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台轿子抵达鹿田村之时,已近黄昏。鹿田村之名源自玉女驯鹿耕山。
鹿田书院(鹿田寺)背靠鹿田山,坐落鹿田村,旧名宝福西忏院、西鹿田寺、寿圣寺,建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寺后断岩大石离立于竹树间。与之相应乃东鹿田寺,旧名宝福院,宋元以后寺废。现仅存西鹿田寺,直呼其为鹿田寺。
鹿田寺占地六十井(平方丈、六十平方丈为一亩),为院落式建筑群体,共有三进。大门正上方有万历年间知府张朝瑞所题“鹿田寺”匾额。沿中轴线第一进为大门,第二进为穿廊,第三进为正厅(楼屋),面阔均为三开间,两侧各置厢房,共二十一间,形成封闭式院落。寺内看似普通,各学派大家来此讲经听书络绎不绝,为金华儒学宝库。
寺中并无常驻僧人,内外杂务早已被智者寺所托管,为首住持为瑞峰和尚,掌管寺中杂役,为鹿田寺增添香火、服务厢房住客。
“这鹿田寺,明为书院,为何仍称鹿田寺?”李仙侣下轿,已双腿麻木,为朱万侍掀开轿帘。
朱万侍谢过李仙侣,下轿说道:“寺字本意为秦朝官员办公场地。三公所在之所称为‘府’,九卿所在之所称为‘寺’。因高僧居寺讲经,去寺庙拜佛求经之信众甚多。随后,多数寺院遂成僧侣居住处之代称。”
朱万侍言毕,便发觉一滴雨水滴落头顶,说道:“谪凡兄,这一路旅途劳顿。你我先去东厢房住下吧!”
李仙侣恭敬不如从命,却见鹿田寺大门走出一位男子,形貌若教书先生。
“鄙人观景隐士,在此恭候两位公子。”这人毕恭毕敬,蓄山羊胡,脸上有些许细纹,约三十多岁光景。较为奇特之处,此人身着长衫红绿相见,煞是亮眼。
“见过观景先生!”朱万侍向先生作揖。
李仙侣心想此人少说该是一个秀才哉!便也恭敬作揖。
“鹿田风光秀丽,适合常居观景。观景先生名号甚好!”李仙侣称赞道。
“哈哈哈!过奖、过奖。观景另有他意。”观景先生言毕,便从脑后凭空摸出一束花。
李仙侣尚未反应过来这是怎般。朱万侍已拍手叫好。
李仙侣欲喝彩,却见先生已将鲜花举到自己面前。刹那间,鲜花化作火焰,在先生手中熊熊燃烧。李仙侣被吓得一惊,倒退几步,复而又见先生将火焰朝自己递来。
“使……使不得……”李仙侣身体失去平衡,上半身像是悬在半空中,伸手去接火焰也不是,顺势向后倒也不是。
突然,李仙侣腰上被某物所缠,身体继而被拉回到平衡,低头望去,这先生手中火焰早已化为绳索,将他牢牢护住。这一顿操作已让李仙侣目瞪口呆。
“久闻五经童子大名!”观景先生再次对李仙侣恭敬鞠躬作揖,说道:“鄙人方才所展示之戏法,皆小伎俩。”
“明了!社会事务皆为景。有看客,就会有景观。市井常有看客赏艺人卖艺,为博得喝彩、赚点小钱,是为小景;秦代有始皇帝倾举国之力建长城、修阿房宫,隋代有炀帝修运河通京杭,唐代有武后修通天塔,皆为劳民伤财、虚扬国力之大景。”李仙侣经方才惊险,如醍醐灌顶。
“五经童子果然名不虚传,短短片刻,就能深刻领悟观景之本意。”观景先生称赞道。
“观景先生名为观景,实则无欲观景,故居此守鹿田寺。”朱万侍说道。
“勿被外在景观所迷惑,最美之风景,永藏在心。雨愈大,请两位公子进厢房休息。”观景先生道。
四名抬轿武僧将两人行李搬入厢房,便也去西边僧寮休息。
“贤弟,你我就好似前朝之谢翱、方风,同游此地听雨,作下《鹿田听雨记》和《西鹿田寺听雨》之绝唱,辞藻无比之华美。”李仙侣言毕便吟诵起厢房墙上诗词:
