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晋衣冠

第一百八十八章 匹马负荆来

大晋衣冠 大楚刀客 3829 2024-07-06 15:19

  “陶侃杀了江州刺史路永,还割下头颅,带兵杀回建康了!”这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到京师。

  崇德宫内,庾文君从多日的昏迷中悠悠醒来,双目无神,呆呆的望着帷帐。

  案几上,铜兽炉里点着檀香,香雾缭绕,整个寝宫都弥漫着这种让人镇静令人痴迷的香气,对外面发生的事情,她一无所知。

  昏迷期间,太医院多方诊治,仍不见起色。无奈之下,太医令奏请成帝,动用大内珍藏的葛天师炼制的仙丹,服用了一粒后,居然真的醒了过来。

  成帝此时还在自己的寝宫,听闻醒来的喜讯,放下案头堆积如山的奏折前来探视。

  看母亲消瘦绯红的面颊,他不忍将江州内斗之事说出,以免她担惊受怕。

  再者,母亲刚刚从多日的昏迷中清醒过来,肯定有很多嘱托要说,此时,不能再让她受到惊吓。

  但还是有人冒冒失失的闯了进来,打破了难得静谧的氛围!

  “禀报陛下,朝野纷传,陶侃拥兵杀向京师,臣已安排中军,关闭了建康所有的城门,以备不虞。”

  武陵王司马晞慌慌张张跑入崇德宫,快速的脚步带来的风声,吹得袅袅上升的檀香烟雾猛地四散飘去。

  成帝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刚想说话,不料太后已经开了口:“武陵王,陶侃造反,可有证据?是收到了荆州的檄文还是你亲眼所见?”

  “回太后,臣是听朝堂上一些议论之声,为防不测,这才前来禀报。”

  “身为中领军,负责皇室和皇城安危,乃皇室股肱之臣,怎能人云亦云,不加详查?今后行事不可如此鲁莽,否则,陶侃没有造反之意,也会被你逼得造反。”

  “是是是,臣冒失,臣谨遵太后教诲。”

  成帝见太后气色缓和了许多,便说起内斗始末,也想听听太后的主意。

  庾文君说道:“会稽王,你看呢?”

  司马昱奏道:“臣以为路永兵败身死,死不足惜,但其背后的两大重臣牵连甚大。二人之争,其意并不在路永本身,而是对江州的争夺。王导通过纵容路永来对抗陶侃,而陶侃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出兵内斗,是要将江州控制在手。”

  庾文君点了点头,两位王爷的水平高下立判。

  司马昱的意思是,陶侃冒险夺得江州,其本意是想控制长江的上游和中游,从而保证自己无论在荆州还是在建康,都对朝政拥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但内心里绝无反叛之意。

  所以朝廷必须妥善安抚,而不可妄加指责。

  否则,如有奸人怂恿挑唆,再看到京师城门紧闭,会误认为朝廷已对其防范,难免会重演王敦的兵祸。

  “皇儿,速速开启城门,派会稽王亲至西城迎接陶侃入京。”

  式乾殿上,一场辅政的元老重臣之间的内斗又开始了,主角从五位辅政大臣的群殴变成了今日王陶之间的独斗。

  这场争斗的结束,也宣告了这群老臣们逐渐退出朝廷,淡出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则将是新权贵之间的对垒。

  相对于这些开国安邦的功臣元宿,他们之间的权力之争,风格以文斗为主。新权贵们则彻底撕下儒雅的面具,更侧重于武斗,是为性命之争。

  斗得更凶残,下场也更惨烈!

  王导深知,此次陶侃入京一是谢罪,因为他擅启战端,但朝廷肯定不会过分深究,最终会不了了之。纵然如此,皇帝有受胁迫之嫌,今后你陶侃再想得宠专权,皇帝的心结不会轻易解开。

  二是问罪,自己乃幕后谋主,陶侃肯定要找自己的茬。但自己并不畏惧,都是依律行事,陶侃也抓不住什么把柄。

  只可惜,纵容了路永,未能阻止他疯狂的举动,导致江州失陷,落入陶侃的把控中,且损失了路永这样彪悍的爪牙。

  也罢,他死就死了,带着所有的秘密葬身江底,自己也了却一桩心事!

  “陶刺史,本王奉圣上旨意,在此恭候多时,专程迎接刺史大人进京面圣。”

  西城外,司马昱看到陶侃的车驾,连忙迎了上去。

  “哎呀,老夫何德何能,敢劳动会稽王大驾。老夫此次进京,是来谢罪的。罪人之身,圣上还如此恩遇,折杀老夫了!”

  “刺史大人千万别这么说,为朝廷戡乱,何罪之有?”

  “王爷,听闻京师曾传言说老夫要攻打建康,为此还紧闭城门,可有此事?”

  司马昱笑道:“陶大人误会了,中领军司马晞道听途说,未请圣命,擅自闭城,实是对刺史的误会。刚刚,太后和圣上已严加申饬了他。”

  “真是可笑之极,老夫在兵精马壮时前来勤王,现在风烛残年还欲图谋反?谁能告诉我,老夫图什么,看来朝堂之上还有佞臣作祟,妄图挑起事端,蒙蔽圣上。”

  行至式乾殿外阶下,陶侃撩起朝服,双膝跪地,伏地不起。

  “老刺史这是为何?快快起来,圣上在殿内等着呢?”

