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灭掉袁氏、降伏乌桓、震慑公孙康后,基本统一了北方的曹操,豪气丛生,于东海临碣即兴做了一首诗,名曰《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一身浩然正气,自任风雨飘摇,佁然不动。当时,病重的郭嘉说了几句遗言,“明公,你是一位出色的诗人,更是一位优秀的主公。可惜吾命不久矣,不能再随您征战天下,请明公恕罪。如今北方已然平定,关中若是用钟元常便用。中军师荀公达,可担我之责也。不能为您你出谋划策,我亦伤矣。我观贾文和必将长寿,其私为曹丕之师,可托矣。待其不行,再择他人亦可。明公,我……”曹操看着郭嘉去世,只觉得自己失去了天下。比失长子曹昂之痛还要更甚。
曹操回到许都后,决定来一次大改革,北方已无人能言,南方更是惧怕曹操。曹操要给自己升官,抬高地位,曹大司空之职已然满足不了曹操。当时,三公之中和曹操一般地位,只有司徒赵温,另一员则是太尉缺席之。
赵温在三公位置上做了十五六年,迎立献帝前赵温便在司徒位置上,比曹操任司空的年头还要长。赵温能做这么久司徒,一来是曹操在外征战,统一北方,无暇顾及朝中政局。二来则是荀彧担任尚书令多年,朝中威势不次于曹操,要保三公之一的赵温很容易。三来则是赵温自身,小心谨慎,未有太大过错,即使许都有人举兵谋反他也从未出现过。
于是,曹操想要动他,不得不考虑百官心思,事后影响。如今北方一统,没有人再敢说曹操不好,曹操也不怕人说自己不好。但是,毕竟曹操也要注意影响。至于赵温,必然要免官下岗,回家养老。但是否以“莫须有”罪名论处,曹操则要考虑一番。
这时,九卿之一的光禄勋郗虑向曹操密报,赵温犯了不检点的事,便欲通过选举曹丕为他的属官,来博取您的信任,实在是小人也。曹操听到郗虑如此急匆匆送来的消息,只是微微一笑,“鸿豫,有劳了。待明日,我向上检举赵温,你就去抓了他。然后,免了他的官吧。”第二日,曹操表“温辟臣子弟,选举故不以实”。献帝欲以开脱,然而迫于曹操施加的压力,下令抓了赵温,免官。
这位做了曹操同僚十数年后,终于下岗,赵温是高兴还是失落,兼而有之吧。毕竟,从司徒三公之一跌落到庶民,失落是在所难免的。至于喜悦便是曹操没有杀了赵温,在与曹操同阶十几年已经足够了。被免官而不是被弄死,赵温已经知足了。
赵温免官以后,三公空缺两位,只余司空曹操。曹操很满意,时任光禄勋的郗虑又密报曹操,“尚书府不欲居于人下,同时,刘表欲自称大司空。余请司空废三公,建丞相府。”不管郗虑说的真假,曹操都很满意这人有眼力劲,更是睚眦必报,曹操突然心中有了一个有趣的主意。
曹操感慨司空府,官员任职已满。是时候要扩府,增加编制,废掉三公,自称丞相或许不错。顺便驻扎邺城,把许都彻底放手于荀彧一行人的尚书府。朝廷毕竟是朝廷,只是畏惧我的权势而苟且如今。而我曹操的班底和亲信,则是曹氏一族以后的希望。
于是,曹操以皇帝诏令,下令废止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公,恢复西汉时的丞相、御史大夫制度。
曹操自己出任丞相,并继续担任冀州牧,开立丞相府。曹操委任冀州别驾崔琰为丞相西曹掾,前司空东曹掾毛玠为丞相东曹掾,元城县县令司马朗为主簿,冀州主簿卢毓(卢植之子)为法曹议令史。另外丞相府有五大军师,荀攸为中军师,钟繇为前军师,凉茂为左军师,毛玠为右军师,华歆为军师,董昭为军祭酒。而五大谋士,军祭酒郭嘉身死;荀攸在中军师任上;荀彧时任尚书令,统领朝中内政;程昱时任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务;时贾诩不过军谋祭酒。
在三公废止、丞相府建立后,曹操不仅在事实上,而且在名义上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而同时还恢复了御史大夫,没有恢复太尉。
御史大夫这个职位,按理来说,应该由曹操班底里亲信之人担当,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曹操让光禄勋郗虑,这个没什么贡献的人,成为了仅在其下,检举是非的御史大夫。这便是曹操心中那个有趣的主意,令人捉摸不透的心思。
献帝之下,最大的除了丞相曹操,便是郗虑。这让当时很多人不理解,郗虑出身不显,唯一值得令人注意的身份便是经学家郑玄的徒弟,他本人其实毫无能力。估计曹操看重的是郗虑这个人的人品,为官得罪不少人,又有一颗挟私报复之心,适合检举之职。扫平朝中不服之臣,待朝中无人不言丞相府好,郗虑也就该下岗了。
说白了,郗虑就是一个替罪羊,为抹黑郑玄做贡献,为曹操杀人找理由,最后便是自己玩完。名义上是曹操之下的老大,如果他自己真的这样认为自己比曹操亲信还要大,从而摆谱朝堂,就没几年活头了。卿不见前司徒赵温乎?同朝三公,却是有名无实,低到不能。
待郗虑这一上任后,便开始报复那些看不起自己的同朝官僚。比如说,曾经郗虑和少府孔融有隙,孔融当面说郗虑,“可与适道,未可与权。”,认为郗虑一无是处。孔融与曹操更是意见不合。孔融对于征战在外的曹操,没有什么好印象。孔融认为曹操是曹贼,又曾经上奏认为应当遵照古时京师的体制,千里以内,不得封建诸侯。曹操怀疑他所谈论的越来越广,更加害怕他。
然而,因为孔融名重天下,表面上装着容忍,暗中却嫉忌他正确的议论,怕阻抗自己的大业。郗虑精通人心,在上任不足两月后,收集孔融罪证,后便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果断将孔融处死,并株连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