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风遗梦

第一百六十三章 兵合一处

汉风遗梦 小康牛肉酱 6554 2024-07-06 15:42

  刘备也不知道当前船队所停的位置,因为他也没有在长江之上行过船,更没有一张像样的行船地图。而木原青山更是不清楚目前船队所处的位置了。他压根也没进来过大汉长江内陆的河道。最为要命的是刘备还不敢派人登岸去打探。因为他很清楚,秘密行军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一但行踪暴露对他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他现在还不为自己这边担心,他在担心的是两个义弟到底怎么样了?有没有根据自己的命令率军前来助力?

  真的是希望两位义弟来助自己吗?不,他内心最希望的两位义弟能够更多的吸引朝廷兵马的注意力,最好是能够将朝廷所剩无几的主力引起过去,好让他彻底毫无顾忌的挺进到帝都洛阳。

  刘备深知自己的两位义弟的本领有多么强大,朝廷要想堵住他们两人的兵马,那么没有级别相同的武将去制衡是根本做不到的,至少在兵马数量上要倍于自己的两位义弟才行。

  吕布、马超、典韦三人都在幽州与和连作战。赵云又在东郡一带与张扬周旋,而皇帝本人与右丞相徐庶又在昌邑救助灾民,想来想去他再想不到如今的洛阳还有谁能够阻挡自己的脚步,如果两位义弟再来助阵的话,那么此事便大功告成了。

  不得不说刘备分析还是很多的,有理有据,思路也算是很清晰的。

  可是很多事人算不如天算。他没想到和连败的这么快,更没想到张扬败的更快!如果他已经知道皇帝早就针对他的水军做了一系列都部署的话,恐怕早就调头往回跑了。

  不过遗憾的是现在就算他想调头往回跑也跑不掉了,因为距他不远的地方甘宁的水军也在缓缓的向西而来。如果刘备这个时候调头的话,甘宁最开心了,连跑路的力气都省了,直接开干了。

  洛阳传给刘备的信鸽内容依然是皇帝还在昌邑没有回京,京城基本上一切如旧没有什么太大变化。期盼主公速速来京。

  刘备不知道的是其实他的人早就被盯上了,信鸽的所携带的书信内容也早就被换掉了。

  有了这份书信,刘备的内心踏实多了,至少目前看来他的行踪还没有进入到大汉朝廷的视线之内,那么自己还是很安全的,最主要的是自己的赢面越来越大,这是一个最好不过的消息了。

  赤壁这个地方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无论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还是苏东坡的《赤壁怀古》都将这个地名深深的镌刻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天意。总之,刘备所驻船之地正是这里。

  时间进入到了九月。韩州的刘晔用了牺牲一座城池的方式将从他这里登陆的东倭军彻底围困在里面,形成了关门打狗的局面。最终因为缺少食物导致东倭人狗急跳墙,逐步将其消灭在了这座不大的小城池内。

  打扫战场的时候,其惨状可堪称人间地狱。

  相比韩州,杭州的剿灭方式刚好相反,鲁肃以一个城市作为诱饵,诱使夷州土著叛军不停的攻打这座城池,当叛军的损失过半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被鲁肃粘住跑不掉了。

  随之鲁肃调来其他城池的郡国兵一举围歼了这支夷州土著叛军。

  消息传到刘辨手里的时候刘辨已经到达了南阳,从南阳找寻了几艘船只直接经淆水进汉水往江夏方向而去。

  “陛下为何这里还没有发现敌军的船队?难道敌军没有从水上而来?”

  “恶来,你是在怀疑朕的判断吗?”

  “不不不,末将不敢!末将,末将只是担心遇不到敌人没有仗打,末将岂敢质疑陛下?”

  “哈哈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看看这江水!”

  “江水?江水有什么不一样吗?还不是那个江水?”

  典韦把脖子伸出船舷外面盯着江水反问到。

  “你这个憨货,朕让你看江水,你就只看水,你就不看看水流的速度?这里还不是长江主道,水流已然如此迅速了,敌军若是从长江口顺江而上的,依他们行船的速度一天根本行不了多远!又或许他们还停留在某一处等待江水缓和一点再行船也未可知啊!”

