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襄公因为积极的参与了新王室的建立而辉煌腾达,在这件事中同样出工又出力的掘突也将迎来属于他的时代。
毕竟进京勤王,击杀犬戎,护送迁都可都是大功。
而当我们准备要进入到郑国的时代时,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郑国的第一任国君郑桓公,也就是前文讲的郑伯友。
比起其他的诸侯,郑桓公跟周王室的血缘关系是要更亲近的,因为他的父亲是周厉王,所以周宣王就是他的哥哥(当然不是一个妈生的)
周幽王也就是他的侄子。
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郑桓公获得一块封地,这块封地也就是郑国的前身。
作为周王室近代的直系亲属,郑桓公跟其他诸侯比起来跟周王室的关系肯定是更亲近的,毕竟其他诸侯都是祖上几百年前的血缘关系了,到了今天他们其实已经跟周王室没有了任何血缘上的联系了。也因为如此,所以即便到了周宣王和周幽王时期,郑桓公依旧是被周天子当做自己人的那个。
周王室需要这样的亲人,让这样的亲人在京师周围建国,才有安全感,而郑国就是周王室安全感的保障。所以郑桓公平时也就很少会待在郑国,因为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镐京,担任周王室的正卿。
作为诸侯,能够担任周王室的正卿,在当时天子的权威还没有旁落的时候,郑国在诸侯间的地位可想而知。
然而,郑桓公的运气不是很好,周宣王死后他儿子周幽王继位,虽然郑桓公的地位没有变,但这可害苦了他。
周幽王荒淫无度,不理朝政,郑桓公不仅要帮他打理朝政,最后连命都一块搭进来了。这就是前面的故事了,申侯带着犬戎人杀到镐京时,作为周王室正卿的郑桓公肯定要殊死抵抗了。
这不,一抵抗就成了犬戎人的刀下亡魂。
郑桓公一死,接下来就是他的儿子掘突开始登场了。
郑桓公虽然是因为周幽王而死的,但是他的儿子掘突却没有一点责怪自己堂兄的意思,反而是拼了命的要保住堂兄的周王室。
后来周幽王虽然也是死了,但是掘突对他的堂侄也是同样的看待,一路护送周平王到洛阳。
堂叔的一举一动都感动着周平王,所以周平王岂有不赏赐自己堂叔的道理。
周平王对拥护自己的每一个人都有一笔不小的赏赐,这对刚刚经历了一场浩劫的周王室来讲无疑是一份负担,原本周王室的全部家当在周幽王的手里就已经败得差不多了,现在又经犬戎人这么一闹,再加上分家的周携王,其实周平王可以说是穷的叮当响了。
但是,周王室虽然很穷,可天子的面子还是不能折的,所以该分封的还是要分封,该赏赐的还是要赏赐。
于是在这样的理念下,本就是捉襟见肘的周王室无疑更是雪上加霜了。
周平王今天封这个土地,明天又给那个土地,自己老婆儿子又多,长大了都是要裂土封侯的,不出意外的话周王室估计是过不了几代了,因为就算别人不来抢自己也要把自己玩完。
周王室的日子很不好过,不过好在这时候有人来拉了一把,他就是上一章讲的把岐山以东的土地全部还给了周天子的秦文公。
秦襄公在周天子危亡的时候挺身而出扶王室于不倒,秦文公在周天子手里拮据的时候慷慨相送给足面子,秦国父子一前一后为秦国在周王室这里可谓是赚足了政治资本。
秦国需要周王室给的政治资本,但掘突却不需要这样的资本,因为身为周平王堂叔的他本身就是最大的政治资本。
不过与自己父亲不同的是,掘突不会死守在周平王的身边为那摇摇欲坠的周王室做最后的努力,因为他已经看清楚了未来的天下是个什么样子的。
那是一个天子喘弱,诸侯争霸的时代。
所以掘突在周平王这里合法的继承到了父亲的王室正卿爵位和土地后,便返回了郑国。而他也将要展开一场可以和秦襄公开疆拓土相媲美的运动。
秦襄公在满是戎狄部落的土地上建立自己的秦国,而郑武公掘突就将要在满是不再服从天子号令的中原大地上大肆的杀伐兼并以建立郑国的霸主强权。
郑国走上了属于他的时代,第一个遭殃的就是郐国。
郐国虽然是个小国,但掘突并不准备对他们使用温柔的手段,而是直接使用高效的手段,率兵出征。
按照惯例,春秋那会军队出征什么的,都要弄个祭天仪式,主要内容是宣扬自己的出征是多么的正义,然后再做一些祷告,祈求上天保佑,再然后就是封一些带兵出征的武将,给他们赏赐和爵位。
郑武公做好了对郐国用兵的准备,所以郑国出征的仪式也按着部署的顺序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一切都正常,但到了点将的时候却出现了问题。当郑武公说出受到封赏的将领名字时,台下的郑国人是一脸懵逼的,因为,郑武公嘴里念出来的这些名字没有一个是他们认识的。
郑武公难道是在启用新人为郑国出征?
