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不见故明

第二十九章 风雨未停

不见故明 日月不照 5101 2024-07-11 13:39

  阴雨。

  黑夜。

  浓云遮月。

  周围的一切无不显示着肃杀之感。

  申不时三人正在山林中艰难穿梭,伸手不见五指,枯枝乱叶划脸而过,他们只能摸着树干依次穿行。

  距离岛田番的藏匿之所还有不少路,林下的山路却已经马蹄不断,火光阵阵,那是戚继光下属的明军正在追杀他们。

  天有小雨,草木皆湿,所以明军可以肆无忌惮地射火箭照明。

  倏——一支火箭擦着申不时的面颊飞过,火光闪烁的瞬间,他看清了旁边松浦隆信的表情,就像那时的北六息一样,是面如死灰。

  兵败如山倒,申不时看兵书的时候还很不理解这句话,现在看了松浦隆信的狼狈,终于理解一二了。

  嗖地一声,箭矢破空而来,北六息拔剑斩断,“快走!”

  雨一直下到清晨。

  李让拉开大门,将被风雨打下来的枯叶扫出门去。

  已经数日过去了,被他倒在门口的珠宝还在那里,甚至保持着倒下时的姿势。不过是数日的风吹雨打,这些金银珠宝就已经沾灰染尘,可依然无人敢捡。

  李让用力刷着扫把,将枯叶扫到这些珠宝上面,盖了一层又一层,砰地关上大门。

  顾少言虽然觉得可以,但他不是缺钱的人,比这多得多的财宝他都见过,实在懒得去捡。

  兵部衙门。

  往日这里是庄重肃静之所,无论何等人物都必须低声说话,今日却一派仓皇之景——各色官员来回奔走,文书卷宗的翻阅声在衙门中哗啦作响,呼声不绝。

  戚继光的捷报在前日已经送达了兵部,但更多的

  消息却并不乐观:宁波、象山一带的明军与倭寇苦战数日,最终全军覆没。令兵部奇怪的是:倭寇在获胜之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大肆屠城,洗劫财物,而是匆匆毁坏了桥梁,堵塞了道路,便立刻撤去。

  不止宁波一带,围攻绍兴的倭寇在明军矢尽粮绝的情况下居然主动撤退,很快便失去踪迹。

  种种迹象让兵部忧心忡忡,他们原以为这些倭寇都是各自为战,但现在很明显,有一支很大的势力统帅着各地的倭寇。

  兵部正召集所有的谋士和武官分析他们的意图。

  总揽东南兵事的钦差胡宗宪却没有坐镇大堂,而是悄悄去了后衙——自胡宗宪搬来以后,便让亲兵驻守在后衙,连带着小门外的整条后街都在他们的监视之下。

  晨曦时分,一名浑身是血的年轻男子被亲兵悄悄送进了后衙,戚继光就是要来见他。

  “大人。”男子望见胡宗宪,挣扎着就要下床行礼,被胡宗宪按住,“不必了,情况如何?”

  “回大人,我们一路跟踪,确实发现了倭寇的踪迹,他们在密谋偷袭应天,但我们还未听得具体时间就被发现了。”

  “暴露身份了吗?”

  “死了两个兄弟,但我们伪造了书院的令牌,他们暂时怀疑不到大人身上。”

  “好!好!”胡宗宪松了一口气,“那就还不急着撕破脸皮,我们还有时间。”

  “属下担心他们对您不利。”男子显得十分担忧。

  “无妨,你立了大功,我会为你请赏的,现在安心养伤就是。”胡宗宪又转向身边亲兵,嘱咐他们安顿好牺牲弟兄的后事。

  警戒的命令被秘密地下达到守城士兵中,各军械库也开始检查兵器,派往应天周围的斥候多了一倍,昼夜巡视。

  胡宗宪的亲兵以上官巡查之名管制了所有的城防要地,同时替换了所有胡宗宪认为不可靠的军官,力求掩人耳目。

  他们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如此大规模的调动,钱芳居然毫不知情。东南承平日久,武官向来为人轻视,钱芳所拉拢的几乎都是文官,就算有一些武官,他们也是依附于钱芳之下的文官的,并不直接与钱芳接触,因此他对于胡宗宪的部署一无所知。

