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乱楚汉

第十二章 蒯大夫献策

乱楚汉 百里之五十里 3178 2024-07-06 15:19

  韩信在南部边界转一圈回来,已是九月中。楚汉已议和,立鸿沟为界。而灌婴早破项声等,驻军彭城下。这种表面的平和麻痹了长期疲于奔命的项羽。再说项羽除了相信也没有别的选择。

  不出半月,汉军将追击东归的楚军,刘贾将南下围寿春,楚国危如累卵,这些韩信早知道。也和蒯彻预计的差不多。虽然先前已经有所准备,但都不是决定性的。形势马上就会急转直下,要行动,要把握此时,韩信提醒自己。

  蒯彻早晨赶来,就是想讨论对策。想不到韩信宫内不平,害得蒯彻一半天尽给韩信答疑了。

  蒯彻为人内敛,心思缜密。虽然形势发展不出所料,但世事如棋局局新。稍有不慎,满盘皆输。

  君臣食毕,避开左右,于密室商议。

  上次蒯彻说的是具体行动路线。由于楚汉相争瞬息万变,过于具体的路线,反而会模糊对大局的把握。所以蒯彻后来反复思虑着大战略,经过这次南巡,现在终于有了头绪。

  简而言之,齐国要存,现在可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挥军西南,直取彭越的地盘昌邑和钜野,绝其粮资,彭越军必溃,汉王亦忧后方。项王将乘机败汉军,可以收复楚国大部。如此汉王将至少退回到原来的疆域,东据南阳和荥阳而已。新的大三国争雄。

  中策是布兵于博阳与鲁北,安抚薛郡楚军,收编楚溃败将卒。坐观楚汉成败。最后无论汉王率领的讨伐大军向鲁还是向齐,齐王韩信都可以逸待劳,至少击溃连年征战的汉王大军,再攻城掠地,成为新的战国一霸。

  下策就是阳奉汉王,派一支弱旅击楚,不理楚汉相争,专心于富国强民,内修外结。但两年后免不了受大汉的讨伐,势难长安。

  上策和中策都有个隐患,就是韩信所部原先都受命于汉王。汉右丞相曹参在齐军中地位仅次于韩信,齐丞相傅宽也原为汉王所青睐。若韩信将兵在外,此二人极可能通好汉王,夺城于内,则韩信必败。于外于内,于公于私,韩信又不便立刻为难此二人,更不要说先捕杀他们了。

  反复商议的结果就是,先行下策,待交代好曹参与傅宽后,相机转为上策或中策,韩信没有别的选择。蒯彻原先提出的存楚之计,切合中策。韩信南巡已经于博阳,鲁北与琅铘南布军,其实中策已经到位。

  所以韩信要做的是密令公孙辛联络薛郡楚将,及时引项羽往薛郡而来。同时加强对临淄的控制,以防曹参等发现韩信的密谋,再找机会支开曹参和傅宽。

  为了万全,要先确保临淄掌控在韩信手里。

  “齐将卢卿,为人恭谨,可担重任。”蒯彻荐此人,因为他不仅是勇将,还可靠。卢卿与汉王没有交情,齐王重用他,他自然就会一心为齐。

  “孤数使其将,并无特别。”韩信是破齐后得到的卢卿,所以征战都是小打小闹,加上上面还有诸多汉将,所以看不出来。

  “大王原先用将,先看是否忠于汉王。如今大王背汉,宜看能否忠心大王,愿大王思之。”

  韩信一拍脑门,“善哉!”

  “郡县长吏多武人,不善理民,非长久之计,”蒯彻顺便提出来。长久攻杀,导致城邑都由将校统领。但这些人目无法纪,很多地方怨声载道。

  “君可有良策?”韩信知道这是个问题,但现在没有功夫管这些。

  “暂无良策,唯愿大王戒之。”蒯彻当然有想法,但现在楚汉易势,确实没有心思来管这些,只能先这么维持。

  隔一日,韩信唤来御史和谒者,让他们前往拜授卢卿为临淄城门校尉。

  卢卿大喜过望,这可是有权有势的职位。看似级别低,但管的是都城人马,关系国都安危,可直接进王宫奏事。

  卢卿到宫里谢韩信,韩信又是慰勉一番,以示恩宠。

  随后韩信下令,以蒯彻陪齐王南巡有劳,拜为中大夫。

  隔日,曹参夫人来宫中探望姊陈美人,顺便悄悄问大王可有私下抱怨过曹参。因为曹参近日回家后皆闷闷不乐,似有心事。夫人看在眼里,却帮不上忙,就来宫中打听是否与齐王闹别扭。