确实,郑国人也只能这么想,但一些对郐国进行过深入研究的内部人他们却不是这么想的,因为他们知道郑武公所说的每一个名字。这些名字根本就不是郑国军队将领的,而是郐国的一些能臣武将。
自己出征,却封赏敌国的人,郑武公玩得有点不一样啊。
并且,这还没有完,在念完郐国将领的名字后,郑武公还当即宣布只要攻下郐国就将郐国的土地全部分封给他们。
这唱的又是哪一出,所有人都不知道,但是郑武公却心里有数。
郑国这边正大张旗鼓的要出兵征讨郐国,郐国肯定是要秘密的收集情报的,而像出征仪式这种大型的活动,底下肯定会藏着不少郐国人的眼睛和耳朵,所以,当郑武公念出一连串的郐国人名后,郐国的国君立马就收到了消息。
这才是郑武公的目的。
哼,攘外必先安内,原来这群人早就勾结外敌了。所以要想抵御郑国,首先就要除掉这些反贼。
于是,可怜郐国的那些能臣武将在还没有走上抵御外敌的战场就已经死在了自己国君的手里。
心里的苦向谁说去啊。
其实吧,像郑武公这种小儿科的离间手段一般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可是偏偏郐国国君看了几眼就是看不出来。联想到以后的几位被离间计灭国的仁兄,我发现啊,这小小离间计,作用还真不是一般大。
对于郐国国君这样的智商我们只能说他被灭国也是活该,郑国军队还没有出征,战争就已经打赢了一半。
由于郐国国君把自己的能臣武将都杀了,所以面对来势汹汹的郑国大军时,郐国连一个领兵出战的人的找不到。
郑国的军队为了这次出征大张旗鼓做足了功课,而郐国的军队却在临战前杀光了自己的领兵将领,于是就这样好好的一个诸侯国连一丝像样的抵抗都没有就被郑武公纳入了郑国的版图。
郐国被掘突顺利的纳入了自己的版图,郑国也随着吞并郐国的这一波气势变得愈加的强大。当然,一个小小的郐国也不会是掘突的终极目标,所以很快掘突又找到了一个新的目标,他便是虢国。
有了目标就要展开行动,但是虢国的国君明显要比郐国的国君英明一点点,所以掘突暂时也拿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来收拾他。
不过现在吃不了你,那就先记着,以后机会多的是。
作为周王室的卿士,掘突虽然不会像父亲那样经常守在天子的身边,但至少还是要经常到京师报个到,打个卡的。而到了京师就免不了要和天子讨论一下局势,商议商议治国的方针了。
本来这对于郑武公掘突来讲不过是走走过场的形势。但是,在一次和周平王的讨论中,收拾虢国的机会就在不知不觉中到来了。
一日,掘突照常到京师打卡上班,而在交流中周平王却突然的问了他一个问题:“爱卿是怎么治理郑国的,怎么这么速度啊。”
