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代言情 康庄一梦

第八章 再想办法

康庄一梦 元宁皙 8377 2024-07-11 19:28

  正月十六是元真这一世的生日,宋氏给女儿煮了碗有荷包蛋的长寿面又做了几个菜,元真又是感动又是想念前世的家人,偷偷的在后院羊圈里哭了一场也就过去了。

  正月十七程泽裕去了趟县城,衙门里年前封印,这个时候才开印办公。在县城待了二天才风尘仆仆的回来,告诉家人县试是在二月十九日到二月二十一日举行。

  “真丫头,三哥叫你。”程玉忙着手中的针线提醒发愣的侄女。

  元真缓过神来冲姑姑笑笑,走到站在门口的程泽裕身边仰着头眼睛眨巴眨巴的盯着自己的三叔,呆呆的样子把屋里的娘几个都逗笑了。

  宋氏一脸温柔的看着小女儿,“最近有精神多了,早前那两个月什么话都不说可把我吓坏了。”

  魏氏理着手中的绣线安慰她,“小孩子受了大惊吓总要有点时间缓缓的,慢慢的就好了。”

  郭氏也宽嫂子的心,“五婶说的对,缓过劲来就好了。”

  程泽裕拿了披风把小侄女包好抱去了自己的屋里,看着元真还呆呆的样子刮了下她的小鼻子,“傻愣什么呢?种葱的方法你想好了?”

  元真抬了抬眼皮,“三叔,你说咱们要想日子过得好是不是该在土地和粮食上做文章啊?”

  程泽裕赞同,“肯定的,不过土地也无非是多添些肥料,勤松土、除草、防虫的事。最主要是老天爷赏饭吃,否则光靠人力保持旱涝太费劲了。”

  “肥料不够多养点牲畜不就行了?”元真不以为然的。

  “牲畜?牲畜哪有那么好养?它们也是动不动的就生病死亡的。”程泽裕白了侄女一眼又忍不住的叹气。

  该到元真傻眼了,她还想着古代人烟稀少,到处都是森林田野的,草料多肯定就能多喂养些牛羊,哪里会缺肥料啊。她忘记了“家有万贯有毛的不算”这句话了,家禽家畜在没有疫防针的情况下会出现大面积的死亡,血本无归的还谈什么肥料啊!

  看侄女半天不说话程泽裕又开解她,“也不是说不能喂养牛羊,只是那牛羊也是需要搭配着部分的粮食喂养才能多长肉少生病的。去年刚收成好了些,就这各家也不敢放开了吃粮。若是想多养牛羊还是要地里的收成上去了才行。”

  这不就恶性循环了?没有粮食配着就不能多养家畜,没有家畜就没有肥料,没有肥料就没有粮食产量,没有粮食产量又无法多养家畜,这都是什么鬼啊?头都大了。

  想了一会元真不放弃的抓着三叔的胳膊,“那我们想办法把地里的收成提高,牛太金贵,羊却是比猪、鸡之类的生病少,肉却不少的。”

  程泽裕忍耐着才没有甩掉胳膊,“现在还是弄你说的那个大葱,先把地里的收成提高了才能养羊呢。”

  元真放开手摇了摇头,“种大葱也不一定就比小麦利益高,大葱不抵饱,如果都种大葱不种小麦,万一遇到天气不好连半饱的饭都没得吃。”

  程泽裕在屋里来回走了一趟,“你说的也很有道理,可是我说的种大葱并不是把家里或者村里的地都种上大葱。而是把后山的菜园地分一块出来试种,否则不种主粮只种大葱,销售都成问题,光是运输都难走出临州。”

