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不与中原文明交流,只知道砍柴种田的原始部落,到一个攻破郢都,降服越国,称霸一方的诸侯。吴国只用了四代人,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相比起动不动在中原杀伐征戮了数百年的诸侯,吴国可谓是后起之秀。
后起之秀有后起之秀的想法,吴国既然已然称霸东南,那么夫差的目光不免也就开始向北眺望了。
那里是数百年来无数雄主征伐的地方,那里是当初至尊天子号令群雄的地方,那里才是真正体现霸主地位的地方,这么一个地方,夫差不能不心动。
而就在夫差心动的时候,一个机会也来了。
吴王夫差七年(公元前489年),齐景公一年前去世的消息传到了南方的吴国。
齐景公一生未能达到霸主的最高峰,但他统略齐国五十八年,让齐国实力蒸蒸日上,在他的带领下,齐国征伐中原,威名早已远播。所以,当他的死讯传到夫差的耳朵里时,夫差认为阻止他北上争霸的最强敌已然消了失,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夫差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北上伐齐,然而此时伍子胥又一次站了出来:“勾践食不重味,衣不重色,在越国吊唁死者,慰问生者,这是在聚拢人心,想要以全民之力北上伐吴啊。勾践不死,必为吴国的大患。所以,现在越国才是吴国的心腹大患啊,大王您却没有重视,反而把兵力用在齐国身上,企图北上争霸,这是自取灭亡之路啊。”
伍子胥说话向来都是这么犀利,但从上一次在会稽山夫差没有听他的话就可以看出来---伍子胥在吴国的地位已远不如阖闾时代了。
夫差之所以还把他留在身边,仅仅只是给死去的阖闾留一点面子,作为一个聪明人,伍子胥应该是能看出来的。可是,他就是没有看出来,所以,他的结局也就已经注定了。
当然,伍子胥也可能看出来了,他之所以还坚持,那是因为在他看来,当年阖闾的知遇之恩远比他给的地位以及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
但不管怎么说,伍子胥在夫差这里失去了信任是不争的事实。
而一个失去了信任的人,他的话是不可能让夫差有所改变的。于是计划不变,夫差毅然北上伐齐。
同年,吴齐两军大战于艾陵,夫差大胜。
夫差是一个好战的人,但他不是一个弱智的人。齐景公虽然已去世,齐国也已经败在了自己手下,但齐国的实力犹在。而要想真正降服齐国,夫差知道自己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所以,在再次挑战齐国前,夫差还要先做很多事。比如,如果能把齐国西南方向也就是吴国西北方向的鲁国收为小弟,让他为自己提供提供粮草,指导指导方向,跟在后面吆喝吆喝,壮壮声威。也许,齐国就会更好对付了。
因此,在再次向齐国发动战争之前,夫差把矛头指向了鲁国。
吴王夫差八年(公元前488年),携胜齐国之威,夫差继续北上,向鲁国和宋国挺进。面对强大的吴军,鲁国和宋国只能选择求和。于是,鲁哀公与吴国人会盟于鄫地。
这次相会,与其说是会盟,倒不如说是吴国收鲁国为小弟的仪式。在这次仪式上,吴国也丝毫不避讳,直接就开口向鲁国索要了一百牢(一头牛、一头猪、一只羊为套装的祭品称为一牢)的贡品。
要知道,这么多年来一直称霸中原的晋国向鲁国收贡品的时候都是十牢的。你吴国上来就是百牢,搞得鲁国倒吸一口凉气,不得已只能舔着脸试图砍砍价。
可是,吴国人可不吃这套,爱给不给,反正我们的大军已经出兵北上了。
面对强大的吴国,鲁国不得不选择了屈服,“心甘情愿”交出了一百牢贡品。
于是,鲁国正式成为吴国的小弟。
几乎与此同时,宋国也改头换面拜入了吴国门下。
而在收服鲁国与宋国之前,吴国还趁着楚昭王去世时,楚国无暇顾及小弟陈国的机会顺便收服了陈国。
一连收服中原几个重要的诸侯,这标志着一个以吴国为首的联盟悄然成立,这也标志着沉寂东南数百年的吴国正式崛起,开始把触角伸向中原大地,企图称霸。
收了小弟,夫差信心大增,于是再次伐齐的计划也就开始付诸行动。