  “啊?原来如此啊!多谢陛下指点,要依末将哪能看到着水流的速度看出来敌军的进军速度?”

  “水流速度只不过是简单的水军作战基本条件,你不是水师统领,你不明白这点也是常情,不过兴霸应该很清楚这点。所以他做水师都督,朕放心。

  喜竹,可有探马探的敌军船队目前到达何处了?”

  “回陛下!尚未收到!”

  “那可有益州李儒那边的消息?还有甘宁水师的消息?”

  “陛下!也未曾接到!”

  “陛下!那我等是否不必继续前行?否则一旦遇到敌军船队我们岂非寡不敌众之局面?”

  典韦突然想到了孤军深入这个道理,赶紧的问刘辨道。

  “怎么?恶来是怕我们孤军对敌?”

  “回陛下!正是!”

  “应当不会,依照时日路程上推算,就算我们想要遇见敌军至少还需三四日才能相遇。若是明日天黑之前还没有益州和水师的消息传来,朕便不再前行。”

  刘辨这么一说,典韦和喜竹都松了一口气。便不再为刘辨的安危担忧了。同时他们也在内心祈祷着这些消息快点到来。

  这消息要么不来要来就来几个方向都来。益州李儒的,海面上周泰的,还有长江水面上甘宁的都在第二天午后到了。

  躺在甲板上的刘辨懒懒散散的一个个的口述着回复的命令道

  “命周泰陈登与东莱港登岸待命,没有军令不得再次下水。

  命甘宁继续加快速度追击,最好早日让敌军水师看见我军水师船队的身影。

  命李儒抵达南郡江面时与朕汇合,谁先到等对方,不得先行离开。

  速速飞鸽发出。”

  “诺!”

  喜竹接令之后立即去安排信鸽饲养员放信鸽去了。

  “陛下,俺老典有一些不明白?为何要让甘都督他们尽快让敌军看见他们呢?这样一来,敌军定然不会与之作战,我大汉水师船型巨大,且装配有巨弩,火油弹还有火药弹等犀利武器,他们唯有加速西进这一条路可行。这样一来岂不是给我等带来了麻烦?恐怕准备作战会变得很冲忙啊!很不利于上游拦截了吧?”

  “恶来,你问的好,不过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朕问你,当下什么时节了?”

  “现如今已是九月了,怎么陛下这水军打仗难道与月份有关?”

  “非也!九月份乃是秋收时节了,朕猜想敌军由于太过自信,肯定是轻敌冒进了,恐怕携带的粮草未必能坚持多久,朕是害怕他们寻一个合适的地段登岸抢收粮食,这样一来会给长江沿岸的百姓带去灾难的。要知道长江沿岸尤其是荆州境内可都是鱼米之乡啊!

  若是他们看见了兴霸的水师舰队,试问他们还敢有这个想法吗?”

  “啊?原来如此!还是陛下考虑周全,连这一点都想到了。真不知道对方是该有多么愚蠢,敢与陛下为敌,真是不自量力。

  唉?对了,陛下您知道对手是什么人了吗?”

  “这个,从这些地方传来的消息对比朕已经确定了,这个不知死活的家伙是谁了,既然他想玩火,那么朕就慷慨点,送他一场大火,希望他能笑纳!嘿嘿…”

  刘辨玩味的扬起了嘴角阴笑道。

  看着刘辨的这个笑容,典韦内心就在嘀咕了:也不知道又是哪个倒霉蛋要惨咯!陛下的这个表情一出准有人要倒霉了。

  一路顺水而下,这速度自然是比逆水行舟要快上许多。

  两岸的山峦郁郁葱葱,因为是初秋的缘故也有很多的花草树木叶子变得深红,变得金黄,变得暗紫…总之这五颜六色的山林这个时节看上去真的很像一副天然的油画一般美不胜收。

  立在船头的刘辨迎着凉爽的江风,此时都心情格外的愉悦。视觉上的盛宴有时候真的可以令人陶醉。这份陶醉几乎让他忘却了即将到来的战斗有多么残酷?不,或许他觉得不应该是去参加什么战斗才对,倒更像是一场乘舟游历山水般的旅行。

