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李渔三顾金华山

十二、侣越龙山 金盘观云

李渔三顾金华山 李因上 5540 2024-07-06 15:29

  李仙侣回到兰溪夏李,观乡间贫苦的生活和荒凉破败的景象,又想起自己身负的重任。

  逸莫逸兮故园栖,欢莫欢兮游子归;怅独怅夫岁月迈,嗟复嗟此时事非。

  于时山川蜿蜒,跋涉流连;辛贫毕谙,足茧鞋穿。寒飙锥骨,承霭翳天;马头霜辣,仆背雨酸。岁云徂兮客缘尽,资告竭兮游兴阑;归期迫兮心转亟,家山见兮到转难。

  至乃鸡犬欢迎,山川相识。农辍锄以来欢,渔投竿而相揖。骚朋韵执,索佳句于奚囊;逸叟闲夫,访新闻于异国。家无主而常扉,草齐腰而没膝。燕迁旧垒之巢,鹊喜新归之客。虫网厚兮如茧,蜗迹纷兮如织。书破蠹肥,花稀棘密。妻颜减红,亲发增白。幸犹归之及今,悔长征之自昔。若之何去家族兮如仇,以秦越兮为邮。恃丁年而役役,岂长夏而不秋?

  已焉哉!男子生兮,弧矢四方。世莫予宗兮,盍归父母之邦。采兰纫佩兮,观瀫引觞。与鼎食而为萍为梗兮,宁啜菽而为梓为桑者也。

  ——李仙侣(31)《归故乡赋》

  李仙侣的归来,夺得了左邻右舍的夹到欢迎。不仅是因其大难不死,还因其随身带了一只幼虎。众人纷纷围观,增长见识。

  徐氏问道:“夫君何以携虎归家?”

  “汤溪县有山民捕获幼虎两只,以笼幽禁献予新上任的瞿萱儒县令。我从金华回兰溪,途经汤溪,顺便拜访,即得其一。”李仙侣拂袖擦汗。

  “活虎如此稀有,夫君此行可有意外?”徐氏关心道。

  “从汤溪到夏李,不到五十里路,原本半天的路程竟走了三天三夜。我每沿途一个村庄都被村民拦住,全村人轮流来看虎,都说没看到过活老虎的样子,要来看看这新奇之物。”李仙侣一路风光,遇村必留,留必酒肉款待。

  夏李村养活虎的传闻,已在附近十里八乡传遍。周边村人纷至沓来,一睹虎容。李仙侣家又暗又潮的泥瓦房里简直成了动物园,挤了个水泄不通。还有一些富贵人家的小姐因为不能出阁观看而遗憾,便叫家人送邀请函来,请李仙侣带着活虎前去巡展,书生李仙侣因此成了族中之荣耀,这让他又好气又好笑又无奈。“家住深山来远亲,不是知交亦相识。人以为荣我独羞,身不能奇假奇物。纵使凤凰栖我庭,麒麟驺虞产我宅,彼自瑞兮何与吾,丈夫成名当自立。”

  李仙侣不能以“立业”来博得别人的眼球,唯靠幼虎成名,实为羞耻之事,且还消耗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李仙侣遂在伊山放虎归山,不再沉溺此事,面对着空空如也的笼子感叹道:“噫!一虎之微,只以但见其死,未见其生,遂致倾动一国,宝若凤麟。使人而虎者,炳蔚其文,震作其声,而又不为人所习见之事,则一鸣惊人,使天下贵贱老幼,以及妇人女子,咸以得见为幸,其得志称快又当何如?借物志感,作《活虎行》以自励。”

  事后,正值母亲生日,他便写下一首五言律庆生,抒心中之愧疚。表明自己要奋发努力,在下次科举考试中奋力拼搏,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母亲的厚望。

