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进不慌不忙,上前喝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何拦住我的去路?”
为首一个头目反问道:“你是什么人,为何犯我们九里山山界?”
“我知道这里是九里山。速去与你家首领回话,就说梁山泊九纹龙到了。”
那头目见史进威武不凡,不敢造次,连忙使一个喽啰去了。
等不多时,山上下来两个首领,来到史进面前,双双拜倒:“哥哥到此,有失远迎。”
史进哈哈大笑,与二人回礼。那二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年与史进、朱武在少华山结义的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当年少华山众人上梁山之时,为免宋江猜忌,陈达、杨春带着本部人马攻打芒砀山,诈败至此,以为日后暗中之援。
今日史进至此,争功心切,便思量携旧部同去扬州。因此前来与陈达、杨春相见,说了这件事,二人听了也是大喜。
三人互说别后经历已罢,陈达随史进去见柴进,杨春归山寨整治宴席,准备迎接柴进大军。
柴进听闻陈达来投,喜不胜收,急忙来迎。
史进便道:“唐猛、贺太平在九里山扎寨,他二人一向敬仰柴首领江湖大名,特来相投。”
唐猛是陈达的化名,贺太平是杨春的化名,二人到九里山落草后,怕走露消息,便用了这两个名字。为免行文絮叨,后文仍以二人本名相称,诸位看官勿要困扰。前番陈、杨二人投上梁山泊时橙特意装扮过,加上二人在梁山泊时日很短,又刻意深居简出,因此众首领都没认出他二人。
陈达当下纳头拜道:“久闻柴大官人大名,只是无缘拜会。果然闻名不如见面。”
柴进道:“区区贱名,不足挂齿。今日和两位豪杰相会,柴某三生之幸。”
陈达便请柴进并众首领到营寨中,杨春率一众小头目迎接入席。山上喽啰中有许多是少华山的老人,事先都得了吩咐,只装作不认识史进。
当日席上,陈达亲口说了投效之意。
柴进大喜,问道:“不知山上有多少人马?”
陈达道:“有两千余人。”
柴进寻思道:“虽说只要粮草供应得上,约束得力,兵马总是多多益善。但我这人马总共才五千,若是来了一下子来了两千余人,只怕尾大不掉。梁山泊那里军官团人马不过四成,宋江行起事来就碍手碍脚。我在此军中根基还不如宋江在梁山泊稳,如何能容纳这么多人?贪多嚼不烂,坏了脾胃,还不如不吃。”
柴进这里一迟疑,史进那里便知他心思了。这个事情,临来之前,朱武已经提醒过他。他见柴进先问了人数,随后便沉思,就知道是忧心此处。
史进回想着当日朱武的说辞,对柴进说道:“唐首领心意可嘉,但远去那里是客军,人马多了粮草供给不上。小弟有一言,不知当否。不如有二选一,只拣选一千精锐同去,其余人马留守山寨,将来事有不谐时,也是一路援兵。”
柴进道:“此言甚当。只是前去之人除精锐外,还需自愿,不然士气不高。唐首领能否点兵,容小可对众喽啰说几句肝胆之言?”
当时陈达敲鼓聚兵,拥着柴进到了点兵台。
柴进清清嗓子,便道:“你们想必已知我的身份了。我这次去扬州,非为王图霸业,而是为救民水火。如今朝廷昏聩,放任贪官虐民。祖宗江山,败坏不堪。小可不才,愿以一己之力收拾旧山河。你们若是愿意追随,不可心存杀人放火、趁机劫掠之杂念。大军之中,令行禁止。若是受不得军法约束的,也勿自寻苦吃。”
柴进这番话,气势尚足,但意思却有些夹杂。先说不为“王图霸业”,又说什么“收拾旧山河”,别人若说“收拾旧山河”倒也罢了,柴进一说,事情就有些不对味了。他是什么身份?大周柴家后裔!他要收拾谁的旧山河?自然是大周的山河。
众喽啰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陈达任由众人议论了一会,然后叫愿去的留下,不愿去的散去。
九里山山寨沿袭了少华山一向的规矩,整军甚严,几息之间,便剩下七百余人。那些喽啰不用人指挥,自然而然排成一个方阵,留在场中。
柴进又道:“吊民伐罪虽是天理,但也需讲人情。你众人,父子俱去的,父去子留;兄弟俱去的,兄去弟留;独子的,便不许去;年少不足十四的,也不许去。”
那时讲究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便是落草也不例外。听闻此话,又有二百余人退出阵外,还剩下四百余人。
陈达出言道:“这些人经过如此拣选,虽还不是正统,但已有几分堂堂之师的气势。柴首领果名不虚传。”他之前都是称呼柴进为“柴大官人”,但此时换成了“柴首领”。
柴进笑道:“皆赖平素唐兄弟治军。”他投桃报李,也换了对陈达的称呼,之前是“唐首领”,换成了“唐兄弟”。他忽然住口不言,指着阵中一个少年道:“这位小兄弟,请出来。”
那个少年身量还未长成,只挺着胸脯走到柴进面前。
柴进问道:“你多大了?”
“我今年十四。”
“十四?你要说自己只有十二说不定我就信了。”
“不敢隐瞒首领,我是只有十二。”少年低下头去。
“没听我说么,十四以下不许去。你太小了,不能去,留在山寨吧。”
“去年官军到村里抢夺粮食,杀了我全家,还要杀我。他们那个时候可不觉得我小!首领给我个机会,我要报仇。”
看着这个少年愤怒的目光,柴进好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郭京。”
“姓郭么?我们还真是有缘。”柴进笑了笑,“成全你了。你今后跟在我身边,我会找人教你本领,如果你坚持不下来,你会发现我和官军很像。”
随后柴进便叫裴宣登名造册,由陈达统领那四百人单立一营,号为“九里营”。陈达要求与史进同掌此营,并愿为副。柴进本不想答应,见他再三请求,方才准允。
大军那时已连续行了五百余里,士气虽然还高,但也是疲劳不堪,柴进与众首领商议一回,便在九里山修整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