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 复出的张献忠
杨嗣昌在明末是个很有争议的人,有人说他是好人,也有人说他是坏人。我觉得没必要鉴定好坏,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有能力,有眼光,也有着极大的性格缺陷。
一个成绩一般的毕业生,被老板赏识,给予了充分的信任,赋予了极大的荣耀。而他,正竭尽全力,报答老板的知遇之恩。但同时,他嫉贤妒能,不能容人,自己认定的事一意孤行,得罪了很多人。我想到了罗贯中笔下的周瑜,跟杨嗣昌应该是同一类人。
可能有人会疑惑,为什么杨嗣昌干了这么久,建树也一般,崇祯非但没怪罪,反而还给他升官,信任有加?
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崇祯跟杨嗣昌“有一腿”。所谓“有一腿”,除了崇祯把杨嗣昌当朋友外,更多的是二人见识相同。也就是说,崇祯的态度也是“议和”。但是他不能提出来,因为他是皇帝,他手握的是帝国的尊严。所以,他只能一直默默支持杨嗣昌,把希望寄托在此人身上。
崇祯十二年(1639)五月,安分了两年的张献忠再次反叛,罗汝才响应,战火再次在湖广、河南燃起。
熊文灿听说张献忠反了,立马命左良玉前去征剿。事实证明,张献忠打仗还是有点儿水平的,他没跑,而是埋伏在半路。左良玉一来,中套了,被张献忠杀退。
崇祯很愤怒,二话不说,下令撤了熊文灿的职,拉回来砍了。领导可以砍,干事儿的可不行——左良玉,戴罪立功,继续剿贼。
熊文灿是杨嗣昌推荐的,现在被砍了,杨大人只能撸起袖子自己上。杨嗣昌当时的身份是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这个身份来对付张献忠,算是给足了面子。
杨嗣昌刚到任,也没休息,直接命左良玉上去打。事实证明,张献忠不玩儿阴的根本不是左良玉的对手,被左良玉追着杀了一路,人死了一路,最后来到四川。
张献忠觉得,四川很安全,而且这地儿山多路少,打游击战最合适不过。但事实上,看似安全的四川也不安全,因为有个人早已在这儿等着他。
崇祯一朝十七年,不乏名将,东北的孙承宗、袁崇焕、祖大寿;西北的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各个身怀绝技,本领高超。但崇祯一生仅为两个人写过诗,遗憾的是以上名将全部不在其中。第一人,是杨嗣昌;第二人,叫秦良玉。
秦良玉,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位被正史载入将相列传的女将军,也是唯一一位被列入国家编制的女将军,名将,巾帼英雄!
万历四十一年,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被太监诬告下狱,后病死狱中。秦良玉因为儿子年幼,于是代领夫职(石柱宣抚使)。后来辽东爆发辽沈战役,秦良玉派弟弟秦民屏前去增援,秦民屏战死沙场。
跟卢象升的天雄军、孙传庭的秦兵一样,秦良玉也有自己的军队——白杆军。
关宁铁骑跟八旗军很像,都是骑兵,装备好,作战凶猛,善于奔袭。秦兵剽悍,作战很有个性。天雄军团结,军里全是老乡朋友,领导卢象升的凝聚力强。白杆军论战斗力排不上一、二名,但却是打法最诡异的一支军队。
四川多山,地势多变,军队也极富特色,武器是以白蜡树做成长杆,上配钩,下配环,作战时钩可拉,环可锤。不仅如此,每名士兵还配有一把腰刀,一钩过来没死的话就一刀结果你。
崇祯十三年,罗汝才攻夔州,秦良玉率军前往,于马家寨大破罗汝才,追着杀了一路,据说还夺了罗汝才的帅旗,从此时起,罗汝才部开始逐渐衰败,两年后,因与李自成产生矛盾被杀。
昔日的造反五巨头,高迎祥被杀、刘国能投降、罗汝才被杀,只剩下李自成与张献忠。如今的李自成在陕西深山中喝西北风,张献忠在四川与明军打游击。
当时在四川,张献忠最怕两个人,一是四川总兵秦良玉,二是四川副总兵张令,见了这二人就跟耗子见到猫一样,基本都要绕道走。
这儿提一下张令,据记载,此人当时已年过七旬,尚能开五石弓,箭法极准,军中号称“神弩将”,比黄忠还黄忠。(令时年七十余,马上用五石弩,中必洞胸,军中号“神弩将”。)
崇祯十三年十月,张献忠攻重庆,四川巡抚邵捷春坚持不住,眼下能靠的只有秦良玉和张令。
张令先到!
前有邵捷春,后有张令,张献忠无处可逃,打算拼死一搏。
所谓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战争的结果是张献忠大胜,张令战死。具体怎么做到的,我查了一些资料,发现打败张令的是张献忠手下一位刚满二十岁的小将,当我知道他的名字时一切就不足为奇了。这位大败四川副总兵、“神弩将”张令的小将,就是后来名动天下的南明第一名将李定国。
张令死后,随即赶来的秦良玉独木难支,也随之溃败。
杨嗣昌听说张献忠在四川混得风生水起,下令左良玉入川征剿。张献忠很聪明,就不和左良玉硬碰硬,领着明军爬山沟、绕山路,四处转悠。
同时,张献忠还突发灵感,创作了一首打油诗,将官军狠狠嘲讽了一番:前有邵巡抚(四川巡抚邵捷春),常来团转舞。后有廖参军(参军廖大亨),不战随我行。好个杨阁部(内阁大学士杨嗣昌),离我三天路。
杨嗣昌很生气,下令:全军给我紧盯张献忠,一旦逮住,必须给我杀了。为了鼓舞士气,杨嗣昌还说:“有擒斩张献忠者,赏银万两。”
张献忠将流氓性格发挥到了极致,也下了一条令:“有斩阁部(杨嗣昌)来者,赏银(看看裤兜)……三钱。”
就这样,张献忠领着杨嗣昌转悠了半年。半年后,张献忠决定,不跑了。
不跑了?去哪儿?
襄阳!
张献忠明白,跟明军硬碰硬是没胜算的,只有攻下襄阳,才能致杨嗣昌于死地。
崇祯十四年二月初四,张献忠进攻襄阳,据说张先生一昼夜跑了三百里,第二天就到了襄阳。初五,襄王朱翊铭被张献忠所杀,举朝震惊。
朱翊铭,名字和万历皇帝朱翊钧很像,事实上,他是万历的兄弟。也就是说,按辈分来算,朱翊铭是崇祯的爷爷。
顺便一提,张献忠攻下襄阳后,打算再进四川找秦良玉报仇。后来张献忠攻下成都,拿下四川,秦良玉率残军驻守石柱,张献忠想尽了办法,用嘴啃,用手刨,就是打不下。直到他死,都没能攻下石柱。秦良玉一直守到顺治五年(1648),寿终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