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风起海龙

第四十八章 你打你的,我玩我的

风起海龙 沂河秀才 2372 2024-07-06 15:34

  万历二十四年正月,西南边陲的深山密林中,战事毫无征兆地起来了。

  战争从来就没有单一诱因,奢寅的死不过是一个导火索。

  永宁水西本就有间隙,只不过之前有共同的敌人播州,二者才短暂联手,企图吞掉播州这块肥肉,随着奢寅遇刺,二者的裂痕再也掩盖不住了。

  当然,大规模调集军队必然需要不少时间,即便是这等只有弹丸之地的小土邦,从奢崇明下令调集兵马到永宁司正式对水西开战,已经过去五天了。

  正月初十,永宁水西这两个在整个大明都算很强的羁縻之邦,便碰撞在了一起。

  奢家几代人一直暗中积蓄力量,以求有变时在险中求富贵,因此实力颇强。此番进攻水西司,一上来便企图以雷霆万钧之势将其彻底清理掉。

  只可惜,暗中扩充实力的远不止奢家一家,安家也早就不安分,这倒并非完全是预谋造反,毕竟对于这些土司来说,强大的实力是存活下去的唯一保障。

  在拔掉几个哨卡,屠掉几个村寨后,永宁的攻势被顽强阻击在一个个边地要塞前,本身相对进攻,防守方就有先天优势,在水西军队与山寨土民顽强抵抗下,奢崇明的人马一时间并没有太大进展。

  然而,和谈是不可能的,安智期初并不想打仗,也为了消除误会,派遣过信使解释并谈判,不过,刚刚经历了丧子之痛的奢崇明理都没理,连面都没见就把信使剁成了碎肉。

  见此情形,安智也是大怒,于是双方便继续打了起来,短期来看再无转圜余地。

  由于实力相近,永宁水西在二地边境打起了拉锯战,双方都没有太大进展,也没占什么便宜,只是苦了参展的土司兵和周围的老百姓。

  “哈哈哈,左兄所料不错,这群土鳖果然自己先打了起来。”

  “我就说嘛,这些化外蛮夷胸无点墨,略施小计就能耍的他们团团转。”左云鹏甚是得意。

  贵州巡抚衙门,一众大员一边品茶聊天,一边以看戏的心态静静观察着这场闹剧,每有最新消息,便以600里加急送往京师。

  当然,看戏的可不止贵州的大员们,在海龙屯的山间别墅中,杨家也像看猴子一样,看着这场闹剧。在杨应龙心里,已不知道把安奢两家嘲笑了多少回了。

  年很快便过完了,一切生活生产也恢复了正常,织造局、水泥厂、机器局又开始了全负荷运转,满载棉布巨木的播州商船再次纵横长江。

  整个正月,忙完葬礼的安智和奢崇明仍像是斗红了眼的两只公鸡;永宁水西还在打着毫无意义的拉锯战,而且丝毫没有结束的迹象;贵阳城里一众老爷们还在看戏,朝廷指令还遥遥无期;海龙屯上,杨应龙一直在书房看书写字,杨朝栋已回播州城中处理政务,而播州机器局,首批定型并生产的30台蒸汽机也已经制作完毕。

  正月最后一天,杨可栋乘着经过改装的马车,来到了一片全新的厂房。

  这片厂房位于城外空地,占地不小,不过只有很少几个房子里面有些烟火气。在这几间房子里,摆着崭新的三十台蒸汽机,以及经过改装,与之相匹配的新式织布机。

  “点火!”

  杨可栋一声令下,蒸汽机锅炉被点燃,不一会儿,机器便隆隆地转了起来。

  联想起清末情况,杨可栋深知古代农民科学素养匮乏。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开工之前,杨可栋派机器局的工匠们现场拆卸组装了一台蒸汽机,以此进行反复科普。由于之前经过科普,一众女工尽管有些惊奇,却并没有恐慌等太大波动。

  短暂惊奇后,女工们便投入到工作之中,见状,杨可栋终于长舒一口气。

  “可惜,蒸汽机产量太低,看来得尽快强化冶铁了。”

  蒸汽机效率是水力机器的数倍,但目前播州机器局每两天只能生产三台蒸汽机,即便加班加点,一个月也就生产五十余台,这对生产扩大化是个不小的障碍。

  蒸汽机使用范围太广了,现在,蒸汽机便开始用于织布和给煤矿抽水,而在前几天,机器局一个年轻工匠奇迹般将蒸汽机应用到打制砖坯上,这种蒸汽打砖机一台便能顶近百个壮劳力,最重要的还是那点,机器永远不知疲惫。

  蒸汽制砖机是播州工匠的第一个创新式发明,因为之前实业部曾颁发奖励发明的章程,再加上杨可栋对科技进步的心切,对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享受之前实业部颁发的《殖产兴业章程续补》中十年专利权外,杨可栋另以播州宣慰司的名义奖励其白银一千两,为避免其挥霍,分十年给清,同时提拔他作为机器局技术主官。

  制砖机,杨可栋也早就想到,但因为太忙,这个优先级也并不算太高,便一直抛在脑后,能被工匠想清原理并发明出来,杨可栋非常欣慰。

  尽管制砖机刚刚被发明,还在调整定型阶段,并没有投产,但在可见的将来,至少在播州,砖瓦的价格将直线降低,青砖青瓦将不再是大户人家的专利,而是能应用到百姓房屋的修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农闲之际,除了轰鸣的工厂外,实业部还以高额酬劳引导,征召了大量民工前来修路,所有参与修路扩路的民工不但有工钱拿,还免除一年劳役,播州水泥路面越来越多,修路进程大大加快。

  一艘艘大船拉着布匹运往湖广各地,又从各地带回棉花、大米和白花花的银子,川黔甚至湖广,一个个不得意的穷秀才迫于生计,放下了酸臭的架子,纷纷厚着脸皮来到播州,或到城乡学堂教习识字,或到宣慰司各级衙门充当吏员。

  原本世袭土官的土地被分给了辖区内少地或没地的农民与佃户,参与叛乱的山寨头人在其亲族被清理一空后,他们的土地被分给了本寨穷苦百姓,控制山寨的不再是世袭头人寨主,而是公推的德高望重的老人。

  在杨可栋力排众议下,播州开始了轻徭薄赋的政策,这些被分下去的土地五年内免税,五年之后,税率也只有大明同期的二分之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