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新朝的领导班子
新朝成立了,王莽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依靠金匮符命,高祖刘邦给王莽安排了一份详细的领导班子。
你看得没错,王莽不是自己选拨的高层官员,他在新朝成立之初,并没有立马打造一支高效的,团结成一股绳的队伍,他全盘接受了汉高祖刘邦的人事安排。
刘邦对王莽是真好啊!不仅把自己打下的大汉江山拱手让位于他,还苦心积虑的帮他考察了干部,任职岗位都拟得一清二楚。
让我们来仔细看一下这份清单:
皇帝:王莽(这个没得选)。
太子:王临(这个差不多也没得选,长子王宇死于”吕宽狗血案”,次子王获因杀奴自杀于下野封地,三子王安因两个哥哥的非正常死亡而被吓疯,剩下的就只有王临,这些是正妻所生,小妾所生还有王匡和王兴)。
三公:大司马甄邯,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
四辅:国师刘歆,太师王舜,国将哀章,太傅平晏。
四将:更始将军甄丰,卫将军王兴,前将军王盛,立国将军孙建。
这份名单除皇帝和太子外共11人,这11人就组成了新朝的领导班子,其中有些人是跑龙套的,有些人却来不及大戏开场,就早早的领了盒饭,下面对这11人做一个大概的介绍。
大司马甄邯,是连相三代帝王的大司徒孔光的女婿,甄丰的亲弟弟。甄家两兄弟应该是王莽最早的班底,是在王莽入仕不久就建立了很深的交情。在王莽初次出任大司马时,就不停的提拔甄邯,以此向孔光释放善意。后专权,遇到弹核的奏拆,王莽很少直接出面,都是将想法告诉甄邯,再由甄邯转交孔光上奏。之前哥哥甄丰的仕途走得更顺些,王莽“安汉公”时,甄丰即为四辅之一的少傅。两兄弟为了王莽的皇位上下奔走,立下了汉马功劳,刘邦在天之灵看在眼里,建国元年,甄邯被任命为大司马,封承新公,为三公之首。
大司徒王寻,是王莽的同宗,但应该不是至亲的关系,至少出五福。他是靠跟着王莽的军队脚步走上来的,王莽在军队上每上一步,就提他一步顶自己的缺,他被任命为司徒,封章新公。
大司空王邑是王莽五叔前大司马王商的次子,在封建朝代,只有长子才能成袭爵位,因此作为王商的次子,很早就和王莽一起在社会上打拼。对于王莽政权来说,王邑可谓是根正苗红。血缘纽带和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使他和王莽始终有着十分亲密的联系。尤其是在镇压农民起义军的过程中,王邑战功显赫。从小就是王莽的小跟班,对王莽忠心耿耿。始建国元年,王莽登上皇位后,王邑被任命为大司空,封为龙新公。
大国师刘歆,这可是正宗的刘氏宗亲,他们的友情起于王莽任黄门郎时,是王莽真正的知己。刘歆就像一个军师,在王莽的背后默默的出谋划策,作为刘氏宗亲,心甘情愿的让王莽取代大汉。王莽登上皇位后,即封刘歆为大国师,嘉新公,成为万人敬仰的四辅之一。刘歆的儿子刘叠被封为伊休侯。后来,刘歆的女儿刘愔嫁给了王莽的儿子、太子王临。至此,作为臣子,王莽给了他所有的荣光,刘歆可谓是位极人臣,再也无法升迁了。
太师王舜,王莽堂叔前大司马王音长子,王莽堂弟,父死,袭爵为安阳侯。哀帝死,王莽执政,为车骑将军,迎立平帝,迁太保。王莽居摄,为太傅、左辅。王莽称帝,自己向太皇太后王政君求玺未得,后王舜遵王莽命见王政君才求到玉玺,持之予王莽。官至太师,封安新公,为莽四辅之一。从小就与王莽兄弟情深,可惜没陪王莽走到最后,新莽始建国三年(11年)病死。
大国将哀章,广汉梓潼人,新朝成立前的太学生,靠着政治投机一步登天,走到了这一个位置。“金匮”就是哀章发现并上交朝庭的,“金匮”事件也让他成为了天选之人。盛名之下的哀章并没有被王莽所看重,新朝之初,哀章依《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被任命为国将,封美新公,成为位属上公的四辅之一。资历的短浅,从未为官的经历,都使他不可能对王莽的改制有什么贡献,不太富有的背景使他的行为“颇不清”。这说明,一时的投机成功,并不表示着永久的幸运,不久他就被王莽所疏远。
