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上略论述任用贤能及擒敌之术,为全书主体部分,要求君王运用礼贤、奖赏、辨奸、任能等诸多政治手段取天下、安天下。强调要以柔弱胜刚强,广揽豪杰笼络人心,还论述诸如将帅能力与武德,控制战略要地及军事经济等有关战争胜败的因素和国家兴亡的道理。中略论述驾驭将领统率军队及自保之道,主要讲述如何妥善处理君主与武将的关系,如何统军御将以及如何建功自保等。而下略论述盛衰的原因及治国的方略,主要论述用人、内政、对外,应践行王道政治,消除祸乱之源,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强调用人要重贤重德,内政需重礼乐教化。
黄石公在《三略》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核心是重“人心”或“民心”,从而收揽人心。他看到民心的重要和民众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非常注重收揽民心,重视民事,他认为治理国家关键在于信任依靠贤士和民众,这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同时他提出“庶民者,国之本”的民本政治主张,“英雄者,国之干”的任用贤能、重用贤才的人才战略,强调“正己而化人”的教化臣民政略等。黄石公在《三略》中提出招揽人才的三大方法,一是轻徭薄赋,他认为稳固政权要先做到养民,具体做法便是劝课农桑,不违农时,轻徭薄赋才能使得国富民强。二是崇礼厚禄,他认为礼与禄便是统治者驭民的基本权术,同时将之提升到国家兴亡的高度。三是明察众心,因人制宜,他在《三略》中提出军国之要义,为体察众心,施行百务,而“众心”包括两方面,对于己方,他根据人的心理特征,将人分为20种类型,对于敌方,通过对敌人的心理分析,他叙述敌人可能采取的八种行动类型。他提出因人而异,各施良策,使得不同类型的人都能够得到重用。
黄石公在《三略》中提出了丰富的军事哲学思想。其一提出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三略》继承了《孙子》《吴子》对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作用的思想,并提出新的发展,他认为英雄人物是国家的骨干,而民众是国家的根本。其军事思想核心,如论述国君、将帅的作用和治国、统军、战争之术,都贯穿着人民群众在战争中发挥巨大作用的思想。此外提出不违农时,主张减轻赋税徭役,可以说提出人民群众是战争胜利根本的思想,是古代军事思想的明显进步。其二提出重视士卒作用的思想,他认为军队是将帅和士卒共同组成的战斗集体,而将帅和士卒的关系,指挥军队作战依靠将帅,而冲锋陷阵克敌制胜依靠士卒,两者为克敌制胜的两个相互依存的基本因素。他认为没有严明的纪律,英勇善战的士卒,便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至于如何发挥士卒的作用,提出将帅要与士卒同甘共苦,以取得士卒的信任与拥戴,并提出“士卒欲一”的思想,即要使士卒的思想统一,使他们有共同的奋斗目标,这弥补了先秦兵书中过分强调将帅作用而忽视士卒的作用。
其三强调将帅的优良品质和广博的知识,他在《三略》中指出“虚、勇、动、怒”是为将的明诫,做到能清、能静、能平、能整、能受谏、能听讼、能纳人及能纳言,此外还要具有能知晓习俗,能知晓山川地图、能看懂地形的险阻及能控制军权的广博知识和才能。在他看来,将帅不仅要懂得军事,还要懂得政治。其四提出控制战略要地的作战思想,所谓战略要地,是指对战争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地区或地形,先秦兵书对控制战略要地的重要性,存在诸多论述。《孙子》《吴子》都认识到险要地形在战争中的作用,但未能明确提出对其占领与控制,而《三略》提出固守要地,封锁险隘,重兵屯驻要冲的主张,将控制要地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其主张构成恒夺取占领战略要地理论的基本内容。
其五主张选拔将帅要任人唯贤,要因人而异,《三略》通篇贯穿招贤纳士、驭将用人的中心内容,他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认为贤人所归向的国家才能天下无敌。而为广招贤士,他提出崇尚礼节与提高俸禄的办法,君王远迎贤人,就能成全功业,尊重贤人,臣下才能尽心竭力。此外他又提出用人要用其所长,要根据不同的特点而使用。其六强调驭将之术,他在《战略》中指出,战时要使将帅拥有绝对自主权和决断权,他从正反两方面阐明其对战争进程的决定性意义,而战后要以封爵赐邑夺其兵权。其七具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他在《三略》中初步揭示人们的认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对战争的认识不能超越客观条件的许可,又认识到对立事务能够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同时在论述将与众、军与政、德与威、仁与法、柔与刚、弱与强等关系时,注意到了对立事务的两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片面性。其八具有初步军事信息思想,《三略》提出冷兵器时代的军事信息思想及信息作战思想,主要体现为情报战思想,要求在“义战”“慎战”的战争观指导下,将信息资源作为推动战略、进行战争准备的前提和依据。主张“慎战”,以谨慎稳重的态度对待战争,尽量减少战争取胜代价,在“勿重伤人物”的要求下,必须先获取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地理等诸多战略要素的信息。要把握出兵作战时机,必须以军事信息为先导,做好充分的信息准备工作。
轶事
传说黄石公住在黄石山赤松洞时,他喂养一只五朵梅花鹿,每天早上放其到山上吃草,晚上将它换回洞中。这只五朵梅花鹿拥有五种颜色,即红、绿、黄、蓝、白。黄石公能够根据梅花鹿的颜色变化判断形势,比如梅花鹿的五朵梅花变成红色,他便告诉人们要防备大旱,如果梅花变成绿色,他便告诉百姓要辛勤管理力争丰收,如果梅花变成黄色,他便告诉百姓丰收要节俭,预备大灾年,如果梅花变成蓝色,他便告诉百姓要防涝,而梅花变成白色时,他便告诉百姓早好天下大乱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