  此刻钱芳的府中坐满了各路权贵,不久前应天知府醉酒身亡,这让很多盯着这个位置的人蠢蠢欲动——他们当然知道一个人把自己喝死是很荒谬的,但其实他们并不关心真相。

  贴身太监悄悄走到他身边,递了一个眼色,钱芳轻一挥手,原本争着表露忠心的权贵们立刻退下,大堂瞬间寂静无声。

  “东西送到了?”钱芳睨视问道。

  小太监跪到前方,毕恭毕敬地答道:“回公公,已经送到了,原定的时间是十月廿六,但中途发现有书院弟子跟踪,所以决定再定时间。”

  “书院……”钱芳缓缓念着二字。

  小太监呈上一块带血的木牌,正是“阳明书院”四字,“杀了一个,跑了一个,尸体被倭人斩成了数段,带不回来。”

  “那人听到了多少?”

  小太监一个激灵,怯怯地抬头瞄了一眼钱芳,“不……不知。”然后便闭上眼,等待钱芳的震怒。

  出乎他的意料,钱芳居然没有在意这一点,只是阴狠地盯着房梁,喃喃道:“当初就应该连那个小吏一起杀掉的,不该想什么有活口比较可信。”

  “你见到倭人的那个新军师了吗?”钱芳忽然问道。

  “回公公,没见到,据说那支倭寇已被戚继光剿灭,倭首几乎被斩于林寻舟剑下,余众在逃。”

  “这样……”

  “需要追查此人吗?”

  “不用,我只是觉得此人怕是熟人。”

  小太监很聪明地没有问下去是什么熟人,另问道:“那个李让需要处理掉吗?”

  “他还是没收?”

  “没有。”

  “找得到人去做吗?”

  “只要赏银足够就能找到。”

  钱芳怒道:“银子多的是,可你找来的都是些什么废物?!天天要钱要钱,真打起来就被人屠狗一般地杀了!”说着钱芳猛一拍桌,把小太监吓得不轻,连忙叩头:“公公息怒,公公息怒,不是那些江湖刺客没用,实在是那个李让身边有高手啊。”

  “那你查出来了吗!”

  “这……那三人身上都是寻常伤口,实在看不出是何处武功,不过……”小太监犹豫了一下,小声说道,“那位也许会知道一二。”

  钱芳缓缓皱起眉头,挥手道,“你下去吧,现在不要多事,静等倭人起事即可。”

  “是。”小太监叩头便下。

  等到他走远了,钱芳深吸一口气,走到后堂,四下确定没有人之后,他轻轻转动一盏不起眼的油灯。吱呀一声,书架缓缓打开,里面赫然是一道暗门。

  钱芳走进暗门,从内转动机关,书架又缓缓合起。

  里面是一间斗室,只有一些简单的用具和一张床板,上面坐着一名黑衣人,正在调息打坐。

  钱芳没有出声,耐心地在一旁等候。

  许久,直到钱芳的腰都因一直微躬而酸痛的时候,黑衣人睁开眼睛,看了他一眼,“是嫌我没能杀掉他们?”

  钱芳的腰弯得更低了,恭敬地回道:“上官自有上官的顾虑,外派之人不敢多嘴。”

  黑衣人不悦地看着他,太监就该用太监的方式说话,好像自己是个读书人一样。

  “你让家里很失望。你在南直隶多年,只知党同伐异,搜刮钱财,甚至受命之后依旧不改,家里让你联合倭人起事,你却只盯着贩卖军火,至今居然一事无成。”黑衣人盯着钱芳,冷声道:“家里已经数次来信责问了。”

  “呃……”钱芳伸手擦了擦汗,“上官放心,我已差人与倭人联系,不日便可起事!”

  或许是听得多的缘故,黑衣人对此不屑一顾,冷哼道:“要怎么做是你的事,我不过是奉命保你不死,没兴趣干涉此事,一旦家中责问下来,死的是你又不是我。”

  “是是!多谢上官提醒,只是我有一事不明,略有担忧。”

  “何事?”

  “那李让身边之人,武功甚高,不知是何来头,望上官开解,以便应对。”

  “绣春刀。”黑衣人轻言三字。

  “什么!锦衣卫!?”钱芳吃了一惊,惶恐地望向黑衣人,“这是怎么回事啊上官!”

  “我怎么知道。”黑衣人明显不耐烦了,“事情是你做,我只是保你不死,如果他来,我能杀掉他。”

  这话并不能让钱芳略微心安,与自己的性命比起来他其实更惶恐锦衣卫为什么会在这里,他也知道南直隶中藏着无数的锦衣卫,用于监视封疆大吏。

  但为什么有人会公然站出来和他作对?

