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轼语

第三百一十三章 调离黄州

轼语 砚曦瑶 2461 2024-07-06 15:28

  许州。

  范宅。

  李成伯正要入书斋找范镇,忽闻屋内中传来阵阵哭泣声,轻敲房门,关心道:“范公,您没事吧?”

  哭泣声渐止,屋内传来苍老而略带颤音的“进来”二字。李成伯推门而入,走到范镇身边,道:“范公,何事如此伤心?”

  范镇道:“子瞻殁了!”说完以袖拭泪,哽咽道,“明天我就派人前去黄州吊唁。”

  李成伯道:“此消息尚未验明真假,万一苏子瞻还活着,范公派人吊唁岂不晦气?不如明天我去黄州一趟,探明真假。如果是真的,您再吊唁不迟。”

  范镇道:“也好。”

  翌日,李成伯收拾行囊,启程前往黄州。

  七月。

  苏轼这场足足病了数月的赤眼病终于痊愈。期间,陈慥等好友听闻苏轼患病,几近失明,相继造访慰问,杨世昌因苏轼患病不愿继续叨扰,离开了黄州,而诗僧道潜又过来拜访,并长居于此。

  这天,苏轼一觉醒来感觉神清气爽。由于昨夜下雨,凉意未消,他便约上朋友们外出游玩。几人穿行于林间,远处群山峻岭环绕,近处池塘荷花飘香。苏轼与众人游玩一天,夕阳西下才恋恋不舍地回城。他走到城墙外,转身回望来时之路,微微闭目,仿佛自己重回林间,呼吸着清新空气,聆听着鸟语蝉鸣,嘴角挂笑,道:“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大家意犹未尽,于是到雪堂又闲聊许久才返回临皋亭。苏轼刚一回家,见阿宗正在院内扫地,还未言语,对方抢先道:“官人,您可回来了,有人找您。”

  苏轼无奈地摇摇头,道:“不会又是来看我死了没的人吧?”

  阿宗笑道:“您还真猜对了。”

  苏轼笑道:“前两天刚送走范公派来的李成伯,不知这次又是哪位朋友派来的人?”

  阿宗道:“是蒲传正官人派来的。”

  苏轼哑然失笑,想着,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看来我病逝的消息都传到京师了。他和阿宗来到正堂,见一人正襟危坐。那人见苏轼进来了,急忙起身,打量一番,猜测此人就是自己要等的人,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苏轼道:“主人命我将此信交予您。”

  苏轼接过信,一目十行地读了一遍,瞬间眼眶泛红,未免旁人察觉,命阿宗先带此人下去休息。两人走后,苏轼又将信从头到尾地细读一遍,潸然泪下,感动道:“原来官家还念着我!”

  翌日,那人启程回京后将苏轼未死的消息告诉蒲宗孟,蒲宗孟又将此事禀告宋神宗。宋神宗盼了许久,终于盼来了好消息,瞬间喜上眉梢,激动道:“太好了,苏子瞻没死,真的太好了!”随即百感交集,自言自语道,“还好……还好你没死!”此刻,他终于明白苏轼在自己心中的地位,面对如此人才,弃之可惜,也许是该召其回京了,转念一想,之前多次想重新重用苏轼都被王珪等人反对,未免这次事发突然又引起众人反对,最后不了了之,不如先将其调到离京师近一点的地方,等找到合适的契机来再调京师也不迟。

  九月,王朝云诞下一子。苏轼中年得子,喜不自胜,为其取名“苏遁”。

  秋去冬至……

  元丰七年。

  三月。

  苏轼如往常一样与朋友在雪堂相谈甚欢,忽闻门外高声道:“圣旨到!”众人目光纷纷投向苏轼。苏轼在黄州这么多年,从没想过有一天还会接到圣旨,不免心中惴惴不安,不知是福是祸。

  大家快步出门,只见雪堂外站了不少黄州衙门的官员,苏轼等人跪下,一名宦官上前宣读道:“苏轼黜居思咎,阅岁滋深。人才实难,不忍终弃,自今日起改任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

  苏轼眉头微蹙,一边听那人宣读着,一边思绪游离,只是换了个地方,其他完全不变,有必要这么麻烦吗,官家此举意欲何为?

  宦官读完后便离开了,黄州衙门众官员也一道离开。苏轼站起身来,直觉腿脚发软,身形一晃,被一旁的道潜顺势扶住。道潜关心道:“子瞻,你没事吧?”

  苏轼道:“没……没事。你们接着聊,我先回家一趟。”

  苏轼返回家中,将此事告诉王闰之等人,众人皆震惊不已。王闰之揣测道:“说不定是官家想你了,之前他以为你殁了,不是还派人来黄州查探过虚实吗……”说到此,转念一想,“不对啊……你去汝州,他又见不到,如此调动没什么意义啊!”

  王朝云道:“也许是缓兵之计呢。”

  苏轼道:“你的意思是……官家打算重新任用我?怎么可能!”他自嘲地笑了起来,“我看官家也就是一时起了恻隐之心,所以才这么调动一下,以示慰藉。”说着又叹了口气,道,“我倒是希望他不要起这恻隐之心,如今在黄州,一堆朋友诗酒相伴,多好啊!汝州人生地不熟,去哪儿干嘛!不如我向官家上书要求留在黄州?”

  王朝云道:“你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吧。官家本是好心调动你,你如果上书拒绝,会让他觉得你不知好歹,万一龙颜大怒,降罪于你怎么办?”

  王闰之一听要被治罪,连连附和道:“对啊,朝云说得对,还是听命去汝州吧,我的心可再也承受不住你有一点牢狱之灾了。”

  苏轼长叹一声,道:“身不由己啊!”

  黄州城的朋友们听闻苏轼要走,皆不忍其离开,只可惜君命难违,只得一波又一波地设宴为其送行。苏轼将黄州的家当处理一番,又将东坡那块地、雪堂、南堂都拜托潘丙代为打理。此外,他又写信寄往筠州,通知苏辙自己不日将会造访。

  四月。

  苏轼一家收拾行囊,在道潜、潘丙、郭遘、古耕道、陈慥、王齐愈等十几位朋友的陪同下离开黄州。送行队伍浩浩荡荡,大家送了许久仍不忍离去,苏轼百般相劝,总算将众人驱散,只留道潜相伴。由于苏遁年幼,沿途不易疾行,苏轼与苏辙数年未见,甚为想念,恨不得马上抵达筠州,于是决定自己和道潜先行一步前往筠州探望苏辙后,一家人在江州相聚,再去汝州。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