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叫花子、要饭的、讨饭的……”大抵差不多意思,但是“做乞丐的人”就差好多层意思了。这倒不是说字面意思不一样,而是一提起前者就是懒惰、博取同情心、没有自尊心、粗制滥造、职业化的印象,但却很少有人想象“做乞丐的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们思考的少了,而是“做乞丐的人”并不多见。乞丐、叫花子、要饭的见的多了,也就在心中烙下了印迹,偶尔冒出一两个“做乞丐的人”也就没有了太多的想法。更何况现实中少之又少、愈来愈少。
乞丐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但那时说的并不普遍。正式用乞丐一词广泛称呼讨饭之人的说法开始于宋代,丐帮一说也是起源于宋代,故名思义,丐帮就是一帮乞讨之人形成的组织,当然这个组织的首领就是帮主。由此可见乞丐的历史在宋朝极其兴盛。后来历经衍化,最终有了叫花子、要饭的等众多说法。过去乞讨也称作“化”,“化”的基本方式主要以说唱为主,叫花子的说法也与“化”颇有渊源。当然,乞丐“化”食与佛教化缘有所不同,佛教的化缘有两层意思,即教化和募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化缘后一层涵义募化乞食与乞丐“化”食有着相近的意思。
传说,春秋时期,楚平王听信少师费无忌谗言,伍奢全家被杀。唯有儿子伍子胥外出打猎才逃过此难,后逃跑到昭关。伍子胥又急又愁,一夜之间须发全白,面目全非。在东皋公的巧妙安排下,更衣换装,混过了关口,来到吴国都城苏州。此时已身无分文,只好吹奏随身携带的长箫,借以乞讨过活。乞讨中,恰遇吴国公子姬光,见伍子胥相貌不凡,口才出众,就领进宫中委以重任。姬光继位后,是为吴王阖闾,伍子胥带领吴兵打败楚国,鞭尸楚平王报了大仇。明朝朱元璋出身布衣,走投无路时,投奔皇觉寺,十七岁被迫离开皇觉寺,云游四海,乞讨为生,后戎马征战,平定天下,建立大明……
记忆中,打记事起在老家村子里常看到要饭的,有年纪大的,也有相对年纪轻的,但大多是年纪大的。有身体残缺的,也有好手好脚的。他们都有一个类似的特点蓬头垢面,也有一个共同的现象没有要早饭的和晚饭的。起初见到的要饭的都没啥讲究,仅讨点吃的,端着个脏兮兮的破碗,小心地把碗递给你,不在意你给他碗里装的是什么,也不在意装的多或少,更不乎你吃的跟他碗里装的有啥区别。后来,慢慢地,要饭的有了些许要求,开始在意碗里装的多少,是不是与锅里一个样,给点米、给点钱、给点啥的。
再后来,家乡就很少见到要饭的了,记忆中再见到乞丐就是大学旁边那条长江西路天桥上,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大多身体缱绻着或缩成一团,呻吟着。瞄一眼,身体有些残缺,仔细看,感觉又不像,摇着盛钱的瓷缸或者铁盘子,叮叮当当的作响,吸引着来来往的行人,看上去似乎很痛苦,但不知道是因为身体的疼痛还是因为没要到多少银两的惆怅,又或许有什么别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