吴王夫差十二年(公元前484年),夫差准备再次北上伐齐,而就在夫差出发之前,一个老朋友来到了吴国---勾践。
作为早已臣服于夫差脚下的一个人,勾践定期到吴国来朝见,这本是他的日常工作。但这一次勾践选择在夫差出征前前来朝见,意义可能就不单是例行朝见这么单纯了。
与前几次朝见夫差时人影单行相比,此次勾践来吴可谓是声势浩大。当然,勾践并不是把越国的军队带过来了,相反,他这次带来的是没有任何作战能力的越国大小臣子。
勾践在做什么?要想知道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知道勾践在想什么。
而对于勾践在想什么,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当年的吴国,自吴王梦寿起,吴国的基本国策是没有变过的。跟吴国一样,越国自允常起,基本国策几乎也已固定,所以,勾践也就不会例外。
允常一心强大越国,目的就是不让越国受制于人,会稽山一战,勾践兵败,从此臣服于吴国脚下,这绝不是勾践心甘情愿的。所以,勾践的想法很简单:摆脱吴国,以报会稽之仇。
勾践把他的想法埋在内心最深处,这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也许这骗不了所有人,但至少能骗得了夫差。
勾践是要复仇的,但他知道,自己面对的如果是一个强大的吴国时,自己是没有机会的。所以他知道,要想完成自己的复仇,吴国的衰败就必须是第一步。
可是,要想吴国衰败,越国能做的少之又少,因此,勾践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好战的夫差身上。
战争,是一个国家兴盛的起点,战争,也是一个国家兴盛的终点。勾践深知这一点,所以,他非常期望吴国能够陷入常年的战争之中。而对于勾践来讲,在夫差出征之前,携越国大小臣子前来朝见,这对点燃夫差发动战争的欲望必定有推动作用。
果不其然,看着卑恭的勾践和他身后的越国大小臣子,夫差并不能察觉出这是勾践导演的戏,反而在这些恭敬的朝拜中,夫差品尝到了霸主的滋味。
勾践尽情的表演,然而,吴国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跟夫差一样沉浸在霸主的美梦之中,比如伍子胥,他就是看得比较清楚的一个。
连年的征战,早已让吴国疲敝不堪,而在北上伐齐之前,勾践又携越国臣子前来朝见,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于是,伍子胥大声叫喊:“勾践这是在喂养吴国啊。”
伍子胥一语中的,然而此时的吴国已经没有人再愿意多听他一句话了,所以,他不得已找到了夫差:“越国是吴国的心腹之患,国土相连让越国对吴国充满欲望。现在他们表现的如此柔弱恭顺,肯定是有目的的。不如我们尽早下手,以绝后患。大王对齐国用兵,即便成功,那对吴国来讲也并没有什么好处。但如果我们重兵在齐,越国必然反叛,到时候吴国可就要灭亡了。”
伍子胥的耸听之言,夫差早就不想听了,但他对吴国有大功,自己又不能做得太过分。所以,为了不让伍子胥再在自己跟前叽叽喳喳,夫差给他安排了一份差事:出使齐国。
要说夫差也够绝情的,自己已经下定了征伐齐国的决心,现在又让伍子胥出使齐国,这不是让他去送死吗!
夫差是何用心,伍子胥可能不知道,但吴国在夫差的折腾下必将亡国,这点伍子胥是坚信不疑的。所以,在出使齐国的期间,伍子胥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了齐国的鲍氏。
伍子胥不想让自己的香火断在吴国,但他知道,他自己必须死在吴国。并且,还会有一个人会成全他,太宰嚭。
