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将军杖策征塞北
公元524年,五月,洛阳。
显阳殿内,站满了北魏的各位文武大臣,每个人都面色凝重,大殿内鸦雀无声。
元渊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着皇帝将尚书令李崇叫到御座前。御座和大臣之间隔着一层珠帘,看不到后面的情形。
小皇帝元诩今年刚满十四岁,各项军政事务都通过侍中兼领军将军元叉传达。
朝廷刚接到前方的战报,临淮王元彧顿兵不进,贻误战机,导致怀朔、武川均被叛军攻陷,北道大行台杨钧以身殉国。
元彧本想乘虚攻打五原,却遭到破六韩拔陵和卫可孤两军夹击,兵败逃归云中。
安北将军李叔仁奉命去支援元彧,但没想到元彧败得这么快,结果在白道城遭到卫可孤的伏击,他仓促应战,也大败而归。
元彧乃皇室宗亲,不能打也不能杀,先撤职再说吧。
问题是下一步怎么办。
最重要的事情当然是推脱责任。边镇乱成这样,跟我皇帝没关系,都是你们这帮大臣搞的,第一责任人就是你李崇。
原来去年李崇在追击柔然的时候,亲身了解了六镇的情况,同时参考了长史魏兰根的意见,给朝廷上了个奏章。
奏章是关于北方六镇改革的建议,大体意思是这样的:
当初设置六镇的时候,派去镇守的都是族内精英,当时镇民的地位高,还有当官、免税、免徭役等等特权。但迁都之后,形式发生了变化,本来在族中地位不高的人,一旦迁到洛阳,马上身份显贵,而留在六镇的精英则逐步变成所谓府户,不仅特权被取消,还经常受到政府和权贵的歧视和盘剥。这种巨大落差难免会引起镇民的不满,时间久了可能会有麻烦。所以,建议朝廷把镇城改成州郡,把府户变为民籍,并准许镇民们暂时保留一些特权,威恩并施,消除边镇的不稳定因素。
这本来是个很及时的建议,如果按此行事,则北方未必会乱,但当时朝廷没理这个茬。
今天朝廷把这个事重提起来了,不过是当成错误拿出来批判的。
皇帝说,都赖你李崇,提这么个不靠谱的建议,导致边镇那些刁民开始有非分之想,不好好干活,最终酿成今日之祸。不过现在既然已经这样了,皇帝我宽宏大量就不追究你的责任了。但是篓子是你捅的,你要负责。这样吧,你戴罪立功,接替元彧去北边平叛吧。
吏部尚书元修义和仆射萧宝寅也在一旁敲边鼓,表示皇帝英明,安排的明白。
李崇很晕,赶紧辩解:“我当初就是觉得北镇是边防要地,又存在很多问题隐患,民心不稳,所以才想通过这些措施安抚一下,哪里敢鼓动他们叛乱啊?不过陛下您说是我的责任那就是我的责任吧,可是我今年七十了啊,又老又病,带不动兵了,要不我给您写个检讨就算了,平叛这事由别人代劳好不好?”