乡余见南岳,僧言岳顶望日出海,看云生树石,与岩屋听风雨,敻异人世。尝疑其言之过,此游金华之北山,宿东西鹿田,夜闻风雨声,滃郁浥隘,琤琮澎湃,淅淅浮浮,冷冷廖廖,或散或裒,或赴或体,或激或射,或凌或沥,或沉或淫,或益或溢,其过虚若乘,其击实若盈,其举朽若胜,而振于叶也若凭,其赴于壑也若崩,其回旋于空而薄乎轩窗也,若涛风击舟而拥于败罾,是不可行而诘其名也。盖其地近洞天,山川鬼神,虎豹蛟龙,虫蛇罔象,烟云水石之所聚,故声郁而不散;其石虚窾窍坳,枅圈洼臼,峆峥口鼻之所出,故其声泊以深;其林木藿霏枯新,坚脆荣实,瘿液之所生,故其声泛以啬。其势之来也殊方,其席而怒也殊力,其散而于物也殊值,故能若无若有,万变而不穷。而畸人孤子,抱膝拥衾,感极生悲,而继之以泣,故其听也独真。于是信乡之所闻于僧者不谬。然僧之听乎此与人世异,而吾之听此复与僧异,知吾与人世与僧之所以为异,则兹游也,将必有与吾不异而深知此声者乎,是为记。
——元·谢翱《鹿田听雨记》
朱万侍听完,亦吟诗道:
禅栖投倦客,山雨起更阑。
窗叶散幽响,石林生峭寒。
洞深犹暗瀑,江远忽飞湍。
想像云萝外,应宜晓色看。
——元·方凤《西鹿田寺听雨》
两人谈起诗词歌赋,越聊越有兴致,秉烛到深夜。雨滴击打窗户油纸、屋檐瓦片、墙上石砖,如拨弦、如击钟、如擂鼓。鹿田山谷幽静,空山听雨令人心旷神怡。
三更夜,朱万侍已然睡去。李仙侣腹中隐隐作痛,辗转反侧终未缓解,独自出门,如厕许久终未解,撩起衣衫,腹中竟隐约有金光放出,一惊,险些掉入茅厕。
李仙侣蹒跚出茅厕,望鹿田山谷,却漆黑如幕,忽见山谷下有人影攒动,便打上油纸伞凑到山崖细看,却见一鹿一女。
“相传鹿田村名最早来源南北朝时期,刘有玉女驯鹿耕山中,常入城市贸易,以物换置角间,刻期而归,遂名其地为鹿田。”李仙侣正寻思,岂不是村民至今仍旧有驯鹿习俗?
他为解惑,蹑手蹑脚走下山谷,寻鹿女而去。雨天山路泥泞,忽的脚下一滑,李仙侣竟滚下山谷。他狼狈起身,见鹿女就在自己前方三丈处。鹿有灵性,闻声而走;女眸水灵,身姿灵巧。
所幸山坡无尖石,李仙侣全身无大伤,回望鹿田寺,距离已远矣。
“就当是下山,观女童驯鹿,洗个泥巴澡。”李仙侣见油纸伞已断,只得扔到一边,任凭山雨洗涤身心,借着山势继续追寻鹿女踪迹。
峰回路转,李仙侣渐感体力不支,离鹿女愈发远。转眼间,鹿女又凭空消失矣!李仙侣慌乱寻至一处平地,四下寻找鹿女踪影,无果,却见一个诺大山洞。山洞内及其宽阔,近一百二十井(两亩)大小,可共纳千人驻足。
“莫非,此乃传说中之……”李仙侣借洞口隐约月光,端详洞壁上所书三个烫金大字,念道:“双龙洞!”
他再抬头看去,洞楣所刻“三十六洞天”五字。传说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一说,金华山南坡之“双龙洞天”便是三十六小洞天之一,出自唐代高道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
洞四周有古木掩映,外有二门,中悬重幄,水陆兼奇,幽明凑异。
“然则,此外洞应为龙厅。双龙洞可为金华山第一奇景也!此行上山乘轿,险些错过奇景。”
龙厅高大明亮,洞高二十丈有余,长、深各十丈有余,洞内陈放排排石桌、石椅,可容千人品茶避暑。洞东壁题刻:
层峦迭障翠苍茫,石径云深草木香。
郁律肯嫌山路峻,康庄多厌世途长。
千年洞里风光好,一笑人间日月忙。
此日我来寻胜事,丹丘何处总成荒。
——后晋·非丘子《金华洞》
厅北有挂黄色“石瀑”,俨然若古人衣袍,乃传说中“吕先生藏身”处,相传吕洞宾曾隐身于此,或云,有村姑誓不嫁财主,被锁困在洞中,吕洞宾从此入洞营救洞中村姑。厅北尽头乃“骆驼仰首”“石蛙窥穴”“雄狮迈步”“金鹞展翅”等景观;洞中岩溶景观“仙人田”层层叠叠尤为亮眼,好一派仙居仙景。
景尽复现鹿女,李仙侣疾步上前,说道:“雨天风寒路滑。小姊,是否来洞避雨?”
李仙侣见对方未作应答,仔细打量,见此女子所穿衣着与方才大异,身形长高寸许,由一女童换作一少女,心中揣测:莫非与方才所见非同一人?
