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封豕长蛇
围城伊始,大凌河周边堠台墩台成为金兵重点进攻的目标。明兵为固守计,堠台里往往藏有不少粮食,并开有水井。金兵大至后招降一座,见台中藏有千斤上好白米喜不自胜,分食之后倍觉软滑香糯,很是喜欢,遂用火炮威胁,陆续攻取劝降城外十多座堠台,从中取得近万斤精米和一大批铳炮火药铅子衣甲刀枪等,相当程度上增强了后金军久围的决心。
一万斤精米,大抵为江浙膏腴之地五十亩水田所产,十名农夫辛劳一年所得,又用役夫船工,逾四五千里送至前线,耗费又数倍增之。存储于台中,不出几日即被金兵所获。农夫所产,官吏所征,役夫所运,一年之功尽数资敌!时人皆谓财政吃紧,入不敷出,又岂知辽东边防如漏勺,边军似运输大队,即便天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财赋充裕也会尽数输予后金。
大明幅员虽广人口虽多,但财政军事缺漏太大,故面对社会军事化的后金常常被动挨打,甚为可叹;后金不断用战场缴获不断壮大自己,反而越来越强,甚为可恼。小至个人,大至国家,都是来钱如大池蓄水,难见其涨;去钱如石崩于山,一瞬即无。若不将大小明暗窟窿查出补上,即使再广开财路也一样会陷入恶性循环。
为了防止明军突围和援军进入,金兵采用了长壕战术,他们首先在大凌河城的四周挖掘了一条内壕沟,沟深一丈,宽一丈二,与城墙间距三里,掘出之土又夯砌防护墙于沟后三尺处,上设垛口以方便守卫向靠近壕沟的明军射箭放铳,内壕和防护墙总长超过五十里,蜿蜒如长蛇之身。
为防止援兵接近护墙,金兵又在防护墙后五丈距离上,又挖设了一道外壕,宽五尺深七尺,上铺秸秆,以土虚掩之,下暗藏木尖,木尖都在金汁里浸泡过,凶险如毒蛇之长牙。
金兵就在壕沟周边扎营,大小计有四十五座,在城西南面营盘最多,达三十处,这都是准备用来阻击来自锦州松山方向的明军,诸营外侧亦有壕沟和护墙,防御甚坚。
八旗军全军上下挥锄如飞,挥汗如雨,不到十天,长壕护墙工事已成,黄台及严令围城各部坚守,不得纵一人出城,若无命令也不得攻城。他自己率两黄旗和八旗精锐护军骑兵集聚城南山岗,密切主意守军及援军动向,随时准备截击明军。
守军知长壕致命,一些将领率军硬冲多次,均被金兵硬顶了回去,后来连越过长壕的门板都不够用了。黄又命于内壕和城墙间增设小壕一道,宽深皆有八尺,上立木栅栏,栅栏上暗布绳索,绳上系有铃铛,又以恶犬护住铃铛,稍有动静则狂吠不止。此壕一成,城中人连趁夜潜越亦不可能。
在黄率军围城的十天里,他很诧异明军为何没有前来,于是便命阿济格率轻骑兵前往锦州松山一探究竟,不想城中不多守军望风南逃,城上只留假人旗帜,城中竟成空城。阿济格报于黄台及,黄也觉得很疑惑,又让他继续往更南的塔山侦察。
阿济格率军轻进,于塔山脚下中伏,损失百余人马,阿济格稍事退却,黄闻讯后率大队疾进,意图咬住这股明军,可惜明军又是人去城空,黄不甘心追至杏山塔山,还是空城;黄不甘心继续追击至宁远,终遇明军守城,守将便是壬辰援朝时便名满天下的巾帼英雄秦良玉。
黄喜出望外,不想未费大力便取得了明花重金打造的四座重镇,还兜住了秦良玉这个重量级人物,不愁大明不派出另外两个能打的来救,如果将三军全部消灭,大明就没人再拦得住他,南朝的花花江山便很快为己所有,想到这里,黄感觉今夜做梦都要笑出来。
关于明军大踏步后撤的原因,黄也与范文程宁完我张文衡等讨论过,幕僚们说应为关内烽烟四起,明廷不得已逐步调关宁军入关平叛去了,一时赶不过来。黄一想也有道理,据之前晋商线报,陕西饥民组成的武装奔入晋西南,同逃兵结合在一起连克十余座州县,明廷兵力不足收缩防线也颇有可能。
黄又觉万一有诈,他的铁骑也是来去自如,能围住他的明军只怕还没练出来,不足为惧。于是他仅留代善率两万人围困大凌河,又派八千兵分驻三城,其他主力由他率领再围宁远,由此造成战线拉长,兵力有所短缺,他又命国内再紧急动员五万人前来参战,五万人参与运粮。黄台及认为此时是重创明朝的机会,为此国内暂时付出些代价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