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黄宣的加入,李毅底气更足了,虽然昨晚黄宣给李毅的打击很大,那是人生中的第一战啊,居然是战败收场,如果不是黄宣认出了白旭的剑法,估计现在他已经身首异处了。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自己已经是一流的高手,想来也不会像昨晚那么被动吧,就算打不过,全身而退应该没什么问题,回头还得去请教下白旭,多学几招保命法门才行。通过这事,李毅决定,需得更加发奋练武,不到一流高手,能不动手,绝对不会再动手!
过往李毅虽然也有坚持练武,但远远不到刻苦的程度,不是说李毅不够勤奋,而是实在不方便。起初练武,只为强身,所以请求杨易给他打练武的基础,还请求张锋教他枪法。而那时候刚来到这世界不久,他那副孱弱的身体,不允许他过度用工,杨易和张锋也很清楚这一点,因此也只是教他基础,也没敢让他过度疲劳。而且为了安身立命,不得不处理各种事情,开始各种布局,时间也少了,只能每天早晚练习,导致错过了不少时间。
后来李家惨剧,李毅一门心思摆在复仇上,尽管有天下闻名的枪法在手,但进步依旧不大。到了邺都后,为了藏拙,也只能是偷偷的在山林间练习。
可以说,打基础的大好年华,也给他错过了。不过白旭的点评是,虽然晚了点,但基础在,而且已经是二流高手了,还是有望在二十岁前突破到一流高手的,根据白旭的经验,能在二十岁前突破到一流高手的,有很大机会能够在三十岁前突破到顶尖高手的行列,而三十岁前也不能突破,以后突破的几率会越来越小,毕竟三十岁后,人的身体各种机能,开始慢慢的衰竭。
其实这也是李毅的不知足,或者是他的不幸。毕竟他的起点实在太高,他舅舅是一流高手,张锋也是,更别说白旭了,早已是成名的顶尖高手,这导致了李毅有种错觉,以为一流高手一抓就一大把,其实哪来这么多,天下武者熙熙攘攘,大多是三流甚至是不入流的武者,能在李毅这年纪到达二流顶峰的,已经少之又少,更别说是一流高手了,大多数人,甚至终其一生,都只能停留在二流高手的境界,连突破到一流都难。
这也是得李毅他有名师指点,财物不缺,能给他最好的补给才有这情况,所以在黄宣和他交手后,马上就知道他不是凌州乱军的原因,一来是凌州乱军没这么多钱财去培养一个年轻的二流高手,二来是没有名师指点,毕竟凌州军一流高手没几个,如何能教导处这么年轻的二流顶峰高手?
而这些,李毅都不知道,只认为是自己天赋欠佳,努力不足。所以一大早就在这练起剑法来,黄宣不知李毅情况,还给了他一个肯定的评价:如此勤奋练武,这年纪能成为二流顶峰高手,果然是有原因的。
这时候,马蹄声由远及近,很快,一人被带到了露宿点,李毅练习完家传的这遍分光剑影后,就停了下来。李毅认得来人,是他派去建州打听消息的,看来准确的消息已经回来了。
“主公!”那士卒见李毅往他走来,马上行礼。
“嗯,辛苦你了。说说看,建州情况如何?”
“建州城已经被陈将军掌控了,陈将军让小人回来告知主公,建州城一切已经安排妥当,建州守军也愿降,只待主公到来。只是谢涛将军似乎不愿效命主公,陈将军想请主公亲自前往劝说。详细细节,陈将军已经写了一份奏报,让小人带给主公。”士卒说着,从怀中摸出一份书信,恭敬地递给李毅。
李毅接过书信,就地阅览起来,信中提到陈皓他担心有什么意外,或者是谢涛不愿降,趁着谢涛没有防备,直接控制住谢涛,继而控制建州守军,避免生乱,然后才游说谢涛,只是谢涛不相信薛子聪已降,并且表明,就算薛子聪降了,他也不会降,尽管魏冠死了,依旧有其子魏亮尚在,他只会忠于魏亮。陈皓只好说出了李毅救出魏亮,是薛子聪和他投降的原因之一,谢涛才将信将疑,最后才表明,需要见到魏亮,并且由魏亮亲口说出让他也投降,他才愿意投效李毅。
“想不到这凌州军中还有这么多忠义之士。值得去一见。”预览完信件后,李毅微微一笑,然后大手一挥说:“收拾行装,一刻钟后出发!”
