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章问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汤。’有诸?”孟子曰:“否,不然。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汤使人以币聘之,嚣嚣然,曰:‘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吾岂若于吾身亲见之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就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吾闻其以尧舜之道要汤,未闻以割烹也。”(《孟子·万章上》)
嚣(xiāo)嚣然:适意自得、无欲无求的样子。
我拿汤的聘礼做什么啊?哪里比得上我置身于田野之中,由此而在学习和实践尧舜之道中感受到快乐和满足啊。
他感觉到,天下的百姓,只要有一夫一妇没有承受到尧舜之道的恩泽,就如同自己把他们推入了沟中。
当获得权力时,伊尹明白权力只是达成造福苍生的目标的工具,因此,终其一生,他明白如何善用权力,因而有勇气放逐胡作非为的帝王太甲,自行摄政;在太甲悔改后,又亲自将他迎回。
义”的含义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但“义”的核心语义是一贯的,即正确的合宜的道理,亦即做人应当坚定奉守的原则。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懂得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这就是义。
儒生的理解:正己而后正别人。或许提到了榜样的作用。
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孟子·离娄下》)
幸:侥幸。按:因不可知的神秘力量(古人认为是上天)逢凶化吉,这是幸;引申指因不可知的力量而有所获得。得之:指得到思虑的结果。
待旦:等待天亮。这是说周公在想明白其中的道理之后,急不可耐地要付诸实施。
儒生的理解:想明白道理后,急不可耐地去实施,我做到了吗?虽然急切,但也要等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