看样子郑国的迅速发展已经引起了周平王的警惕,这对于诸侯来讲绝不是什么好事,但是,那要看什么人了,像郑武公就没有这方面的担忧。
掘突不在乎周平王的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含义,但他却从这个问题里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个机会。于是很礼貌的回答说:“不是因为臣高明治理郑国有速度,而是臣在效仿文王和武王啊,那时候文王和武王经常用巡视天下诸侯的方式来把周王室的德行昭示天下,所以后来文王和武王才奠定了天下的基础啊。”
一说起文王和武王,周平王没有不羞愧的。当时的盛世到如今这般的萧条,周平王不得不低下了头。
而看着羞愧难当的周平王,掘突却突然把话题一转,从谈文王和武王转到现在的天下。
他告诉周平王,现在天下也太平了,那么天子是不是也该巡视天下了,周王室的德行是不是也要传播的更远了,那不如就从近的开始。你看现在洛阳东边有一个虢国,我看就从他开始吧。
掘突这小子,坏的很呐。当然,周平王是不知道他安的什么心的。
而被掘突一吹鼓,周平王又燃起了信心。毕竟还是周王室的天子,怎么地也要学学文王和武王吧。
一个不把自己跟周文王和周武王比较一番的天子不会是一个好天子,一个不学周文王和周武王一样巡视天下的天子也不是一个好天子,能从犬戎的祸乱中存活下来的一定是上天选择的,既然是被上天选中的,所以周平王也要做一个像周文王和周武王那样的天子。
于是信心满满的周平王把巡视天下的事提上了日程,而他的第一站就是掘突所说的虢国。
周平王准备启程了,掘突征讨虢国的计划也就已经实施了一半,而他的另一半就要去找另外一个人了。
于是倔突派人乔装打扮成百姓进入了虢国,当然,这一次不是来收集情报的,而是散播谣言。
一时之间,虢国就谣言四起了,说什么犬戎攻入镐京时虢国没有出兵勤王,所以现在犬戎人被赶走了周平王要来问责了,过不了多久周平王就要到虢国来了。
谣言一出立马传到了虢国国君耳朵里,这老兄可被吓得不轻。没有出兵勤王,这会虢国怕是要被天子灭国了。
虢公很紧张,但他也并不想束手就擒,于是赶忙召集大夫商议。
然而,不召集还好,这一召集反而把消息传开了,而一传开后顿时在虢国的贵族层就炸开了锅。
当然,大家也都是在纷纷的想办法,但是,一股恐怖的气息已经笼罩在了大家头上。于是你一言我一语的也讲不出什么对策,直到有一个人说了一句话:“当初京师以东进京勤王的也就晋国和卫国两个,现在就算周天子要责问也不至于只质问我们虢国吧,天下诸侯那么多,他问得完吗。”
一言惊醒大夫们,大家立马松了口气。确实,就算问责应该也不至于灭国吧,天下这么多诸侯他周天子灭得完吗?
