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马上要下连队了,战友们加紧训练各项军事项目,又全面打扫营房卫生,整理个人内务等。他们冒着炎热清除了警营前后的杂草,还用石灰水重新把营房的墙壁刷得雪白。中队领导说,要以最好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警营,迎接新同志的到来。
天气非常闷热,最高气温达到三十四度以上。中队又抽出几位战友到市区执行夏季执勤任务,留守中队的战友任务更繁重了。执勤、训练、搞内务卫生……一天天下来,战友们个个累得筋疲力尽。
入党后,指导员对夏之阳的要求更严了,标准更高了。中队有两个表现不好的战友,因为私自回家和打架斗殴,每个人身上都背着处分。指导员对夏之阳说:“你们每天在一起,他俩就交给你了,你要配合中队领导,教育和帮助他们。”
夏之阳勉强答应了,这个任务让他很为难。他只是一名上等兵,又不是骨干,怎么好去教训别人呢?别人也不会听他的。那两位战友一位叫周松,身材不高,身体素质很好。可他的心理素质却很差,总是管不住自己的拳头和嘴巴,几乎与中队的老战友们打了一遍。他家境富裕,父亲是工厂的老板,每个月他都向家里要钱,有了钱就喝好酒,抽外烟,会老乡。
还有一位是夏之阳的老乡张伟,他因为和女朋友分手了,情绪消沉,影响了他训练执勤和政治学习。
有一天早上,到了吃饭的时间,张伟还在床上睡懒觉。班长叫他,他也不理,班长一气之下,不管他了。夏之阳看在老乡的面子上,给他打了一些早饭。不巧被指导员看到了,指导员严肃地问夏之阳说:“给谁留的饭?”
夏之阳怯懦地说:“给张伟,他有些不舒服。”
“什么不舒服?睡懒觉还给他留饭?倒掉!你这是助长不正之风知道吗?”指导员用严厉的眼光盯着夏之阳,“你要与这样的人作斗争,而不是可怜他!”指导员生气地说。等指导员走了,夏之阳悄悄地对张伟说:“你快点起床吧,再不起床指导员就把饭倒掉了。”
张伟听了,一下子坐起来:“他敢!什么指导员,就这样关心战士吗?”
“小声点!别让指导员听到了。”夏之阳急忙说。他回头一看,指导员不知什么时候又回来了,正皱着眉头站在门口。
“夏之阳,到办公室来一下!”指导员严肃地说。夏之阳本想让张伟快点起床,谁知竟让矛盾激化了。他又懊悔又害怕,惶恐不安,跟着指导员来到楼上。
“你知道犯了什么错误吗?不能坚持原则,缺乏党性,不敢同违纪现象作斗争……”指导员从没有对夏之阳发过这么大的火,他连珠炮似的训斥夏之阳。
夏之阳吓得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有默默地听着指导员的训斥。想不到这一点小事,指导员竟提到这样的高度。
“新兵马上就要下老连队了,像你这样只想做个老好人,怎么能管理好新兵呢?”指导员接着说,“要坚持原则,旗帜鲜明地同各种违纪现象作斗争。希望你今后能克服自身的缺点!”
“我一定克服!”夏之阳怯怯地说。
“回去好好反省一下,然后把今后的打算告诉我。”指导员严肃地说。
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独善其身是绝对不行的,整天沉浸于读书和写日记更不行。部队毕竟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战斗的集体,背负着艰巨的执勤任务。作为一名党员,即要做好表率作用,又要立场坚定,是非分明,不能怕得罪人……
下午站哨回中队的路上,夏之阳望着天上飘浮的白云,回想指导员的教训,心里异常地苦闷。他好像天生就不是“管人”的料,他认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他不会训斥别人,打击别人,或者是用心计、用手段去压制别人。只是生活中许多细节规章制度并不能覆盖,还要靠“人治”来补充。
夏之阳心里渐渐明朗了,他对指导员的答复是,对违反规章制度的战友,要用健全的制度来惩治。在生活上,情感上,还是要关心战友、爱护战友。
进入第二年后,按规定可以有一次探亲假,与夏之阳一起入伍的战友大都回过家了。夏之阳多么渴望回家啊,从来没有离开家的他,已经一年零八个月没有见到母亲了。对家乡的记忆有时是那么模糊,有时又异常清晰。有几次在梦里,白发苍苍的母亲拉着他的手,饱含热泪望着他,好久、好久……他家院子里有三棵高大的梧桐树,此时正是枝叶繁茂的时候,即使骄阳似火,院子里仍是一片阴凉。
刚过年的时候,哥哥来信问他什么时候能回家?他回信说三、四月份,后来夏之阳又在信中告诉哥哥,七、八月份才能回去。前天,指导员又告诉他,到十月份才能批准他探亲。
星期天,中队规定只准两个人请假外出。夏之阳从不与战友们争,还常常帮着外出的战友站哨。又是一个星期天,一个多月没有外出的夏之阳向指导员请假,指导员爽快地答应了。夏之阳决定到市区痛快地玩玩,放飞一下心情。来H市这么长时间了,他还没有独自到H市闹区玩过!