皇帝不准。就是你了,别想溜。
就这样,李崇被任命为北讨大都督,即刻北上平叛。朝廷同时还给他指定了两个副手,一个是抚军将军崔暹(xiān),另一个是广阳王元渊。
元渊跟李崇不一样,受命之后很是兴奋。元渊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曾孙,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广阳王的位置。他虽是皇室宗亲,却很有志向,一直希望能有机会来施展才能。元渊曾经做过肆州刺史和恒州刺史,政绩还算可以,但前段时间因为得罪了城阳王元徽,被免职在家,已经赋闲一段时间了。
天可怜见,再次出山的机会终于来了。
收到任命通知之后,元渊立刻整理行装,协助李崇调度部队,离开洛阳北上六镇。
六月下旬,平叛大军到达云中,军旗招展,声势浩大。
结果没几天,就被当头打了一棒子。
那个抚军将军崔暹本是个奸猾好利、腐败无能的家伙,虽然文韬武略样样稀松,但架不住家庭背景好。他出身清河崔氏,是北魏孝文帝钦点的汉家四姓之一(另外三个是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孝文帝提倡汉化,尤其注意拉拢这些名门望族,结果就是无论有没有本事,统统可以出来当官。崔暹原来当过南兖州刺史,因为贪污被弹劾免官;后来再当豫州刺史,因为抢占田宅被弹劾免官;再后来任平北将军、瀛州刺史,依然贪污腐败不收手,因为不称职被解还京。这次不知道皇帝,或者说元叉,哪根筋搭错了,又把他选出来协助李崇领兵平叛。
崔暹刚到云中没几天,不知从哪里搞到的情报,说卫可孤去沃野跟破六韩拔陵汇报工作去了,现在武川守备空虚,是个偷袭的好机会。于是他没有请示李崇,擅自领兵去偷袭武川,琢磨着如果得手,肯定是大功一件。
算盘打的很好,但这次对手可不是任你盘剥的州县百姓小白兔。自古兵不厌诈,多个相互印证的情报都有可能是假的,何况这种不太靠谱的单线情报。
果然,崔暹在白道城附近顺利钻进了破六韩拔陵和卫可孤的包围圈,刹那之间伏兵四起,好在崔暹反应快,见势不妙扔下部队转身就跑,单人独骑跑回了大营。
李崇得知出事了,不禁大惊失色,立刻亲自领兵前去救援,结果半路遭到卫可孤部队的阻击,无法前进。崔暹扔下的部队没人指挥,很快就全军覆没,破六韩拔陵同卫可孤合兵攻打李崇的部队,李崇支撑不住,只好也撤了回来。
开门就打了个大败仗,李崇大怒,但崔暹是朝廷命官,不能私自处置,只能把他逮起来揍了一顿板子,押送回洛阳。
违背主帅节度私自出兵,而且还弃军逃跑,丧师辱国,致使部队全军覆没,搁哪个朝代都是要被咔嚓掉的。
结果这个崔暹对这种情况驾轻就熟,暗地里给元叉送了不少豪宅美女,居然神奇地免责了,放出来继续在洛阳当官。
李崇和元渊没时间理这些,他们在发愁下一步怎么办。
元渊比崔暹要靠谱得多,他知道打仗之前要先做调查研究,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所以这段时间他不仅认真考察了北镇的相关情况,还从同事元纂那里调来了一个很有才干的年轻人为自己出谋划策。
这个人名叫于谨。
于谨出身河南于氏,跟六镇之乱的导火索怀荒镇将于景同族。于氏家族是孝文帝钦定的勋臣八姓之一,曾经是北魏最煊赫的名门望族,自于栗磾以下,出过一位皇后、三位开国公,以及多位三公、领军、尚书令等朝廷重臣。但到了第四代于忠之后,就已经盛极而衰了,逐渐从中央要员降到了地方郡守。
于谨一家世代守边,他太爷爷做过怀荒镇将,爷爷做过高平镇将,老爸做过陇西郡守。于谨本人性格沉稳,打小就喜欢读书,尤其爱好孙子兵法。奈何现在家族整体趋势在向下走,没有合适的岗位安排给他这一代的后生,于是于谨干脆不找工作了,整天不是宅在家里看书,就是出去四处晃悠。很多人劝他说以于氏的家族背景,出去大小都能弄个官当,总比呆在家里好啊。于谨回答道:我不是不想上班,但是现在出去最多只能弄个刺史郡守之类的地方官,实在愧对于氏先祖,而且也没啥意思。我看中的是朝堂上三公的位置,只是现在时机还不到,所以只能先耐着性子等着了。