李仙侣又说道:“鄙人李仙侣,求学鹿田书院,可陪护小姊回村。”
李仙侣刚言毕,却见鹿女化为七彩,七彩合为混沌,混沌又生七彩,一人一畜复出。
“此乃……一后生与一只羊。这囡囡为何瞬间就变为后生呢?”李仙侣手抚后脑门,忽的灵光一闪,说道:“相传黄初平在金华山得道,此些溶洞皆为黄初平修炼之所。莫非,此为黄初平幼时?”
未等他言尽,这一人一羊便亦化作七彩,又瞬间褪去颜色,汇聚成为一团黑色混沌,如油纸伞面旋转。
李仙侣凑近细看,混沌背竟坐一尊石像,身彩道士装扮,惟妙惟肖,与真人无异。
“石像所刻何人?为吕洞宾、安期生,亦或黄初平?”
“是我……”身边竟有人低声细语。
“何人?”李仙侣环顾四周,终未见他人。
“无咎,是我。”此人声干涸、苍老。
李仙侣循声望去,声音如石像发出,令人不寒而栗。他咽下口水,壮胆伸手摸石像。这竟是一活人,吓得李仙侣向后倒退,股臀俱触地。
“你究竟为何人?鹿、女、羊、后生安在?”李仙侣刚问完,便见对方已飘离数丈远。
“莫非此人是神仙?”李仙侣寻迹追上去。
“神仙”轻飘几下,在一道石屏前屏空消失矣!
李仙侣随即吟诗一首:
洞天万仞落空翠,神仙何年上青霄。
蛟龙已去荒窟宅,鸡犬无闻遗井瓢。
冰湍洒洒暗犹落,岩雪阴阴春不销。
我欲乘风问生术,林间黄精深雨苗。
——明·张孟兼《金华洞天》
李仙侣细观眼前大石屏浑然天成,却见细水从屏下流出,断定这屏后必定大有洞天。他环视四周,见有一木板浮于水上,用手试探木板浮力,心想,横竖已被淋成落汤鸡,又滚上一身泥,倒不如接着洞泉洗身。他便匍匐上木板,手脚并用,逆流而上,入此三丈长、一丈宽、三尺高之地下河水道。当穿到岩底中间时眼前一片漆黑,似乎周围岩石一齐朝身上挤压来,岩石近乎擦着脸面。“千尺横梁压水低,轻舟仰卧人回溪”。进约二三丈,眼前景象豁然开朗。
在上岸处,抬头仰望,有一条青色钟乳岩纹自东北洞顶蜿蜒而来,另有一条黄色钟乳石自西北俯冲而至,人称“双龙”,龙状清晰可辨,形象逼真,宛如置身仙境龙宫。
宋代著名学者方凤在《金华洞天记》写道:“伛偻踏水入内洞,有形蜿蜒,头角须尾,凡二,屈蟠隐见,爪尖皆白,石如玉,所谓双龙也。”
洞内无灯火,洞顶无天窗,却有星星点点,照之宛如白昼。李仙侣定睛乃知,皆为萤火虫。荧光照耀洞内钟乳石、石笋、石幔、石柱、石钟,地下泉水众多,加之“晴雨石”等数十多个岩溶景观,琳琅满目,惟妙惟肖。李仙侣至此,忘却尘世喧嚣,体验“洞中方一日,人间已三载”之神奇。
李仙侣恍惚间早已忘却来此目的,所幸见“神仙”就在十丈开外,便寻身而去。历经半里路途,洞尽。“神仙”飘于洞壁上,匿身而入。
李仙侣轻柔双眼,洞壁上有一“龙耳”,可缩身进入。他登上洞壁初初一试,洞口狭小无法进入。他并未弃之,再次尝试,将腹中之气往上引,若至顶百汇,身形延展宛如一条龙,方才进洞。
洞中蜿蜒曲折,约十丈路程,又见豁然开朗,似有巨溪流淌、震耳欲聋。李仙侣循声向上,问得瀑声如巨雷回荡。空中忽有一焰火,似“神仙”所化,照见一瀑布悬空倾泻而下,从洞顶右侧石隙中飞喷而出,高达六丈,其势如万马奔腾。飞瀑落地,有似飞珠溅玉,流星飞舞,俄而渗入洞底,无形无踪,令人惊叹不已。沿石阶曲折而上临近飞瀑,顿觉凉风阵阵,雾气蒙蒙。
“莫非这便是传说中之冰壶洞?双龙与冰壶两洞间竟有耳洞相通。”李仙侣惊叹不已,继续寻仙而上,攀石阶二百六十多级,得一洞口。
冰壶洞口朝天,口小、肚大、身长,进洞如入壶中,故名。“神仙”早已在洞外等候,口中念诵诗词:
洞外烟云肤寸台,洞中冰雪互寻飞;
壶中日月凭谁记,水自飞蒙云自归。
——宋·金履祥《洞山十咏·冰壶洞》
“鄙人李仙侣,敢向仙人赐教!”李仙侣作揖。
“嘻!贫道达达,非仙人也,在此等候中土之炁,已然五十年矣!”唯见“神仙”浑身精瘦,黄发垂髫,少说也有八十岁。
“鹿、女、羊、后生皆为贫道戏法所幻化。公子受惊矣!”