  就算他被查出问题,这也不是锦衣卫的职责啊,更何况锦衣卫从不公然单独出现,光天化日之下,天子亲军要有足够的架势,单个的锦衣卫只会在夜色中出没。

  那个李让——到底是何人?

  一连串的问题让钱芳心慌意乱,再抬头,黑衣人早已闭目调息,他也只得退下。所幸他宦海浮沉多年,数步之间就恢复了镇定,无论如何,只要倭事一起,自己即可功成身退,锦衣卫什么的,又何妨在乎呢?

  静观其变。

  烟花四起,灿烂如昼——台州城从未如此热闹,大街小巷都张灯结彩,明明不是过年,却到处贴着大红对联,酒庄的掌柜直接打开酒窖,将所有的存酒都搬出来分给大家,整个城中都弥漫着酒香。

  人们在庆祝全灭倭寇。这不只是喜悦,还有庆幸,台州已被倭寇攻打数次,一旦城破必定被屠,是靠着官军死战不退和乡民悍不畏死才残喘至今。

  但如果没有戚继光带来的援军,台州的陷落只是迟早的事。

  无数个日夜都在担心死于倭刀之下,如今劫后余生的人们狂喜到几近癫狂,街上无论相识或者不相识的人们都在抱着庆祝,就连守城的士兵也被灌了几口酒。

  最早来到这里的楼楠更是直接被人灌到满脸通红,身边的几个部下在不停地帮他挡酒。

  人们也在找戚继光,他也是台州的救命恩人,但找了好几圈都没有找到。

  就在人们庆祝的同时,戚继光的新军正在收拾行囊,整装待发,台州地区的倭寇已被消灭,他们要启程增援他处。

  “真是为难先生了,连稍事休息一天也不可。”戚继光抱歉道。

  “我本就不是喜欢热闹的人,谈何为难,更何况台州之围是将军解的,在下并未出力。”林寻舟语气清淡,他说的都是真话,自从知道台州的守将是戚继光之后他就再没有担心倭寇的事,事实也的确如此,戚继光的新军横扫倭寇,军民震惊,也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先生此言差矣,官军与倭寇死战数月,早已濒临崩溃,没有先生那日力战倭首,他们根本坚持不到后来,新军也会因畏惧倭寇气焰而不敢上前,届时情况如何就实在难料了。”

  “不会的,将军在此,焉有不胜之理。”

  “说起来,本将甚是不解。”戚继光疑惑地看着他,“本将在山东时即无赫赫之名,如今虽有胡大人赏识,却也不为他人所信,何以先生却如此笃定呢?”

  林寻舟眨眨眼,“书上说的。”

  “什么?”

  “没什么。”林寻舟笑道,另起话题道:“不知我们将开往何处。”

  戚继光也不做纠缠,“据前锋回报,残倭逃至杭州、嘉兴一带,那里必然有其他倭巢,此正是乘胜追击的大好时机。”

  林寻舟点点头,“那日与倭首相战,我见他们之中有一人右祍束发,应是汉人,将军知道是谁吗?”

  “汉人……”戚继光沉吟一会,“传言倭寇曾抓了一个俘虏,那人三两语便赢得了倭首的赏识,拜为军师,应该就是此人。”

  “清点尸首的时候发现他了吗?”

  “没有,应当在逃。”

  “先生放心,如此败类,躲过今日也逃不过他日,必然被诛。”

  林寻舟应了一声,戚继光正欲转身,又忽地被叫住。

  “将军觉得倭寇会打南京吗?”

  “先生说哪里?”

  “噢……应天。”

  戚继光惊愕地看着林寻舟,甚至觉得他在说笑,“先生也太多虑了吧,应天乃南直隶首府,统领整个东南,有火炮数百,精兵上万,倭寇岂敢冒犯?”

  “是么。”林寻舟嘀咕道,“但是我隐约有点印象……”

  “什么印象?”戚继光追问道。

  可林寻舟只是抿着嘴,缓缓摇头,“说不清,我们还是尽早启程吧。”

  戚继光点点头,转身去安排台州城的留防,准备和乡民们告别。

  林寻舟仰头看向夜空相继绽放的烟火,这声音确实比惨叫声好听得多。

  砰——今晚最大的一颗烟花在夜空绽放,灿烂的烟火照亮了军营中每个士兵的脸,他们这才相信,自己浴血奋战是值得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