  又是一个头大的运输问题,她怎么就没想到古代的运输难问题呢。今天这是怎么了,元真挫败的看着三叔。

  “我这几天也在想怎么解决运输这事,蔬菜、瓜果都是很容易腐烂的,必须在收获后迅速的运出去才行。”程泽裕摸着头也很烦恼。

  “运什么?”程老爹走到门边探头,手上还抱着没补完的麻袋。

  “爹,没说什么。”程泽裕随口回了一句。

  “爷爷,三叔说他有办法让咱家的大葱长得又高又壮的。”元真看着这会清闲的爷爷觉得现下就是个好机会,忙大声的把事开了个头,让毫无准备的程泽裕瞪了她一眼。元真也不介意,把三叔往前面推了推。

  程泽裕定了下神把自己爹拉进了屋,“爹,我在书里看到了有种植大葱的方法,可以让大葱茁壮很多,我觉得我们可以试着种种。”

  程老爹听了这话放下了手中的麻袋,很感兴趣的问,“你从哪本书里看来的?真的能让葱茁壮很多?”

  “宋爹爹留下的书里夹着的半页纸上写着的,也不知被我随手塞哪里了。刚才真丫头说娘养在灶房的大葱快吃完了我才想起这事,你要是想看那纸我就再找找,左不过就在这屋子里。”程泽裕撒谎完全不用打草稿,面带微笑不紧不慢的。

  三叔的反应很灵敏机智嘛!元真在爷爷看不见的地方给三叔比了个大拇指,又得了一个瞪眼。

  程老爹闻言笑着拍了下膝盖,“说起来咱家烧炭的技术就是你宋爹爹从书上看到教给我的,虽说他也不熟悉可是我烧了几窑也就摸出门道了。你说你记得那纸上写的种葱的步骤?”

  程泽裕看了眼元真忙点头,“记得、记得,不过我觉得咱们第一年试种大葱不宜种多了,在后山的菜园子里找块地方就够了。今年全当摸索经验了,村里的乡亲们谁愿意种就跟着种一些。”

  程老爹满意的看着小儿子,“是这个道理,我去跟你杨老爹商量一下,他农田上的事比我精通,也看看村里各家愿不愿意各拿二分地出来一起试试。”

  本来觉得说服爷爷试种大葱是件很困难的事,现在看着三叔这么容易就说服了爷爷,元真开心的要飞起了。有姥爷书上看来的烧炭技术在前,这个书上看来的种大葱技术也就顺理成章了,看来要好好利用书上看来的这个理由。

  元真从程泽裕身后探出了小脑袋,“爷爷,三叔还说咱们要想收成好,就要在地里多想想办法呢。”

  程老爹点头赞同,“是要多想点办法,不过这家里没有大牲口,犁地都费劲的很,更别提积肥和虫害病了。

  元真走到程老爹面前仰着笑脸安慰,“爷你别难过,日子都是人过出来的。三叔聪明,肯定能想出好办法的,说不准咱家过段时间就有犁地的大牛嘞。”

  程老爹看着眼前乖巧消瘦的孙女疼惜的伸出粗糙的大手摸了摸元真的头,“好孩子,回头让你奶奶再去买点鸡蛋给你们吃,都长个子呢。”又对程泽裕道,“你说的那个种大葱的法子赶紧找出来,找不到了你就默下来。等我跟你杨伯商量了,二月下旬可就能种了。”

  刚说完这话,程泽武来叫程老爹去修羊圈了。

  程泽裕高兴的跳了一下,“没想到这么简单你爷爷就同意试种大葱了。对了,你赶紧把种大葱的方法告诉我。”

  元真就把这几天想出来的前世种大葱的方法一一的说了。

  程泽裕很认真的写在纸上,仔仔细细的看了几遍很疑惑,“土地深耕,土壤暴晒、肥料充足都没有什么稀奇的,可是这葱白处培土待长出新的葱白后继续培土就能让大葱继续长?”

