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你就是传说中的小诸葛吗?
中州归德,侯府。前太常寺卿侯执蒲新丧,满门哀恸。
侯执蒲在世时,也早已不问家务,一切全交给了自己的长子侯恂打理。如今侯执蒲突然过世,侯恂万分悲痛,因此一应事务,便又交给了自己的长子,今年已经一十九岁的侯方域来主持。
如今的侯方域再也不是当年深夜到魏忠贤的生祠放火,却怎么也点不着的小屁孩了。只见他生的眉清目明,玉树临风,俨然一个翩翩公子。而且神态间似有思索,像是总在想着什么大事。
丧期的第三天,有家院来报:史可法前来吊唁。
侯方域听到这个消息后,并没有忙着请史可法进来,而是走到后堂,找到了自己的父亲。
“爹,家院说史可法来吊唁爷爷了!”
侯恂面容憔悴,听到这个消息显然有些吃惊,道:“史可法?他可是新帝的宠臣!”
天启驾崩的邸报两天前才传到了归德,今日新皇的宠臣便来到了侯家,这其中一定有什么事情。
想及此处,侯方域问道:“爹您以为,他此行前来,所为何事啊?”
侯恂道:“来做什么,我不知道,但是这个人是可信的,他乃是已故的左光斗大人的学生,当年还是你爷爷建议他,去信王府服侍信王的。如今信王登基称帝,他便成为心腹大臣了!”
侯方域听得这史可法竟然是左家的学生,心中不由得生出一种亲近,自然也就更加信任了,便道:“那爹,我们便出去迎他一下,看看他的来意!”
侯恂点头,便和儿子迎出了门来。
侯氏父子快步来到了门口,便看到了一身布衣打扮,风尘仆仆的史可法表情肃穆地立于门前。
侯氏父子看了,心中感动。
这时倒是那史可法首先冲了上来,冲着已经迎了出来的侯恂拱手道:“侯兄,节哀啊。”
侯恂心怀感激,拱手道:“可法大人,不畏远途,前来吊唁家父,恂在这里拜谢了!”说罢,深鞠一躬。
史可法忙走上前扶了侯恂的胳膊,接着便将目光看向了侯方域。
方域拱手道:“晚生侯方域,恭迎可法大人!”
史可法点头赞叹道:“没想到啊,我上次见到你的时候还是七年之前在京城,这转眼间便成了这般的英雄少年!”
侯方域忙道:“可法大人过誉了!我们,进去吧!”
说着,侯氏父子便引着史可法走进家门,首先来到了侯执蒲的灵堂。
于棺木之前,史可法郑重地跪了下来,恭敬虔诚地拜了四拜。接着道:“侯老夫子,可法来送您一程。当年若不是您老一语惊醒梦中人,让可法放下一时之恨,转而投明主,去辅佐当今皇上,可法也不可能有今日啊!可法感激老夫子的恩德,但是如今皇上初登大位,百废待兴,本想老夫子能够归于朝堂,匡扶社稷,不想,却......”史可法说着,竟是要掉下眼泪来。
侯恂听着史可法的话,心中也不是滋味,更添了伤悲。
而侯方域则是听着史可法的每一句话,渐渐地便猜到了他此行的来意。
“老夫子,您老一生中正贤良,还望在天之灵,也能够看着江山社稷,看着大明,看着子孙,早日收拾这破败的山河,再现当年繁盛的景象啊!”史可法这句话说完,终于从棺木之前爬了起来。
而此时,侯恂也已经听出了史可法此行的来意了。
侯恂侯方域父子引着史可法到了后堂,分宾主落座了。
“贤弟一路辛苦了。”侯恂道。
“为天子事,不敢言辛苦!”史可法向北拱手道。
侯恂听到了“天子”二字,便忙站起身来,也向北拱了拱手,才道:“不知皇上有何吩咐?”
“侯兄,当年杨大人于狱中所做血书,可还在?”史可法看着侯恂问道。
此语问出,让侯恂和侯方域都吃惊不小,他怎么会知道血书的存在呢?
但侯恂对史可法还是信任的,道:“一刻不曾离开过恂的身上。”说罢,便从自己怀中拿了出来。
史可法走上前来,颤抖地将外边的丝帛打开,看了看里边的内容。接着,才小心翼翼地合好,包了起来。
“侯兄,此物还是由你好生保管,不日必有大用。”史可法道。
侯恂小心地收了回去,道:“侯恂谨记。”
这时,史可法从怀中拿出一金黄的折子,低声道:“传皇上密旨与侯恂。”
侯恂听了,仓皇跪下道:“侯恂听旨。”
侯方域也忙跟在父亲身后跪了下来。
“朕闻侯公执蒲仙去,心中甚悲,深感国失贤臣。幸侯执蒲之子侯恂,精明强干,国之栋梁。本应为父守丧,然国家处用人之际,事非得已,夺其敬孝守丧之情。三日内返回京都,任京卫都督,统领京师防务。钦此!”