经过厂区时,正好遇到厂车要到市区去。夏之阳与司机打声招呼,坐上厂车,节省下几元路费。天空雾蒙蒙的,感觉不到一点炎热,微风迎面吹来,特别舒服。厂车在市区停下后,夏之阳下了车,也不知是什么地方。他在繁华的市里转悠着,顺着公交车站牌,走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来到市中心。
林立的大厦,琳琅满目的商品……夏之阳对这一切不感兴趣,他找的是书店。终于,夏之阳发现一个规模很大的书店,这里真是书的海洋。夏之阳眼花缭乱地转了一圈,来到新闻书籍的专柜。一排排新闻理论书都是他梦寐以求的,他挑了几本感兴趣的书买下。转到特价书区,四折价,他又买了四本社会科学方面的书。
太阳透过雾气终于露出笑脸,在闹市转悠半天,夏之阳又渴又饿。他找到几家冷饮店,都是人山人海的,挤不上去,而饭店和茶馆里的食品,又贵得吓人。夏之阳正茫然地走着,路旁一位老婆婆映入他的眼帘。老婆婆的面前放着一盆热气腾腾的茶叶蛋,还有一只大大的水壶,几只水杯。她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人光顾她的小摊。
“孩子,渴了吧?快坐下喝口开水。”老婆婆看见夏之阳,热情地招呼他,又递过一条凳子。夏之阳谢过老婆婆后,坐下来才觉得两腿累得酸痛。他一口气喝了几杯水,感到舒服极了。
“饿了吧?来,吃几个茶叶蛋。当兵在外,要学会照顾自己。”
夏之阳感激地望着婆婆,她大约有五、六十岁,白发苍苍,面带慈祥的笑容。夏之阳吃了几个香喷喷的茶叶蛋,就像在家里吃着妈妈准备的早饭。
“大娘,你不是本地人吧?”夏之阳热情地问道。本地老人讲话他大多听不懂,而这位婆婆说的虽然不是普通话,却能听懂,还带着夏之阳家乡的口音。
“我是苏北人。”老婆婆微笑着说。
“噢?我的家乡就与苏北连在一起!”夏之阳惊喜地说。
“是吗?好长时间没有回家了?想家了吧?”婆婆一边说一边又倒了杯开水。夏之阳点点头,端起水杯,泪水模糊了双眼。车辆驶过,人海喧嚷,夏之阳坐在路边与婆婆亲切地交谈着,仿佛世界上只有他们俩个人。
七月底的一天,晴空万里。上午,召开军人大会,主要内容是准备迎接新兵下连队。领导要求,在新兵到来之前,中队各项工作要走向正轨。无形的准备工作是思想上要紧张,不能松松垮垮、吊儿郎当的;言行上要规范,要为新同志做表率作用。有形的工作是内务卫生要整洁,准备好床铺;每位战友都要理发,做到真正的“三不露”。
大会上,中队领导宣布了各班的人员组成和骨干名单。夏之阳为一班副班长,班长是周全,看来大队通讯员吴雷的消息真的很准确。
“八•一”前夕,M区民政局的领导来到中队慰问战友们,厂人武部的同志也来了,并且送来了四十多本书,以及香皂、毛巾等生活用品。排长带着夏之阳、孙宏一起,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认真地出了一期黑板报,欢迎民政局的领导。夏之阳写了一篇文章《“八•一”又添拥军情》,抄在黑板报上。夏之阳看到送来的书中,有一本《红墙内外》,这是他早已渴望读的书。他硬是缠着指导员,如愿以偿地借到手,先读为快。
在M区领导的邀请下,中队领导带着战友们来到M区电影院,参加拥军爱民活动。宽大的银幕上方,挂着巨幅标语:“M区拥军优属交流会”,到会的有M区人武部、以及M区造船厂、电机厂的领导等。领导们讲过话后,开始放映电影,战友们这一年还没有看过电影呢,他们都很兴奋。放映的是新发行的影片《巍巍昆仑》,这部气势磅礴的影片,深深震撼了战友们。
“八•一”建军节的前一天,八九年的新兵终于来到老连队。夏之阳班里分来两位新同志,战友们忙着为他们安排好床铺、衣柜等。作为副班长,夏之阳的主要任务是关心战友们的日常生活,班里的内务卫生等。新同志们都非常勤快,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后,又匆忙打扫班里的卫生。