于谨虽然迟迟没有出仕,但他的才能早已远近闻名。当朝太宰元穆曾经亲自为于谨背书,称赞他是王佐之材,前途不可限量。
上次李崇来北边追击柔然的时候,仆射元纂作为副手随军出征。元纂久闻于谨大名,便请他来自己的军中担任铠曹参军。
这次于谨同意了。
自古以来,打仗从来都是升官最快的途径,于谨对自己的能力也很自信,机会来了当然要抓住。
当时柔然抢掠之后向北逃窜,李崇的大部队没有追上就退兵了,但于谨没有退,他带领两千多骑兵,北出平城三千多里,一直追到郁对原,前后打了十七次战斗,屡战屡胜,把柔然打得没有脾气。
这次追击行动虽然没有得到很大的封赏,但于谨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展露,尤其引起了元渊的注意。
元渊的优点是重视人才,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必须借助于谨这样的牛人才能干成大事。于是他亲自上门,请于谨做自己的参谋长,所有重要的军政大事都跟于谨一起商量,还让自己的儿子拜于谨为老师。
除了经常咨询于谨之外,元渊还亲自走访了一些在云中避难的六镇镇民,结合自己当年做恒州刺史的经历,基本理清了北镇的基本情况。
六镇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期,在长城沿线创设的六个军事性统治防御单位,自西至东一字排开,分别是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和怀荒。这六个边镇的主要作用是抵御北方外敌入侵和镇压国内叛乱,保卫当时北魏的首都平城。
六镇属于军事单位,所在地区不设州郡,由镇将总揽军政大权。而镇民则由北方部落精英和中原高门子弟组成,亦兵亦民,按需应召。六镇刚设立的时候,因为当时北魏政治中心在北方,所以非常受重视,当时身为六镇镇民是相当有面子的事情,六镇的军将通往中央的升迁通道也比较通畅。能到六镇工作一段时间,是北魏官员非常荣耀的镀金经历。
而六镇面对的主要敌人,就是北面的柔然。
柔然是草原上的汗国部落,其统治阶层也属于鲜卑族,跟北魏算是同根同源。区别在于北魏受中原文化影响较深,很多年前就已经逐渐汉化。在北魏看来,自己是中原的主人,而曾经同族的柔然则变成了北方的边患。
北魏曾多次与柔然互相征伐。一百年前(公元424年)北魏创立之初,柔然可汗趁着北魏明元帝拓跋嗣驾崩不久的机会,率领六万骑兵进攻云中。当时新继位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力排众议,亲自率两万骑兵急赴云中救援。
柔然仰仗自己人多,把拓跋焘的部队前后包围了五十多圈,打算一举干掉这位当时还不到十六岁的小皇帝,彻底灭掉北魏。
但拓跋焘如果这么容易就被干掉,就不会有后来北上驱敌万里,南下饮马长江,英图武略事驾前古的超级评价了。他在逆境之中表现出了超常的坚定,亲冒矢石与士卒们并肩作战。左右死伤无数,拓跋焘却依旧神色自若。在少年皇帝的鼓舞下,北魏部队士气高涨,击退了柔然的多次进攻。拓跋焘抓住战机,率领骑兵大纵深穿插突击,最终把柔然打得大败而逃。
第二年(公元425年),拓跋焘五路并进征伐柔然,柔然知道打不过,只好继续向北方撤退。
但拓跋焘还不肯罢休,他为了雪洗云中被围的耻辱,在429年四月再次亲自领兵越过大漠,直接端了柔然的老家。这次作战大获成功,共俘虏柔然军民三十多万,缴获军马无数。
但是柔然的生命力很顽强,此后经过三十多年的蛰伏发展,又逐渐恢复了元气,开始再次频频侵扰北魏及边境诸国,公元460年吞并高昌,公元470年进攻于阗,公元472年进攻敦煌。北魏一看这个刺头邻居又开始不安生了,需要再次修理一下,于是又先后九次出兵征讨。柔然招架不住,只好主动服软,派人过来跟北魏说总打仗多不好玩啊,要不咱们和个亲,还是当好邻居吧。当时北魏孝文帝元宏刚即位,代为执政的冯太后为了确保政局稳定,同意了柔然的和亲请求,从此之后北方就进入了相对和平的阶段。
在同柔然的战斗中,北方六镇作为前线基地,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当两国交好,边患压力减少的时候,六镇的重要性也开始逐渐下降。
