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皇后身为正宫娘娘,有管教后宫之权,亦有督促襄助圣上之责。
尚氏杨氏魅惑主上,皇后娘娘管教她们并无过错。
至于误伤官家,也是官家你护尚氏心切,挡在尚氏身前,匆忙间娘娘收手不住,算不得对圣上不敬。
至于所出,今年娘娘才二十有三,官家怎可以此来废后?
皇后不可废,官家宜早息此议,不可使之传于外”
皇上赵祯又拿不定主意了,本来昨天他还没想到要废掉郭皇后,是阎文应煽风点火,又让赵祯找宰相吕夷简评理。
皇上正生气,于是就让吕夷简来评理了。吕夷简倒没说废后,但他却给加了一把火,说什么民间村夫,老婆也不敢打丈夫,丈夫是天,打丈夫的女人怎么怎么样。又说民间的富商巨贾也都有三妻四妾,不敢有妻妾嫉妒,更遑论官家九五之尊了。
这下好了,赵祯一想,自己一个皇帝,还不如村夫商贾,也是够窝囊了,日后史书上要是在记上一笔,自己是一个怕老婆,让老婆打的皇帝,那是彻底丢脸了,恐怕几千年的皇帝,能让皇后打的,也就自己这一个了。
吕夷简走了,赵祯正在盛怒,谏官范讽又来了,对赵祯说道:“后立已有九年,尚无子,义当废”
这是吕夷简找来的,连话都是吕夷简教的。
在几个人轮番的力劝下,官家赵祯从一开始被提醒可以废掉这个嫉妒成性的皇后,到最后逐渐坚定了废后的决心。
吕夷简这是在报复。前番,郭皇后之言,让他罢相,今天有机会了,他自然要报复郭皇后。
吕夷简在朝中根基很深,昨天他又鼓动住了皇上,郭皇后此劫,怕是难逃了。
见谏官纷纷出来阻拦,官家赵祯很生气的说道:
“这是朕的家事,与卿等何干?”
好嘛,这是真急眼了,都和群臣开启互撕模式了。
范仲淹也不让他,针锋相对的说道:“天家无小事,皇后更是事关社稷,断不能废”
吕夷简出班说道:
“皇后在位十年无子,嫉妒成性,今又伤官家,当废”
御史中丞孔道辅站出来说道:
“皇后并无过错,错在官家,错在尚氏,不可废后”
御史中丞说完,御史们纷纷出班,开始攻击吕夷简,说他挟私报复。吕夷简的门生故吏则说御史们无端攻击宰相……
官家赵祯被吵的一个头两个大,心中恼火,宣令退朝。
接下来连续三天大朝会,天天争论废后之事,都成了口水大战。
在吕夷简的鼓动下,赵祯下定了废后决心,他们商量好,君臣合作。
朝臣不同意废后,赵祯干脆躲在后宫不出,不上朝亦不见群臣,中书省则在吕夷简的领导下,紧锣密鼓的准备废后事宜。
吕夷简还行使宰相权利,使中书省下令台谏部门,一律不接收谏官奏折。
范仲淹孔道辅等人联名上奏,奏折却连台谏也不收,更别说到中书省了。
奏折不能上达天听,官家又不临朝,范仲淹等人多次想入宫面圣,都被挡在了宫门外。
吕夷简等人还天天进宫给赵祯打气,告诉他此时断断不能向言官们低头,不然以后赵祯的日子就没法过了,不管是后宫的还是朝堂的。
皇上不开宫门,废后之事又有中书省积极操办,所有仪式都在准备了,郭皇后此次,终于要为她的口无遮拦付出沉重的代价了。
以天下为己任的范仲淹,怎么会让这样无道的事发生在自己眼前,发生在大宋!
于是,在什么办法都无效时,也唯有逼宫了!
在范仲淹孔道辅的领导下,朝中的正人君子们,全体静坐在宫门之外,伏阁请对,向官家赵祯示威!
