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狠人的态度
现在的西北大地上,陕西有洪承畴,山西有曹文诏,而且这两位大爷心狠手辣,丝毫不给活路,农民军叫苦连天。
王嘉胤死后,部分农民军退回陕西,进入宁夏、甘肃一带。曹文诏充分体现敬业精神,就算到火星,也要跟着去。在洪承畴、曹文诏二人的死缠烂打下,李老柴、满天飞、红军友等起义军头目相继被杀。
王自用打算再闯一闯,他留下高迎祥继续待在山西,自己则进入河南。但是,起义军不知道,在河南也有人等待着他们——左良玉。
左良玉,山东人,早年在辽东参军,打击努尔哈赤。崇祯元年,宁远发生兵变,袁崇焕处理了闹事人员,左良玉时任都司,负领导责任,丢了官职。
崇祯三年,左良玉再次于昌平投军,当时的昌平总督正是兵部侍郎侯恂,在侯恂的提拔下,左良玉一路做到副将。事实证明,侯恂的眼光十分毒辣,袁崇焕不会错,左良玉也同样不会错,至少现在不会。
但是在当时,左良玉算是一个另类,因为他的素质太差。虽然同是军人出身,但相比于曹文诏,左良玉就像土匪,曹文诏的关宁铁骑打仗狠点,私底下也还凑合,而左良玉的昌平兵每到一处,烧杀抢掠什么都干,左良玉本人也经常跟着凑热闹。
虽然左良玉也常和农民军打交道,但他不像洪承畴,也不像卢象升、孙传庭(后来的同事)胜多败少。他是胜得多,败得也多,不仅如此,势力还越来越大,明朝都亡了,他还在折腾。
时人评价左总兵“遇强则逃,遇弱则战”,算得上是军人中的骨灰级老油条。但不管怎么说,左良玉能力还是有的,这一点,农民军马上就能感受到。
崇祯五年,左良玉被调到河南,正式进入剿匪战场。当时的农民军在山西闹得热火朝天,部分打算进攻河南,前脚刚踏入,就遭到左良玉当头一棒。不仅如此,崇祯命左良玉死守山西与河南交界的重要隘口,顺带协助洪承畴、曹文诏清剿,打消农民军进入河南的念头。
没办法了,高迎祥只能继续在山西打转。
崇祯五年八月,高迎祥攻克大宁、隰州、寿阳,山西的重要关口全部被拿下。高迎祥不愧为起义军中的头号悍将,一路势如破竹,朝北京而来。
消息传到北京,崇祯很生气,都干什么吃的!紧接着山西巡抚宋统殷被罢免。但生气归生气,事儿还是要做的,此时的洪承畴与曹文诏在甘肃也忙得抽不开身,只有左良玉了。
见左良玉离开防区,高迎祥停了下来——换一条路,走河南。
随后高迎祥猛攻济源,直捣真定。高迎祥孜孜不倦,眼睛直盯着北京冒金光,七弯八绕走山路摸到了河北。
左良玉被高迎祥钻了空子,崇祯慌了,敌人跑到了眼皮底下,情况十分危急。闯王高迎祥是一个比王左挂和王嘉胤更可怕的敌人,然而此时,一个比洪承畴、曹文诏更狠的人挡在了高迎祥面前。
清人评价:明之亡,始于孙高阳之退休,成于卢忠烈之死败。这句话前面提到过,意思是明朝的灭亡之路,从孙高阳退休开始,到卢忠烈战败的时候就无力回天了。孙高阳就是孙承宗,卢忠烈叫卢象升。
卢象升,字建斗,江苏宜兴人,天启二年进士。毕业后在户部工作,后迁大名府任市长(知府)。崇祯二年己巳之变,卢象升自己招募了一万兵马进京协助防卫,也就是从这时起,卢象升与军事有了交集。
卢象升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读书人……没了。史载,卢象升长得很白很瘦(白皙而臞),胳膊细得似乎只有骨头(膊独骨),看起来文质彬彬的,标准的读书人形象。
我说过,不要小看读书人。
看似文弱的卢象升有三个特点:
一、擅长射箭(善射)。
二、熟悉用兵的谋略(娴将略)。
三、很会带兵(能治军)。
再加一条——不怕死。
此时的四支剿匪部队,曹文诏与左良玉是一类人——武将;卢象升与洪承畴是一类人——文官。四个都是狠人,若真要分个高下,个人认为就统兵能力而言,洪承畴排第一,但要论个人品行及凶狠程度,无人能出卢象升之右。
强悍的高迎祥遇到了凶狠的卢象升,这是他们二人第一次交锋,以后还会有很多次,包括在高迎祥的梦中,只不过是噩梦。
卢象升去了,带了一千六百人,高迎祥的部队除去老幼伤残,大概有三万左右。这一千多人是卢象升自己招的,属于本部兵马,原本他的作用大致相当于探路队,等援军来了再打。
但卢象升二话不说,提起大砍刀就朝起义军冲,这柄刀现在还放在宜兴的卢忠肃公祠,有点儿像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据说此刀重一百三十六斤,卢象升打仗时抡着这玩意儿左劈右砍,眼睛都不眨一下,所有人惊呆了。
渐渐地,农民军越来越多,敌人的刀砍到马鞍,卢象升当没看见(刃及鞍勿顾),等到马死了,卢象升索性下马步行作战。后来一个小兵射了一箭,正中卢象升额头,结合后面卢象升的表现来看,这一箭应当是从相当远的地方射来的,射得很准,但力道不够。卢象升受伤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卢象升怒了。二话不说,直接把箭拔了,提刀又来砍,起义军以为见鬼了,纷纷后撤(一贼自巅射中象升额,象升提刀,战益疾,贼骇走)。
从此,卢象升在起义军口中有了个专用外号——卢阎王。
卢象升初战告捷,随后明军反扑,高迎祥大败。有卢阎王拦路,高迎祥很清楚,要打北京是不可能的,还是不要抄近路了,一步一步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