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场。
由于此处背靠邙山,地处阳面,因此场内前两日所下的积雪,此时也消融的差不多了。
校场之上,中护军夏侯玄一边巡营,一边不时的叫出一些军官单独问话。
他其实是想直接单独问苏慕一些事情的,只不过怕其长官司马骏对苏慕起疑,才不得已这样做。
“屯骑营军司马苏慕出列!”
“末将在!”年轻的军司马朗声回应之后,跨步走到中护军面前。经过数年的军中磨砺,此时的苏慕气势锋锐,宛如一柄开刃的利剑,英气逼人。
“苏慕,你到禁军屯骑营,有几年了?”夏侯玄拍了拍苏慕的肩膀。
“回禀将军,已经快两年有余,快三年了。”即便两人关系熟稔,苏慕依旧恪守士兵准则,以将军称呼夏侯玄。
“今年你已经二十好几了吧,也老大不小了。”夏侯玄故意试探道:“要不要我帮你做主,给你说门亲事?”
苏慕听了这话,微微一怔,他轻声道:“谢将军抬爱,只不过……末将早已有了心上人,而且答应过她,此生非她不娶,因此末将决对不会另娶。”
夏侯玄听了这话,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他最后确认道:“那,你的心上人又在何处,为何你不与她成婚?”
“将军。”苏慕双眼微红:“她乃是兖州人氏,末将当初升任军司马之际,曾托人前去陈留郡打探,这才知晓她已与其兄长迁居魏郡。后来……后来魏郡地震,末将便失去了她的音讯……”
夏侯玄已经可以确认,苏慕所说的心上人便是鲁燕无疑,他点了点头,拍了拍苏慕的肩膀道:“今日换岗之后,来青明门外,我带你去见一个人。”
苏慕满副疑虑,心情忐忑。他不知夏侯玄带他要见的是什么人。难道……
————
夜幕降临。
青明门外,阳渠水边。
苏慕换岗之后,早早便来到了这里。
“苏郎……”
一声熟悉的,轻柔的呼唤,似乎从身后传来。
苏慕瞳孔猛然收缩,他蓦然回首望去,那熟悉的身影正自远处缓缓而来。
“燕子!”苏慕难以置信,他欣喜若狂,瞬间热泪盈眶,立刻沿着阳渠水朝着燕子来的方向狂奔而去。
“燕子,苏慕答应你,再也不会抛下你了……”
远处,夏侯玄望着历经坎坷、久别重逢而又矢志不渝的两人,欣慰的笑了。
三日后,在夏侯玄夫妇、以及鲁仲雄的主持下,苏慕和鲁燕两人在洛阳城举行了一场热闹的婚礼。
————————
转眼间,已经又到了除夕之岁。
大将军府家宴过后,安乡侯曹羲与妻子卫鸢夫妇便回到了他们所住的府中偏院。
“良辰,快叫爹爹……”曹羲正抱着刚满一岁的小女儿,满面笑容。
“舒儿还小,还不会说话呢。”卫鸢笑着接过孩子,开始哄她睡觉。
这时,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曹羲打开门一看,原来是西院管家。
“什么事啊?”曹羲道。
“君侯,黄门侍郎傅嘏大人前来拜访。”
“兰石……”曹羲不禁一恍神,自从傅兰石投入司马门下以后,他已经好多年没有和自己还有泰初来往了。
“快请。”
“是。”管家应了一声,出门去了。
卫鸢让下人安排好茶炉炭火后,便抱着孩子去了内堂。
堂内,两个多年未曾往来的昔日好友,此刻一时相对无言。
过了半晌,曹羲才开口道:“兰石,这些年,你可还好?”
“都说黄门侍郎非贵族子弟难以入选,更是前途无量。嘏自以为尚可。”
曹羲听了这话,不禁苦笑。
“昭叔,我有一句话,想要告诫你。”
傅嘏轻轻搁下茶杯,望着曹羲,开口说道:
“如今大将军秉政,以何晏等人为台阁重臣、耳目爪牙,可是在我看来,何晏等人外表恬静清淡,但是内心险恶阴暗,贪图私利。倘若大将军继续听之任之,那终有一日,你们兄弟会被他们所迷惑,那时朝野内外,仁人贤士将会疏远你们,朝政也就会因此日趋衰败!昭叔,我希望你可以好好考虑我说的话。”
曹羲听了这些话,不禁蹙眉道:“兰石,你我兄弟今日好不容易聚一聚,就不要说这些令人烦忧之事了,说些别的吧。”
傅嘏笑了笑,点点头道:“也好。”
堂内,炉火正盛。
屋外,那雪却是越下越大了。
傅嘏走后,曹羲思前想后,最终还是决定把这番话告诉大哥,让大哥去决定何晏等人是否可以继续重用。
曹爽听了自家二弟一番的苦口婆心的话,只是笑了笑。对于这件事情,他并没有回复什么多余的话,反而很突兀的问了一句:
“三弟,你与何驸马等人撰修的论语集解,不知可否完工?”
曹羲听了这句驴唇不对马嘴的询问,一时之间有些愕然。
曹爽见状,笑着解释道:
“转眼间,便快是陛下的十二岁寿辰了,依照皇室惯例,陛下也该举行加冠礼、立皇后的大典了。”
曹羲听了这话,立即顿悟:
“大哥是想在陛下的冠礼上贡献此书,来为陛下贺?”
