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娘子!”苏轼惊呼,右手触碰出传来的绵软之感让他瞬间面红耳赤。他急忙推直王弗,抽离右手,行了一礼:“方才多有失礼,还望王小娘子见谅!”
王弗低头不敢直视对方:“没……没关系……”
苏辙偷笑了一下,对王弗道:“好巧啊,你怎么在这儿?你和王先生不会真是亲戚吧?”
王弗道:“这是我家,他是我爹。”
苏轼愕然:“你是王先生的女儿!”
王弗点点头以示回应。由于还没从刚才的羞涩之感中缓过来,她拜别苏轼、苏辙匆匆离开。
苏辙看着苏轼快步追了出去,痴痴地看着王弗远去的背影,笑道:“人都走远了你还看!”
苏轼意犹未尽一步三回头地回到了房间静候王方回来。
没多久,王愿绕过画屏走了进来自报家门,招待苏轼、苏辙。
苏轼思忖着,一个王愿,一个王弗,可见王先生对儿女的祝福都寄托在名字里了。
半个时辰后,王方从中岩书院返回,来到翰正轩,王愿、苏轼、苏辙起身相迎。
四人坐定后闲聊起来,聊到诗文处,王方对苏轼道:“我女儿素喜你的诗文,时常向我索要一二来读,我只得向你爹讨要。”
苏轼震惊不已,原来王弗早就认识自己,还收藏自己的诗文,不由心头一喜。
王方问道:“子瞻最近在家读什么书?”
“在读《汉书》。”
王方满意地点点头,道:“读书之法千万,不知子瞻怎么个读法?”
“边读边抄写。我每抄一段都会思考一下此段的主旨,然后为此段想个题目。
之前抄写第一遍时我选取了三个字作为此段的题目,现在在抄第二遍,我选取两个字为题目,等以后再抄第三遍时我打算以一字为题以概之。”
王方震惊地看着苏轼,见一旁的苏辙泰然处之,只怕其所言非虚。
这么厚的《汉书》读一遍尚且艰难,苏轼竟然连读带抄了两遍,还打算进行第三遍。王方好奇心起,问道:“为何要读这么多遍?”
苏轼道:“对我来说,读书不能浅尝辄止,每本书要精读数遍才行。
书海浩瀚,什么内容都有,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兼收尽取,只能选取自己需求的来读,因此求学之人每次读书都应确立自己的意图再去读。
比如想要了解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之士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那我就怀揣着这个意图去读,不生别的念想;再读一次时,想要探求事迹、典故、法令礼乐制度,也用这个方法。
探求其他知识皆效仿此法。此方法虽然迂钝,但他日学成可八面受敌,应付各种情况,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
知识只有了然于胸才有可能融会贯通,继而学以致用。王方接触了这么多学生,像苏轼这样十几岁便将书读透并学以致用的人少之又少,不由赞叹不已。
翌日,苏轼、苏辙开始了中岩书院的求学生活。
由于王弗的闺阁位于后院,而苏轼寄居在王家前院,两人很难相见。
苏轼只得上完课回来在前院佯装徐行一会儿,试图遇到偶尔来前院的王弗。
这天,兄弟俩回来,苏辙见苏轼故技重施又开始漫步庭间,无奈地摇摇头:“你这样是遇不到她的。”
苏轼耸耸肩,双手一摊:“我又不能去后院,无计可施啊!”
苏辙随口说道:“兄长这么想见王小娘子,难不成喜欢上她了吧?”
苏轼直言不讳:“对,我喜欢她,想更多地接触她、了解她。”
“兄长既然喜欢王小娘子等端午我们回家时你告诉爹,让他安排媒人提亲,先定个婚约,以后不就能经常见面了。王先生这么喜欢你,定会答应这门婚事的。”
“万万不可!姐姐的婚事难道还不能引以为鉴吗!我是喜欢王小娘子,但是不知她的心意,怎能将我的意志强加于她。”
“王先生不也说了王小娘子喜好收藏你的诗文,她肯定喜欢你。”
“喜欢我的诗文和喜欢我是两码事。”
两人正聊着,见小念从前方不远处一间房间走了出来。苏辙笑道:“小念在这儿,王小娘子还远吗?我就不打扰你了。”说完拿走苏轼手中的书离开了。
小念见到苏轼,远远地招起手来。苏轼走上前去,正要询问王弗下落,只见低垂的绣帘缓缓抬起的同时传来王弗的声音:“小念,你帮我找到没,就这么出来了?”
王弗刚一出来就看到苏轼正开心地注视着自己,瞬间脸颊绯红,手足无措,只得低垂眼帘假装走路,走了两步觉得这种掩耳盗铃之态着实不妥,停下脚步对苏轼道:“好巧!又见面了。”
这一系列举动被苏轼尽收眼底。苏轼看着对方羞涩的样子,笑道:“是啊,好巧,我们又见面了。”
王弗行了一礼拉着小念匆匆离去。苏轼呆呆地注视着王弗离去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苏辙正在房中看书,见苏轼哼着小曲推门而入心情大好,显然是见到王弗了。“兄长如愿了?”
苏轼笑道:“意犹未尽。”
说完突然吟诵道,“记得画屏初相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随后的日子,苏轼、苏辙认真求学,业余时间常结伴同游景色极佳的中岩山。
这天,两人在山中游玩许久,不知不觉来到中岩寺。
中岩寺绝壁下有一汪碧潭,潭水清澈见底,可见鱼儿成群欢游。
两人来到潭边,苏轼对着潭中的鱼儿击掌,鱼儿闻声跃出水面,他又连击数掌,鱼儿仿佛听懂他的召唤而争相跃出。
这时一位僧人路过见苏轼逗鱼玩,也不在意,径直走了过去。苏轼快步上前拦住僧人,问道:“这潭可有名字?”
僧人摇摇头:“没有。”
“为何不起名?”
“一汪潭水而已,何需起名。”僧人说完便走了。
苏轼环视周围的美景后又俯视碧潭,只觉碧潭之上的岩壁黯然失色,了无生机,唯有潭水为其增色不少,不免感慨道:“此潭与周围环境相互映衬,乃点睛之笔。水中鱼儿颇有灵性,愈显生机。此潭如此重要岂能无名?”
“不如兄长为其取个名字?”
“我取名字虽易,但是世人不知岂不白取?还是回去请先生为其取一名并广而告之吧。”
苏辙表示同意。
两人回到书院,苏轼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王方,王方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决定举办一场起名盛会,广邀青神文人雅士参与,为此潭选出最为贴切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