于是,虢国的大大夫们心理危机解除了,但是,到底还是没有搞清楚周平王这次前来的目的。
既然搞不清楚那就不要搞了,于是有一位老兄出了一个自以为高明的主意:“只要我们表示出对周天子的尊重与诚意,不管他这次来是出于什么目的,那么断然也不会加罪于我们的,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以最高的规格礼仪准备迎接天子。”
这一言又惊醒了迷茫中的虢国高层们,于是又纷纷开始行动,而他们所能想到的最高规格礼仪也就是虢公带领着虢国的全部大夫出城到郊区去迎接周平王。
虢国人还是很聪明的,显然如果周平王真是来虢国问责的,那么这位老兄的主意也许还真可以帮虢国逃过一劫。但不幸的是,周平王不是来问责的,而是来巡视的。
当然,不管是问责也好巡视也罢,但这一切都被郑武公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了。
一切都按着计划进行,掘突的第一步已经达到了,他要利用周平王不明的意图引起虢国的混乱,而混乱中的虢国是不可能冷静的思考问题的。只是令掘突没有想到的是,虢公竟然会率领着虢国的全部骨干出城去迎接周平王。
这对掘突来讲,已经超出了他预期的效果。
被上帝选择的,怎么做都是顺利的。当周平王的巡视大部队浩浩荡荡地向虢国走来准备做一下考察工作时,战战兢兢的虢公早就率领着他的群臣在这里等候了。
这倒出乎了周平王的意料。
还没有走到虢国就见虢公在等候着,看样子周王室已经彻底从犬戎人的阴影下走出来了,现在天子在诸侯间的地位一如从前一样的尊贵。
周平王在郊外看到一脸殷勤的虢公,内心的自豪感顿时油然而生,十分的得意也立马就写在了脸上,而这也就让虢公悬着的心放下来了。
于是君臣惬意,言语和谐,家长里短一番,各自十分得意。
周平王和虢公君臣二人在路上好一阵寒暄,过后周平王竟然忘记了这次前来的目的。也罢!不用到虢国去周平王就已经达到了他出巡的目的,虢国是个好国家,虢公是个好诸侯,这就是周平王这次出巡看到的。
既然已经达到目的了,那虢国也就不用去了,不如各回各家,周平王回他的洛阳,虢公回他的国都。
回家的路上虢公很开心,他没想到跟天子的会面会这么的愉快,前阵子所有的忧虑一下子全部烟消云散了。
虢公很开心,有一个人比他更开心,这个人就是郑武公掘突。
正当虢公踏着愉快的步伐要回到自己的都城时,在路上他看到了不同往常的景象,路上到处都是从都城方向往外逃跑的人,这一景象瞬间刺激了虢公的肾上腺,于是立马逮住两个人询问,只听那人说道:“小人是虢国人,郑国人率大军来攻打我国都了,现在南门都已经被攻破了,我怕遭了血灾,所以一路逃跑到这里了。”
话一说完,刚刚烟消云散了的忧虑瞬间又涌上了虢公的心头,但是,虢公这时还不相信所听到的一切,所以继续往前走。
可是当他再往前走数十里时候他看到了逃跑的人越来越多,直到这时,他这才相信了刚才听到的话。
郑国人竟然趁着自己出门迎接天子的空隙突袭了国都,简直是无耻。然而,对于虢公来讲,更糟糕还在后面,因为刚刚还紧跟自己的军士听到这个消息后竟然一下就做鸟兽散了。
没有了军队的保护,虢公的安全就没有了保障,但是他不想就这样轻易让出自己的国家,哪怕是再看最后一眼也好。
于是虢公只好带着身边的几个随从继续往国都方向赶去。
而当他来到城下的时候,那一幕还是深深的映入了他的眼帘---城墙上插满了迎风飘展的郑国旗帜。
面对这已经无力回天了的局面,虢公唯有抱头痛哭、捶胸顿足以宣泄自己的悲伤。接下来的也只能眼泪一抹,带着几个大臣投奔晋国去了。
就这样,虢公不费一兵一卒就做了亡国奴,而郑国在郑武公的带领下则在扩张版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随着接连的兼并郐国和虢国,郑武公的人生达到了另一种境界,他不再是那个附属于天子的诸侯,他也不是那个守候在天子身边的王室正卿。他看到了另外的一种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周天子的号令再也飞不出京师了。诸侯的合法性再也不需要周天子来授予了,诸侯的国家变成了一个更加独立的实体。在这个实体里不管是政治上还是军事上周天子已经不再有任何影响力了,周王室的存在只是一种礼仪性的象征。
这正是犬戎祸乱镐京之后的天下局势,在这个局势下,诸侯将站上更高的舞台,给世人来一场精彩的演出。
郑武公作为这个时代的先驱者,他的行动让郑国国内的神经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版图的扩大让全国上下杀气腾腾,上到郑国士卿下到普通士兵个个都厉兵秣马等待着郑武公再一次带领他们上战场。
郑国的国人群情激昂,但是一直主张杀伐兼并的郑武公却在此时一反常态停止了兼并的脚步。
因为,他的妹妹要结婚了。
既然是喜事,当然就要把杀戮的事先放一放了。
而与郑武公妹妹结婚的是胡国的国君,能够和周王室正卿结为亲家,胡国的这个靠山算是稳了,所以沉浸在新婚喜悦之中的胡郑两国很快就坠入了蜜月期。
在这段蜜月期内郑武公把他自己扩张领土的事放一边了,其乐融融的气氛散漫在郑国和胡国之间。但是,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当喜悦的气氛慢慢消散的时候,郑武公又要暴露出自己的本来面目了。
一日,郑国国内召开君臣内部会议,在会议期间郑武公开门见山的就说出了这次会议的主题:“我又想用兵了,我们该讨伐谁呢?”