晚上,班务会。班长首先讲了要加强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军事素质,确保执勤任务的完成。然后,班长让夏之阳讲几句。夏之阳要求大家搞好内务卫生,保持整洁,平时要团结一致,在班长的带领下,争取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班务会过后,夏之阳想起指导员交给他的任务,后天要召开军人大会,指导员让他发言,今晚必须把稿子写好。他铺开稿纸,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写好了一篇演讲稿《回顾与希望》。一位新兵出神地看着他飞快地写稿,惊奇地说:“副班长,你写得这么快,是背诵出来的吧?”
夏之阳看到他的神情,笑笑说:“怎么是背诵的呢?经常写这样的文章,老一套了,也不用仔细考虑。你也是高中毕业吗?”
“我高中还没有毕业呢,成绩不是太好,高考没有多大希望,就来当兵了。我也喜欢文学,听说你是中队的报道员,写作能力一定很好。请副班长今后多帮助我。”
“我只是爱好写作罢了。部队的业余时间比较多,我们正值青春年华,把时间浪费过去太可惜了。咱们没有机会进大学深造,坚持自学也可以成功。”夏之阳笑着说。
稍微休息一会,夏之阳又该站哨了。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夏之阳是领班员。这一哨他带了三个哨兵,一名是与夏之阳同年的战友,其他两名是刚下连队的新同志,中队让他们跟着熟悉哨位的执勤情况。
站哨其间,夏之阳向新同志介绍了守卫目标的重要性,应该控制的区域,注意事项等。夏之阳想起站第一哨时,老班长耐心地向他介绍哨位的情景,心里涌起一阵暖流。老班长退伍半年了,夏之阳曾给班长写过两封信,班长仅给他回过一封,也许是因为太忙吧。再过一年多,自己也要退伍了,这些新兵们也会成为老兵……一年又一年的战友就是通过这样的“传、帮、带”,守卫着神圣的目标。
“八•一”建军节这一天,战友们在中队领导的带领下,高高兴兴地来到工人俱乐部,欢度节日。街道办事处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有大合唱、舞蹈、女声独唱、京剧清唱等。大城市的人们业余生活真丰富啊,战友们出神地看着演出,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应街道领导的邀请,战友们也表演了合唱,擒敌拳、倒功等节目,街道的人们也报以热烈的掌声。在欢庆的日子里,战友们仿佛忘记了身在遥远的异乡。他们感受着驻地人民的关爱,也体会到部队这个大集体的温暖。
回中队的路上,战友们踏着整齐的步伐前进着。刚下连队的新同志非常认真,仿佛是在训练场上走队列。但有几个即将退伍的老战士很不老实,看到漂亮的女孩,他们就发出怪叫。排长看见他们的样子,很生气,命令值班的一班长说:“一班长,叫起口令来!”
一班长扯起宏亮的嗓子喊着:“一、二、一!一、二、三、四!”
战友们也跟着喊道:“一、二、三、四!”
排长听了,又发起火来:“怎么就像没有吃饭似的?给我喊响点!”
战友们又跟着步伐的节奏,尽最大的声音叫着:“一、二、三、四!”
“一班长,带头唱首歌。”走了一会,排长又说。
于是,一阵嘹亮的歌声又飘荡在初秋的田野: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战友们一边前进,一边大声地唱歌,引得老百姓驻足观看。在老百姓好奇地注目下,战友们唱得更卖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