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晋衣冠

第一百零三章 遗简沉滓起

大晋衣冠 大楚刀客 4143 2024-07-06 15:19

  透过一扇小窗,江彪远远看到两匹马缓缓而来!

  终于等来了猎物,江彪有些兴奋,更多的是紧张。

  自伙同其父残害桓彝之后,父子俩落下病根,常常梦见桓彝半夜三更来索命,尤其是看到韩晃的人头,知道阴谋败露,桓温必来复仇,更是惊恐万分。

  好在其父名分既定,升官之后居处出行规制升格,站班的护卫的力量大幅提升,才稍稍放下心。

  但后患不除,终究寝食难安,心中的大石头无法落地。

  江彪得知桓温功夫了得,凭自己这点拳脚,唬唬下人欺欺百姓还将就。如果单打独斗,估计过不了三招,自己就要去见阎王。

  必须要下狠手,不能拖泥带水,成败在此一举!

  “弓箭手,你俩出去找个隐蔽之处,先别急着放箭,等他们靠近再放。听好喽,要一击而中,否则扒了你们的皮。”

  两个弓箭手哭丧着脸,就是养由基再世也不敢打包票,何况他们是郡兵,在同行中略胜一筹而已。

  唉,艺多压身!

  江彪还不放心,继续安排。

  “其他人做好准备,弓弦一拉,不管目标如何,直接冲将过去,一通乱砍。如果畏葸不前,放跑了猎物,本公子的手段你们可是知道的,保证让你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布置妥当,江彪瞪大眼睛,看着他们越来越近。

  数了数埋伏的人,十五个精壮的汉子,人多势众。可就是不知怎的,他额上冷汗淋漓,心口狂跳不止。

  就在即将进入射程之时,猎物却停了下来。

  只见马上人勒住缰绳,指指点点,左右观望。

  “公子,他们停下了,是不是发现了我们?”

  江小郎疑惑道:“距离我们百步开外,箭力达不到这么大的力度,除非是军中的硬弓弩。”

  “废物,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再等等看。”江彪叱道。

  又等了盏茶工夫,江彪发现两人好像在聊天,谈论在什么。然后又看到他们低下头,还朝着茅屋的方向张望。

  他确信,猎物起了疑心,不会再靠前一步。

  天色已晚,茫茫黑夜就是最好的掩护,再想抓他们无异于大海捞针。不管了,拼一次,乘他们还在犹豫之际,猛冲过去,刀箭齐下,总比空等要好。

  江彪一声令下,十几人张着弓,提着刀,呼啦一下窜出茅屋,两面包抄过来。

  桓温看似下马,手里根本就没离开马缰,见此情状,招呼沈劲纵身上马。

  “放箭!”江彪眼见无法追上,大声吩咐弓箭手。

  箭矢带着呼啸声,尾随而至。实在是距离太远,势如鲁缟之末,到了跟前竟然摇摇晃晃,失去准心坠落在麦田中。

  二人一打马鞭,向南疾驰而去,消失在已悄然来临的暮色中。

  “大哥,这次我们彻底暴露行踪,连落脚之地也没了,往后可怎么办?再想混进太守府比登天还难。”沈劲忧道。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不信他能一辈子呆在宣城!”

  “怎么,大哥有了主意?”沈劲欣喜道。

  “他在明处,我在暗处。”桓温笃定无疑。

  “我记得,你放了赵三时,他还额外送了你一个消息,说江播近日要进京陛见,咱们就在半路伏击。”

  “怎么伏击,他一定带很多护卫,再者光天化日,你怎么近得了身?”

  沈劲难以理解,而桓温却坚信不疑:“哼哼,我敢打赌,他路上一定会歇宿一晚,而且必然会选择那个地方!”

  新亭,温峤舰船上,成帝召集临时朝会,反正陶侃和温峤等人还留在京师,朝议很方便,此次朝议,据说是和庾亮的一份奏折有关。

  “陛下,不知此次召集臣等有何要事?”

  “庾亮上书,称朝廷荡平苏祖叛乱后,百废待兴,应着手改革内政,以图大晋中兴之举。然祖约尚未授首,余孽犹在,如不彻底剿除,恐有肘腋之患,因而奏请朝廷,及早除之,以防他投奔赵人,成为心腹之患!”

  成帝说完,朝臣交头接耳,有人颔首,有人摇头。

  “众位爱卿,以为如何?”成帝继续问道。

  “就事论事,朕以为庾太守此次上奏确实针砭时弊,言之有物。”

  王导大呼意外,本以为庾亮贬往地方,远离朝政,一蹶不振,想要翻身恐怕连他自己都不会相信。

  况且自迁都之论获胜后,王导心中已有对策!

  眼不见心不烦,他在慢慢筹算,设法尽快让陶侃温峤等各自回到驻地,省得时时处处对朝政指手画脚,这样也更能凸显他在今后的朝事中一柱擎天的作用。

  想不到,陶温尚未解决,庾亮倒急不可耐,大有卷土再来之意。

  最难以接受的是,成帝已表明态度,认可庾亮的观点。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自己该如何应对?

  正思索间,温峤奏道:“臣以为庾太守言之有理,一语中的,所谓斩草除根,祖约之所以至今仍逍遥法外,实乃占尽地利之故。寿州与赵地仅仅一淮河之隔,我大晋鞭长莫及,因而纵容至今,然不可不除!”