  九月初十这天刘辨的船队先于李儒的船队到达了南郡附近的江面上,南郡太守乃是昔日荆州本土人士,虽名不见经传,单也算是个好官,至少当地的百姓很喜欢这样的官员。

  每当有大事件发生,需要百姓都要参与进来的时候,地方官员如果有号召力,一呼百应,那么说明你的为官在当地那是深受百姓拥护的。反之,不管发生什么事,官府召集百姓的时候总是那么小猫三两只,那自然不必说,百姓们那是根本不搭理你。

  这个年代的百姓那是非常的善良于纯朴的,并且对官府和当官的都有一种天生的敬畏之心的。

  刘辨的船队虽然数量上还可以,但是终究不是一支像样的水师舰队,大船小船都有,再加上他也没看见船队上打着什么旗号,最关键的是他没有接到任何关于水师来他南郡地界的指令。

  南郡太守之所以来江边的原因是有沿江百姓发现了船队禀告他的,他是在附近组织百姓打算抢收粮食呢!这也算是巧了,因此他很快来到了江边。

  沿江的岸边站立着很多百姓,他们也一样关注着船队。手里的农具让人看上去更像是一支农民起义军一般。

  “陛下这些百姓都围着看什么?难道他们把我们当成贼寇了?”

  喜竹忍不住的问道。

  “恶来看见没有,那边有一个官员,待会船往岸边靠近点用弓箭绑上一纸书信射过去,让他带着百姓离开,趁着天气好抓紧时间抢收粮食,在这里凑什么热闹?”

  岸边的南郡刺史收到了来自船上信件打开一看吓了一跳。原来刘辨为了隐藏自己的身份没有用喊的,如果喊出来的话那么这里的百姓就都知道这只船队里面有皇帝在那要不要是被细作发现就是一件麻烦事。

  信的内容大致告诉他,这支船队上运载的都是皇帝的羽林卫去执行一项任务,命他带着百姓赶紧离开,同时火速通知其他沿江官府召集百姓抢收粮食不得有误。沿江官府若有发现有人从江面上弃船登岸的话,一律擒拿,如遇反抗就地格杀!信的落款是一方玉玺~天子之玺。

  这其实不能说是信了,说成圣旨更为贴切了。这样的安排,目的很明显那就是将刘备的活路彻底封死了。

  在水上大汉水师无敌天下这一点刘辨心里非常清楚。而这个时候的陆地上如果朝廷正规军队在的也是不惧刘备的,刘辨这么做的目的更深一层的意思是担心刘备船队里有东倭人,既然三个地方都有东倭人,没道理船队里没有,想来这是不可能的事。一旦这些东倭人登岸之后,凶残都本性有可能会对手无寸铁的百姓露出獠牙。鱼死网破的事谁能保证不会发生?

  “朕不是下令给沿江各级官府了?为何着消息没有送达?真是一群饭桶!

  看来安逸久了,也不是一件好事啊!”

  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初秋的夜晚天色开始黑的早了。船队都抛锚停在了江心,徐徐的江风吹来,没有一丝丝粘身的感觉,冷一分嫌寒,热一分嫌燥。

  坐在船边沿双腿悬空在江面上的刘辨脑海的思绪万千,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处理了,他开始一一梳理,等到这场战事结束之后回到洛阳,需要做些什么?从哪里开始?又会面临多少困难?等等…

  “陛下,用膳吧!您瞧,将士们捞着了江鱼,这羽林卫火头军难道都是您的弟子吗?这鱼蒸的真叫一个好!”

  喜竹端来一个小木桌,上面有一盘炒时蔬,一碗汤还有两条蒸江鱼,一份红烧羊肉,一份米饭,还别说这菜看起来还真不错,至少刘辨认为很对他的口味。

  跟随刘辨时间长了,无论喜竹还是典韦他们都知道皇帝的性格了,对于吃饭这方面,根本不会将究排场。简单,干净,营养搭配合理均衡就好。

  再者出征在外能吃上这样可口的热饭菜那是一种享受。

  “恶来,一起吃,喜竹去装一大盆饭过来,然后你自己去吃饭,吃完再来,这里我和恶来两人吃够了。”

  “陛下!这是您的饭菜,末将怎么好吃?末将还是稍后在吃吧!”