  瀔上旧村居,黄家绕竹庐。

  儿归千里外,亲寿六旬余。

  为见奚囊满,因怜心血虚。

  浪游荒子职,何以谢倚闆。

  ——李仙侣(31)《广陵归值家慈诞日》

  诗毕,李仙侣便亲自筹备食材,欲为母庆生。

  李仙侣喜好吃螃蟹,对蟹肉“无论终身一日皆不能忘之”。青背白肚,金爪黄毛,膏黄肥厚,肉质细嫩的螃蟹,称得上是色香味齐全的极品。村中幼童助其在河畔摸石蟹,捕溪鱼。

  他最爱吃蔬菜,将蔬菜摆在美食之首位。回想自己生活在金华城中之日,是享受不到最纯粹的新鲜蔬菜的。“城市之人向卖菜佣求活者,不得与焉”。妻女助其在田间采摘蔬果。

  他享受鹅掌之肥美,称之越肥越好,自觉鸭掌比人参营养还高。乡间邻里往来赠之。

  待食材搜集完备,他便亲自下厨,为母亲备好一桌酒席,请乡邻入席,共为母亲庆生。

  街坊邻里问他,为何酒桌上无牛肉和狗肉。李仙侣答之,所有肉当中,唯独牛和狗不能吃,皆为人类之友;猪、羊、鹅、鸭对人类没有用处,怎么吃都没事。

  牛何以为友?牛要用来耕田,只有耕田了才有五谷。

  狗何以为友?狗要用来看家,缺之,百姓何以守家?

  吃荤肉可以,唯不吃牛、犬即可,此为“半斋”,凡食半斋者,俱能逢凶化吉,生平没有奇灾。不仅不能吃牛肉和狗肉,而宰牛屠狗之辈的罪过比杀人还重,和国君杀功臣一样令人胆寒。此皆为古代生产力之局限,田间劳作,唯依仗牲畜。

  崇祯十五年(1642)秋天,李仙侣再一次辞别母亲去杭州参加第二次“乡试”,不料途中就听说前方括苍山、宣平等处有农民起义的消息。领兵者名为威猛善战的许嘉应、神机妙算的丁汝璋,远方处处战火弥漫,道路不通。山海关外又有清朝的铁骑六次入塞。

  他日日观摩《太乙金华宗旨》,对付几个小毛贼不在话下,但面对战火弥漫的战场,心中仍旧无把握。他迫不得已,只得返回夏李。他万万未想到的是,这竟是大明王朝最后一次科举。明王朝已成风雨飘摇之势。国难当头,自己求取功名之路化为泡影。

  正尔思家切,归期无作成。

  诗书逢丧乱,耕钓俟升平。

  帆破风无力,船空浪有声。

  中流徒击楫,何计可澄清?

  ——李仙侣(32)《应试中途闻警归》

  李仙侣自知天意,只有等待太平时节到来再说。此时,他正好收到冒襄书信,称自己已在苏州为董小宛赎身,邀请李仙侣前往如皋参加自己与董小宛的婚礼。李仙侣见家中老母多病卧床,便回信婉绝。

  初冬时节,母亲病死,顿时一家只剩妻子徐氏和女儿淑昭三口。李仙侣陷入绝望悲哀之中。他长夜难眠,梦见父母责骂他不勤学业,睡梦中惊醒后作五言律:

  久失过庭教,重为泣杖人。

  已孤身后子,未死意中亲。

  恍惚虽成梦,荒疏却是真。

  天教临独寐,砺我不才身。

  ——李仙侣(32)《夜梦先慈责予荒废举业醒书自惩》

  这年除夕夜,分外凄凉。李仙侣又作五言律一首。

  酒债征除夜,难赊此夕酣。

  五穷不缺一,八口尚余三。

  少贱诸艰试,常愁万态谙。

  逆知明岁好,苦尽自来甘。

  ——李仙侣(32)《壬午除夕》

  幸好有金华山派长老纷纷来访,告慰李仙侣,支持其为母亲吊丧守孝。报效国家之事,来日方长。

  李仙侣倍感鼓舞,下厨试试新学的手艺,以豆腐丸子招待客人。兰溪本地的盐卤豆腐嫩白纤细,盐卤之后捣碎,利用一小块豆腐和一点酱好的肉末,将豆腐的清洌和肉末的醇香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在面粉堆里滚动成鸡蛋大小的丸子,入锅煮出浑然天成的口感。