太宰嚭与伍子胥素来不合,听闻伍子胥把儿子托付在了齐国,立马就抓住了这个机会来到夫差面前,说到:“伍子胥生性残暴,没有感情,猜忌多疑,且好嫉恨,他对大王的怨恨和不满恐怕迟早会成为大祸的。上一次大王准备征伐齐的时候,伍子胥就执意阻扰,但大王还是出兵向齐国发动了进攻,结果大获成功。伍子胥因为自己没能阻止大王,反而因此怨恨大王。现在大王准备再次征伐齐国,伍子胥又站出来进行拦阻,不惜诋毁和诽谤大王,一意孤行,他这么做只不过是希望吴国失败然后来证实自己的高明。如今大王准备亲自率领大军,出动全国军队去征伐齐国,而伍子胥由于没有成功阻止您,便不再来上朝,他假装生病而不跟大王一道北上,大王不可不防备呀!这个时候他要惹祸闹事可太容易了。况且我派人暗中监视着伍子胥,他出使齐国的时候,已经把他的儿子托付给了齐国的鲍氏。伍子胥身为吴国臣子,在国内不得意,便到国外去投靠,他自以为是先王的谋臣,如今不被重用,就常常心怀不满地怨恨大王,大王不能不及早采取措施啊。”
要问太宰嚭的话里有几句是真的,夫差当然知道,但当他听闻伍子胥在齐国已经把儿子都安排好了,还是暴怒而起。
随即便派人给伍子胥送去了一样东西:属镂剑。
看着这把剑,伍子胥知道,自己的一切都已经结束了,所以他没有选择反抗。而在自杀前,他还说了最后一句话:“把我的眼睛挂在吴国城墙上,让我看着越国是怎么灭亡吴国的。”
当初,阖闾还未立太子的时候,吴国诸王子纷纷争立,是伍子胥,毅然而然的站在了夫差的身边,这才让夫差在众多兄弟中脱颖而出,独得阖闾宠爱。
阖闾死后,夫差继位,面对在自己孤弱时毅然支持自己的伍子胥,夫差曾说过要把吴国分给他,是伍子胥主动拒绝了夫差的好意。
那时,伍子胥万万也不会想到,日后的夫差竟会听信他人的谗言而杀死自己。
命运总是那么无情,但对伍子胥来说,他已经够幸运了,而吴国未来的命运,就由夫差来承担吧。
伍子胥自杀后,夫差带着鲁国等一班小弟北上伐齐,结果毫无悬念,吴国再一次打败齐国。
而此时的夫差不会知道,吴国从这里来到了转折点。
吴王夫差十四年(公元前482年),吴国达到了声望的顶点,这一年,吴王夫差与鲁哀公、晋定公、单平公(周王室的代表)相会于黄池。
大佬们都出动了,肯定不是来吃瓜看戏的,所以,目的只有一个:举行会盟。
这次会盟,既没有十八路诸侯,也没有十路诸侯,就连八路都没有。所以说,要论规模的话,跟范鞅上次召集的诸侯会盟相比,确实是挺寒酸的。但有时候往往数量并不能代表质量,上次会盟,人是多,但大多都是各国的大夫卿士,就连主持会盟的范鞅也不过是晋国的一个中军将。而这一次会盟,虽说人数不比上上一次,但看来的是什么人就知道,这次会盟规格绝对不同往常。
周王室和晋国同时出动,不可谓是不给第一次参加诸侯会盟的夫差面子。而周王室和晋国之所以这么重视这次会盟,这跟这几年来吴国的频频北上不无关系。所以,他们今天聚集到这里,是要确定一个问题的:谁才是今后真正的霸主。
会盟仪式正式开始,大家都知道,在这个仪式上有一个项目---歃血。
而歃血是有先后顺序,一般都是老大先歃,然后老二,再然后依次排序下去。正因为这个顺序,当年晋国跟楚国就因为谁先歃血的问题而僵持不下过,所以,今天会盟仪式一开始,吴国人就开口了:“于周室,我为长。”
哟嚯,知道你们吴太伯是文王的大伯,武王的大爷,想论资排辈来决定歃血的顺序是不是!
但是,不可能。
所以,晋国人也开口了:“于姬姓,我为伯。”
论气场,晋国可没输过谁,也不去打听打听,这一百多年来,天下姬姓诸侯有几个不奉晋国为霸主的。
吴晋两国僵持不下,这可把随晋定公前来参加会盟的赵鞅急死了。
这霸主地位,虽说是晋国在争,但谁人不知,此时的晋国已政出私门。自晋悼公后,晋国历代中军将都在天下诸侯面前极力掩盖晋国的颓势,勉强保住霸主的头衔。
当然,虽然在勉强支撑,但晋国至少没有丢过这头衔。如果现在在赵鞅执政期间,这晋国的霸主地位被吴国抢了去,这赵鞅的脸上实在是挂不住的,并且,这对赵氏在晋国的口碑舆论也是不利的。
出于种种考虑,赵鞅找到了一同随来的晋国大夫司马寅,说到:“如果今天这会盟不能顺利完成,这可就是我们臣子的过错了。既然如此,今天我们两就算是战死,也一定要把这先后顺序给理清了。”
既然讲不清,那就动武。
赵鞅的意思,司马寅明白。但国君都在这里,贸然火拼,万一发生了点意外,到时候就没法收场了。
所以,司马寅决定,不如先去夫差那里观察一下形势之后再做决定。
很快,司马寅回来,然后,他就用了一个字对赵鞅形容夫差---墨。
墨也就是气色晦暗的意思。
而对于夫差为什么会气色晦暗,司马寅做了大胆的猜测。国家被人战胜了?太子被人杀死了?