  “不必,一起吃,这么多朕一个人哪能吃完?这里也算是战场了,不必在意君臣有别那一说,随军史官敢乱说话,朕剥了他的皮。”

  “如此,多谢陛下!末将放肆了。”

  典韦的饭量确实惊人,不过他可没敢放开了吃。刘辨也知道他自己没有吃饱之前,典韦也决不会敞开来吃。他的本意就是不希望食物浪费了,所以他很快的将两小碗米饭送进了肚子里。

  “恶来,这里的饭菜都吃完,不可浪费!朕吃太饱了,去转转。”

  后世的人无贵贱之分的思想,在这个时代的确是太超前了,能与皇帝单独同桌而食,吃的不是饭,是臣子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是臣子的荣耀。也许就凭这个,可以在大汉境内横着走,没有人敢把你怎么样?就算做了点出格的事,人家也会说:算了他不能惹的,你也惹不起,陛下都单独和他一起吃饭的,他可是陛下的心腹爱将,惹他你是寿星老吃砒霜吧?嫌命长?

  当然这种现象刘辨不可能不知道,他也不是什么人都喊着一起吃饭的。能被他喊着一起吃饭的人就那么几个,而这几个人都是他信赖的人,放在哪里他都放心的人。

  夜空,繁星一片。大半圆的月亮已经很亮了,月光洒在了这个江面上,暗银色水面波光粼粼。偶尔能听夜枭飞过时留下的啼叫的声,给这寂静又晴朗的月夜增添一道自然的音符。

  很难想象这是战争即将到来前的夜晚。

  头枕着双手躺在甲板上的刘辨,仰望这星空,心里却在思念着他的家人,当然主要是佳人。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多么美的夜晚!多么美的星星!”

  刘辨自言自语的说道。

  “陛下!诗情大发了,可惜奴婢粗陋不懂得欣赏,真是大煞风景。”

  “小竹子你可有思念的人?”

  “啊?思念的人?这个…奴婢的双亲去的早,奴婢对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要说思念还真是除了思念也没别的了,当然奴婢现在最思念的要属义父了,也有些日子没看见他老人家了,还真是怪像念的。”

  刘辨突然觉得自己问他一个太监关于思念的人其实本身就是个笑话。如他懂什么叫思念也是一件怪事来。显然喜竹把想念和思念当成了一回事了。

  苦笑了摇了摇头,继续欣赏他的夜空了。

  也许是老天怕他无聊了,不一会警觉的号角想起来了。

  喜竹赶紧抬起头顺着声音的方向看了过去。而刘辨淡定都说道

  “不要紧张,定是益州的船队到了。”

  果然船队后方远远的就看见一窝的火点就像萤火虫一般缓缓的向这边移动着。船头挂着的气死风灯,远远的看去可不是就慈昂萤火虫吗。

  半个时辰不到的时间,李儒就出现在了刘辨的船上。刘辨依然枕着手躺在那里没有改变他的姿势。

  李儒一上船就赶紧跑到刘辨不远处对着他大礼参拜道

  “微臣李儒叩见陛下!”

  这时候刘辨才做起来,淡淡的说道

  “文优辛苦了!经年不见,可还好吗?”

  “微臣谢陛下垂问,托陛下的福,微臣一切都好!”

  “文优起来吧!晚膳用过了吗?”

  “回陛下!微臣早已吃饱了,不吃饱了没有力气打仗啊!”

  “哈哈哈哈…文优啊!上次见面时应该还西凉平叛时候吧?那时候朕不过是大皇子,而你在董卓帐下亦是默默无闻,而今时过境迁,一眨眼都十来年过去了。

  想想人生何其短暂?不过啊!朕还是要感谢你能够劝慰董卓不伤害朕的母后,还有善待了朕的家。

  若是这两点没有做到,朕必杀你。”

  “微臣汗颜!陛下乃是天佑之人,任谁也不敢与您作对,当年董仲颖没有与您作对是对的,否则恐怕他死的会更早。

  微臣也庆幸自己没有做出令陛下龙颜大怒之事来。如此看来微臣尚有些走运啊!

  微臣写陛下宽宏大量不但不罪微臣,反而重用微臣,此有生之年微臣只供陛下驱策。”

  智者间的交流无需太复杂,越是简单,越看起来不简单。而外人看来他们说的都是没有营养的家常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