  其实韩信南巡拜将,重用蒯彻,都没有先与曹参私下商议,皆齐王自己独断。朝廷中其他人也许无感,但曹参却感觉自己越来越像局外人。虽然韩信还是以兄长待自己,但曹参难免忧郁。

  事关生死,韩信岂能让外人知悉,即便自己美人也不会言语。故而陈桃儿也说不出所以然,只能安慰女弟了事。

  不两天,楚汉使者一齐来临淄,告楚汉约合。

  韩信装着不懂内情,假戏真唱。召集齐国群臣,让汉使者宣讲合约内容。

  “大王宜速上汉大将军印绶,既取信于汉王,亦示信于楚。”蒯彻当着使者面进谏。这可是蒯彻昨夜绞尽脑汁才想出的点子,并为此激动了一整夜。

  韩信一听,好主意,我怎么从来没有想到这一点?“大夫高见.二位丞相以为如何?“

  韩信习惯性地问,内心佩服蒯彻.可叹我一直陷于大将军的美梦中,所以看淡齐王,最后自投罗网,万劫不复。

  “此事甚大,未可造次!”曹参急忙反对,蒯彻分明是拿着鸡毛当令箭。汉王议和,派的使者很像例行公事而已,不是亲信内臣,根本就不可太认真。

  “这,大王慎重。”傅宽一时也不知该持什么立场。蒯彻的话似乎有道理,曹参反对肯定也有缘故。

  “天下太平,百姓之福。蒯大夫提醒孤,诸将以为如何?”韩信看向陈武,高邑,季必,孔藂等,这也是试探诸将的好机会。

  “末将愚笨,不敢置评,但凭大王定夺!”陈武知道必须表态。这好像是大事,也好像没有什么,反正陈武看不出问题。

  “汉王罢兵,大王上印绶,可谓识时务!”御史大夫东门无知深知最近齐王宠幸蒯彻,蒯彻说得可能就是韩信的意思,当然要支持。

  “大王明断,末将无异议。”高邑懒得多想,听令就可以了。

  “无异议!”其它将军也找不出话语,赶紧附和。

  “大王以为便,臣无异议。”傅宽一看众臣的态度,也只好附和。

  曹参有心提醒韩信,别轻举妄动,可找不到机会说。而且大将印绶一上交,自己马上就是局外人。拼命反对就显得自己私心太重。

  “既无异议,孤便遣使归印绶,中大夫蒯彻替孤为书,以谢汉王!”韩信大声宣令,内心大喜。

  楚汉使者都很兴奋,赞齐王诚心可鉴,回去也算不辱使命。

  廷议结束后,韩信又与蒯彻密议一阵,然后才让郎中令鲍豹找来上次给韩信向汉王请求假齐王的使者,大夫驺贷。

  “汝前言汉王大喜立孤,人告未必也,汝可知罪?”韩信疾言厉色,装着很恼怒,先给驺贷一个下马威。

  驺贷忙顿首,“臣知罪也!”

  “邹大夫往来辛劳,大王能否让邹大夫将功抵罪?”蒯彻赶紧出面说情。

  “此次孤上大将印绶,汝为使者,务必谨记汉王之言行及左右张良陈平声色。若虚言妄语,数罪并罚!”韩信语带威胁。虽然能猜到十之八九,但也要使者来证明.

  “谢王大恩,俾职当察言观色,不敢怠慢。”驺贷小心翼翼地保证。上次尽开心享用汉王赐食,所以回来就胡诌骗韩信开心,哪知道有小人悄悄告密,差点被大王惩罚。

  晚上,曹参特地进宫来见韩信,劝韩信先观望,别急着归印绶,否则可能惹恼汉王.廷议时曹参不想与韩信争辩,免得韩信难堪.私下再拜访求证,不扩大矛盾,这是曹参的行事风格.

  韩信反而劝曹参别多想,自己就是诚心诚意归还兵权,让汉王宽心.

  一看劝也枉然,曹参只好怏怏离去.

  隔天,驺贷携大将军印绶及上书,随汉使一并回报汉王而去。

  借此机会,蒯彻乘传往鲁北宣齐王令,言齐楚和好。暗地里去了解公孙辛与楚薛郡交往进展,并暗示薛郡提早准备。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