  元真肯定的点点头,“培土是重要的步骤,可是前面的育苗地最好选择没有种过韭菜、大葱的。幼苗管理,开沟定植也都不能轻视。定植时幼苗的间距也要有标准,不过今年使用的幼苗是去年秋天育的苗,估计谈不上好苗种了。”

  程泽裕了然,“我明白你说的,像盖房子要打好地基一样,好的幼苗后续才能长出好的作物,你爷爷是个精细的人,幼苗的事你就放心吧。”

  元真想了想又嘱咐,“大葱也会生病,其他的药物我想不起来了。但是溶解了的白灰水洒在地里可以预防一些虫害的,肥料也最好是放在白灰池里消过毒的再使用,可以减少根蛆这样的虫害。”

  程泽裕立马把元真补充的加写进去,又问是不是白灰池里消过毒的肥料都能够减少一些虫害?这个还真没经验,好在程泽裕也没追问,只说可以让程老爹试试,又埋头苦想起白灰的价格。

  元真就坐在小板凳上把大葱的种植技术想了几遍,觉得基本的也就是这些了,如果以后有不同的也只能是看土壤、气候的问题了。

  程家人做事向来迅速,第二天程老爹就和村里几位长辈商量开春种大葱的事了。元真心里捏了把汗,全村人都知道三叔有种出茁壮葱的法子了,若是种不出,三叔以后再想干点什么可就没有说服力了,这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啊!反倒是程泽裕毫无心理压力的劝解元真,新品种总要试种几次才能得出结果的。

  程老爹在村里相当有威望,各家很快商定了就把后山菜园地各自拿出块地试种,去年九月家家都种了些葱苗,到时候由杨老爹挑选好的葱苗,于老爹带人在地里开沟定植,肥料和后期培土的事就由程老爹和程泽裕负责,元真听了这个人事安排觉得不错

  后院羊圈,程泽裕看到侄女走了过来从身上掏出了块亮晶晶的东西逗她,“真丫头,快看这是什么?”

  元真瞟了眼那东西,“你怎么会有银块的?”

  “这是我替人抄写佛经给的辛苦钱,够给你买糖吃了吧!”程泽裕逗着侄女。

  元真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这块银子够我吃一年糖了吧!”

  程泽裕嘻嘻笑,“你这丫头还不傻,这块银子我要上交给你奶奶,这块才是给你买糖吃的。”说着从荷包里掏出了一个黄豆大小的银豆子。

  这还是元真到这个世界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银子,她拿起来对着阳光看了看最后又还给了三叔。

  程泽裕看着侄女连钱都不要坐在凳子上两手托腮想心事的小模样,“你又想什么呢?想太多事情可是会长不高的。”

  元真看了看蹲在自己身边的三叔,“我在想我画的画不知道能不能卖成钱?”

  程泽裕有点为难,“我刚跟胡先生学了几个月的画画,还不太懂。不过画好了还要装裱,咱县城没有装裱的店铺,要去合庆府才行。”

  元真凑近三叔压低声音,“你给我弄点好纸来,再给我补充点画画的笔,帮我打掩护,我画副山水画,你偷偷的拿到合庆府找人问问价格把画卖掉。”

  程泽裕扭着头看着元真目露赞许,“行,只要你能画出来所有的事我来办。”

  元真闻言贼兮兮的伸出了小手指跟程泽裕拉了钩。

  到了晚饭时元真才知道中午她看到的银子是三叔一年帮人抄写佛经的工钱,胡先生让马二帮忙带回来的。

  刘氏收了那块银子把几个银豆子还给了程泽裕,“这块银子我拿着了,银豆子你自己拿去不拘什么给侄子侄女买点什么。你嫂子们稍有点空闲做鞋、绣帕子的就是为了供你读书,你可要知道这个恩情。”

  宋氏和郭氏忙说三弟挣点钱不容易,还是自己留着买点笔墨,推来推去的最后还是程泽裕收了几个银豆子说是以后给侄子、侄女们买别的礼物。

  看着奶奶把藏钱的箱子小心翼翼的收起来,元真心里很着急,虽然程家在村里比别家日子要稍微好些,但是自己还是要尽快想个办法给家里挣点快钱,好买大牲口,还要想个办法把全村人都带动起来挣钱。

