斩杀了两位王室士卿,但败局已定,不得已退出了王城。

  王子朝败走,刘蚠和单穆公觉得动乱已平,便放弃了追杀王子朝。随后,刘蚠便回到自己的封地,把这凋零的王都交给了单穆公善后。

  一场动乱过后,洛阳残破,单穆公不得不带着周悼王暂时离开这里,住到皇地。然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败逃的王子朝再次纠集他的同伙对皇地发起了进攻,好在并没有对单穆公和周悼王造成太大的威胁。

  在皇地,单穆公击退了王子朝的进攻,并且俘虏了他的同伙。但是在洛阳,留在那里主持修缮战后王都的王子处却遭到了王子朝的进攻,并且被打个大败,就连单穆公在洛阳城内的家也被洗劫一空。

  洛阳城受到攻击,皇地的单穆公赶紧出马,来到洛阳,在这里,他再次打败王子朝。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王都洛阳遭受了几次战火,然而战争的双方谁也没有彻底战胜谁,似乎战争还要继续下去。于是这时,看着动乱的周王室,晋国决定出马了。

  智跞带着晋国的军队来到王城,首先就把周悼王接了回来,让他住进王宫,以示动乱已平。

  晋国出马,话说这闹剧也该停了,然而王子朝的生命力确实超乎人们的想象。即便晋军已经入驻了洛阳,周悼王也已经回到了王宫,然而在洛阳的郊区,和晋军同样支持周悼王的刘蚠和单穆公军队再次被王子朝所败。

  这是不把晋国放在眼里啊,你王子朝还想不想混了。

  然而,正当智跞准备教训王子朝的时候,体弱多病的周悼王却突然一病不起,随后一命呜呼了!

  这就尴尬了,晋国出兵是来帮你周悼王平乱的,可是这乱还没平呢,你自己咋就死了,那我这是该继续呢还是该继续呢!

  当然,智跞知道,肯定要继续的,因为随后周悼王的弟弟姬匄被拥立为天子,是为周敬王。

  新王继位,战斗继续。晋国的军队和周室王师分别驻守各地,严防王子朝的同党作乱。

  由于晋国的加入,王畿地区逐渐趋于稳定。眼看局势好转,然而此时周敬王却突然做出了一个愚蠢的决定:派人告知智跞,局势好转。

  周敬王想表达什么意思不知道,但智跞理解的意思是很清楚的---既然天子说局势好转,那就是说这里不需要我了呗。

  走!撤军,回晋国。

  等的就是这个时候,智跞一走,王子朝又死灰复燃,随后,单穆公和刘蚠便又发起了对王子朝根据地的攻击,而王子朝所控制的几座城邑也都相继告破,王子朝被迫逃入尹邑。

  为了以绝后患,彻底铲除乱党王子朝,单穆公和刘蚠随后又兵分两路向尹邑进发---刘蚠率领军队走在前往尹邑的大路上以吸引王子朝的注意力,而单穆公则隐蔽的走在偏僻的山间小道上以出其不意。

  然而,这招并没有骗到王子朝,自山间小道而来的单穆公面对尹邑的王子朝时,被打个大败,不得不退兵回去。而此时走在大道上的刘蚠听闻单穆公的战败,便也只能放弃了向尹邑继续进军的打算。

  王子朝躲在尹邑,刘蚠则把周敬王带到他的封邑去(不知道为什么)。而听闻周敬王撤离了洛阳,尹邑的王子朝又全军出动再次占领几次历经战火的王都。

  天下形势严峻,王室喘弱,可满朝文武却不思图强,一心以争宠夺嫡为乐。在轮番的争夺下,最受伤的不是那象征着王室地位的王都,而是这历经数百年的王室根基。本就无力号召诸侯的周王室,从此彻底沦为天下的笑柄。

  王子朝占据洛阳,周敬王住在刘邑,这跟两百多年前的一幕太像了。周平王东迁洛阳,周携王留守镐京,东边一个天子,西边一个天子,到而今,这一幕再度呈现。

  周王室经不起任何折腾了,而上天却还嫌不够热闹。

  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洛阳发生地震,支持王子朝的大夫南宫极死于震中。

  在封建迷信时代,地震往往是上天降祸于人的标志,王子朝刚到洛阳地震就来了,这让他产生了极度的恐惧,因此,他也极不情愿的搬出了洛阳,来到邬地。

  为了平息上天的愤怒,王子朝把从洛阳王室带出来的一块圭玉沉入黄河以示祈祷。然而不知道是上天不接受王子朝的祈祷还是这块圭玉是个假冒伪劣产品---王子朝第一天在黄河的上游沉下圭玉,第二天就被下游渡口的一个船夫捞了起来。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啊。

  看样子诸侯们要再次出手了。

  周敬王三年(公元前517年),晋国在黄父召集天下诸侯大会,以谋王室。赵鞅(赵武孙子)要求天下诸侯大夫每人向周敬王提供粮食,以资助其平叛。

  晋国都开口了,诸侯们也不好意思不意思意思了,于是纷纷向周敬王提供物资。

  但是,得到了诸侯的资助,可平叛却依旧不顺利。

  周敬王四年(公元前516年),刘蚠的军队与王子朝的军队再次发生战斗,这一次,刘蚠又输了,就连刘邑都被王子朝攻占,搞得周敬王不得不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涯。

  七月十七日,刘蚠带着周敬王逃离刘邑,刘邑被王子朝焚毁。十八日,周敬王和刘蚠暂时驻扎在渠地。二十四日,周敬王逃到褚氏。二十五日周敬王逃到萑谷,二十八日,周敬王逃到胥糜。二十九日,周敬王逃到滑地。

  如果说这是一本日记,那么,这一定是一本用泪水书写的日记。

  作为天子,犹如丧家之犬,到处钻转,周敬王心里那个苦啊。好在这时,智跞和赵鞅及时出现,接纳了周敬王。

  光给粮食,是帮不了周敬王的,看样子还是得出人才行,于是智跞和赵鞅果断出手。

  而得到了智跞和赵鞅的协助,周敬王顿时骨头也就硬了几分。逃跑走的是哪条路线,打回去就用哪条路线,既然逃到了滑地,那么滑地就是转身的地方。

  于是在这里,周敬王举起了反攻的大旗。

  此时的王子朝还沉浸在节节胜利的喜悦之中,他完全没有注意到此时周敬王的身边多了一个智跞和赵鞅,反倒是一直支持王子朝的召简公(召庄公儿子)意识到了。

  见到晋国的大旗,召简公是聪明的,反手对王子朝就是一顿驱逐。

  而随着晋国的介入,历时近四年的王子朝之乱终于告一段落。王子朝和最后跟随他的一些随从带着周王室的历书典籍不得不走上了南下楚国的路。而周敬王则在召简公的迎接下回到了他阔别已久的王都洛阳,在这里与诸侯立下盟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