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敕勒歌:两魏英雄传

第88章 少年意气理万难

敕勒歌:两魏英雄传 远笛清 4996 2024-07-11 11:12

  公元542年,四月,邺城。

  东魏大丞相高欢离开治所晋阳,亲自赶到邺城觐见皇帝。

  高欢吸取了之前跟元修决裂的惨痛教训,非常注重同现任皇帝元善见之间的面对面沟通,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主动入朝汇报工作。沙苑之战惨败之后,高欢并没有推卸责任,而是向元善见做了深刻的检讨,辞掉了自己的丞相职位。

  元善见很上道,他也没有元修那些野心,所以跟高欢相处得还算融洽。河桥之战胜利之后,他找个机会又把高欢的丞相职位给恢复了。

  这次高欢入朝,除了依旧例向皇帝做工作汇报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给他的儿子,也是现在东魏的吏部尚书高澄站台,支持高澄开展的各项反腐改革工作。

  高澄是高欢和娄昭君的长子,今年只有十九岁,但他的能力和魄力却远远超过他的年龄。

  在六镇之乱开始的时候,高澄只有四岁,从那时起,他就跟着父母一起在战乱之中颠沛流离,承受了太多那个年龄的孩子不该承受的苦难。他七岁那年,正赶上高欢密谋刺杀杜洛周不成,一家人被追兵撵得满山跑,当时高欢为了不牵连其他人,差点打算扔掉这个儿子,多亏姨夫段荣保护,高澄才转危为安。

  多年的历练,让高澄有了超出自己年龄的成熟和担当。他十岁的时候跟着高欢一起出太行山入驻信都,当时河北的诸多豪杰都拥护高欢,只有高敖曹有点儿不服气,气鼓鼓地在外面晃悠不肯回来,高澄以高欢世子的身份主动去做说服工作,最终把高敖曹哄开心了,回到信都入伙。

  等到高欢立元修当皇帝之后,因为自己太懒,不重视跟元修的沟通工作,于是就派高澄作为特使先后两次去洛阳觐见元修。虽说这件事整体来看是高欢的工作失误,但高澄作为一个十一岁的孩子,面见天子不卑不亢,表现还是非常出彩的。高欢也逐渐觉得自己这个儿子是个人物,他时不时地询问高澄对一些时事的看法,高澄每次都对答如流,分析得非常有条理,让老父亲极为高兴。高欢从此开始有意培养自己这个儿子,他任命高澄为大行台兼并州刺史,各种军国要务的筹划和制定都叫着高澄一起参与。

  等到高澄十五岁那年,东西魏刚刚分裂不久,高欢在晋阳忙着准备兵马去打宇文泰,留孙腾、司马子如、高隆之、高岳等人在邺城辅政,实际上就是把国家政务的决策权交给了这几个人。

  结果这几个人干得实在不咋地,当时东魏官场腐败,民怨非常大,这才有了后来在沙苑之战前,杜弼劝高欢先除内贼再平西寇的建议。虽然这个建议最后被高欢给强压下去了,但当时的东魏的政治氛围确实已经非常糟糕。

  东魏的政治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首先就是官员贪腐问题。

  其实贪腐这件事情不能全怪到高欢头上,北魏是鲜卑贵族建立起来的国家,本来就没有多少清廉奉公的概念,随着统治时间的增加,王侯将相们贪图享乐的思想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到了胡太后统治阶段,官员们对克扣公款压榨百姓这些事情已经习以为常,根本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而东魏继承了前朝风气,加上很多官员自以为有功劳在身,吃那卡要盘剥百姓完全心安理得,其中领头最能贪的就是尉景、孙腾和司马子如这几个元老。

  在这种背景下,能够不贪不腐的官员基本上凤毛麟角少之又少,比如高欢的妹夫厍狄干就是难得的清廉官员,但他也只能洁身自好而已,改变不了大环境。

  第二个问题是官员选拔问题。

  胡太后当政以来,北魏一直采用停年格制度来选拔官员,简单地说就是论资排辈,不问能力高下,全靠资历深浅为提拔标准。这种方式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问题非常多,很多庸才通过熬资历占据上位,而有才能的年轻人却缺乏有效地上升通道。当年邢杲正是因为资历不够落选郡守,这才一怒之下起兵造反。

  这些问题日久年深,已经形成了强大的政治惯性,如果要改革的话,非得一个手段坚决的人来操刀不可。高欢也不是没想过亲自动手,但宽厚的性格决定了他始终抹不开面子干这种需要公事公办的工作。