  这天早上刚吃了饭,冯老太太抱着两匹绸缎来找宋氏给冯春娘裁剪嫁衣。嫁衣是红色的,多数都是上衣下裙的样式。宋氏把红色的那匹在床上摊开拿了个木尺子比划了几下,说了两个样式,冯老太太跟刘氏选了红色镶黑边绣如意纹的上衣,下身是八幅绣鸳鸯罗裙,鞋面上绣莲花的样式。

  刘氏看着大儿媳妇蹲在床上利索的挥舞着剪刀叮嘱着,“慢一点,小心别伤着自己。”

  宋氏把遮眼的碎发拢到耳后,“娘放心吧,新柳姐这嫁衣我可是要主绣的,万不能伤着自己。”

  冯老太太心事有了着落人也显得精神了,“你给看着点就行了,都让你绣还不累坏了。”

  刘氏摸了摸旁边那匹浅蜜色的料子,“就知道嫂子疼孩子,这是想给冯春娘做几套衣服啊?”

  冯老太太拉了个板凳坐下,“人家胡先生给了一箱子衣料,我寻思着多给她做几套衣服带着,到了县学可就是先生娘子了,不能穿的太寒酸,可我又怕做多了,款式和绣样会过时。”

  魏氏听了也道做多了穿不完,过时了就不好看了。元真本来懒洋洋的靠在小姑姑怀里听着大人说话,突然冒了一句那就做不过时的呗,把郭氏逗乐了,追问她什么是不过时的。

  元真不服气的拿着浅蜜色的料子在姐姐身上比划,“这匹料子做成长款的,像三叔的袍子那样,但是要短一些,下面配条米色的裙子,上衣用米色镶边,做个高领子,用同色布盘几个扣子就行了。”

  话一说完,元真望着盯着她看的大人们心想坏事了,她脑子抽了吧,怎么说了这么多呀!三叔呢?跑哪儿去了?快来救自己啊。这种衣服样式大康朝还没有出现,是元真根据清朝女子的旗装稍加修改的。

  不过大家就看了她一眼都没做声,宋氏还敷衍她,“你说的这个等娘有空再说,娘先把嫁衣裁好。”

  元真有些侥幸又有些失落的点点头,身边的程玉到挺感兴趣的拉着她继续问刚才说的衣服样式。元真看看被自己娘亲夸奖过针线的姑姑压低了声音继续说了几句。

  不知道是元真的表达能力很强还是程玉真的有女红上的天赋,程玉在剪坏了几张纸的情况下居然把元真讲的衣服样式捣腾出来了。宋氏还是很有眼光的,看着那纸样子居然答应明天把那匹浅蜜色布就照这个样子做,可把程玉给激动坏了,要不是魏氏硬拉着估计都能不睡觉等着天亮。

  整个上午元真和程玉都在床边看着宋氏裁剪新式样,宋氏又仔细的给冯春娘量了遍身,到底是第一次裁剪新样式,又不是男人的袍子宽松点无事,元真和程玉又一遍一遍的叮嘱要贴身点,把宋氏吵得想把姑侄俩轰出去,修改了好几次才下剪刀把上衣给裁剪好,下面的裙子到是裁剪的很快。

  这没有现代化设备纯靠手工真的是要命,宋氏和郭氏包括冯春娘都要做那套嫁衣,蜜色这套在程玉的哀求下,宋氏同意让她主做。魏氏无奈的摇了摇头拿起针给闺女帮忙,人手还是不够,又把杨梅杨桃姐妹俩也叫来了,元真想起缝纫机的咔咔速度在看看这个纯手工速度直摇头。

  忙乎了两天,嫁衣还在绣鸳鸯,蜜色的这套做好了。在程玉的坚持下扣子是用元真说的盘扣,可是元真也不懂怎么盘,摆弄了半天布条子也就弄出了个四方扣。看着大家有点惊讶的眼神,元真明白了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花式盘扣,因为大家的衣服上几乎都是用布条簒成简单的一字扣。

  元真指着自己手里的四方扣咧着嘴傻笑,“娘,看着这像不像我们家的石磨?”

