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妖清多元诸天帝国

第三十五章 摊丁入亩

  玄烨轻咳了一声,回归正题说道:“要发展农耕工商,不从根本上入手,是没有多大效果的。根本在哪?那就是赋税,朕想进行赋税改革,合并田赋和人丁税“摊丁入亩”。”

  玄烨说的“摊丁入亩”,又称作摊丁入地、地丁合一,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标志着中国实行两千多年人头税(丁税)的废除。

  是康熙皇帝“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雍正时期开始实行,这一制度的实行,彻底改变了我国以人丁和土地为主的二元税制,取而代之单一的土地税制。

  它的实施有着重大的意义:

  第一,赋税规则的简化,避免了各地官府在丁税征收上的欺上瞒下和贪污腐败,以及任意漏税加税的可能。也避免了每次人口普查,需要付出的大量人力和物力。

  第二,摊丁入亩,地丁合一,减轻了无地和少地农民的负担;

  第三,摊丁入亩实施后,不再以人丁征税,即意味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农民迁徙、转业不必再受到严格的户籍制度制约,他们可以进入城镇和矿山,成为雇佣劳动力。而城市手工业者也不再有丁银的负担,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第四,由于不再以丁为征税对象,农民不必再担心添丁导致负担加重,也就不必在隐匿人口,这对于我国人口的增长,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摊丁入亩的实施,直接导致中国人口的爆炸性增长,从乾隆六年(公元1740年)人口突破1亿,到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突破3亿,再到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全国人口突破4亿,占世界人口超40%(1830年全世界人口为10亿),奠定了中国人口大国的基础。

  很多人认为清朝人口的急剧增长,是因为当时引进了玉米,土豆和地瓜这样的高产农作物。因为粮食的增产所以才能养活这么多的人口。的确有这方面的原因,但也不能否认摊丁入亩的实施,让百姓没有了人丁税的束缚,从而放心大胆地生育,才是人口爆炸性增长的主要因素。

  索额图、明珠和苏纳海听到皇上说要改革赋税,都是精神一震。不过想到皇上还是个孩子,他们又放松下来,只觉着这个皇上年轻气盛,异想天开了。

  改革和变法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极为困难的,能够真正实行做成的寥寥无几。古往今来能够把改革和变法推行到底的哪一个不是千年不遇的奇人。

  当今皇上这么小的年纪又是刚刚亲政,皇位还没有坐稳就要搞这么大动静,他们只当玄烨想的太简单,还是太年轻了。

  玄烨在除鳌拜这件事情上,展现了他的魄力和处事的周全。这三人本来对玄烨还是有些佩服和敬重的,但是这时他们以为玄烨之所以能够顺利的亲政,并且铲除鳌拜一党,主要还是有索尼索中堂的大力支持,以及鳌拜的大意所致。

  刚才玄烨下旨鼓励农耕,戏弄地主士绅,他们就觉得这个皇上的做法不太光明磊落,现在看来,这位皇上也不过如此。

  玄烨倒是没有想到,就这一会的功夫,这几人对自己的看法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苏纳海是户部尚书,户部主管田地、户籍和赋税,他当然对这方面最敏感了。他先是好奇地问道:“不知何谓摊丁入亩?还请皇上明示。”

  玄烨就将“摊丁入亩”的意思给三人讲了一下,并且详细讲述了“人头税”的弊端,以及改革之后的好处。

  三人听了都觉得不可思议,他们倒没有他们想不到这皇上小小年纪,又从未出过宫门,怎么会对地方官府收取丁银时的这些内幕了解的这么清楚。只怕连他们这些饱读诗书,又有诸多阅历的人,都不能将丁银的弊端分析的这么透彻,更想不出“摊丁入亩”这样的解决办法。

  关键是这项改革不仅有诸多好处,还没有触动王公贵族们的利益,只不过是让地方官少了一项贪腐的收入,可以很顺利的推行下去。

  他们不禁又重新审视这位年幼的皇帝,对他刮目相看。

  玄烨又继续说道:“第二,田地主要集中在地主士绅的手里,但是赋税的来源却主要是来自普通百姓。对有功名的人家不收取税赋,这就导致普通百姓越来越穷,地主士绅自然有钱培养读书人,他们变得越来越富,却不缴纳赋税。朕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倘若一视同仁向,取消这项特权,向他们收取赋税,恐怕国库的收入能够翻一倍不止吧。”

  其实玄烨还想说,还有你们这些达官贵人,家里的土地比地主士绅更多,都有不需要缴税的特权。如果向朝廷官员也收取赋税,国库的收入还能再翻一倍。但是玄烨知道不能操之过急,只得罪有钱没权的地主士绅还好,如果一下子把王公贵族和满大清的官员都得罪了,怕是要出大问题。

  现在玄烨刚刚亲政,亲信还不够多,军队方面也还没有完全的控制住。罢黜他们这些人的特权这件事情还要等以后徐徐图之。

  三人听了之后不由得陷入沉思,权衡其中的利弊。苏纳海听到国库的收入能够翻一倍,自然心动不已。但是他也清楚这件事情非同小可,搞不好要出大乱子。

  过了片刻索额图说道:“皇上的意思是要取消除了朝廷命官之外的有功名的人的特权,但是这些人都是读书人,只怕他们不肯,万一他们闹起来,是要出大乱子的。”

  明珠接着说道:“奴才也以为不妥,如果对有功名的人收取赋税,势必会打击很多读书人读书的积极性。如索大人所言,万一这些人闹起来不可小觑。”

  玄烨胸有成竹的说道:“这两点朕也想到了,朕会在这之前命兵部在各地招募士兵,确保每一个府州都有一千绿营兵,剿匪除恶维护当地的治安。至于明珠说的会打击读书人的积极性,这点就更不用怕了,总会有人要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想要入朝为官的。倘若他们都不读书,朕就用他们缴纳的税银,培养农户人家的孩子读书。”

  三人听了玄烨的话差点没有笑出来,只想对皇上说声:算你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