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了,王芳决定亮出一点真本事,道:“本来不想说的,其实我在开封的陶府做事,是陶制诰的侍女。”
陶制诰?这又是谁?酒馆里一大半不知道。好在,还有一小半知道,包括中原来的一些商人,还有贾寻欢。
贾寻欢诧异起身,惊异道:“你居然是陶谷的侍女?你要敢乱说,我立刻把你的脑袋割下来。”
王芳已没有回避余地,回道:“好,那我也点一回茶,让大家看看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位兄台,烦请帮我磨茶可好?”
柴荣在旁边看得热血沸腾,他本就是个热血青年,眼见这小妹一心帮他,却遭到贾三等人威逼,早已有心相助,连忙从茶盒里拿出茶饼,捣碎,骑坐矮几,开始碾磨。这也不算辱没他,话说日本的抹茶也叫点茶,这是因为按照黄庭坚的解释、抹就是磨,磨茶也是点茶的一部分。
此时,一些知道陶谷的人,自觉地向周围的人介绍起来,而贾寻欢三人则狐疑地盯着王芳,不知道这丫头是存心找死,还是真的是陶谷的侍女。
其实陶谷在后世没什么名气,但是在五代和北宋,还是非常有名的。陶谷本姓唐,避讳石敬瑭的瑭字,改姓陶,他的学识和文字功夫,有人用“冠绝一时”来形容,入宋后,还先后做了礼部、吏部和户部尚书。这会儿,陶谷是石敬瑭的知制诰,也就是给石敬瑭写圣旨。只是,两年前,石敬瑭发神经,居然取消了翰林学士,所以只能喊他知制诰了。
当然,在王芳看来,这就是个文痞,其人品渣得不行。比如说,宰相李崧收到他的自荐书,很欣赏,给他加官升职。但后来,李氏家族垮台了,这陶谷对李崧的族侄李昉说:“知道吗?李崧遇害,我出过力。”李昉除了出汗,只能无语。好在,李昉入宋后,成为了宰相,并且主编了《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和《太平广记》三部巨著。
更搞笑的是,陶谷曾出使南唐,遇到过韩熙载。韩熙载知道这小子假斯文,甚至好色得很,于是设计派了一美女让他出丑。此事,不仅改编成元杂剧,唐伯虎还专门作画写诗。
最神奇的是,赵匡胤陈桥兵变后进了京城,禅让仪式一切妥当,唯独忘了准备一份禅让诏书。大家正面面相觑,此时,就见陶谷袖子一抖,哈哈,我早就写好了草稿。。。。。。
五代十国,礼崩乐坏。武将叛附不定,有些昨天还在契丹作战,今天就能脸不变色地背主投降,真是毫无底线;而一些饱读圣贤书的文人呢,也同样不讲礼义廉耻。陶谷就是其一,本是后周的臣子,遇到政变,不思忠诚,反而早就写好篡位诏书了。
且说等到柴荣磨好了茶,王芳的水已烧开,她先是和他们一样的步骤,暖盏,再放入茶末,然后,大家便看到了什么叫做茶艺。
首先,点成第一汤之前,王芳便已经忽然变得沉静下来,她暖盏的时候,实际上已经细致地观察过汤瓶那个出水口水流的大小,于是第一次注水之时,已经判断好了茶末和水量的比例。然后,只见她开始顺着茶盏的边缘加水,不让开水直接冲击茶面,再轻柔地拿起茶筅,以常人看不到的力度旋转手腕,用茶筅搅拌,加力击拂。
贾三等站在近处的人,惊讶地看到,随着王芳的击拂,茶汤逐渐变得透明,无数的泡沫跟着泛起,就像黎明时分,一颗颗星星镶嵌在天幕。
然后,王芳开始第二次加水,准备点第二汤。这次汤瓶的水直接注到汤面上,但开始水流量不大,绕着汤面细细地注一圈,接着又拿起茶筅,像前面一样的力度开始击拂。然后加水、加力,却又让茶面保持波澜不兴,直到大大小小的泡沫漂浮起来,而茶的色泽已经渐渐化开。
第三汤,水量与击拂力度似乎变化不大,但众人看不见的是,王芳的手腕用力是旋转着的,像画同心圆一样,回环往复地搅拌。最后,茶汤表明鼓起了一个个像蟹眼的突起。
第四汤,注水量变小,击拂力度变慢,众人能看到汤面似乎有华彩云雾升起。
第五汤,王芳似乎已得心应手、随心所欲的样子,众人完全已摸不着头脑了,但见茶面渐渐凝固,如有云雾雪花结成。
第六汤,完全看不出和第五汤有什么区别,但见王芳随意搅拌而已。
最后一汤,王芳稍稍观察汤面,仅仅略加搅拌,即收起茶筅,停止了搅拌,而茶面上已经云雾汹涌,似乎要蒸腾出茶盏一样,然后却在茶筅的惯性力量之下停在盏的周围回旋不动。
颉跌氏虽是老外,却如昭武九姓一样,已经与汉人融为一体,他走南闯北而见多识广,看到此处,喃喃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奇景,香凝翠发云生脚,湿满苍髯浪卷花啊,能亲眼目睹,此生有幸矣。”
这年头,五汤已经是茶道高手的极限,王芳却七次点茶,令人目瞪口呆。
众人正被那咬盏的云脚吸引时,王芳又找了一个宽而薄的盏盘,把茶汤倒入了盘中。
众人正莫名其妙满心不解之时,王芳拿起木勺,居然在上面嗖嗖嗖地点按揉搓起来。
随着她不断出手,图案逐渐成形,一些有见识者隐隐猜到了什么。贾寻欢也是见多识广之人,一脸不可思议道:“水丹青,这就是水丹青!她竟然还能玩茶百戏,高人啊!”
