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紫箫记

第七十九章 朝堂之争

紫箫记 铅未落 3594 2024-07-06 15:12

  日头昏沉沉地从西际消沉,古井驿站挂上了红彤彤的灯笼。

  初冬的夜晚清凉如水,天冷了,却又不太冷,这是驿站生意最清淡的时刻。岳思娴照料好为数不多的几桌食客后,告了声失陪,离开柜台。后厨里,翁琴缘端出一个粗陶罐子走出来。

  “白粥煮好了。”她说。

  “咱们去看看林浪。”岳思娴说。

  她想把翁琴缘手里的陶罐接过来,但翁琴缘制止了她。她只好提起灯笼走在前面,两人小心翼翼地步入后院。刚刚上楼,只听岳思娴的卧房里,传来两声清脆的咳嗽声。

  岳思娴心中一喜。她不觉加快脚步,走到门前,一把推开房门,走了进去。翁琴缘跟在后面,端着罐子,跨进岳思娴房内。

  林浪躺在床上,睁着一双晶亮的眼睛,嘴角挂着疲惫的笑容,望着她们。

  岳思娴心头一热,又惊又喜,赶忙在他身旁蹲下。

  “饿……”她听到他从喉咙里传出无力的声音。

  “饿了?”她抹了一把泪,转身从翁琴缘手中接过陶罐,打开,一股香气迎面扑来。

  林浪的喉咙里传来咕噜噜的声音。岳思娴用小匙舀起一勺白粥,轻轻吹了好几口,才送到林浪嘴边。林浪吃力地咽了下去。

  “好吃吗?”她柔声问。

  林浪用微笑代替了回答。

  看到林浪和岳思娴的样子,翁琴缘感到心里空落落的。她离开病床,点亮房间里所有的灯光,就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岳思娴的卧房。

  翁琴缘走下楼,在此起彼伏的寒螀声中,坐在冰凉的石凳上,仰望天空。漫天繁星,灿若黎明,一丝弯月嵌在群星之中。

  唉……曹珌啊,你究竟在哪里啊?她默默地问道。

  回答她的只有清脆的虫鸣。

  翁琴缘撩起裙裾,徐徐坐在冰凉石阶上,眼神里充满了失落和期望。天上隐隐有些雾气,遮蔽了星空,她想起父亲说过,这样起雾的夜晚,将会预示着一场大雪的到来……

  ——

  这是入冬以来的第一次朝会。仅三省六部的官员到场与会。

  洪善那镶嵌在青灰色面庞上的小眼睛,乌溜溜地在朝堂上扫视了一圈。半年的风波,此起彼伏,再度认真观察朝臣的时候,已经少了几张熟悉的面孔,而多了几张陌生的面孔。他不能不有些感怀。

  宰相王修怀今天也罕见地到场,他脸色泛红,却不是那种健康的红润的颜色,而仿佛是因为肿胀而发红,看上去无精打采的。

  权刑部尚书翁茂溱并没有站在六部尚书的队列,而是仍站在其他尚书的后面。——按照品级,枢机的聚会,列曹侍郎是没有资格到场的。

  “各位臣工,”洪善朗声道,“时下有一件要紧事,各部已经催了很久了,就是立皇后和太子的事儿。前皇后、太子被废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朕看各位的奏折,也深知皇后为天下之母,淑范后宫;太子张天下国本,纂续大统。如今各位推举贵妃秦氏为皇后,皇十九子尔捷为太子,朕心中也觉得再合适不过。之前定在十月十八,但目前礼部和太常寺都还没有把章程奏报上来,不知是怎么回事?”

  “回陛下,”礼部尚书葛懋宏出班奏道,“时下礼部和太常寺为大礼的次序问题,产生了争议。礼部认为,应当先立太子,后立皇后;太常寺认为,应当先立皇后,后立太子。臣不敢定夺,特此请求陛下及各位同僚赐示。”

  此语一出,朝堂上下议论纷纷。

  洪善咳了两声,止住臣工的议论声。等大殿恢复了安静,他才开口:

  “茂溱,你怎么看?”

  翁茂溱走出班列,整肃朝服,拜伏在地,高声答道:

  “陛下,先立皇后为是。圣人有言,男女交感,淑仪垂范。是以《周易》立人道之极,始于咸、恒二卦。《诗》曰:‘文定厥祥,亲迎于渭。’有夫妇然后有子,一阴一阳之谓道,是故天地交通为泰。陛下已践祚十有七年,而今后宫无主,阴德未立,只有先立皇后,则太子才能名正言顺。所以,臣以为,应当先立皇后,后立太子。”

  “翁公言之有理……”朝臣纷纷议论道。

  等到朝堂上再度安静下来,洪善转而问王修怀:“王相似乎有不同的高见?”

