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从山上下来三十多名僧人,个个健步如飞。他小心翼翼在后面跟着。
这些和尚,除一名红衣僧、三名黄衣僧外,其余皆为蓝衣,都是从少林各堂抽调的高手,耳力自是不凡,只因一来急于赶路,二来脚步杂沓,是以未对周边状况多加注意,使他得以隐藏行迹。
众僧一路疾行,半个多时辰转下道旁树林,穿林后来到了一片开阔的草地。
草地上,两位蓝衣老僧并排而坐,他们对面当先坐着一名黄衣僧,后面坐着四排四纵十六名蓝衣僧。众僧闭目养神,有的眉头微皱,有的嘴角有血,显然刚刚经历了一番激战。
新来的三十多名僧人将那两名老僧围定。
红衣僧双掌合十,道:“阿弥陀佛,两位师叔,正圆有礼。”
正圆是少林主持,他口称师叔,那这两位老僧岂不比他还高一辈分?或许他们就是江湖传言走失的高僧?
百里俊一边琢磨一边瞧,也未见二老僧口唇如何动作,其中一人说道:“方丈师侄,我和衷成师兄欲巡礼天台山,参禅悟佛,已向您禀明,您派寺内众高僧一路追索,是何道理?”
正圆恭谨道:“衷毕师叔,近日听说日本国有武士偷入中原,欲对我少林不利,两位师叔虽武功已入化境,但毕竟年事长矣,若途中有个闪失,正圆罪业深重,特来找寻,一来回护,二来还请二位师叔回寺,共商应对之策。”
那老僧立时瞪住正圆,厉声道:“正圆,出家人不打诳语,你这分明是想劫持,是不是别有他念?”
正圆依旧语气平和:“正圆不敢,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两位师叔也不必固执,还是跟我回寺吧!”
衷毕旁边另一老僧叹了口气。依衷毕所述,这老僧正该是衷成。
衷毕怒道:“我二人既已决意云游,是万不会更改的。你若强留,还凭本领吧!”
正圆道:“没想到二位师叔这么快就恢复了元气,既然如此,那正圆只有得罪了。”
百里俊这才想通,这两名衷字辈老僧可能做了对少林不利的事情,他们或与日本武士有什么关联。众武僧找到二老僧后,联手与二老僧比拼内力,双方都受内伤,但显然二老僧内力稍胜一筹,是以恢复也更快。看状况,正圆是要用武力将二老僧擒回少林。又想十七名武僧联手竟丝毫不能占得他们便宜,他们内力之强简直不可想象。
这时,衷毕坐在了衷成身后,正圆坐在衷成对面,二人各伸双掌相对。正圆身后,新来的三名黄衣僧及其他三十多名武僧则扇形排开坐下,都将手掌搭在了前面僧人的肩上。
衷毕沉声道:“方丈师侄,来吧!”
众武僧齐齐口宣佛号,忽的连声爆喝,后推中,中推前,前推方丈,整个队伍如波浪般向前倾斜,所有武僧将内力都集中于正圆双掌之中。
刹那间两股如惊涛奔雷的内力撞在一起,震荡开来,数丈之内草皮被掀翻,沙土飞扬,激荡起一片尘雾。
过了半晌,尘雾渐淡,衷毕身后地面数道裂痕如小蛇游动开去。众武僧人人脑后都升腾起了白气,衷毕面额也微有汗珠,衷成却面不改色。正圆的手臂已有些颤抖,身体也向后倾斜,显然已落下风。
百里俊大步从林中跨出,在场众僧俱是一惊,但他们要么在比拼内力,要么在打坐调息,都无法上前阻止,是以都戒备起来。
衷成道:“小兄弟,少林家事,你还是不要插手,小心伤及自身。”
百里俊正想一探究竟,便和颜道:“两位大师与众高僧比拼内力,尚能从容言语,足见内力高深,实在叫人佩服佩服。”继而又佯怒大声道:“但你们为何勾结日本人?”
两老僧忽的睁开眼睛,神情闪烁惊疑却未开口辩白。百里俊见状,舒展双臂拍向最后排一名武僧肩头。刹那间一股强劲无比的内力从后向前涌去,正圆身子忽的向前一倾,两老僧同后摔倒,大口鲜血从口中喷了出来。
百里俊见状,只以为是七重无极功内力霸道,但实际上另有别情。
正圆伸手点了二老僧的软麻穴,道:“两位师叔好生歇息吧!”说完带着黄衣僧人向百里俊走了过来。
百里俊这才看清其中一名黄衣僧正是云游大脚僧。
正圆道:“小施主,老衲正圆感激不尽。”
百里俊躬身还礼道:“方丈大师不必客气,晚辈百里俊,贸然出手,还请大师莫怪。”
众僧都是一怔,正圆问道:“可是数月前为雰褐派解难的那位少年英雄?”
百里俊道:“哪里!上次都是岳安娘揭破歹人毒计,在下哪有半分功劳。”
他口中谦虚着,心中却不解他们为何也知道此事。
正圆见他少年持重,增了不少好感,引见了黄衣僧,他们分别是少林云游苦波大脚僧善忍、罗汉堂首座善慈、达摩院首座善允、藏经阁首座善念。
正圆命令道:“善念,检查众僧伤情,我们且在这里休息,正午以后再回寺。”
善念说“谨遵方丈法旨”,从行囊中取出一些丹药分发给众僧。
正圆对百里俊道:“本该请少侠回寺奉茶致谢,但目下众多僧侣身受内伤,需要调理,不知少侠可愿在此与老衲叙谈一番?”
百里俊正欲了解详情,便道:“晚辈恭敬不如从命了。”
二人来至林边,正圆道:“百里少侠,前次你解雰褐派危困,这次又去我少林之难,于我少林真有大恩义,请受老衲一拜。”
百里俊急忙还礼,道:“方丈大师,晚辈受不起。这都是少林积善行德,应有此果。”
正圆躬身拜道:“少侠既能挽狂澜于既倒,说来也是缘分,老衲也不会隐瞒……”
百里俊道:“方丈大师,少林家事,晚辈不敢多问。”
正圆暗想他通达事理,心中充满敬意,笑道:“少侠,此事实则关系少林百年荣辱,甚至大宋安危,绝非单是少林家事。”便将原委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