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废公九年(公元前375年),齐太公田和之子田午弑杀其国君兼兄长田剡,自立为君。田午出名的地方不多,但他的谥号可是响当当的,与春秋五霸一样,齐桓公(为了区别于姜小白,通常记做田齐桓公或齐桓公午,也有史料把他记做陈侯午或田侯午)。
田午杀了兄长,夺了他的君位,这没有为齐国带来任何有用的东西。并且,田午在位时也没有任何作为,如果非要说一个的话,那就是稷下学宫了。
“稷”是齐都临淄一处城门的名称,“下”也就是附近的意思,“学”指的是学习,“宫”也就是房屋、府邸的意思。
连起来读“稷下学宫”也就是指城门附近的一所学校。
什么?一所学校也算有所作为?大伙先不要急,我们先来看一下这所学校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当年,魏文侯尊子夏为师,开设西河学派,致使魏国学术昌盛,从而吸引了众多天下人才纷纷来到魏国。面对众多的人才,魏文侯择优而仕,很快,在魏文侯君臣们的努力下,魏国开始了一段称霸天下的历史。
西和学派的成功刺激着远在齐国的田午,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稷下学宫悄然成立,所以他的目的也就可想而知了。
自春秋进入战国后,天下纷争,为了生存和强大,各诸侯想尽了办法笼络天下人才。而此时的天下除了战事多变外,各学术之风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中原大地上。除了有名的孔家儒学外,还有以李悝、吴起、公孙鞅等为代表的法家学说,以及道家、墨家、名家、阴阳家、农家、纵横家、兵家、医家、杂家等百来种学说。
各种学说各有所长,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生而为君王服务。
谁能让诸侯国力强盛,谁能让诸侯连战连胜,谁能让诸侯受他国朝拜,谁能让诸侯驾驭群臣,谁能然各诸侯百姓依附,谁就是好的学说。
所以,除了已经成名了的儒家和法家外,世人仍旧在不断探索,而稷下学宫的作用就是为这些百家学说提供一个孕育以及发展的场所。
田午广收天下士人,不管是哪家学说,都一并纳入稷下学宫,并且还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这些来自各方的士人在一起讨论、争辩、吸收以及相互学习,很快,稷下学宫就形成了一个百家纷争,学术不断推新至高的局面。
引领天下学术,这只是田午的幌子。他创办稷下学宫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吸收天下人才,使学宫成为齐国的智囊团,为齐国在政务、财物、军事、民治等各方面出谋划策。
所以,随着稷下学宫的逐渐成熟,这里“学”的作用越来越小,更多的是一种交流与相互吸纳。加入稷下学宫的人大多本就是有经天纬地之才,只是报门无处,所以才来到了这里。来到学宫后,他们可以广识天下人才,更重要的是,可以接触到各国高层。
于是,稷下学宫也就成了这些怀才不遇之人的一个跳板。
从稷下学宫设立开始,它就很好的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源源不断的为齐国提供了各种人才,比如说孟子、邹衍、申不害、荀子等日后大放异彩的人都是出自稷下学宫。
然而,田午虽然创办了稷下学宫,但他却没能等到稷下学宫最繁荣昌盛的时候。
田齐桓公十八年(公元前357年),田午去世,其子田因齐继位,也就是先前出过场的齐威王。
齐威王继位之时,魏国已经走在了下坡的路上,公孙鞅也才刚到秦国不久,变法还处于排除阻力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齐国已经开设了稷下学宫,也就是说,齐威王是捡现成的。
齐威王三年(公元前354年),上一章讲过,赵国攻打卫国,然后邯郸就被卫国的老大魏国给包围了,这就有了第二年的桂陵之战。
由于一举挫败了纵横天下的魏武卒,齐国声威大振,这对年轻的齐威王来讲是绝对的鼓舞。然而,有时候对年轻人的鼓舞并不一定是什么好事,比如齐威王。
有些人一出道就处在人生的高峰,但是这往往会让他们失去该有的斗志,桂陵之战后,齐威王便是处于这种状态。
齐威王六年(公元前351年),这老兄便开始了饮酒作乐,不问政事。
由于齐威王开始荒废,齐国各项工作任务就开始落下,随后各种问题也就接踵而至。
于是,齐国也就成了别人欺负的对象。