  高欢曾经故意安排了一出戏企图劝诫尉景。有一次他请厍狄干和尉景两个连襟一起聊天,厍狄干在席间突然主动请求改任自己为御史中尉。御史中尉是从原来的御史中丞改制而来,有点儿类似于纪委监察部门,专门监督文武官员的纪律问题。

  厍狄干现在的官职是太保,比御史中尉高多了,所以高欢问厍狄干为啥没来由要去当小官。

  厍狄干愤愤不平地道:“我就是想把尉景这个贪污腐败的家伙抓起来,以平民愤。”

  高欢大笑,说妹夫你真会开玩笑,咱们是一家人,哪能用这种极端的方法。他回头劝诫尉景道:“姐夫你以后也稍微注意点儿形象好不好,你看把咱妹夫气成啥样了。”

  没想到尉景直接怼了回来,他对高欢道:“我那点儿事算个啥,我也就欺负欺负老百姓而已,你可是连皇上都敢敲诈。”

  高欢吃了个瘪,直接给整没词了,只好打个哈哈把事情糊弄过去。

  老爹拿这帮亲戚故旧没办法,高澄可不信邪。他老早就看不惯东魏官场的乌烟瘴气了,于是主动提出来要去邺城辅政。高欢开始还不放心,后来丞相主簿孙搴屡次请求,这才点头同意放高澄走。

  高澄被任命为尚书令,兼领军将军和京畿大都督,正式进入邺城。

  这一年,他只有十五岁。

  邺城的高官们觉得高澄就是小孩子而已,肯定是不想成天被老爹盯着,找个借口跑出来玩,所以开始都没把他当回事。

  结果大家很快就发现自己判断错了。高澄上任之后,立刻进入工作状态。他做事果断,雷厉风行,很快就把朝内政务处理得顺顺当当,众人不得不对这个小朋友刮目相看。

  进入邺城的最初两年,高澄还是处于学习如何处理朝政的阶段。等到第三年的时候,高澄开始兼任吏部尚书,着手对东魏积弊已久的官场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把沿用多年的停年格制度给取消了。从此之后,东魏官员升迁只看才能,不问资历。高澄还亲自写信征召各地有才学名望的人为朝廷效力,暂时安排不了的就先作为门下宾客,充实人才储备。

  当年尔朱荣和尔朱世隆当政的时候,为了收买人心,曾经滥封官爵,平庸无能的官员动辄高官厚禄,被有识之士所非议。为了使得官员的追赠褒扬更有章法,高澄在麟趾阁和群臣编纂议定了律法《麟趾格》,并颁布天下。《麟趾格》是《北齐律》的蓝本,也是隋唐律法的直接渊源,其影响一直波及后世。

  在高澄的主持下,朝廷将治国的政策书于榜上,公开张贴在街头,供天下百姓自由评论,发表意见。对那些提出建议或批评时事的人,都给予优厚的待遇,即使言过其实或言辞激烈,也予以宽容,不加罪责。这些措施很得人心,高澄的威望开始蒸蒸日上。

  外围工作做得差不多了,高澄开始着手处理最麻烦的事情,也就是反腐。

  说麻烦,主要在于这些腐败的高官基本都是高澄的父辈,有些人连高欢都要避让三分。

  但高澄跟他老爹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可以完全不管私人感情,做起事情来几乎六亲不认。管他姨夫叔叔二大爷,谁也别搞特殊化,统统公事公办。

  高澄任命出身博陵崔氏的崔暹(xiān,跟当年北上平叛的崔暹不是一个人,后者出身清河崔氏)担任吏部郎,他在后面负责撑腰,崔暹在前台负责操刀,两人联手对各种无法无天的贪官污吏进行了严厉打击,但凡有问题的官员统统被绳之以法,东魏的官场风气开始大为改观。

  高澄的反腐不玩虚的,不仅普通官员跑不掉,高层也同样没有幸免。那个高欢动不了的尉景,现在的职位是太傅,结果被崔暹弹劾之后直接按律判了个死刑,抓起来扔监狱里等着执行。司徒孙腾也被免了官。

  高欢得知高澄在邺城干的热火朝天,心中也很是安慰,自己这个儿子处理这些事情真是比自己强多了。

  但高欢毕竟是个厚道人,不能眼看着自己的姐夫真的被咔嚓了。由于形式上是皇帝治的罪,所以他来到邺城之后,请求皇帝元善见看在自己面子上特赦尉景。最终尉景被降职为骠骑大将军,从监狱里放了出来。

  公事办完之后,高欢亲自来到尉景家里慰问姐夫。尉景被摆了这么一道,魂差点儿吓没了,他见高欢进门,干脆赖在床上不起来,对高欢道:“动手吧,卸磨杀驴的时候到了。”尉景夫人,也就是高欢的姐姐高娄斤心疼丈夫,对高欢道:“你姐夫年纪大了,你怎么忍心这样折磨一个老头?你小时候没人管,姐夫为了养你可是吃了太多的苦,你咋能全给忘了呢?”