颉跌氏眼见柴荣还不懂,解释道:“不错,正是水丹青、茶百戏,这是只用水和茶就能绘画的茶道。虽然这幅画停留时间不到半个时辰,却是精通茶艺的象征。嗯,她似乎要在茶面上画一只蜻蜓?”
茶百戏,也就是在茶面上画出动物植物书法等各类图案的茶艺游戏,所以叫作百戏。因为它是从前面五汤或七汤后分出,所以叫作分茶。点茶和分茶,正是宋代茶艺的特征。分茶,以点茶的成品为基础,但已经属于一种艺术和游戏,并不算在斗茶之内。
而王芳之所以假扮陶谷的侍女,除了一般人难以接触陶谷,不容易被识破,也因为陶谷精通茶道,曾在其书中描写过茶百戏。
至于她画的图案,自然是个四不像了,以前她也就玩过咖啡拉花而已。她的书法和绘画都一般,宋青萍早就嘲笑过她没天分,所以,她本想画一只小蜜蜂,却不料大家都说是小蜻蜓,也无可奈何。
好在,今世修道,更晋级初禅定,远非往日可比。而茶道真正的高手,自然不仅在宋徽宗那里,更在出家人手中,因为无论腕力,还是心境定力,出家人都远远胜出。对此,苏轼曾多次见识,并写道: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当然,分茶也可以说是茶泡好了分给大家喝,用在品茶一道中。王芳让柴荣把这百戏茶汤分给众人品尝,在大家欲要把舌头咬碎的啧啧激赏中,却笑道:“今日有事,只能如此品饮。但品茶,古人还另有说法,不知诸位可知七碗茶歌?”
这里多是茶商,自然有不少人听过。就连小蜜蜂也听过,她此时已对这小姑娘五体投地,想到自己当初不能判断三碗茶谁优谁劣,便好奇道:“听过,这是茶仙卢仝说的嘛,但究竟内蕴何意,却是似懂非懂。”
“不错,不错,听过却不懂,你是茶道高手,能否给大家说说?”贾寻欢也附和道。
其他人也点头,卢仝,初唐四杰卢照邻的后裔,是一位诗人,与韩愈、孟郊等合称韩孟诗派;更又被称为茶仙,或茶道亚圣。
王芳心情不错,这七碗茶歌,的确值得一提,于是道:“。。。。。。到这‘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一句,大约便是不才第七汤的模样。接下来: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这便是七碗茶歌。咱们看这第一碗茶,说的是喝茶能润唇润喉,嘴巴喉咙这都是身体生理,可以叫作物之境;
第二碗,破孤闷,孤闷是情绪精神,可称神之境;
第三碗,写文章遇到瓶颈了,一碗下去提神,文思泉涌,可称神二境;
第四碗,发轻汗,喝茶能健身治病,可称物二境;
第五碗,肌骨清,长期喝茶,激浊扬清,有益肌体骨质,可称物三境;
第六碗,通仙灵,喝茶甚至能沟通仙灵,可称仙之境。
第七碗,茶还没喝,人已经飞仙了。
后面一大段,是以茶农的辛苦,代指亿万苍生,问上仙可有办法帮助解脱否?
也有人这样总结:第一碗,物之境,第二碗,情之境;第三碗,气之境;第四碗,炼之境;第六碗,仙之境;第七碗,化之境。”
这七碗茶歌据说传入日本后,成为“润吻喉、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的日本茶道。
果然,经此一番解读,众人恍然大悟,齐齐鼓掌。
贾寻欢哈哈大笑,上前抱拳笑道:“没想到在这穷乡僻壤还能一睹如此茶艺、一闻如此茶理,真是大快人心。本长老,素日最喜欢这等风雅之事,今日差点误伤了高人,失礼,失礼啊。”
王芳已完全镇住了所有人,却不以为意,靠近贾寻欢,轻轻道:“外公让我来接贾老板去茶园交货,时辰不早了,走吧。”
贾寻欢微微一愣:“你外公是?”
王芳说出了一个名字,那当然是碣滩茶场那边出卖贡茶的内鬼,亦即贾寻欢培植的内线了。
贾寻欢却似乎颇为慎重,肃然道:“暗号?”
王芳无奈,又要接头暗号啊,于是道:“四海真英雄。”
贾寻欢立刻傲然道:“五溪贾寻欢。”
王芳肠子都笑抽了,扶额道:“我说贾老板,你选一句唐诗做暗号也行啊。”
贾寻欢摇头:“我用过的唐诗可多了,这一句可是花了大价钱请人原创的,今年刚开始使用呢。不过,哈哈,不过咱是自己人,你有什么好诗介绍?好的话,我也给你奖励,起码能让你换一件漂亮衣服,你这身啊,太俗。”
此时,管家早已停了斗茶,开始驱逐众人。
王芳对柴荣道:“在这里稍候,一会儿介绍个大生意给你。”
贾寻欢一把拉住她,“走了,上我的船,顺便把你的好诗介绍介绍,我看你啊,真是个高人。”
王芳跟着他登船,往碣滩村走,心想,没想到这贾三还是个文艺青年呢,就是似乎有点贪图符珍珍的美色啊,于是信口道:“那我就推荐一个啊,上句,色字头上一把刀。”
贾寻欢一激灵,直觉这一句非常有杀伤力,连忙问道:“好,妙,下句呢?”
王芳笑道:“不急,这里头还有故事呢。故事是这样的,据说狄仁杰年轻时候,出门赶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