而这时候,任何想欺负齐国的人都是不会错过机会的,像鲁国、卫国、韩国、赵国、魏国等诸侯都纷纷趁着这个时候来进攻齐国(有的还打了不止一次)。
一时之间,齐国呈现了一派繁荣的景象(被群殴的景象)。
落后就要挨打,而挨打是不好受的,所以荒废政务没几年的齐威王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为了重振齐国国威,齐威王烹杀了这几年来误导自己的佞臣(这里心疼他们一秒,明明是齐威王自己作),开始重用一批贤臣。
随着齐威王的醒悟,很快,齐国又走上了富强的正轨。
而就在齐威王醒悟的同时,秦国的公孙鞅却做了一件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
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公孙鞅来到了魏国。
回到自己的故地,公孙鞅感慨万千,当年魏惠王既不听公叔痤的话用自己,也不听他的话杀自己。连杀一个人都不屑(不用自己动手,只要开开口就行),这是何等的蔑视。但是现在,公孙鞅是以魏国劲敌、秦国大良造的身份来到魏惠王面前。
当然,公孙鞅来到魏国既不是为了在故友前面炫耀,也不是为了气气魏惠王。他来这里是有一个目的的,那就是游说魏惠王称王。
魏国虽然在桂陵之战中被重创,但魏惠王很快就扭转了战局,随后又向西夺回了安邑,并且那时候邯郸还在他手里,再加上在襄陵之战中勇挫齐国联军。种种迹象表明,魏国依然强大。
因为魏国强大,秦国就真心奉他为王?
秦国可没那么怂,公孙鞅游说魏惠王称王那是有心机的。
魏国自魏武侯后虽说开始下坡,但实力犹存。秦国虽说自秦献公起开始上坡,但远还达不到魏国的水平。这是秦孝公与公孙鞅的共同认知,所以,为了麻痹魏国,给秦国制造成长的时间与空间,也为了让魏国招致天下的嫉恨,加速他下坡的速度,公孙鞅才出了让魏惠王称王这损招。
这招并不是很高深,是个人都看得出,魏惠王也不例外。但称王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魏惠王还是有点忍不住,于是,他做了个选择---先会盟一下诸侯。
同年,魏惠王邀请宋、卫、邹、鲁等诸侯在逢泽(大梁城附近)举行会盟。会盟期间,魏惠王摆出周天子的架势,试图发号施令。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会盟除了十几个小国外,赵国的赵肃侯(赵成侯的儿子)、秦国的公子少官也都有参加,可谓是给魏惠王攒足了面子。
魏惠王毫不顾忌别人的感受试图称王,这可让与魏国比邻的韩国看得很不爽。一方面是畏惧魏国强大的实力,生怕威胁到自己,一方面也是出于极度的不甘心,于是,韩国勾搭上了齐国,试图联手对抗魏国。
赵魏韩向来是一家,韩国吃里扒外的行为彻底惹怒了魏惠王,于是第二年,魏惠王命穰疵为将出兵伐韩。
很快,韩国败下阵来,随后便向盟友齐国求救。
收到韩国的求救信后,齐威王立即答应,但是,并没有马上出兵。
韩国的使者见齐威王欣然允诺,没有任何怀疑,即刻便返回了韩国报告情况。
然而此时,齐国依旧没有出兵,但是韩国不知道。
听说齐国要来救援,韩国的胆瞬间肥了起来,便命大将正面迎战魏国。关于魏国的战斗力,大家都是知道的,结果,韩国又败了下来。然而韩国依旧不气馁,继续迎战,结果,还是败了下来。
再战,在败。
再战,再败。
如此接连五次。
等韩国第五次败下阵来的时候,他们才察觉到了不对劲。
这齐国的援军就算是一路观光旅游也该到韩国了,这会还没到,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啊。
都这时候了,韩国还在关心的齐国,可想而知,魏惠王的愤怒是有原因的。
其实,齐国答应救援韩国是真的,但他并没有说马上就救,只是韩国人自己理解错了。
齐国人是聪明的,魏国携大军而来,士气正盛,如果这时候自己贸然把兵力投入战场,必然会与魏国展开残酷的肉搏战。而肉搏战的恐怖之处,上过战场的人是知道,齐国人并不想让自己的士兵去经历。
但是,当魏国与韩国大战了数次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此时的魏国纵然获胜,必将也付出代价。更重要的是,士兵的心里承受也会收到一定的打击。也就是,士气会开始低落,毕竟自己身边每天都会死人,搁谁身上也受不了。
所以当韩国第五次兵败的时候,齐威王便命田忌为主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率领齐军奔向魏国而去。
等等。
战场不是在韩国吗?你去魏国干嘛?