  高欢想起过去的事情,也颇为感慨,跟姐姐姐夫抱头痛哭。

  即便如此,高欢也没有责备高澄,毕竟高澄做了他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

  尉景这次真是被高澄这个侄子吓坏了,他后来被派出去当青州刺史,在任期间颇为收敛,政绩还算不错,最终卒于任上。

  东魏在高欢父子的一唱一和之下,吏治终于走上正轨,从此之后但凡有贪婪贿赂的官员,都有御史弹劾追责。

  北魏自从六镇之乱以来,连年战争,农商失业,加之六镇镇民迁入内地,这些人不事生产,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欢命令在各州的河岸以及有渡口桥梁的地方都设置粮仓,通过水道转运调剂粮食,一方面供应部队,另一方面准备应付饥荒。他又下令在幽、瀛、沧、青四个州的海边煮盐,收入用以充实国库。这些措施配合上高澄大力整顿官场,使得民生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几年东方连年丰收,一斛谷子的价格降到了九钱,东魏的百姓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困顿之后,终于能够休生养息了。

  东魏进行轰轰烈烈反腐运动的这几年,西魏的宇文泰也在抓紧时间恢复国力。

  乙弗皇后死后,柔然在关中外围转悠了一段时间也退兵了,宇文泰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但乙弗皇后的死并没有给新皇后郁久闾氏带来好运,没多久,郁久闾氏就因为难产去世,殁年只有十六岁。

  宇文泰顾不上管这些,现在东魏那边国力日益增强,自己再不努力的话就是等死了。于是他一方面尽力稳定边境形式,为自己争取发展时间,另一方面跟苏绰一起探讨制定富国强民的政策。

  由于河东北面的汾州跟东魏的晋州挨着,边境冲突不断,为了避免擦枪走火再次爆发战争,宇文泰专门把侍中宇文测派出去担任大都督代管汾州。

  宇文测很领会宇文泰的意图,他上任之后,东魏那边还是时不时的过来骚扰,宇文测每次抓到东魏的人,都是好酒好肉招待之后礼送出镜,搞得对方都不好意思了,汾晋之间不再对峙,开始做起了正常边境交易。

  有人去宇文泰那里告状说宇文测通敌,宇文泰大怒道:“宇文测为我安边,他的想法我非常清楚,轮得到你过来挑拨离间么?”直接把告状的人给砍了。

  内政方面,苏绰把历代的统治经验总结为六条纲要,上奏后作为诏书颁行,时称六条诏书,具体内容如下:

  (1)“先治心”。治民者的关键在于“清心”,所谓“清心”就是要使“心气清和,志意端静”,这样,邪恶的想法就不会产生。与之相关,治民者要治身,要做到“心如清水,形如白玉”,躬行“仁义”、“孝悌”、“忠信”、“礼让”、“廉平”、“俭约”。概括来说,这一条就是要求执政者端正认识,以身作则。

  (2)“敦教化”。宣扬道德文化教育,移风易俗,培养人民俭朴、慈爱、和睦、敬让的品质。

  (3)“尽地利”。劝课农桑,不违农时,发展农业生产。

  (4)“擢贤良”。选贤任能,不拘资历和门第,要善于发掘人才,要勇于起用人才,让人才在实践中成长起来。而且,精简机构,罢黜冗员。

  (5)“恤狱讼”。明断狱案,不能滥施刑罚,而要“随事加刑,轻重皆当”。

  (6)“均赋役”。均平赋役,调济贫富,不可舍豪强而征贫弱。

  宇文泰非常重视六条诏书,下令百官必须习诵,不通晓的人不许当官。六条诏书从此成为西魏各级官员施政的纲领和准则,西魏后期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改革都是依据六条诏书制定的,其影响一直延续到后期的北周和隋朝。

  东西两魏的政治改革都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但两国之间的矛盾始终是不可调和的。在平静了四年之后,新的战争终于又要打响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