  这话把大家都给逗乐了,宋氏示意程玉就把这四方扣给缝上去。

  元双晃着手里的布条对程玉提示,“姑姑可以试试能不能把缝好的布条做成花的样子。”

  程玉很有兴趣的表示会继续研究花式盘扣的。到了缝制扣子的时候,程泽裕也跑进来看了两眼,元真悄悄的跟三叔说要是用珍珠做扣子就漂亮了,遭程泽裕白了她一眼,她也毫不客气的踩了三叔一脚,两人都在心里嘀咕对方是小屁孩。

  又过了几日两套新衣都做好了,宋氏把熨斗烧热隔着块布把新衣服熨烫了,让冯春娘又试穿了一次。看多了后世的嫁衣样式,元真觉得这套嫁衣挺普通的,可是看刘氏和冯老太太满意的笑容,应该在这个时代还算不错吧,毕竟时间也很紧迫。

  蜜色的那套就比较亮眼了,杨梅灵巧的把冯春娘的头发盘上去之后,高领盘扣显得脖子修长,贴身的剪裁很是突出冯春娘高挑纤细的身材,程玉新研究出来的菊花扣代替了四方扣,下摆开衩的地方宋氏又给绣了两朵淡黄色菊花和扣子呼应。一时把众人都看呆了,齐夸这套好看。杨桃和程玉高兴的抱在一起乱蹦跶。郭氏打趣杨梅让她也做一套新样式的当新媳妇时穿,把杨梅羞的满脸通红的跑了。不一会,杨老太太抱了匹铁锈红的绸缎来请宋氏给杨梅做新衣裳,大伙笑声更大了。

  几日后,来商量迎娶的陈娘子看了这套衣服连说好看。第二天就风风火火的拿了两匹绸缎和尺寸来请宋氏给做衣裳,说是给自己和季娘子一人一套。

  宋氏裁剪了二套后也摸索出来了经验,每个人都从脖子到臀围仔细的量了身,也看出来这个样式的衣服,纤细一些的妇人穿着会比较好看,太圆润的就不好看了。

  这段时间宋氏带着郭氏和程玉忙着在做衣服,那新式样的衣服经陈娘子和季娘子在县城里一穿,很快就有爱美的小娘子打听了,有那手巧的小娘子也回家学着裁剪,可做出来的到底不如宋氏这个原创的并且已经做了几套的人精通,有人不畏天寒拿了布匹请陈娘子带来找宋氏做衣服。

  虽然是件好事,可是家里没有地方,只好白天把宋氏和元真睡的铺盖收拾了抬到魏氏和程玉的屋子里,把床腾出来给宋氏做裁剪用。城里跟着陈娘子来了好几位小娘子,有的拿来了棉絮要做陈娘子那样夹棉的,有的要做单的留着天暖了走亲戚穿,后面又来了不少安平镇上和其它镇子上闻风而动的小娘子们来做衣裳。

  刘氏和宋氏本来都说只帮着裁剪不帮着做的,也就不收裁剪费了,到是那些小娘子们不愿意,非说一事不烦二主。没办法宋氏只好收了布料答应做全套。

  陈娘子悄声问过宋氏知道能接这活,就说起了做衣服的工钱,她很会说话,把几位小娘子捧得高高的喜滋滋的。等送走了她们,郭氏一算账这工钱居然快赶上成衣店的价钱了,魏氏和宋氏直赞陈娘子会做生意。

  郭氏对陈娘子那是挑着大拇指的夸赞,“是个厉害的,和安堂里季大夫和陈大夫包括季娘子都是温和话不多的人,只管看病拿药教导徒弟,其它的事情都是陈娘子的。那齐癞子在县城里哪家没有被他吃拿卡要过,独有和安堂他不敢去。陈娘子也不知用了什么招,还真的就镇住了。”

  宋氏也觉得陈娘子了不起,“听说是外地来到咱们魏县开医馆的呢,这才半年多。虽说医术好、价格公道就能站住脚,其实也是要会说话、能办事才吃得开。”

