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两个老头儿
我还是打算故技重施,先开启静音模式,找机会说句话吓她一跳!
还没等我说话呢,扎老师来了。扎老师是谁?扎西央金是也!先留个悬念,给你们下个钩子,等后面章节详细介绍扎老师。
“扎老师您来啦?”我连忙打招呼。
“呀!你咋能说话啦?”马海霞瞪大了眼睛看着我,像看外星人似的吃惊。
“是啊!这不是换了金属套管了嘛!”我指着脖子上的新管子。
直到现在,马海霞都总是揪着我脖领子骂我,两个月没说话,能说话了居然和她说的第一句话是“扎老师…”。
病房规定不能有太多探视的人,没多久就会有小护士来清人,大家也都是来得快走得更快。
没多久,病房里就剩下我跟马海霞俩人,我是个大扯子,她更是有过之无不及。两个月没说话,这一打开话匣子可就关不上了。
在此,出于道义,我不得不承认个错误,但是我打心眼里又不想承认错误。隔壁床靠门的大爷估计是嫌我俩一直叨叨叨的烦人,慢悠悠地说:“姑娘,你让病人休息会!别一直跟他说话了。”
我心想,我他妈两个月没说话了,差点折在ICU,你知道我经历了什么嘛,说两句话怎么了!而且你嫌烦就直接大大方方说啊,还想打着为我考虑的旗号让我闭嘴?真是虚伪!再说了,刚晚上七点半你要睡了?我这么虚弱能有多大声?你跟那些连楼上扫地机器人工作微弱噪音都受不了,反复报警举报楼上扰民的主儿(shi er bi)有啥区别?不过我跟马海霞都没搭理这茬,跟一老大爷较什么劲,而且说到底,这里是病房不是自己家,确实应该静养,尽量不打扰人家休息。
陪床的大妈感觉有点尴尬,连忙圆场:“哎呀你好好躺你的!管人家干嘛!”
“抱歉啊,我们小点声。”认怂保平安,我答应了一声。
我们开启悄悄话模式继续聊。闭嘴?不可能!上学时候,我们前后桌几个人也都是大“白话蛋”,一上课就有说不完的话,扯不完的蛋,老师都没辙没辙的…也不知道我们的嘴怎么就这么碎!
屋里靠窗的病人也是一个老大爷,在老人举手投足之间气宇非凡,偷摸观察了几天,着实领悟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受限于我们身体情况,直到出院,我也没能有幸与老先生请教、学习,着实可惜!
老人名为卿斯汉,博士生导师,国内外著名的密码学家、信息安全专家…具体头衔和成就很多,大家自行问度娘。在此我不是赞叹他的科研成就,单纯是钦佩老先生的处世智慧。
老先生极其乐观。老先生也是化疗后肺部感染进入ICU抢救,万幸及时找到了致病真菌,有的放矢地用药很快控制住了肺炎,没多久就回到血液科继续治疗。我到病房时,他的情况虽然比较稳定,但也很棘手,身体很虚弱,白细胞和血小板都极低,还伴随着消化道感染,反复腹泻、发烧。当时我处于半残状态,只能完成抬手抬腿一些简单动作,老先生也是因为在ICU躺了一段时间导致了肌肉萎缩但并不严重,每天都在床上躺着练习踏步蹬腿,还主动要求陪床子女架着他站起来试着走路!努力想尽快恢复机能继续化疗,每天都念叨着好起来了过些天可以回家过年了。
老先生极其擅于赞美和赞同。对身边的医护人员、伺候自己的子女,无论他们做的好不好,老先生从来都是非常包容,言语上都只有称赞,没有一句抱怨,对来探望自己的孙女也是极力褒奖!能明显看出孙女听到爷爷夸奖后脸上的喜悦。一家人上行下效,其乐融融!而“赞同”,更是一种智慧。
举个例子,医生查房顺嘴说了一句:“现在肺恢复很多,不用一直吸氧了”。这句话其实说的模棱两可,是吸还是不吸?吸的话什么时候吸?当天是家属A在,A说得白天吸氧,因为白天身体得活动,耗氧量大,晚上睡觉就不用了。老先生点点头,说A说的有道理。第二天是家属B在,B说得晚上吸氧啊,晚上吸氧睡得香,睡眠好了才能更快恢复!老先生也表示认可,并没有解释A说的话。
有的人会说,嗨,这有啥?不就是墙头草么,一点主见也没有!这就大错特错了,我相信老先生肯定有自己的判断,也知道这事问问大夫也就明白了,但是A和B谁对谁真的重要么?甚至吸不吸氧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伺候自己的子女高兴!子女高兴了才会更好的伺候老人,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嘛,谁都不想受累不讨好。所以啊,作为老人,对于无所谓的事,“好好好、是是是、对对对”真的非常重要。不过啊,这事说来简单,换作是你,当你年迈卧病在床,身体每况愈下病痛缠身的时候,你真的能做到不乱发脾气,笑着善对家人么?别吹牛X,反正我是做不到。
老先生还有很多言行值得品味学习,在此就不多言了(说实话我这头听贼话的行为也有点不耻)。前些天听闻老先生不幸离世,吾甚感悲痛惋惜!写上面的文字也是为了向他致敬!希望卿老的亲朋如果看到这篇文字,有唐突不妥的地方还请多包涵!老先生一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您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