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是在每年高一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后和高二第二学期的开学期间。
刚期中考完后的班级总是显得消沉,这一次为期一周的学工无疑给了我们欢愉的空间。
临行前的周五,班主任再次把我叫到阳台,“学工我就不去了,记得管好班级。”
男孩点头,“对了,你怎么没穿校服?”“外面是啊,里面是自己的衣服。”“你这样的搭配很难看。”……
————
学工的地方,不在学校。
“我们这次学工的课程是摄影。你们哪个是班长?”学工处老师问道。“是我。”男孩兴奋地开口。“好,记得负责好班级。”……
学工的前两天只是初步熟悉摄像机和理论知识,之后则是定位扫视以及拍摄小短片。至于夸张的演技,仿佛是男孩的强项。
第一次拍摄“抢劫”,第二次拍摄“偶遇”女子——从一路不知所谓的狂奔到偶遇批着衣的女子,转身却是男生的搞笑情节,这些都是男孩的设计。不知道因为他是班长,所以别人愿意和他组队并听他的、还是他的能力的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午间休息,“这次活动不能带手机。”男孩对着几个看手机的女生,“履行”起自己的职责,最后却是一副大度妥协的样子:“当心点,别被老师发现了。”男孩不知道,这一幕被偶然来视察的班主任瞧见……
最后两天,是一个大任务——拍摄一段七分钟的微电影。
看着其他组“古惑仔”、一幕一幕的定格式电影,男孩这一组却苦恼起来,一番商议后,男孩当导演,另外一个同学当副导演。二人面对着一张要写千字的剧组表格推脱不下,但最后男孩获胜。
而臆想总是圆满,拍摄时却遇到许多苦难,看似短暂的七分钟,剧情的设定却完全跟不上时长。经过努力和“投机取巧”,男孩将之前拍摄的几个情节裁剪进去,构成了相对连贯的故事(忘掉过去,重新开始):
一个曾经不务正业少年曾经抢过劫,也戏弄过路边的女生,但最后却落得乞讨为生。
他每次都在放学是蹲在学校门口,用家人生病的借口试图博取小孩的同情心。
一个孩子路过,他便死拽不放,并且嫌同学给的二十块钱太少,最后引得路人(友情帮忙参演)围观,但随着一个路人叫嚣着大家来看热闹,其余人都是指指点点,不作行为。
这时有一个路人看不下去,出口制止,批评了无动于衷的观众,也给了乞丐不少钱,但最触动人心的是他教育乞丐的一番话,让乞丐幡然醒悟。(字幕:或许迷失自我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可是却失去了最好的自我)
情节的最后一幕,是乞丐骑着车送快递的背影,他被顾客称赞,于是笑道:“北平快递,使命必达!”这句话因何而来?使他们班之前组织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前往剧场观看的《海棠依旧》,那是他们第一次出游……
而视频到此为止,总共四分半,距离要求的七分钟还差许多,于是我们又“讨巧的”截取许多花絮(相互指责,矛盾嫌隙带最后相互理解,拍摄完成),还有每个人的拍摄感言,男孩一个人足足讲了将近一分多钟。
在最后一天给全班分享时,大家对那句“北平快递”感悟良多,看到最后又不禁吐槽:“花絮比正片好看,结尾真能‘哔叨’”。
学工五天就此结束,怀着惆怅的心情最后一次踏出学工的院校,男孩依稀记得,那个校园的国旗总是升得很高……
当几个人决定一起吃个饭庆祝时,男孩却在校园门口见到了他母亲。
“你怎么来了?”男孩不满开口,因为母亲的出现,扫了他和同学一起的兴。
“今天是学工的最后一天,我来接你啊。”母亲听出了不满,耐心解释。“嗤……”男孩正值逆反的时候。
“那个,别这样和妈妈说话啊。”副导演劝了我一声,男孩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径直离开。
可是最后母亲还是问出了我缘由,还让我跟他们一起……
男孩总是认为自己背负了很多,就连离开五天的学工生活都回惆怅,但是母亲,总是无怨无悔地承受着自己的一切……
男孩拍摄的情节叫做“找回自我”,可是面对此刻的一切,徒留心酸……他忘了,这次期中考试并不理想,可母亲始终给他以鼓励,从未有过逼迫……
学工路上,男孩走着走着,一走,就是无数个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