赵祯听说百官静坐宫门,伏阁请对,也不敢怠慢。自己却又不敢出去,面对百官怒火。于是让一直在身边给他鼓励打气的吕夷简出去,去劝百官回家了。
吕夷简出宫门,劝众人说:
“诸公,皇上心意已决,你们还是回去吧,不要让官家为难了”
范仲淹说道:“娘娘并无过错,断不能废,官家不收回成命,我等绝不回去”
吕夷简急道:“希文公,诸公,乡村小民,也无妻子欺凌丈夫的说法,更何况是当今官家,你们怎么就不为官家想想呢?”
孔道辅说道:“官家和娘娘,就像我们的父亲和母亲。父亲和母亲吵架了,吕相你怎么能只要父亲,而不要母亲呢!”
忽有御史站起来,大声指责吕夷简为奸贼,马上就有人附和那御史,一同站起身来破口大骂吕夷简。吕夷简顶不住群情激奋,让众人骂的落荒而逃,往宫里跑去了。
皇上不上朝,大臣们伏阁请对静坐宫门外,示威的人越来越多,中书省迫于压力,停下了废后的事宜。
没办法,中书省下了命令,下面各部门多数拒不配合,命令执行不下去了。
赵祯也没想到,废后会有这么大的阻力,连中书省的命令,都有部门开始拒不执行了。
吕夷简不停的给他鼓励打气,大包大揽的说让赵祯放心,中书省必然能办成此事,让赵祯千万顶住压力,此时断不可向百官低头。更应当贬带头闹事的官员,不然朝廷威严将大大折损。
震怒中,官家赵祯贬范仲淹孔道辅等人,全给赶出京城,到地方上去当官,赵祯想眼不见心不烦。
一大批官员贬谪,没有了带头的,伏阁请对也宣告失败。
赵祯上朝了,反对废后的领头的,蹦哒的欢的官员,都贬谪了,剩下一些,也不敢再说话了。
现在明摆的是,废后已成定局,皇上赵祯和宰相吕夷简,以及最高行政部门中书省都想废后,朝中又有谁能阻挡呢?废后的事,又紧锣密鼓的提上了日程。
谏院,范仲淹正在收拾东西,同僚们都在和他话别。
这次范仲淹领导的伏阁请对带人逼宫,赵毅并没有参与,甚至在之前的联名书上,赵毅都没有署名,一众同僚都自觉认清了这个新科状元,都开始疏远他,鄙视他。
之前一直前后跟着范仲淹,以老师之礼待范仲淹的赵毅,在范仲淹犯言直谏之时,没有出现在他老师的身旁,他明哲保身了。
不说范仲淹对他有保护之恩,就是郭皇后也对他爱护有加,更是把她最喜欢的侄女许配给了他,于情于理,他都应该站在范仲淹的身边,力保郭皇后才是。
可是,残酷的现实让赵毅不敢轻举妄动。他没有范仲淹那样的名满天下,也没有孔道辅那样深厚的根基,如果他也跟着范仲淹等人被贬,恐怕他今生都会和汴梁城无缘了,他就再也回不到朝廷的政治中心了,他的政治生命,几本上就算是结束了。
可是,背负一个忘恩负义的名声,就是留在汴梁城,他今后的成就也有限了……
赵毅不禁怀疑,这真是史书说的那个政治清明的朝代吗?或许,史书也要分开来看吧!
这里的包拯并没有打坐在开封府,这里的仁宗皇帝跟个人来疯一样,毫无理由的就否定了刘太后所有的人事任命和朝廷政策。
儿戏一般的罢免了帝国的宰相,不久又复相。刚刚复职了宰相,又要废掉陪了他十年的皇后,原因竟然是争风吃醋……
赵毅有些摸不准官家的脾性,这个皇上今年实在是太荒唐了,而且做事全无规律可寻,大宋的官场让赵毅害怕。
而且,他此时和郭皇后的侄女郭铃儿,正好的蜜里调油,亲事也快要临近了。
若是此时悔婚,不说自己心有不甘,也完全没有道理。若是继续婚事,郭皇后之事,后续怕是不会简单了结,必要牵连郭铃儿一家的。
“旭之,旭之!”
“哦,老师,旭之走神了,老师有什么事儿,请吩咐”
原来是范仲淹在叫他,坐了半天冷板凳的赵毅,急忙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