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 小城赶路人

第十四节

小城赶路人 作家散淡阿迪 2941 2024-07-06 12:57

  14.新人报到

  常一帆的新身份是县委报道组新闻干事。说是干事,其实就是县委报道组的记者。报道组隶属于县委办公室,业务又归口宣传部,是个双重管理的科室,是县委办下属的副科级单位。

  因为县里报社正准备筹建,目前报道组就成为唯一的新闻机构了。

  报道组总共四个人,组长老袁,五十来岁,是早年的工农兵大学生,人称“双枪老依伯”。一手夹烟,一手拿笔,关键是酒量奇好,千杯不醉。在县里,他的文章以笔风老辣,宏篇气势见长;与他酒风酒胆酒量齐名,可谓是名声在外。

  组里内勤刘大姐,原来是乡下的中学老师,是组织部姚副部长爱人,主要负责收收发发,坐镇办公室,处理行政一摊子事,不出外勤。

  组里还有两人,是从乡镇学校借调的老师,因为编制问题转不了,成了长期借调的“编外”人员。

  老袁说,小常同志是名作家,起点高,是主任“钦点”的人才。来咱报道组这个小庙,屈才了。不过话说回来,报道组工作不是简单写报道,方方面面都要协调,时间长了,你自然就明白。

  老袁要他花一周时间熟悉县情,下周跟他下乡采访报道。

  常一帆原以为李主任直接安排他做文字,没想到先来报道组,也挺好的,因为写新闻报道与他文学创作有相通之处,适应快,上手并不难。

  第一次跟老袁组长下乡,常一帆很是兴奋。以前公司下乡,顶多到食品站坐坐,现在不一样了;去的多是乡镇政府,接触的也是乡镇领导,所到之处前呼后拥,他觉得很受用,暗自庆幸调出来调对了。

  老袁要去的乡镇是河湾镇,组里小谢老师偷偷告诉他,河湾方书记是老袁在中学当老师时的学生,关系好,这次是书记专门给老袁打电话。说是河湾太久没上报了,请老师带人来帮忙总结总结,提炼一下,出出彩。

  上午,报道组一行三个人在镇政府与镇领导座谈了一下,把情况拢了拢。老袁说,河湾是农业镇,没有经济增长点,要找亮点只能在三农工作下功夫。书记镇长连忙说,对对对!不过,农业也是经济工作,就看你们大才子怎么提炼总结啦……

  中午,在食堂吃饭,老袁和书记镇长开始喝酒。那时候,乡镇接待有规定,不能上高档酒,一般都是扛几箱本地产的啤酒,管够,往死里喝。

  饭局刚开始,老袁说了,小常负责下午去现场转转,主笔写,小谢和我今天与河湾父母官切磋切磋酒艺。他们开始酒桌“混战”时,常一帆领命在身,就不敢贪杯,应付几下,溜出去在镇政府里闲逛。

  下午,和一位副书记下乡转了一圈。其实也没有具体的采访目标,开着车走马观花地看看。末了,总体感觉乡村的庭院经济不错,房前屋后小菜园,家禽养殖,果园倒是满齐全的。副书记很佩服,说常干事眼光毒,这一块就是山区镇的亮点。副书记告诉他,乡镇马上就换届了,刘书记已经干满一届,正想进科局。这个亮点挖掘一下,值得大书特书的。

  常一帆这才听出道道来,敢情这刘书记是有意图的,怪不得老袁带了三个人下来,满重视的。

  晚上简单吃了碗面,三人起身回程。镇里给每人塞了一个信封,常一帆不知何意,犹豫着不收。小谢暗示他收下,说这是规矩,给的是车马费,两百元。坐上车后,小谢伏在他耳边小声说,组长也有,不比我们少。常一帆心有惴惴,原来下乡采访还有这“猫腻”,还真是开了眼。

  宿舍暂时还没安排,常一帆暂住县委招待所。半夜没睡着,披衣起床,惦记着报道还没完成,想开个夜车写写……

  第二天,他把稿交给老袁。老袁很认真看了一遍,改了几个用词,赞赏道:果然出手不凡,文字功底扎实,上手快,小常你是写报道的好料,新闻感好,思路敏锐,可以单飞啦……

  常一帆被组长说得不好意思,谦虚说:哪里哪里,袁组长您才是专家权威,我是新手上路,您多指导!