  郭氏像想起了什么似的呵呵笑了两声,“婶子和大嫂是没见过陈娘子教导孩子时的样子,不光教导自己家闺女还教导季大夫的儿女呢。不听话拿了棍子追着打,季大夫俩口子就像没看见一样各忙各的,那场面可逗趣了。”

  娘几个听了都很稀奇,又忙碌了好多天到底是把县城和镇子上来的小娘子们的衣服做好了。宋氏管裁剪和后期的绣花及熨烫,魏氏和郭氏做上衣,程玉和杨桃做裙子和盘扣,刘氏就帮着缝盘扣的布条。

  越来越对程玉刮目相看了,虽然还不能动剪刀裁剪,可是缝制的手艺是又快又好,衣服的颜色搭配也相当出彩,那盘扣元真只是提点了几句,她就弄出了桃心扣、蝴蝶扣、燕子扣而且还在继续发明创造中。

  元真看了其中的两套成品,一套是浅碧色的上衣用了蝴蝶扣,茉莉白的裙子下摆绣了几朵兰花,简单却不失典雅。一套是浅莲红的上衣用了燕子扣,上面用深莲红色绣了几朵莲花,米色的裙子上虽然没有绣花,可是整套看上去十分亮眼。每套衣服都留了余地,穿的人以后若是肥瘦不合适了还可以修改。

  小娘子们拿了新衣服试穿后连连说好,欢欢喜喜的付了钱走了。一套衣服不夹棉不绣花是二百大钱,只夹棉不绣花的是三百大钱、不夹棉要绣花的是四百大钱,如果夹棉又要绣花就是五百大钱,这么多套做下来竟然得了四两多银子。

  家里人商量给帮忙的杨桃一些工钱,找了麻线穿了五百个大钱送去。杨家人说什么都不接,直说杨梅的那套衣服还没给工钱呢。推来推去的最后虽然接了钱,可杨老太太又送了一大瓦盆豆芽来给程家添菜。

  这日早饭时,程玉劲头十足的问郭氏,“二嫂子,今天还会有人来做衣服的吧?我又想好了几个新式盘扣样式。”

  郭氏看着小姑子期待的眼神摇了摇头,“哪有那么多来做衣服的,跟风来的都是家里有店铺的,这些小娘子手上不缺零花钱,一般人家的小娘子手上没零花钱,轻易也不做新衣服的。”

  宋氏看着有些失落的程玉安慰,“这新式样还是你和元真鼓捣出来的,这几日闲了,你可以在想想别的新式样。”

  魏氏看着听了大嫂子的话又兴奋了的女儿好笑,“今儿天气不错你跟娘回趟南村,还是正月祭祖时你大伯去看了咱们家。”

  程玉闻言不高兴的低下了头嘟囔,“我不想回南村,大伯家好。”

  “你大伯娘说做衣服剩下的一些棉絮小娘子们不要了,你大嫂估摸着那棉絮能做两件夹袄,要给你和你三哥一人做一件,娘想起还有两块压箱底的布,拿来给你和你三哥正好做夹袄。”魏氏轻声细语的哄着女儿。

  听说做衣服程玉又高兴了,“是藏在老实哥家箱子里的两块布吗?我要那件银红色的,把靛蓝的那块给三哥。”

  “你不穿银红的难道让你三哥穿银红的?那他穿去县试还不笑掉别人的大牙。”刘氏现象一下那场景笑着摸了摸侄女的头。

  大家都笑了起来,魏氏说顺道看看田地里的庄稼,过几天可就能割羊草摘野菜了。刘氏不放心魏氏去南村,怕又起冲突,想让程泽武或者郭氏陪着娘俩去。魏氏觉得之前闹过一次了,应该短期内不会再发生了便说没事的。程睿和元双自告奋勇的要保护五奶奶去南村,元真还没有离开过村子也闹着要去,最后还是程泽裕说由他陪着去南村顺便看看老实哥,刘氏才放心。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