郑武公抛出这样的问题,郑国的大夫们立刻就兴奋起来了。
他们知道郑武公扩张郑国领土的雄心不会因为一时的暂停而停歇,他们更知道暂时的停歇只是为了更好的前进而做的准备。
郑武公爱好用兵且战必胜攻必克,郑国的领土一步一步的扩大,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郑国的大夫们就是一群郑武公忠实的粉丝,因此,他们唯一能找到自身存在感的事就是无条件的支持郑武公。
所以当郑武公说出了他又想要用兵时,郑国的大夫们个个踊跃发言,其中一个叫关思其的大夫就回答:“胡国可以讨伐呀!胡国又小又近,这样的国家最好打了,不欺负他欺负谁啊。”
关思其讲得很有道理,但是郑武公一听到这个回答立马大怒骂道:“胡国是我的亲家,我妹妹的婆家,你丫的要讨伐胡国是几个意思啊?”
关思其本以为自己提的建议会被郑武公采纳,但他忘了胡国还是郑国的亲家,所以他不仅没有得到郑武公的赞同,反而引的他勃然大怒。
国君生气了,后果很严重,随后郑武公就把关思其的头砍了。
说砍头就砍头,郑武公毫不犹豫,而关思其砍下来的头怎么处理呢?
我想埋了就是了。
但郑武公可不这么想。
这个人实在是太可恨了,他竟然想让我攻打自己的妹夫,这样的事怎么容忍,现在我把他头砍了。我要让胡国国君知道,这家伙竟然想让我郑国讨伐你胡国,咱是什么关系,怎么可能呢,来,我把关思其的头给你送过去。
收到了从郑武公那里寄过来的人头,然后了解的事情的前因后果,胡国国君被感动得一塌糊涂。
大舅子真是仗义啊,这样才是真正的兄弟之国啊,有了郑国这样的兄弟,以后胡国在诸侯间混还怕什么。于是胡国国君大手一挥,下令从此以后胡国将不再对郑国设立任何的防御。
胡国把对郑国的防御全撤了,胡国国君的肝胆之心彻底感动了自己。不过很多时候人往往感动的只是自己,就像胡国国君,他感动不了郑武公。
而郑武公戏演了这么久,终于到了这一步,不枉还杀了一个大夫,就当是祭天吧。
于是就在胡国彻底解除对郑国的军事防御后,郑武公便派出了他的大军浩浩汤汤的开到了胡国去。
没有任何的防御,就等于没有任何的抵抗,就这样胡国轻易的落入到了郑武公的手里。
到这时胡国国君才幡然醒悟,但为时已晚,所以淘汰就是他的命运。
现在的天下再也不是那个只讲究礼仪的天下了,谎言与欺诈并行,暴戾与屠杀共存,而这样的时代还只是刚刚开始,以后还将会有更多不适应的人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