  老袁说,李主任早就想物色一个年轻人,水平素质高的,主要是想跟随县委领导下乡。我呢,一则年龄大了,体力跟不上;二嘛,也不怕你笑话,贪杯经常误事,主任没少剋我。你来了就好,跟领导下乡,就跑这一口,要开始有心理准备,主任随时会召唤的……

  三天后,报道在省报农村版全文刊出。听大姐讲,李主任专门打电话,表扬了报道组,特别是肯定常一帆;说是进入角色很快,文章很有针对性,县委领导要求农业局总结推广。

  常一帆很兴奋,但他竭力不表现出来。报社还汇来了两百元稿费,常一帆专门请了组里同事,到小店里撮了一顿。

  回程路上,小谢把他拉到一边,说:常老师,您刚来不知道,咱们组有个不成文规矩:只要组长出面,不管有没参与动笔,署名时他要做为主笔,不能喧宾夺主不是?

  常一帆听了,顿觉自己冒失了,考虑不周。他有些担心,问小谢,我这次单独署名,组长会不会生气呀?小谢说,那倒不至于,老袁也不是小肚鸡肠的人。你是新人,规矩不知无罪,以后明白了就好。

  小谢说,稿费收入也是一块,大头还是要向着组里领导。

  常一帆听了不好意思,所幸自己把第一笔稿费请了客,要是一声不吭揣兜里,没准大家会怎么评点他呢。

  常一帆顿感自己幼稚,社会阅历不多,人情世故的盐醋还是吃得太少了……

  上班两个月后,机关局通知他领钥匙,终于分到一间带卫生间的单身宿舍。常一帆把招待所的行李家当搬了过去,终于感到,自己在大院里有个窝了。走在机关里,脚步踏实了不少,看来人们对“家”的依赖多重要,没有窝就意味着象一叶水浮萍,飘到哪里算哪里,脚底下是空的,缺乏踏实感!

  老袁果然没有说错,李主任开始叫他跟着下乡。

  刚开始,他并没向常一帆明确说是跟书记下乡,只说跟他。去了几次,常一帆发现,县委办主任其实就是书记的大秘。一般在县里的活动会议,李主任都跟着。

  那天,在中巴车上,书记跟主任交代完工作,心情很好。书记问李主任,老李,这个小伙子是办公室新来的?

  李主任说,噢,我忘了给书记汇报。这是办公室报道组新调来的干事,叫常一帆,文字不错。书记一下记起来了,噢,你就是那个写河湾农村庭院经济的作者,不错不错。写报道就是要总结提炼,有高度有思路,挖掘一些工作的闪光点嘛……

  常一帆慌忙表示,我会把领导的指示汇报组里,贯彻落实!

  跟了几次,常一帆远远的只是尾随一大帮人上车下车,坐在中巴车最后一排;没想到,今天书记突然注意到自己,很有些受宠若惊,紧张得出了一身冷汗。

  回到机关下车时,李主任跟他一起走到办公室。主任说,小常干得不错,老袁很满意。你不能只为写报道而写报道,有机会多看些文件。下一段,我会让政研室把一些文件转你们传阅,布置些调研课题做做。

  常一帆说,谢谢主任关心。快到办公室时,李主任停下脚步,很随意问他,最近有跟李季一块玩吗?常一帆说,刚来新单位,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李季学长也忙,见面少了……

  主任点点头说,也是,年轻人多学点,没坏处!李季要当爸爸啦,小常,你个人的事也要抓紧呵。

  常一帆笑笑,说谢谢主任关心,正在努力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