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缕晨光洒向大地的时候,国巫大人深夜进宫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公卿们的府邸。
“知道是因为什么事吗?”楚缓脱口而出,随即就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我是说,大王心情如何?”
话一出口,又被兄长风轻云淡地瞥了一眼,吓得楚缓差点咬到舌头。
他当然知道不能直接打听大王的事情,否则就有不臣之嫌,尤其是他们兄弟俩的尴尬身份,无事尚且还要被人说三道四,何况这种话,传出去就是天大的把柄。
但楚缓急啊!
值得国巫大人星夜兼程,用“巫”的力量,从近千里外回来的,想来也不是什么小事,更何况……
想到卫国旧事,楚缓就浑身冰凉。
去年昭国攻郑,顺便攻下卫国几城,楚缓当时还不理解,打郑国就全力打,为什么要拨一支偏师过去打卫国?
要知道,那几座城可不是什么软柿子。卫国内史荀腾回乡祭祖,恰好就在城中,面对昭国的攻打,自然要组织家乡父老,以守备防御。
荀腾本就是一位文武双全,极有威望的公卿。面对他组织的抵抗,昭国也花了一番力气,才将这几座城池拿下。
面对屠刀和哭泣的家小,荀腾选择了投降。
既然是卫国九卿,那么被封为昭国的郡守,执掌一地,也是很正常的吧?
这是大王厚爱的表示,谁都这样想。
但楚缓清晰地看见,兄长在无人之时,露出一丝悲凉。
一开始,楚缓不知道原因,问兄长,也得不到答案。
但今年殷长赢决定同时攻打卫国和梁国,钦定两军主将的时候,楚缓就懂了。
还有谁会比一国内史,更了解该国的情况吗?
当然没有。
攻打卫国的主将,就是这位荀腾。
殷长赢根本不给荀腾面君的机会,只是派天使到南郡,传达命令,并把虎符赐下,这事就这么定了。
叛国之人,为表示自己对新君的忠诚,将故国献上,不是应有之义吗?
怎么?人家没杀你,接受了你的归降,还对你委以重任。现在对你下个命令,你就这么推三阻四?
荀腾若不接虎符,对他全家的屠刀,不过晚一年挥下。
而他接了虎符……
楚缓压根不敢去想,荀腾带兵攻陷卫国王都时,究竟是什么心情。
身为卫国宗室,卫王也没有对不起他的地方,只因自身的贪生怕死,为保家人而投降,结果却不得不充当侩子手,摧毁了卫国的家国社稷。
这令楚缓无比恐惧。
他无数次想问兄长,将来攻打祝国的时候,大王是否会将他们派过去?
难道他们作为祝国王室直系,反而要统领昭国的兵马,去踏平自己的祖国吗?
可想到那一晚,兄长悲凉的神情,他就问不出口。
但楚缓更清楚,这么多年,祝国从来没为他们做过半分,昭国却从没有对不起他们兄弟俩。
他们生在昭国的国土,吃着昭国的米,喝着昭国的水,穿着昭国的布。加冠之后,又娶了昭国的公主,领着昭国的俸禄,受着昭国的爵位,甚至以祝国嫡系王族的身份,竟能迈入昭国权力的核心!
如此深恩,他们又怎么报答?
假如能干脆利落地死掉就好了。
楚缓宁愿殷长赢需要他们的血、他们的骨、他们的肉,来偿还这三十余年的恩情。
他愿意为殷长赢舍掉这条命,也不会有片刻的犹豫!
也不希望,人生第一次踏上故国的故土,竟是带着昭国的兵!
“我只是……”楚缓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谁都能瞧见的空茫,“害怕,又要打仗。”
迁卫国、梁国之王族、公卿、世家、豪强、富户,悉数来庐龙城,这是何等的霸道!这是要断两国之根!
王族没了,宗庙谁来供奉?
宗庙无人,先祖会不会憎恨他们这些不肖子孙?
今日之卫国、梁国,是否就是来日之祝国?
楚启却没弟弟那么多愁善感,平静地吩咐心腹:“继续说。”
明明去年开春,姜仲因为“假马之策”被罢相后,相邦之位从此空悬,他这个右丞相就与左丞相一起,肩负起了相邦该尽的职责。
无论是对六国的战略规划,还是征兵运粮,又或者给即将到来的两国贵族们修葺房子。这些事情,全都必须要过楚启的手,由他签字确认,方能执行。
但与惶恐不安的弟弟相比,他却表现得非常平静、淡然,就好像他完全接受了自己昭国丞相的身份,将从来不曾踏足的故国抛到了九霄云外。
心腹被这两兄弟迥然的反应吓了一跳,却不敢表现出来,只道:“国巫大人似乎情绪很好,与大王畅饮了一个时辰。”
“然后呢?”
“大王留国巫大人在书房,自身去就寝了。但国巫大人却只是拿了几本书,去了偏殿观看,并未留在书房。”心腹回答,“以及,宫门一开,郑大人就手持王令,去了廷尉衙门,将荀慎提了出来。”
楚缓有一瞬的错愕。
他不知道该感慨,大王对国巫大人信任之深,居然可以留在书房,随便翻看里面的一切东西,包括奏折;还是该感慨,据说两个多月都没睡觉的大王,被国巫大人这么一劝,居然就真去就寝了。
或者感慨……
“荀慎?”楚缓百思不得其解,“他和国巫大人有交情?”
楚启泰然道:“此事与我等无关,最急的人,不是我们。”
与此同时,杨辕府邸。
昭国朝堂最炙手可热的新星,距离廷尉之位只差一步之遥的客卿杨辕,此时正眉头紧锁,听见座下门客们议论纷纷:“国巫大人与荀慎有何交情?”
“没听说过啊!”
“国巫大人上次提他,还是去年吧?只是随口说了一句,然后就忘记这回事了。”
众人百思不得其解。
杨辕却抬头,问坐在左首旁,最信任的心腹陈贾:“标媪最喜欢的晚辈是哪个,打听出来了吗?”
陈贾摇了摇头,叹道:“以我之见,联姻标氏,乃是一步坏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