其实齐国也是有苦衷的。
十年过去了,齐国依然不敢正面与魏国对抗,还是只能玩玩围魏救赵的把戏,当然这一次他救的是韩。
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齐国援兵,本来苟延喘喘的韩国瞬间又活力爆满,随即对魏国发起反攻。
韩国是复活了,但魏惠王可就不高兴了,本来已经胜利在望了,结果齐国又来横插一脚,这谁受的了。于是魏惠王决定,放了韩国,将兵锋指向齐国。随即,魏惠王命令魏军从韩国撤兵,然后任命太子申为主将,庞涓为副将,整军待发,试图与齐国一决高下。
魏惠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43年),由田忌率领的齐军已绕过韩国战场深入到了魏国境内。与此同时,魏国太子申率领的魏军也已经盯上了入境的齐军,正尾随其后,企图找一个合适的作战地点一举将齐军歼灭。
悄悄的跟随,乱叫的不要。
就这样,太子申一直跟在齐军的后面,自认为没有被齐军发现。然而,孙膑是一个比他更狡猾的人,后面跟着大队人马,其实他早就已经知道了。而他之所以不给魏军来一个回马枪,他的想法跟太子申是一样的,企图找一个合适的作战地点一举将他歼灭。
并且,孙膑还早就选好了地方。
齐军一步一步的往前走,太子申则紧跟其后。每当路过齐军驻扎过的营地时,太子申都会细心的派人进行检查,而在这几次的检查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现象:齐军留下的灶坑一次比一次少。
灶坑是用来做饭的,一个灶坑可以做多少饭,这是可以估量的。而随着灶坑的数量减少,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齐军吃饭的人也在减少。得出了这个结论后,太子申和庞涓认定,齐军必然有大量士兵在行军的过程中逃亡,这说明齐军内部已经开始出现了问题。
得到这个推论后,太子申和庞涓都兴奋不已,于是,庞涓主动请命,自己率领轻骑前去追击齐军。
桂陵之战的战败是庞涓一生的耻辱,为了洗雪这份耻辱,庞涓十年来忍辱负重,等的就是今天这个机会。
然而,当庞涓率轻骑追击齐军的时候,齐军却一反常态也加速了行军步伐。于是,为了报仇,为了雪辱,庞涓又做了一个当年一样的决定---丢弃辎重,连夜追击。
其实,从减灶开始,魏军就已经落入了孙膑的圈套。
减灶是真的,但齐军士兵逃亡则是假的,为的就是给太子申和庞涓制造一个假象。说起来啊,还是师弟了解师兄。孙膑断定魏军看到齐军减灶后,庞涓必然会做出率轻骑追击的决定。
而在庞涓分兵的同时,孙膑也从齐军中分出了一万弓箭手来到了一个叫马陵的地方,在选好地形后,孙膑又命人把路边的一棵树剥掉了皮,并在上面写上了一行字。
齐军在前面跑,庞涓在后面追,很快就来到了马陵。当时天色已晚,追到马陵的庞涓便失去了齐军的踪迹,这时,路边的一棵树映入了他的眼帘,隐隐约约可以看在书上的一行字。庞涓急命士兵拿一个火把过来,凑近一看,上书:庞涓死于此树…..。
庞涓正念着,然而,就在他还没有念完的时候,头顶便箭如雨下。
什么是箭如雨下,记得电视剧《亮剑》中有一个片段,说的是八路军部围困了日本的一个小队。这个小队由于装备精良,作战素质高,八路军硬是攻了几次都没有效果。直到李云龙出现的时候,李云龙把三千颗手榴弹分发给了一个营的战士,通过工兵挖战壕的方式靠近日本小队的阵地,然后一声令下,要求一个营的战士把三千颗手榴弹在十分钟之内全部丢出去。
我想,这就应该是箭(弹)如雨下的效果吧。
试想一下,孙膑命令齐军的一万弓箭手躲在路两边的高处上,一字排开(假设这路长两千米,一万人分列两旁,也就是说一米要站两到三个人),每人给他们派发几十支箭。然后要求他们在听到命令的时候在最快的时间内把自己所有的箭都射出去,你说,路中间的庞涓和他的魏武卒受得了吗!