  “请王爷转呈圣上,就说老夫有罪,在此跪伏,无颜面见圣颜!”

  今日之式乾殿,朝臣济济一堂,各怀心事,等待着另一个战场硝烟的开启。

  谁为胜者,谁为败者,也考验着即将亲政的成帝如何应对,如何开合。

  在会稽王和国舅庾亮的劝慰下,陶侃勉强入殿。

  “老臣今日只身一人,特来面圣,待罪阙下,请陛下责罚。”

  陶侃进入殿内,躬身伏地,成帝亲自走下阶,扶起陶侃。

  “快快请起,老爱卿戎事倥偬,为国平乱,又舟车劳顿,亲往朝堂奏事,实乃战功卓著,襟怀坦荡,何罪之有?”

  “老臣未请圣命,擅启战端,此罪一也;消灭路永,擅杀朝廷命官,此罪二也。”

  说完,打开手中的一个木匣子,整个朝堂为之一惊,里面盛放着竟然是一颗白白胖胖近乎浮肿的头颅,正是路永!

  路永落水后,陶侃派军士下水打捞,寻找近一个时辰,才将早已溺水身亡的尸身打捞上来,斩下头颅,重又将尸体丢入江中。

  胆小不更事的内侍还有宫女吓得花容失色,有的还禁不住失礼呕吐。成帝也禁不住微微抖动了一下,赶紧掩饰了过去。

  王导更是惊惶,想不到陶侃老匹夫年逾花甲,还这么冲动蛮横!

  陶侃继续请罪道:“江州一战,致使大赵乘人之危,进攻徐州,致生灵涂炭,其罪三也。三罪之中,任意一条足以定大辟之罪,臣任凭陛下责罚,绝无怨言!”

  成帝一时陷入僵局,以朝政稳定大局考量,他应该安抚陶侃。但成帝已近十六岁,不再是以前那个少不更事的皇帝!

  过去,被老臣们斗来斗去弄得晕头转向,而又不敢指责,现在则是血气渐渐充盈,政事娴熟了许多。

  陶侃进攻江州,自己身为一国之君,居然只能作座上观,下不来台面,难免贻笑朝野。敌国大赵和成汉闻知,估计都会暗自窃笑自己的无能,甚至会以傀儡来称呼他。

  如果就这样金口一开,恕其无罪,还加官进爵,自己的心坎过不去。

  最好的办法是大加责罚一番,历数其骄横跋扈的罪行,自己再出面宽慰,下旨褒奖。既稳定朝局,又能消释自己心头的怒火。

  王导窥见了成帝的心思,轻轻咳嗽一声,身后的谢裒会意,上前解围了。

  “陛下,臣身为尚书台吏部曹尚书,未能及时调解二州的纠纷,臣有罪。然而,地方如有纷争,应上报吏部曹协调,而不该私动刀兵,还望陛下妥处。否则,今后各州府郡纷纷效尤,吏部曹岂不形同虚设?”

  谢裒接受了儿子谢安的建议,不得罪王导,当然也不能树敌陶侃和庾亮,因而在奏事中没有提及赞成谁反对谁,而是各打五十大板,叫你还无法怨恨,因为这是律例规定的。

  王导听了很纳闷,谢裒似乎并未按照自己的思路在行事,有点和稀泥的味道。不过也好,为自己做了一个铺垫。

  “启禀陛下,适才谢大人所言,老臣甚为赞同。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朝廷既然有了律例,就要一体遵行。否则,令不行禁不止,朝纲何在,陛下颜面何在?”

  这句话,说到成帝心坎里去了,很是受用。

  此次内斗,牵涉近七万兵力,尚书台粗略估算,死伤将士约两万,毁损舰船数艘,江州城千疮百孔,消耗的钱粮更是触目惊心。

  朝廷为此次内斗,至少损失了一年的赋税钱粮,对新政的损失目前还无法估量。

  王导列举的这些数据,足令群臣惋惜,为区区一个路永而大动干戈,现在算起来的确不值。

  而且,西边的蜀人虽未兴风作浪,北边的石虎却围攻徐州。据郗鉴奏报,徐州城没有三个月的修缮加固,难以恢复。总之,朝廷损失太大,希望皇帝秉公而断,依法而断。

  王导抬出新政说事,心想,这么大的损失,不能就这样算了!

  庾亮也深知,陶侃回京和王导必有一斗,二虎相争,自己不能错过这场盛宴,于是带着庾冰早早就来到建康,顺道去探望了太后。

  国舅探望太后妹妹,这个理由谁也阻止不了,包括成帝,否则就会落个不孝之名。

  没想到,太后竟然苏醒了,这个消息比王陶内讧本身更让自己高兴,妹妹又能临朝听政,这对自己重返建康的美梦非常有利。

  而重返朝堂之路,最大的阻碍就是王导这个老东西!

  ————————————————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庾亮又在梦想重返朝堂,他能如愿吗?敬请耐心阅读,敬请您的推荐收藏!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