……
傍晚,建州城,州府内,谢涛就是被软禁在此处,此时陈皓也在谢涛身边陪着他,与其说是陪着,还不如说是陈皓亲自看守着谢涛。毕竟谢涛一旦反抗起来,会十分麻烦。至于其他事务,像安抚民心,稳定军心什么的,陈皓一概交给了自己的副将处理,而在这方面,谢涛也很配合,没有给陈皓使绊子,甚至亲自交代过自己的亲信,要全力配合陈皓的副将,处理好建州城的大小事务。
其实谢涛自己又何尝不知道,他们凌州起义,彻彻底底的失败了,最后的成果,也被江耿窃取,把凌州军推向了死亡的边缘。但他从来没后悔过追随魏冠起义,为理想中的江山奋斗,尽管被冠上逆贼、反叛的罪名,他依然无悔。唯一后悔的就是,没有早点发现江耿的野心,没有第一时间杀了他。
“阿涛,你还在想少主的事情吗?”陈皓问。
陈皓和谢涛的私交不错,可以说两人都互为了解,陈皓见谢涛出神,多少有些知道他内心的想法,他知道谢涛很是忠心,而且对魏冠十分佩服,甚至是仰慕。陈皓又何尝不是?魏冠毕竟也是一方雄主,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说是雄才大略也不为过。只是起事时机过早,毕竟真正的乱世,是一他为导火线才引爆的,乱世的序幕,也是被他掀开,既然不能一鼓作气,彻底推翻大楚皇朝,被冠上逆贼之名,也很正常。
此时的谢涛,没有愤怒,有的只是哀伤,当日见陈皓引军到来,还以为是帝门关有变,陈皓不得不退,还想着和陈皓商量,怎么样一同守护好建州,直到薛子聪把魏亮救出来,他们再和凌州呼应,夹击江耿。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等来的确实陈皓冰冷的剑锋,架在他的脖子上,给他带来了如天塌般的噩耗,投降了,都投降了。不止是陈皓,薛子聪也投降了,下一步就到凌州投降了,他的死守,他的坚持,似乎,没有意义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那个叫李毅的人,已经把幼主救了出来。
这时候,从外边走来一个卫兵,“陈将军,主公已经到建州城了,正往州府这边走来。”
“这么快就到了?”李毅即将到建州,陈皓是知道的,只是没想到李毅会这么快就到,他以为,起码得明天李毅才能到达,看来李毅是马不停蹄地赶来,还有就是洛州一切以顺利,这么意味着魏亮安全了,按照计划,此时魏亮也应该到了望周关,甚至是已经进入了凌州范围。
“我马上就出去迎接。”陈皓知道自己已经错过了在城门迎接李毅,这州府门口的迎接,绝对不能少,一来是礼仪方面,代表这下级对上级的尊重,既然决定投效李毅,那么这对主公的尊重,还是得有的,其次是安全方面,尽管建州已经在他的掌控之中,但会否有隐患在其中,他也不敢担保,而且李毅身边没几个人,如果发生了什么意外,后果会十分严重。
正欲起身之时,突然身子一顿,看向谢涛说:“阿涛你陪我走一趟吧。”
陈皓的本意是好的,他想让谢涛见一见李毅,就知道他对李毅的介绍,所言非虚,同时也想着谢涛能在李毅那里留下点好印象,毕竟以后李毅会是他们的主公。
可是谢涛直接就拒绝了:“他是你的主公,不是我的,你不必再劝我了,话我已说得很清楚,除非少主亲口对我说,否则我是不会降的。至于我,你就放心,就算你不看着我,我以我们多年的交情保证,绝对不会也不会捣乱,为你带来麻烦。”
陈皓叹了一口气,没有再多说,转身出门。
……
在李毅得知建州已被陈皓掌控后,就果断出发前往建州。一路上路过的村庄、城镇,竟然都是十室九空,土地荒废,偶尔还能见到一具枯骨。
这还是建州的北部,南部经常受水灾侵扰,想来更加荒凉。难怪大家都劝说李毅放弃建州,转而拿下银州。
尽管如此,李毅依然没后悔选择建州,甚至可以说是坚持选建州,国险民附,才是弱小势力最重要的依托。只要根基在,没人前来骚扰,李毅相信自己,能把建州打造成天府之国。
荒凉的景象,直到李毅进入了建州城才有所改善。但因为州府被围,商铺大多关闭了,行人也不多,偶尔见到一两个,也是匆忙而过,情况虽然比一路上路过的村庄号,但依旧显得十分萧条。
很快,李毅一行人就到了州府前面。陈皓已经带人在州府门前等候着,见到李毅安全到达,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压力也瞬间减轻了不少。
“末将陈皓参见主公,恭迎主公入主建州!”
