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也是无奈。这天,她正琢磨这三件事情,忽然冥冥中有一种预感,必须去觅地静坐了,否则一旦忙于外事,修为境界必会耽搁很长一段时间。
这种事情在修行中并不罕见,有时候因为一些不得不做的事,便导致修为被耽搁。典型的像智者大师,因为他是天台宗的实际创立者,为了建设僧团等事,便耽误了很多机会。
在他临终时,有人问:“不知大师你证到了什么境界?”回答说:“我不领众,必净六根。损己利人,但登五品。”
天台宗亦即法华宗,修行境界有个六即佛的说法: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和究竟即佛。大师说他因为要忙于领导僧团,所以只证到观行位,没到相似即佛。
这也许是谦虚,但王芳可不敢大意,立刻向曾本生告假。曾本生听了也是无奈一笑,只能同意。修行毕竟是修士的头等大事,其余皆可放下。然后王芳又向高嫣和宋青萍汇报,立刻进入了静室。
王芳静下来之后,慢慢发现,这一次似乎自己不是修为的提高,而是定力。就是说,她要由欲界的未到地定进入色界初禅定了。
王芳很欣喜,这是她一直期盼的事情,因为只有进入初禅定,才算获得了根本定。四禅八定,便是色界四个定,加上无色界四个,这八个才是根本定。
所以,一个修士能进入初禅定,是一个大跨越,很难,很难,因为是从欲界进入色界,跨界了。
但真要说起来,初禅定在修定高手眼中,也就那么回事。像释迦摩尼当年离家出走,首先就拜阿罗蓝为师学禅定,大概几个月,就学到四空定的无所有处定;然后离开,到王舍城拜第二位师父郁陀罗伽,学第八定、非想非非想定。这前后加起来不过两年时间,且他经过提问和判断,并不认为两位师父已经得道,于是知非即舍,谢绝挽留,继续探索去了。
说起来,王芳早已具备了晋级初禅定的一切条件。
什么条件?
比如定力基础,要么你已经达到未到地定,要么你毅力强悍,能够长时间一直处在欲界定中,都有机会证得初禅;比如你博学,没有门户之见,知道大部分主流的修定法门,你已经很清楚怎样才能进入初禅;又比如,你有好师父指导,他们有这个经验等。
王芳看了看静室的密封程度,隔音效果如何,因为初禅定还比较浅薄,最怕声音刺激,等到晋级二禅之后,就没事了。
然后,她默默坐下,开始调整身体。七天后,她结束调身,开始调心,又是七天。
某一刻,王芳忽然觉得身心一空,既看不到自己的身体,也看不到静室和周围了。这情形她很熟悉,明白这是因为身心凝固而由欲界定进入了未到地定。
又继续,不知过了一个时辰还是一天两天,忽然又感觉到了身体一样。但那不是以前看到的欲界的身体,而是就像有一片云从脚下冉冉升起一般。
此时,她的身体开始摇晃起来,感觉有些失控或者醉酒一般。很快,她明白了,这便是八触之一的动。
为什么一下子就明白了呢?
其一,就好像她一个道士,为什么会去修四念处一样。其实这才是一个真正修道之人的选择,也就是不管什么宗派什么法门,我都可以去研究一下,只要觉得它在理,对我修道有益,那便毫不含糊地拿来一用。如此,才能获得进步。
正因为这样,才会在遇到从未遇到的情况下,不错失机缘,不惊慌。否则的话,身心忽然消失,必然就会惊吓;身体忽然又动了,更不明白这是好是坏,该如何处理。
其次,八触的每一触发生时,都会伴随着十大功德,而这十个功德里的前四个,空明定智,本身也在改造修士的身心。简单说,你体质更好、更聪明了。
八触,冷、暖、动、痒、涩、滑、轻、重。
触,触觉,此时由欲界身正慢慢改造为色界身,像鼻识和舌识是没有的。也就是说,色界天的天人,是没有香臭和苦辣酸甜这些的感觉的。这些属于欲界的特征,到此已经消失。天人们吃什么呢?禅悦为食,禅修获得的快乐就是他们的食物。
触缘受,因此,所谓八种感受,实则便是身心改造时、地水火风四大正在运动所导致的感觉:
动、轻——风大在转换;痒、暖——火大;凉、滑——水大;重、涩——地大。
这个时候其实是有选择的,比如轻,只要此时王芳把意念加重一点、时间长一点,她今后的轻功造诣就会非常高。至少上次跳不上的那艘楼船,以后一纵就能飞上去了。
那么,重,也是如此,此时多加修炼,以后随便往那里一站,九头牛也拉不动。
但是真能修到初禅定的人,一般都不会这么做,因为即便不专门去修,身体的改造也会有,且不会因此而误入歧途。很简单,难道你修道的目标就是为了力气更大、跑得更快?
因此这时候,比如四念处如果修的好,或者对宇宙人生有相对正确的认识,根本不会在这里走上歧途,耽误大道。
再者,每一触的发生,它的发生顺序不一定,但无论先出现哪一个,都会相伴而生十大功德,亦即十个好处::一定,二空,三明,四喜,五乐,六善心,七明,八无累解脱,九境界现前,十心调柔软。
定,不是禅定,是不散乱;
空,不是悟道的空,而是虚空、心空;
明,清净;
智,不是智慧,而是聪明,或说智商增加;
善心,感觉自己的卑微和不足,产生见贤思齐的心态;
喜,喜悦,摆脱欲界的负累,产生一种大喜悦;
乐;更深更喜的喜悦,渗透了每一个毛孔的喜;
解脱,贪嗔昏沉掉举等五盖的盖子被掀开;
境界相应,身在变化而精神心灵与之同步。
而这些功德好处的最大作用,其实是在于支撑修士能够继续保持定境,十功德因此可归结为五个,也就是所谓的初禅五支:觉、观、喜、乐和心一境性,亦即初禅定的五大特征。
比如说,觉和观,是由定、空、明、智归结而来。但是,难道你还想每次禅定,都变得更聪明一些?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八触十功德这样的福利也就一次,以后二禅三禅等就不会再出现了。
在喜乐中享受初禅定,那是一种超越了欲界世俗所有快乐的享受。财富权势、男女关系等快乐,与之相比,比如美色当前,亦味同嚼蜡。这是每个修士辛苦修行之后得到的回报,也是他们乐此不疲和继续攀登的动力所在。
也因此,当王芳慢慢要退出这初禅定时,就好像她走出二楼的一个房间,这时候,她有两个去向,一个,回到一楼;第二,去三楼。
因此,她终于明白,未到地定不是欲界才有,如果选择去三楼,那就还会出现一个介于初禅和二禅之间的未到地定,只是统一换了个名字叫近分定。亦即,八定,在进入前,都会先进入近分定,但只有进入初禅那一个,叫作未到地定。
王芳像一个一直住在地面的人,第一次从平地向上走,进入了一楼的房间,在这房间不知玩了多久,直到终于想离开了,于是出定。
在出定后,王芳又把注意力转到了初禅五支上,一一去熟悉。这其实也是一个福利,叫作转向自在。
初禅一共能获得五个自在,除了出定自在,还有四个是:
转向自在,能在出定后,把心转向初禅五支;
入定自在,能够在任何想入定的时候入定;
住定自在,预定意愿在定中待多久;
省察自在,能够辨别初禅五支。
当然,话是这么说,事实上小乘佛教认为,能够随自己意愿,可以自由在八定这八层楼里上下行走的,仅有佛和少数阿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