答案是肯定的,除非你铁甲包围到了牙齿。但是,魏武卒装备再好,他们也没有用铁甲包围牙齿。
所以,魏武卒再一次败在了孙膑的手下。
看着身边的士兵一个一个的倒下,不可一世的庞涓终于放弃了最后的抵抗,抽出自己腰中的剑刺穿了自己的身体。
随着先锋部队的全军覆没,太子申率领的大部队也出现了极大的恐慌。在这样的背景下,齐军掉头反击,很快就击败了魏国的大军,并且还俘虏了魏军的主将太子申。
太子都被俘了,魏惠王的损失不可谓不大,你说魏国这几年到底犯了什么太岁,桂陵败完了马陵败。
马陵之战的意义是重大的,并且,这还不是对魏国一家而言的。比如齐国,由于在桂陵和马陵先后战胜了魏国,并且还是为了救援赵国和韩国,这么说起来,名义上就占了大义。再加上自身的崛起,齐国便有了代替魏国称霸之势。
除了齐国外,赵国和韩国也是有一定影响的,毕竟这两次作战的起因都是因为自己。魏国自魏文侯以来就一直以三家之首自居,并且还经常对赵韩两国呼来喝去,现在好了,魏国的势头被压下去了,三家又差不多来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齐国、赵国和韩国得到的利益是眼前的,但却不是最大的,要说在随着魏国的衰败中,获利最大的一个诸侯,非秦国莫属。
从晋文公起,晋国就是阻拦秦国东出的障碍,随着晋国的解散,魏国又成了秦国的心头恨。现在好了,魏国的势头也下去了,秦国东出再也没有了阻碍。虽然现在秦国还没有东出的实力,但总有一天,它会踏着魏国的领土一步一步蚕食崤山以东之国。
魏国败了,几家欢喜,但是魏国却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悲哀。因为魏文侯和魏武侯给魏国积攒了太厚的家底,以至魏惠王败了这么多年都没有败干净。所以很快,魏惠王就走出了失败的阴影。
魏惠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4),马陵之战后的第九年,魏国又恢复得差不多了,而跟韩国的关系也早就修复了。于是在这一年,魏惠王带着韩昭侯以及一干小诸侯来到徐州。在这里,一个老伙伴早已等候多时。
看着姗姗来迟的魏惠王,齐威王急忙上前迎接。
自从齐威王醒悟之后,齐国国力急速上升,而魏惠王很快也就看清了这个形势。所以,他此次前来徐州的目的其实是来朝见齐威王的。当然,说是说朝见,但魏惠王和齐威王的地位是没有高低之分的,所以,用会盟来形容更合适。
在会盟仪式上,魏惠王尊齐威王为王(这是真心的,不像公孙鞅那心机),而齐威王一个人不敢独自称王,于是,魏齐两国共同称王。
关于称王这事,其实楚国、吴国、越国在春秋的时候就干了,但是,他们是以蛮夷自居的,所有不用中原礼仪称号。现在随着齐国和魏国的相继称王,周王室最后的一点脸皮也被人扯了下来。
而在齐威王和魏惠王之后,秦国、赵国、韩国、燕国等诸侯也开始纷纷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