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1838

第十章 青天白日道无人

大明1838 张四七七七 2792 2024-07-06 15:23

  到日头正午时,一行十人终于赶到了官道。

  看着眼前的朝鲜官道修整的平整宽阔,李阳明赞扬不已,澹台铭提议众人稍作休整,吃罢午饭后沿官道继续走。

  前世在去朝鲜旅游前,澹台铭没少阅读介绍朝鲜的各种资料,在前世一本旅游手册上的信息,放在如今却变成了宝贵的知识。

  午饭时,澹台铭就将自己前世看到的那些信息讲给了众人。

  “这条官道之所以休整的这么好,主要是为了供朝鲜赴北京朝天使团通行,使团之中人马车挑,人数众多,故而汉阳往北的主官道修整的往往宽阔无比,在维护上也是尽心尽力,同时官道上每隔数十里便有驿站客馆等供人落脚休息处,虽然现在崇义军猖獗,但我认为还是走官道更加安全。”

  “嘿,澹台铭你小子果然是个秀才,懂得真不少啊。”李阳明半真半假地打趣道。

  众人也都笑着点了点头,骆伯英开口道:

  “那依你之见,我们下一步就直接沿着官道去郭山郡城,然后让当地官员派人护送我们去汉阳?”

  澹台铭闻言沉默了一会才开口道:

  ”我本来是这样打算的,但现在有两个问题,一是之前阳明提到过,我们这次的任务是机密级别,我们作为入朝明军仅存的十人,贸然暴露在朝鲜朝廷视线中不知会产生什么影响;二是之前大家对前山村的怀疑,村民们是知道我们要往郭山郡城去的,如果他们果真有问题,甚至和崇义军有关联,那么我们的行踪现在已经暴露了。”

  众人听完后纷纷觉得有道理,骆伯英颔首道:“那我们下一步?”

  澹台铭答道:“我认为应该改变路线,直接往正南方向去平壤,但速度一定要快,隐藏的一定要好,假设现在崇义军知道我们要往郭山城去,那么最多两天时间,对方就会知道我们改变了路线,届时对方一定能推测出我们是折向南方,少不得会有麻烦。”

  骆伯英听完后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王立儒见状笑道:“那还有啥子说的嘛,往南去嘛。”

  众人听完后也赞同改变路线,于是众人吃罢午饭后折转向南而行。

  此时正是未时初,一天中太阳最炽热的时辰,众人折转向南走了近一个时辰,一个个汗流浃背,几人轮番背着扁担赶路,期间没有背扁担的人跑前跑后的帮背着扁担的人擦汗。

  阳光照在身上让人燥热不堪,可此时的澹台铭心中却蒙上了一丝阴霾。

  起初,队伍刚起程时,大家还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李阳明更是偷偷地跟秦阔小声讨论着什么,不时能看见李阳明一脸洋洋自得,而秦阔则是窘迫的面红耳赤。

  直到大家走了大半个时辰,期间路上一个人也没有碰见,虽是青天白日却有点毛骨悚然,众人都是初到朝鲜,对这诡异现象背后的缘由也不甚了解。

  队伍的气氛渐渐地沉默起来,平整宽阔的道路上除了众人的脚步声以及行走时扁担晃动的声音外,就只有路边树木里的蝉鸣声。

  诡异的沉默和燥热的天气让人心中烦躁,李阳明提出先休息一下,等日头稍缓再继续赶路。

  在路旁找了几棵茂密的大树,几人将行李扁担放好后,忙不迭地把自己藏进了树木庇荫下的阴影之中。

  秦宽坐下后,开口抱怨道:“这一路上怎么一个人也没有。”

  李阳明也附和道:“就是的,这要在大明,这个时辰不说车水马龙,起码这路上的人也是络绎不绝,这朝鲜现在已经惨到大白天路无行旅的地步了?”

  其余几人包括澹台铭,都没有理会两人的抱怨,各自休息恢复体力。

  二人也不在意,继续一唱一和地抱怨着。

  “噤声”骆伯英突然冲二人低喝道。

  二人扭过头一脸茫然地看着骆伯英,其余人也都扭头望向骆伯英。

  陈建钦最先反应过来,他趴下身子,以耳贴地,听了片刻后站起来说道:“有人骑马从北边过来。”

  老隋和王立儒、陈三甲闻言都将腰刀抽了出来,眼睛死死地盯着北边大路的尽头。

  秦宽秦阔和罗桐也赶紧将众人的行李扁担搬到近前,三人将手伸进扁担的箩筐中,攥住里面的步枪凝神戒备。

  骆伯英此时依然双腿盘膝而坐,但身子前倾,手按在腰刀之上,一幅随时准备抽刀暴起的样子。

  澹台铭看见不禁心下感慨道:这老骆有点帅啊,有点武林高手的意思啊。

  澹台铭一边感慨一边也将腰刀抽了出来,这是澹台铭两辈子以来第一次握刀,不禁细细打量了一下手中的刀。

  这是一把明军制式雁翎刀,整体长约九十厘米,刀身较平直,双开刃,刀尖处略微上翘呈圆弧形。

  澹台铭掂了掂手中的雁翎刀,约摸有两斤重,不知是不是得益于穿越而来的这个身体,澹台铭第一次握刀却毫无生疏感,反而有一丝融会贯通的感觉。

  还不等澹台铭细细体会这种感觉,他的注意力便被北面传来的马蹄声吸引过去,马蹄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响,众人屏住呼吸,攥紧腰刀,紧紧地盯着北面道路的尽头处。

  片刻后,马蹄声的主人现出了踪影,一行三骑飞速从道路北面疾驰而来,几个呼吸间就到了众人眼前。

  马上三位骑士皆头戴圆顶朝鲜武官帽,身穿白色内衬,外披深蓝色朝鲜军制坎肩,身上背着步枪,马匹侧面还放着弓箭及马刀。

  为首一骑看见在路边持刀戒备的众人,不自觉地稍稍降低马速,目光警惕地看着澹台铭等人,身后两骑亦速度稍减,将步枪从背上解下,眼含警告意味地上下打量众人。

  与警惕的朝鲜军士不同,澹台铭等人看见来者是朝鲜官军,警惕之心倒是稍减几分。

  澹台铭用眼神示意众人稍安勿躁,接着将腰刀插回腰间,从树木阴影处缓步走出,向马上三人拱手微笑道:

  “三位大人安好,我等乃是赶往王京的大明客商,不知这路上为何人烟全无?”

  听见澹台铭说的是汉语,马上三人的警惕亦是稍稍减弱。

  令澹台铭惊喜的是,为首之人似是朝鲜两班出身的武官,不仅听懂了澹台铭的话,更是用稍显生疏的汉语回答道:“前方有变,道路封禁。”

  澹台铭听见前边封了路不禁心中犯起难来。

  难道要绕小路吗?可是小路崎岖多变没有可靠的向导极易迷路。

  更别提剪径强人、饿极的难民、崇义军等,这年头的朝鲜走小路危险系数略高。

  那名朝鲜武官看出了澹台铭的纠结,回头望了一眼马上的两位同伴,又扭回头对澹台铭道:“前方三十里就是新安馆,先暂歇,或有转机。”

  说罢,这武官在马上冲澹台铭抱拳一礼,随即与同伴继续向南疾驰而去。

  澹台铭将打探到的消息和众人说了,大家商议后决定按那武官所说,先去新安馆,打探清楚前方发生何事后再作打算。

  于是又歇了片刻后,一行十人继续向南赶路。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