公元494年,孝文帝决定将北魏的首都由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迁到洛阳。这次迁都在客观上巩固了北魏政权的统治,但对六镇而言却不是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六镇从此失去了拱卫京师的战略地位。
此外,北魏政府开始推行全面的汉化改革,推行汉语汉服汉姓,史称太和改革。
太和改革体现了中华文明强大的同化能力,促进了北朝各族人民的融合,也使得北魏国力迅速增强。但北魏在汉化的时候,不管精华还是糟粕全盘接收,典型的问题就是实施了门阀化,高门子弟以门第入仕,而六镇军民无论立了多大的战功,总是被排斥在门阀以外,失去了上升通道。镇民原来的特权也逐步被取消,社会身份大幅下降。后来朝廷甚至将罪犯发配过去当兵,六镇已形同流放之地。
同时,由于没有战事,政府的物资供给也越来越少,镇将们失去了原来的聚财通道,开始转向内部盘剥压迫。镇民同镇将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对于北魏朝廷的反感情绪也在不断累积。
可以说,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六镇已经逐渐变成了火药桶,如果不对镇民的愤懑情绪进行有效疏导,随时可能爆炸。
可惜朝廷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直到去年的饥荒成为引爆这次叛乱的导火索。
现在大乱已成,临时再改已经来不及了。眼下叛军的气势正盛,而官军这边则是连战连败士气极其低落,这种情况下想打胜仗基本没可能。
元渊跟于谨商量了一下,都觉得云中虽然地势险要,但毕竟处于长城以北,后勤保障非常吃力,如果被叛军包围就麻烦了,最好暂时先退回到长城以内,派精兵守住各处要塞,阻止叛军进一步发展。按兵法来说,就是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静待时机。
元渊跟李崇汇报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李崇很赞同,但他认为云中是战略要地,不能就这样轻易送给叛军,还是要留人镇守,他任命辅国将军费穆为朔州刺史,留一部分部队驻守云中,大部队则暂时退回到平城。
到平城之后,元渊在于谨的协助下,积极筹划,练兵布防,各项工作做的颇为出色。李崇很欣赏这位后起之秀,加之本人的确年老体衰,精力不济,所以多次跟朝廷申请将平叛工作交给元渊,自己退居二线,奈何朝廷那边就是不准。
李崇实在没辙了,只好请元渊配合想办法。
这次北上的部队里有一位叫祖莹的博士长史,出身范阳祖氏,也是名门之后,跟祖逖、祖冲之同属一族。祖莹的文学造诣很高,三字经中“莹八岁,能咏诗”说的就是他。可惜这位祖博士虽然才华出众,却有个小毛病,就是行为不甚检点,喜欢贪小便宜。当年在冀州镇东府做长史的时候,就曾经因为贪污受贿被政府除名,这次协助李崇北伐,又有多次虚报战功和贪污军需物质的行为。
李崇跟元渊说,现在是你们年轻人的时代,广阳王你资格能力都够,已经可以独立统领大军了。我年纪大了,希望能回家养老,不想挂在边疆塞外。这样吧,你去参祖莹一本,顺便说我几句坏话,比如用人不当啥的,让朝廷把我召回去好了,平叛的事情就交给你吧。
元渊本就希望能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既然领导都这么说了,正好做个顺水人情,于是就向朝廷参了祖莹一本。
小报告的效果刚刚好,祖莹再次获罪除名,李崇也被免职召回朝廷。
李崇走后,元渊终于得偿所愿,开始全权负责北方六镇的平叛工作。
----------
【备注】关于元渊的名字:后世因避唐高祖李渊的讳,很多文献将元渊改名元深。本书使用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