太傅平晏,王莽亲信,负责掌管机密。以长乐少府起家,与刘歆、孔永、孙迁共治明堂辟雍,有功,各奖千户。平帝元始五年封侯,始建国元年封为就新公、太傅,为莽新四辅之一,后被免去官职,病死。
更始将军甄丰,作为最早跟随王莽的老人,曾经身居少傅高位,冒着杀头的危险,在王莽身边鞍前马后,顺利的把王莽扶上了皇位,所图的可不是这个职位,现在这职位连弟弟甄邯都不如,这是明显的贬官,虽被封为广新公,位列四将之首,儿子甄寻封侍中京兆大尹、茂德侯,仍不能平息他心中的怨恨,这也为他后面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卫将军王兴,这是一个幸运儿,不知是为了增强符命的可信度,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本是一个闲居的城门令史,没有什么作为,更不会有什么能力。庆幸的是,他的名字被哀章稀里糊涂地写进了符命,他也腾云驾雾般地变成了新朝的新贵。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是哪位祖宗的坟头上冒出来了青烟,让他直插云霄,占大便宜了。他被王莽任命为卫将军,封为奉新公。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王莽还把自己的长孙女王妨嫁给了他。虽然王妨父亲王宇早在“狗血案”中被处死,自己的小家庭在王家达不到最尊贵,但不管怎样也是当朝皇上的长孙公主,王莽应该还是对王兴很器重。卑微的出身和无知的头脑使他不可能跻身于王莽政权的核心圈内,他也不可能对王莽政权有所帮助,只能是一个政治的遗弃物。
前将军王盛,另一个幸运儿,和王兴一样,被王莽政权任命为前将军封为崇新公。之前,他只是一个引车卖浆者,甚至连一个引车卖浆者都不如,只是靠卖饼为生。但上天既然掉下来了馅饼,免去了他的劳作之苦,王盛自然是喜出望外。但他也同样不懂政治,只能是行尸走肉,也就更谈不上有什么建树了。唯一令王莽感到安慰的是,他对王莽政权忠心耿耿,属于死忠那一类。
立国将军孙建,字子夏,始建国元年被任命为立国将军,封为成新公。和王莽政权中的其他人物相比,孙建仕途顺利,一帆风顺,哀帝时就已经崭露头脚,是一位难得的干才。王莽新政时期,孙建在铲除刘氏残余势力、对外作战等方面都建立了不少功勋,深受王莽喜爱。可惜天不假年,孙建在天凤二年死去,使王莽深以为憾。这应该算是新朝少有的将才,可惜天不与新朝便,早早的收走了所有大杀器。
你会发现这份名单当中王氏子弟并不是特别多,只有三位,王寻,王舜和王邑,而且这三位本就身居高位。真正的幸运儿是哀章,王兴和王盛,他们都是靠“金匮”走上的仕途。
哀章是玩政治投机才飞黄腾达的,在常安学习时,他看见王莽居位摄政,看穿了王莽想称帝的内心想法,投其所好,制造了两个铜柜,将杜撰的“天帝行玺金匮图”和“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装入其中,除了点明上天让王莽承袭天下外,还写明王莽的大臣应该是谁,而且这个家伙趁机还把自己的姓名也塞在里面,共十一人,连将来的官职都写得明明白白。压上身家性命,赌了一把大小,提着脑袋帮王莽吆喝。
这个铜柜成为了王莽登上皇位的最好法理依据,自然而然里面写的什么就是什么,高祖都让你当皇帝了,其他的还不给他老人家面子,哀章就这样靠政治投机的小把戏爬到了人生的巅峰。
从种种迹象表明,“金匮”是哀章一手炮制,但从甄丰的遭遇来看,哀章是王莽的工具也说不定,当初甄丰的势头,以及甄家两兄弟的权势,哀章就算编,也断不会将甄丰降一级,以当初一个太学生对朝堂的观察,当然是谁位高权重就写谁呢,这样把甄丰弄下去,情理上有些讲不通。
一朝天子一朝臣,有新人笑,那就得有旧人哭。公元9年正月,贬汉诸侯王三十二人为公,王子侯百八十一人为子,四裔称王者皆更为侯。公元10年二月(新莽始建国二年),废汉诸侯王公者为民,刘氏特权阶层被取消一切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