曹爽笑着回答道:
“然也!”
曹羲也笑道:
“这几年,我与何驸马、孙侍中、荀侍郎等五人宵衣旰食、夙兴夜寐,此书已然大成,这几日,我与何驸马再商榷完善几处,即可完工。”
曹爽闻言,拍了拍三弟的肩膀,表示了自己内心极高的赞许之意。
————
何晏此刻正在书房与刚刚造访的曹羲围炉把盏。二人此刻一边畅饮,一边商榷着论语集解中的疑难之处。
何晏此刻宽衣博带,举酒笑问道:
“昭叔,《论语·雍也》有云:仁者乐山,不知你作何解?”
曹羲稍加思索,举杯笑道:
“仁者乐如山之安固,自然不动,而万物生焉。不知驸马以为如何?”
何晏闻言,稍微思索之后,拊掌大笑道:
“妙,大妙!此论当浮一大白!”
二人对饮一尊,相视大笑。
曹羲此一句,将儒家仁者乐山之说,与道家玄学自然无为之说联系,极为高妙,也难怪何晏如此喜悦赞叹。
不多时,光禄大夫关内侯孙邕、大将军从事中郎郑冲、骑都尉关内侯荀顗三人也来到了何晏府上,几人寻章摘句,不消半日功夫,便将此书的纰漏之处一一补充完善了。
曹羲此刻看着满屋的竹简,眼神中尽是难以掩饰的激动之情。这数年来,他们五人广泛选录孔安国、包咸、周氏、马融、郑玄、陈群、王肃、周生烈等近代大儒关于《论语》的解释,枕戈待旦,到今日终于大成,完成了这部足以流传后世的不朽篇章。
五人此刻心中欢喜无比,纷纷放下了党派与政见的隔阂,同以觥筹交错来庆祝这些年的含辛茹苦没有白费。
曹羲虽然没有把傅嘏的话在宴会上直接告诉何晏,但这些话不久后还是传到了何晏耳中。
何晏自然十分恼怒,因此与傅嘏更加不和,不久以后,傅嘏因小事被罢免了朝内官职,外放为了荥阳太守,但傅嘏还未到任,便又被司马懿请为了太傅府从事中郎。
————
正始四年的春正月,连年没有战乱的洛阳城,显得格外的生机盎然。
今年,皇帝曹芳已满十二岁,因此,在曹爽与宗正的安排下,按照皇室惯例,举行了皇帝的加冠大典。
冠礼过后,曹羲在等人何晏、曹爽的带领下,正式向皇帝进献了他们呕心沥血完成的《论语集解》。喜好儒学的皇帝看到这个巨著以后,自然惊喜异常,皇帝立即便打开了开头的竹简,览目看了下去,开头自然是何晏、曹羲等人联名写的论语叙:
“论语叙曰:汉中垒校尉刘向言鲁论语二十篇,皆孔子弟子记诸善言也。大子大傅夏侯胜,前将军萧望之,丞相韦贤及子玄成等传之。……安昌侯张禹本受鲁论,兼讲齐说,善者从之,号曰张侯论,为世所贵。……古论唯博士孔安国为之训解,而世不传。至顺帝时,南郡太守马融亦为之训说。
汉末大司农郑玄就鲁论篇章考之齐古为之注。近故司空陈群,大常王肃,博士周生烈皆为之义说。前世传授师说虽有异同,不为训解,中间为之训解。至于今多矣。所见不同,互有得失。今集诸家至善,记其姓名,有不安者,颇为改易,名曰《论语集解》。
光禄大夫关内侯臣孙邕,光禄大夫臣郑冲,散骑常侍中领军安乡亭侯臣曹羲,侍中臣荀凯,尚书驸马都尉关内侯臣何晏等上。”
就这样,天子一连数月,手不释卷终于将这篇巨著阅览了一遍。
半年以后的夏日乙卯日,便是皇帝的大婚之日,曹芳立了皇后甄氏,并大赦了天下。
看着皇帝日渐年长、学问渐深、威望日重,身为师父、看着皇帝长大的夏侯玄自然十分欣慰。
不过,看着皇帝一天天变得更加清醒,司马懿心中却不是个滋味。
天子大婚之后,紧接着便率领着文武百官前往太庙,特意下诏祭祀了已故的二十位大功臣:
故大司马曹真、大司马曹休、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太常桓阶、司空陈群、太傅锺繇、车骑将军张郃、左将军徐晃、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太尉华歆、司徒王朗、骠骑将军曹洪、征西将军夏侯渊、后将军朱灵、后将军文聘、执金吾臧霸、破虏将军李典、立义将军庞德、武猛校尉典韦。
曹芳将这些功臣的灵位配享在了太祖武皇帝的庙庭之内。这自然是对朝野上下忠志之士的最大鼓励与安慰。
十二岁的皇帝仰望着前代帝王、列祖列宗。
他心中默默祝颂道:“太祖父、祖父、父皇,诸位列祖列宗在上。希望你们可以保佑兰卿,保佑我大魏江山永固,天玑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