尽管已经猜到了史可法此行的来意,但当听到圣旨,皇上召自己入朝的时候,侯恂还是有些惊讶,有些踌躇。
谁都知道,如今这天下,权势最大的,并非刚刚登基,屁股还没坐稳的皇帝,而是那把持朝政多年的魏忠贤和他的一众同党。此时自己入朝,会不会是甘当别人手中之剑,手中之棋呢,会不会是自寻死路呢?
侯恂这样想着,竟是忘了接旨。
侯方域在身后小声地提醒了一句:“爹!”
身前的史可法也道:“侯大人,领旨谢恩啊!”
侯恂这才道:“臣,领旨!”说罢,将圣旨接了过来。
史可法将侯恂扶了起来,语重心长道:“侯兄,如今乃是非常时期,皇上正是用人之际,还请你早日进京巩卫京师,也好让皇上安心呐!”
侯恂尽管心中焦虑,但只能连连称是。
当天下午,史可法便告辞返京了,只留下侯恂在家中,万分彷徨,一筹莫展。
这时侯方域对父亲道:“爹您是觉得,此次进京,恐怕仍是凶多吉少?”
侯恂道:“敌众我寡啊,魏阉势大,而东林早已不复当年,这情势要比七年前更加凶险。”
侯方域道:“爹,方域却不这么看!”
侯恂有些惊奇,但他近年来也素知自己的儿子见识非常,也更倚重他了,便道:“那你以为呢?”
方域道:“首先,爹,恕方域直言,东林式微,对于您回京,绝非坏事,而是好事!”
侯恂皱起了眉头。
“您把自己看做东林党,可是东林党认您吗?那些所谓清流把您当成了六君子的叛徒,怕是想着置您于死地呢吧!”
侯恂听了,长叹一声,确实如此。
侯方域继续道:“所以,东林党现在不当权,恰恰有利于您回京。再来说那魏忠贤,此时他虽然势大,却也不敢无法无天公然抗旨,您若是能够首先示好,想来那魏忠贤必然喜不自胜,毕竟新皇刚刚继位,他现在也不能到处树敌。”
最后这句话把侯恂惹火了,生气道:“竖子!你说什么?让我向魏忠贤示好?”
侯方域却仍然淡定道:“爹,您别生气!这个计策并不是我凭空想出来的馊主意,这是爷爷告诉我的,当年我12岁生日的时候,爷爷亲口提过和魏忠贤交好的想法,待到东林党强大了,再铲除这个祸害,可是当时左大人不同意,便搁置了。如今想来,若是那么做了,恐怕后边的悲剧,就不会发生。”
这时侯恂也回忆起,父亲确实提过这样的想法,因此情绪也缓和了下来。
“您此次进京,假意和魏忠贤交好,只是为了让自己立足下来,徐徐图之。否则刚入京便树敌,我们是肯定敌不过那阉党的豺狼虎豹的。”
侯恂长吸一口气,又长叹一口气,自然是觉得儿子说得有理,只能如此了。
侯恂见父亲情绪仍然低落,道:“爹,此行在我看来,虽然凶险,但若计划周密,行事得当,却大事可成,大仇可报。”
侯恂看着儿子,睁大了眼睛,问道:“如何计划周密,行事得当。”
侯方域显然也有些激动,从怀中拿出了三个锦囊,放在了桌子上,只见这三个锦囊上非别写着:士、军、民三个字。
侯方域看着父亲疑惑的表情,道:“要想扳倒魏忠贤,绝非易事,这三方的力量缺一不可。”
“如今天下士人视我为仇雠,如何能够带得动啊?”侯恂道。
“若是无法号令,便让他们起而攻之!”
“什么?”侯恂听得更疑惑了。
“让天下士人,上书弹劾您,说您是六君子的叛徒!”
侯恂瞪大了眼睛,可是突然,他像是想通了,面露喜色,激动道:“对,弹劾我,骂我!我有杨大人血书在,自然还我清白,到时,我毫发无伤,却势必将怒火引向那魏忠贤!”
侯方域也笑道:“爹,正是如此!这件事便交给孩儿来办吧。如今天下士人,首推江南复社,您入京,我便下江南,撺掇士人来攻您!”
侯恂听了,自然是哭笑不得,连连点头。
“至于军,那魏忠贤势大,只靠京卫的人马,恐怕不足以铲除,况且京卫是什么情况我们尚不可知。宁远的袁崇焕,是当年您一手提拔。而且我听说此人忠孝仁义,明辨是非,您可以修书一封给他,让他派人进京,协助京师防务,为举事做好准备。”
侯恂惊叹于儿子计划之周密,再次点头道:“我一会儿就修书,命人送到辽东去!”
侯方域点头。
侯恂问道:“那民呢,该如何起作用。”
方域道:“魏忠贤把持朝政这些年,祸国殃民,老百姓已经忍无可忍了。所以若能把百姓调动起来,绝对是巨大的力量,可是现在我还没有想好该如何去做。”
侯恂倒不在意,对方域道:“没关系,有了你这两个锦囊,我便可以安心进京了!”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侯恂便只带了几个随从家院,并没有带家小,向北进京了。
与此同时,侯方域一下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