  客人对此菜赞不绝口。日后,这也成了李仙侣家宴的必备菜品。

  这门手艺,源自一位在兰溪经商的安徽人。对于兰溪人来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每每面对一碗满满当当的豆腐丸子时,总要在动筷前深吸一口汤气,让浓香沁入心肺。这香气,激活的不仅是味蕾,还有对兰溪城的想念。

  这年清明节,他在祭扫先慈墓时,百感交集,内心愧疚,长歌当哭:“三迁有教亲何愧,一命无荣子不才;人泪桃花都是血,纸钱心事共成灰。”

  又过一月,李仙侣心情缓和不少,但听外面战火四起,官府幕僚纷纷奔走老家避难。国难当头,怎可贪一夕之安寝?他欲再次奔赴金华城,便带上妻女,到母亲墓前拜上三拜,以示不孝之心,但求报国之志。

  他是上天下派之仙侣,当在国难之时挺身而出,欲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李仙侣为避拜金教耳目,带妻女欲翻山而行,一行首先来到金华山北麓,一条路是从马涧红岩脚,过石佛、冰瀑,直达金华山最高峰;另一条路是翻越太阳岭,直至金华源东乡;还有一条路是直走越龙山,亦能直达金华山最高峰。

  太阳岭虽山高路远,但下山后皆为平地,方便补给。李仙侣便选择翻越高峻的太阳岭。

  此地因山高已近太阳,故名太阳岭。太祖朱元璋曾率兵在此驻扎过,据说有一位血染战袍的战士在岭顶凉亭壁上曾留下半联诗句:“铁节竹,金甲棕,钢针松,无不含恨愠怒;”后来虽有人续过下联,但几经风雨,字迹已被湮没。李仙侣一行攀登到岭顶时,已是气喘吁吁,疲惫不堪。

  远望四周,唯见浦江仙华群山耸立,有少女峰、仙坛峰、玉尺峰、玉珪峰、玉笋峰等,像一个个拳头似的耸立在茫茫的云海中,俨如五指插天,古人称“五笔朝天”,向他们招手。他多想去仙华山走走啊!

  仙华山景观初始于唐,有印度高僧结庐为庵修行。明初,宋濂入山为道,结庐于此,以后朱熹、吕祖谦等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更增加山的名气。

  他即兴吟出五言律一首:

  一步一抠衣,登天此是梯。

  瀑珠飞作雨,人气吐成霓。

  放眼双溪窄,回头五路低。

  太阳如果近,系住莫教西。

  ——实为李仙侣三十六岁作《过太阳岭》

  李仙侣正想沿山道下源东,却见山下有乌压压的人头攒动。三人细观之,似有豪强将山下百姓驱赶于此。另有贼人闯入腾空的村庄,空手入室,满载而出,竟是搜刮百姓仅剩的生活必须物资。

  李仙侣再也按捺不住了,拾起身边树枝,便想向山下冲去。

  “夫君,不可。”身后徐氏劝阻道。

  李仙侣回头,唯见徐氏神色慌张,怀抱女儿,将其脸埋于自己胸口,神色慌张。

  李仙侣意气风发道:“为何?我已修完《太乙金华宗旨》,可与贼人一搏。”