在司马寅看来,除了这两件事,应该没有其他的事能让人如此,所以他对赵鞅讲:“让子弹飞一会(请稍微等待一下)。”
司马寅的猜测对不对,没法证实。但他让赵鞅等一等的决定是对的,因为没过多久,夫差就同意了让晋国先歃血。
此次北上争霸,吴国精锐尽出,由夫差亲自率领,夫差此举是对霸主之位势在必得。在出发前,夫差就已经做好了动武的准备,对于赵鞅的那点脾气,其实早就在夫差的掌握之中。然而,就在争霸进行到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时,夫差却主动做出了让步。
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有夫差自己知道---国内传来了战报。
趁着夫差携吴国主力北上争霸之际,沉寂了十二年之后,勾践终于开始了他的行动。
越国大夫畴无馀和讴阳奉勾践之命分兵两路,由南方向吴国都城进发,而此时留守吴都的只有太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以及大夫寿于姚一干人等。
越国来势汹汹,吴国的留守兵力又十分薄弱,对太子友而言,一边据城固守,一边遣使通报夫差,这也许才是生存之道。
最开始,太子友也是这么想的,但意外情况发生时一切就由不得他控制了。
当越国的军队越来越靠近吴国都城的时候,王孙弥庸看到了一面熟悉的旗帜,这面旗帜正是当年他父亲与越国作战时的旗帜,可惜现在已经改署越国了。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所以面对当年的杀父仇人,王孙弥庸哪里还管什么坚守城池的战略。于是面对太子友的百般劝说,王孙弥庸依旧不理会,二话不说,带着自己部属的五千人马就出城迎敌。
王孙弥庸的这一出,彻底打乱了太子友的部署---看着他出城迎战后,王子地也跟了出去。
在王孙弥庸出战前,太子友曾对他讲:“出战如果不能获胜,吴国将要灭亡。”
太子友说这句话是觉得王孙弥庸不可能战胜越国,所以他想用这句话吓吓他。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出战的王孙弥庸不仅战胜了,而且还俘虏了越国的大将畴无馀,并且,跟着他一起出去的王子地也获胜了,同样,讴阳也被他俘虏了。
以少打多,不仅胜了,还俘虏了越国两路大军的主帅,这个意外收获确实挺让太子友意外的。
然而,意外的还在后面。按说两路大军的主帅纷纷被俘,这越国的战斗力应该急速下降才是,可越国偏偏不是这样。就在他们的两位主帅被俘后,他们又立即发起了反击,不到一天时间,吴国都城就被攻破,太子友、王孙弥庸、寿余姚纷纷被杀。
都城被破,太子被杀。
还真给司马寅猜对啊。
于是消息很快传到了还在黄池争霸的夫差耳中,然而收到消息的夫差并没有急于回援国内,而是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亲手把身边七个知道消息的人杀死在营帐之中。
在夫差看来,什么事都没有比争霸更重要,哪怕是儿子的命。
所以为了不走露消息影响争霸的形势,他必须这么做。
然而,死去的亲人,破败的都城,这些事实不会因为消息的隐瞒而有任何改变。终究,夫差还是败在了自己手里,难掩于形的晦暗之色出卖了他。而当心里的防线被彻底击破后,夫差做出让步也就是必然的了。
在最后一刻做出了让步,把唾手可得的霸主之位让给了晋国,这标志着吴国的争霸大业彻底落下帷幕。
当然,吴国虽然最终未曾染指霸主宝座,但自吴王梦寿起,吴国历代君王奋发图强,至黄池会盟止,这一段轰轰烈烈的奋斗史,也将成为春秋史书的绝唱,供人敬仰。
黄池会盟草草了事,夫差便急匆匆的火速赶回吴国。途中路过宋国的时候,夫差还想趁机打一仗,虽然在太宰嚭的劝说下终究放弃了,但夫差好战狂徒的名声是怎么也丢不掉了。
回到吴国,夫差不得不面对都城被占太子被杀的现实,直到这时,跟着夫差北上争霸的几万精兵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大王会做出让步,草草结束会盟。
真相对吴兵士气的打击是巨大的,看着垂头丧气的士兵,夫差也不得不一改往日好战的性情,派人携带厚礼主动向勾践求和。
而勾践也自知此时自己也并不能完全灭吴,于是顺着夫差的台阶也就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