“见过主公!恭迎主公入主建州。”
随着陈皓行礼,跟着出来迎接的一感人的都纷纷效仿,跪迎李毅。李毅的到来,意味着建州正式易主了,可以说,这是建州的新篇章,让每个人都怀着不同的期待,但同样的,就是盼望建州在李毅的治理下,越来越好。
“都起来吧!陈将军辛苦你了。”李毅走上前去,扶起陈皓也,也让众人起来。
“主公,末将无能,说服不了谢涛为主公效力。”陈皓面带愧色,当初他可是信誓旦旦地保证,能够说服谢涛的,但目前只是说服了谢涛献出建州,而谢涛却不肯效忠李毅,让他有点失落和惭愧。
李毅摆摆手说:“不碍事!你能说服谢涛献出建州,已经是大功一件,对于我来说,可以说是至关重要。谢涛是忠义之士,我敬佩他,在魏亮和薛子聪到来之前,一定要好好善待他,更不能限制他的自由。”
“是。末将替谢涛感谢主公宽仁。”陈皓最担心的是李毅会因谢涛不肯效忠而心生不满,看来这担心都是多余的。
“嗯。此处便是建州城的州府了?进去再说吧。”李毅点点头,打量了一下眼前这破旧的州府,如果不是还挂着一个破旧的牌匾,李毅几乎以为自己是走错地方了。他见过的州府虽然不多,但都比这个州府要好,别说如晋州、邺都这样的繁华大城了,就连新建的天赐、漠望两城的州府也比它好得多。
虽然这州府是破旧,但进门后的大院,李毅才发现没有想象中的杂草青苔,而是收拾得十分爽利,虽然冷清,但不荒凉。想来这州府内的主政官,也没有因为建州困顿,而荒废了州府。
穿过大院后,便是州府的主政大厅,平时州府的大小事务,便是在这主政大厅中商议的。李毅在主座上坐下后,打量了一下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主政大厅,说:“这建州的主政官是谁,还在建州吗?在的话让他来说说建州的情况。”
“这……”听到李毅问的话,陈皓有些为难,但还是选择实话实说:“自从建州被我们凌州义军占领后,这州府内就没有主政官了。其实不单只是建州,我们凌州义军占领的所有郡城,都没有主政官。”
“哦?这是为何?”李毅好奇地问。
陈皓尴尬起来,还没回答,门边抱手而立的黄宣就已经替他回答了:“其实原因很简单。凌州军上下,上至魏冠,下至普通士卒,大多都是贫民出身,他们痛恨朝廷的官吏,认为他们的不幸都是贪官所造成的。所以每攻陷一个州郡后,都会把那些官员杀了,就算没杀,也会赶跑那些官员们。他人认为,这天下应该是他们的,不应该给当官的管理,所以每个州郡都是这情况,别说是主政官了,连一般的大小官员也没有。顶多就是有一些认识字的布衣书生来充当文吏,记录一些卷宗。”
李毅总算是明白这凌州军起义十多年,辖下州郡依旧贫瘠,成不了气候的原因了。连一个处理政务的官员也没有,内政怎么能不乱?又拿什么来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