  王修怀袖着手,走到中间,刚要下拜,洪善示意他不必。他捧着笏板,清清嗓子,用沙哑的声音说:

  “陛下,先立太子为是。《春秋》正三统,所以能够继承统系的,一定是太子。因此圣人说,‘母以子贵,子以母贵。’所谓母以子贵,是因为桓公是嫡子,所以其生母,才被尊称为夫人。而子以母贵,则是因为母亲,已被尊称为夫人,这才,才……”

  “这是什么歪理邪说……”王修怀听到身后传来嗤笑声。他斜过头去看,身后几个年轻官员对他嗤之以鼻,即使看到他王修怀回过头去瞪他们,也全不以为意。

  王修怀心头涌起了日暮西山的悲凉。他把头转回去,默然低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王相觉得应当先立太子啊?”洪善略带调侃地瞥向翁茂溱,“那茂溱,你觉得王相所说的在理儿不?”

  朝堂内顿时一片悚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翁茂溱身上,洪善这句不经意的提问,细思起来却是很要命的,他需要翁茂溱直接拿出一个态度。

  与王修怀公然决裂?那就坚持自己的意见。还是隐忍不发?那就如风吹草上一般,顺风而倒。无论如何,翁茂溱今天的处境不容乐观了。

  百官想得到的,翁茂溱自然也想到了,他偷瞥了一眼洪善,洪善的目光正饶有兴味地盯着自己;他又看了一眼王修怀,王修怀背对自己,斜侧过脸,用余光偷瞄着自己。

  翁茂溱的心中立刻想好了答案。

  “陛下,”翁茂溱神色自若地答道,“臣不敢为陛下做主张。陛下身为天下之主,立皇后和储君,既是陛下的家事,也是天下的国事。方才王相与臣,只是就此事提出了两种意见。至于陛下如何选择,那还请圣断,非臣等所能妄加评议。”

  此语一出,众人为之哗然,他们万万没想到翁茂溱能给出这么个两头不得罪的答案。

  如果说在此之前,他们对翁茂溱接连三次破格提拔都还表示质疑,对于翁茂溱的资历和能力都还有些怀疑的话,那么此时,他们已经发自内心地,对翁茂溱报以深深的敬意。

  翁茂溱确实不失老奸巨猾,他成功地把这个矛盾转移了出去,而不留任何一点破绽。

  洪善也不禁开怀大笑:“茂溱啊,人说你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如果朕是商纣王的话,真想把你的心剖出来看看到底有几个窍。”

  翁茂溱微笑了一下,先前那副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在转瞬之间,就被自己轻松地化解了。

  “不过啊,朕觉得,”洪善又说,“先立太子,后立皇后,更名正言顺一些,那这次的典礼,就按照王相的提议,先立太子,后立皇后吧。”

  “臣,叩谢圣上!”王修怀颤颤巍巍地说。

  “王相,你谢朕什么?”洪善突然问。

  王修怀被问得猝不及防,愣愣地不知如何回答。

  “是感谢朕采纳了你王相的主张,用你王相的主意来安排国之大事?”洪善揶揄道。

  “臣,不敢!臣……”王修怀吓得赶忙哆哆嗦嗦地跪下。

  “罢了。”洪善略显轻蔑地斜视了他一眼,转而对翁茂溱说:

  “茂溱,秦士逊免职已经有一段日子了,太常寺卿一直空缺,你看你要不要再为朕举荐一位太常寺卿?”

  “回陛下,人事任免,有吏部主持。太常寺属礼官,若要推荐,臣建议,请吏部和礼部联合考核推举。刑部对礼官的职能一无所知,臣万万不敢参与此事。”翁茂溱不卑不亢地回答道。

  听到翁茂溱的回答,众人又感到手心里捏了两把汗。然而他们随后听到的,是洪善爽朗的笑声:

  “说得好啊,茂溱!也罢,朕就把这事儿交给吏部和礼部去办。——不过,镇南府奏报废太子、朔宁王遇刺受伤一案,怕应该是刑部的职责吧?”

  “臣明白。”

  “好啦,茂溱,你也不必着急,慢慢查案。一会儿散朝以后,你先去找找翰林学士姜绍康。吏部奏报他已经多日没有到翰林院了,你是他的朋友,去他府上看看,是……是怎么回事?朕还等着他写典册呢!”

  “臣领旨!”翁茂溱朗声答道。

  ——

  散朝以后,翁茂溱果然没有直接回府,而是催促马车,径直来到位于西内城的姜家。

  马车停在姜家门前,翁茂溱敛衣下车,恰待要前往叩门,只听大门吱呀一声打开,几名家丁快步走出来,见到翁茂溱,他们约住脚步,向他行礼。

  翁茂溱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了错愕与慌乱。“怎么了你们这是?”他有些吃惊地问。

  家丁正要答话,李管家跟了出来,向翁茂溱行礼,答道:“翁公,我家老爷昨夜彻夜未归,夫人打发我们去寻找……”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