“甚好,一场虚惊耳!无碍。洞中打坐寒风入骨,大师可需添置衣物?”李仙侣见自己浑身仍是泥泞不堪,欲收回方才所言。
“无碍。终等到中土之炁,贫道即可回观。”
“哦,大师所等中土之炁在何处?”
“公子便是。”
“我?大师切莫取笑我。我乃一介穷书生耳,家住兰溪夏李。”
“公子可窥腹中金色金华。”
李仙侣俯看腹中,金光又现,问道:“此为何物?金华……金华乃府治之名也!”
“金华即光也,光是何色?取象於金华,亦秘一光字在内,是先天太乙之真气,水乡铅只一位者此也。”
“如你所说,金华县之名,源于道家修炼太乙之真气。”李仙侣又问道:“何人所说?”
“吕洞宾所著之《太乙金华宗旨》。”达达又说道:“金华即金丹,神明变化,各师于心,此种妙诀,虽不差毫末,然而甚活,全要聪明,又须沉静,非极聪明人行不得,非极沉静人守不得。”
“此为何书?可否助我考取功名?”
“公子来金华观,便可得此书。”达达刚言毕,便化为一缕青烟,遁入无边黑夜。
李仙侣拾级而下,半晌,至金华观。
金华观又称赤松下宫,俗称黄大仙观,相传为赤松子安期生、黄初平登真羽化之地,始建于晋代。门口上方悬挂“金华观”三字匾额。
李仙侣推门而入,却见一老者与一后生对立站着。
老者问向后生道:“初平,羊安在?”
此后生名为初平,手指金华观大殿,道:“彼处也。”
老者向前望去,唯白石累累,问:“何处有羊?”
忽见初平叱咤一声:“羊儿胡不起!”猛然间,满山白石皆蠢然而动,化作羊群……
李仙侣揉眼复看,老者与后生早已不见,满山羊群又复回白石。白石形如羊群,栩栩如生,立于殿内供奉之黄大仙像左侧。
原来,方才后生便是黄初平,老者便是其兄长。
黄初平十五岁在外牧羊,被一位道人带至金华山石室中修炼,一晃四十余年,从未回家,其兄长四处打听下落,终在金华遇到一道士,道士告诉他说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兄长跟道士来到山中,果然见到弟弟初平。初平已成为仙人,容颜不改,为安心读书,免羊群遭虎狼袭击,均把羊变成石头。兄长知情后,也跟其学道,久而久之兄弟俩皆成仙,一为驾鹤、一为骑鹿双双飞升。黄初平从此也被敬称为“黄大仙”。
黄大仙神像,历代香火鼎盛,“金华观天”匾额是黄初平手笔。观门前石碑上所刻,乃宋代皇帝册封黄大之诏书。
二皇君诰
敕:
黄老之学,虽以虚无为主、澹泊为宗,而原其用心,实以善利爱人为本。初起真君、初平真君,尔生晋代,隐于金华。叱石起羊,以为得道之验;汲井愈疾,益广救人之功。岿然仙宫,赫然庙貌,一方所恃,千载若存。东阳之民,合辞以请。其按仙品,崇以美名,缅想灵斿,鉴吾褒典。初起真君可特封冲应真人,初平真君可特封养素真人。
淳熙十六年六月十七日
李仙侣细观大仙像,却见像前有一书,正是《太乙金华宗旨》。
他拾书端详,所书文字玄之又玄,所画图片不知所云。
“大师为何要传我此书?我乃秀才,考取功名才是第一要务,怎会去修身济民?”
“公子乃仙侣也!”殿中传来空灵之声。
李仙侣四处张望,终不见达达身影,出金华观拾级而下,又到双龙洞口,却寻得半山腰所遗弃油纸伞。他细看伞,完好如初。伞柄上依旧刻有“李仙侣”三字。他腹中剧痛已然消失如云烟。
此时,洞外也雨过天晴,天微微亮。李仙侣吟诗一首:
中天楼阁倚金汤,北望芙蓉瑶草长。
云暗赤松犹住鹤,山馀白石已亡羊。
五峰烟树生秋思,万古江流送夕阳。
羽客相逢传往事,至今洞口夜生光。
——明·陈逢春《宝婺观望金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