  “夫君先前失足落仙瀑洞,妾身忧心数十日,自觉天崩地裂,老妇、幼女无所安矣!今山下贼人上百,万一夫君有何不测。我妻女该何往?”徐氏泪眼汪汪。

  李仙侣想起自己在外求学多年,家中上下全为徐氏一人打理,实在对不起她,便扔下手中树枝,将妻女两人抱于怀中。

  “绮珊,我应许你。我以后不管去何处,都会带着你。不再让你一人受苦。”李仙侣言毕,便回头走原路下山。

  他再看一眼山下被欺压的百姓,眼角含泪,心有不舍。

  三人再次回到兰溪,只能在梅江镇留宿一晚。次日,寻他路,走越龙山。

  入越龙山道,过龙门谷,又上山步行约一个时辰,进山体腹地,地形如莲花,有正观教寺。

  正观教寺为天台宗道场,天台法门首推“妙法莲华经”,法华经也一直被人们称为经中之王。祖师殿上供奉的祖师,正是天台宗九祖湛然大师。祖师早年曾经来正观教寺参学佛法,故立为僧团效仿之榜样;以便砥砺禅行者和修道人,在菩提大路上勇猛精进,明心见性,早证道果。

  寺庙前广场伫立鸠摩罗什铜像,后为山门,过山门入岩洞,山洞尽端的上空有一束天光,如天界撒下,是世间所有宗教都曾寄望的神性光辉。寺庙外为山顶湖泊,对岸有静卧巨佛。巨佛雕刻精美、线条流畅、神态自然、相貌祥和,造像若北齐,长二十七丈,令人叹为观止。寺中有多宝佛塔、普贤忏堂,以及卧佛、罗汉林等佛景,金碧辉煌、美轮美奂,意如佛光普照。

  大雄宝殿供奉大通智胜佛、释迦牟尼佛、日月灯明佛,左右两边供奉犍陀罗风格的王子十六佛,造像高贵、勇猛、青春。殿中装饰如法华经所书:“金华诸璎,处处垂下,众彩杂饰,周匝围绕,金绳交络,真珠罗网,张施其上……”罗汉林里五百罗汉隐于山间,神态姿势各不相同。

  李仙侣心想,此处静谧,来此禅修定有一番风味。徐氏携女,点一柱清香,许一生安康。

  三人在寺中用过午饭。寺中僧人劝其在此留宿,明日可上金盘观云海。李仙侣为享寺中静谧,便留宿于此。

  又过一日,天未亮。三人便告辞僧人,继而向山顶赶路,穿梭林中小道。又过一个时辰,现金兰界摩崖石刻。

  “终回金华县矣!”李仙侣回头望向妻女,两人亦是一脸泥泞。

  他当即抱起女儿,握住徐氏的手,加速向金盆峰奔去。

  三人借落月朦胧,从北峦上金盘峰,至金华最高处,冈峦缭绕,四高而中下,有似仰盘,故旧名金盘。此乃宋人金履祥在《洞山十咏有序》中对金盘峰云的描述,“金盘眺览”景观亦如此得名。玉壶观云的最佳观测点便是金盘峰,而最佳观测时间莫过于雨过天晴之清晨。金盘峰是金华山之主峰,为金华各县之最高峰。

  盘尖围绕撞仙石、藏蛇石、白岩(珠宝山)、背孩石、石棋盘、活龙潭、徐公湖、藏宝石、将台石、试剑石、东玉壶、玉壶、青牛冈、阴阳圈、白兰山、小白岩、洪武泉、碧塔雄风等大大小小近二十多处自然景观。

  正值日出,东方之雾海与地平线现出暗红色的光晕,天地仿若在此刻交会,绚丽至极,待晨曦跃出地平线,灰蒙蒙的雾气逐渐变白、变黄,万重云浪有似镶金嵌玉,晨风抚过之处,金涛翻滚、玉浪排空。

  风至时,云涛翻飞、雾霭暗涌。方圆数百里尽为云海,灰白色的云涛翻腾激荡。置身这雄壮巅峰,云雾俱在脚下,广大数百平方公里的金华山顷刻间成为孤岛。若风力稍大,则云岚骤散,澎湃起伏;若风止,云岚四合,翠峰渐现。

  云散时,或在阳光下化作轻纱冉冉升起,没入长空;或流连山峦,缠绕此间。视野慢慢清晰,被雾岚掩盖之青山、田园又重映入眼帘,显得格外明净。

  立身此处,武义、永康、义乌、兰溪、浦江、龙游、遂昌等众多县之山川平野跃然入目。

  下山峰,终至盘前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