  陶侃也言道:“臣赞同温刺史之言,祖约依靠其兄长之余荫,在北方尚有应和之声。加之,在大晋为官几年,深知我朝虚实,臣愿率兵北上,以安陛下之心!”

  成帝满意的点点头,两人说到他心坎里去了。

  “两位爱卿之言甚合朕意,攘外必先安内,然而强邻在侧,如鲠在喉。万一赵人以此为由兴兵,我大晋疲敝之师,枵囊之粮何以应对?”

  郗鉴出班奏道:“陛下莫忧,据报,赵王石勒乘苏祖叛乱,我无暇北顾之机,已调集重兵开赴长安,准备给匈奴最后的致命一击。此时,以石勒之智谋,断不敢与我大晋开战。”

  王导见亲家发声,连忙附和。

  “老臣明白郗鉴大人之意,此时若攻打祖约,赵人绝不会横加干涉。另外,还可派兵进入徐州,增加兵力,将来一旦双方不和,徐州可以更好的牵制赵人。”

  成帝看看太后,颔首同意。

  “既然众爱卿一致认可庾太守的奏表,那就商议一下,何人领兵?如何用兵?”

  王导不愿让陶侃领兵,否则不知何时才能卷包回荆州,于是抢先进言了。

  “老臣举荐郗刺史领兵,一则其与祖约在北方打过交道,不似臣等对祖约蒙昧不清;二则徐州距离寿州最近,拿下寿州可谓顺风顺水,占尽地利人和。”

  “还是老丞相思虑周祥!爱卿可愿领兵?可否有破敌良策?”

  成帝直视着郗鉴,目露期待之色,希望得到肯定答复。

  其实,年少的成帝尚且不知,王导如此用意还有第三条理由。

  祖约已为惊弓之鸟,笼中之兽,此战之功必唾手可得,宁可让亲家拿去,绝不能让陶侃抢去,防止其居功做大。

  而且,今后,自己设计让陶侃温峤回驻地,还要让郗鉴支持和配合,现在先送他一份大礼。

  郗鉴见皇帝如此看重自己,内心非常感动,连忙跪下谢恩,称愿意领兵以解朝廷之忧。

  成帝非常兴奋,当询问准备如何部署时,郗鉴提出了两个人名,掀起了狂涛巨澜!

  成帝惊问道:“祖约的司马,苏峻的文书?”

  “正是!臣听说此二人熟知叛军底细,寿州司马为图活命,交代了祖约勾结赵人的细节。而青州文书掌握不少机密,但因伤势严重,未及详加审问,能否请陶盟主将他们移交给臣,以参详战事?”

  青州文书!

  还掌握苏峻机密!

  王导闻言,不啻于一声惊雷,眼角的肌肉不由自主的抽搐一下!

  他想起苏峻曾对自己说过的几个字——遗简之情!

  字字如针,针针戳在心上。

  自己的那封遗信,随着苏峻等人之死已无人知晓,如果这个文书也知情,被陶侃审问泄露出来,自己就是有一万张嘴也无法圆谎。

  到那时,自己或许会因此而身败名裂,下场只会比庾亮更惨。

  绝不能留下这万分之一的隐患,以免功亏一篑!

  王导脑筋急转,苦思对策。

  陶侃开口了:“陛下,确有此事。当时因战事紧急,仓促将俘虏集中关押起来,没来得及甄别审问。臣回到大帐,马上吩咐下去,尽快查明此二人身份,移交徐州。”

  王导方才紧张的神情,在抽搐的那一瞬间,迅速又恢复平静。

  这不仅是多年驰骋官场的本能,更是因为从余光中,发现有人在盯着他。

  纵使自己掩饰的功夫炉火纯青,还是被对方捕捉到了,而这个人就是陶侃,眼下最为棘手之人!

  怎么办,马上就要移交了,移交之前,陶侃兴许会严加审问的,那个文书一旦交代出殷羡的那封信,恐怕就糟了。

  虽然此前,他已经想好了,最坏的结果就是那封信落到朝廷手中,自己已经找好了替罪羊,但是,还没到最坏的结果,自己怎么就慌乱了?

  哦,刻意写那封信的时候,之所以笃定,是因为自己已经人走茶凉,失去了权柄,什么都无所谓了。而现在,重登高位,患得患失,所以惊慌!

  又一想,青州文书未必知情,知情了也未必说出那封信,说出来了自己也有理由,实在不行有替罪羊。王导一路盘算,怎么着也扯不到自己头上。

  但是毕竟做贼心虚,他记得,苏峻当时在北城门截住他和成帝时,曾在皇帝面前提及过遗简之情,当时很多人都听到了!

  皇帝有没有听进去?他会怎么想?

  不行,为防万一,必须要除掉文书,找谁去下手呢?王导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老爷,是让他到府上吗?”

  “糊涂!千万不能到府上,以免被人发现。他虽然平叛有功,毕竟出身叛军,与我只能有公事上的往来,绝不能让别人发现私下里还在交通。”

  王导告诫管家,想了想,说道:“今晚二更天,秦淮大街桃叶渡茶楼,你去订个雅间,让他乔装打扮,在那里等我。”

  下朝后,王导并未回府,而是吩咐管家去约请一个人。

  只有这个人才可能知道那个文书的真实身份!

  也只有这个人此时期盼着被自己当刀使唤,当棋子摆布!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