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别病母寻去路
“董夫人!董夫人!”
“董夫人,不好啦!绣庄着火啦!”
“啪!臾……”
一个月后的晌午,高声的唤喊和马嘀答踏响,又快步即定的声音,惊吓了艳阳下熠熠矗立的半塘小筑。容叔看到一个骑着马的小伙神色郁慌地停在宅前,就赶紧唤容婶扶着陈慕雪来到前门。
陈慕雪再次从王老板遣来的伙计口中,听清绣庄着火的消息,腿倏地发软,容婶扶着欲挨倒的她一起听完了伙计的消息:
绣庄的绣女们用过午饭后,经常会三五成群地到绣庄门面外、江边柳荫下,一起聊天透风,不想一伙流窜的流民军蛰伏在平江街上,偶看到娴雅、衣着明丽的绣女们就起了歹心,也许以为是富家女眷,尽跑来放肆地夺抢起来,绣女们个个尖叫着吓得跑进绣庄,一些夺空的流民兵跟着穷追进庄内,这些精美的人和物件在他们眼里仿佛是一种刺讽,不断地激得他们恶欲四起:不仅大肆地追着绣女,还愤怒地破坏几柜绣品,拿不走的就乱砸乱踩。几个小厮平日斯文有余,有心思奋起抵抗,可这下都不尽是对手,悻悻地被打倒一旁,有个流民兵想逼躲进绣房的绣女们出来,弄来火把,点燃了丝垛布叠,还把火把扔给同伙,示意乱点庄内的一切。
顷刻间,一团团火迅速蔓烧开来,一股股烧毛发的气味、木梁油纸窗的焦味,和着绣女们被追赶恫吓的尖叫声、玻璃烧裂的蹦脆声、流民兵们放肆烧打掳抢的作恶声,在平江路的街心浪荡开来。
相邻的档口呼唤店仆,扑火泼水,抡棍群聚,流民兵见势不妙,拿着火把的那个流民兵就带头唬开路人,给其他同伙开路,这些同伙各个亮起大刀一边恐吓想靠近解救绣女的路人,一边拉抢着绣女,掳走逃跑……
虽然最后,街上的人们合力把火势灭下来了,但绣庄经此一劫,已几乎烧剩无几,闻讯赶到的王老板,看着空乱黑鸦的绣庄,和几位幸免留活、凄切啼哭的绣女,一时语塞,只命伙计尽快奔走来告诉陈慕雪。
原来,流民军各部缺乏统一部署和协同行动,每部各自为战张献忠的起义部队遭明军总兵官左良玉部的进攻已严重受损,被击败的张献中被其手下救去,溃败部队随之逃向湖北谷城,至于些残落的人马则夺处奔散。上面这些或许就是些沿着水路逃过来流民病。
“绣庄没有了,对不起祖宗啊,对不起你啊……”
“老天爷怎么要这样对待我们啊,这下该怎么办啊,啊……”陈慕雪捧着这些“沉甸甸”的凭证,手不自觉的剧抖,眼泪涓涓地跌跪坐在董逸辰的神主牌下,似诉似怨地恸哭着。
容婶跪着抚着陈慕雪的背,小宛也跪着哭着搭抱在小几岁的瑶儿肩上,几人听到伤心处,想到彼此的悲凉,不由得都泪眼婆娑,久久不起。
良久,陈慕雪哭声噶止,因伤心过度,晕死过去,容婶吓得抚紧陈慕雪,喊一边神情哀默的容叔去请大夫。
小宛害怕万分,哭着听着容婶的话,把母亲扶躺到床上去。
“思伤脾,怒伤肝,脾胃肝肾不和气不畅,郁郁寡欢,伤神伤神呐,少奶奶伤心过度,气机不畅引起昏厥,我写几副药,日煎一副,早中晚分三次服,会有起色的,只是脉极虚乱,气郁体质已生成,如不多加开导留心,再刺激至晕,身体恐怕吃不消……,这药先吃着吧”
送走了大夫,一家情绪似乎安稳不少,抓药煎药,渐渐投入到照顾少奶奶的救治生活里去。
陈慕雪到底是醒过来了,却没把心醒透,终日恍恍惚惚,时哭时笑,难有清醒时。一位肌肤红润、气质端庄的夫人,一眨眼就成了苍白颓弱的妇人,让人陡生怜悯。
但是那些拿着欠条凭证的债主,哪有同情的心?
隔三差五的派人摇船到访,频繁催促。
陈慕雪是小宛唯一的大山,之前她突然晕去,已经让小宛六神无主,幸好救醒,小宛便松了一口大气。但是为了能守候母亲,让母亲能治好病,小宛把家里能典当抵押的都让容婶拿去换药钱了。
小宛曾侥幸又天真的认为,母亲醒了就有解决生活的办法,但是几月过去,母亲病体依旧,日常事已不能利索梳理。从来没想过这些欠条繁事的小宛,随着凶神恶煞的债主到来,像被一下子扔进了冰窟窿,寒气无处不在的涌现到小宛单薄的躯体里,喉咙想喊喊不出,思绪想扬扬不起,狠狠地被困冻得恼遁在那。
“快还,再不还就加息了!”
“快还,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至少把值钱的抵现贴补哇,再不还就进屋搬了啊”
“走啊走啊,加息就加息,离我们远点,离我们远点”,容叔死死抵住河道边的木门大声的驱赶,这般那样的来一次就赶一次,来一次就赶一次。
债主难赶,但难不过陈慕雪的药费。容婶喂完一剂汤药后,看着剩下的数的清的几副药包,悲怯怯的跟小宛说明家况。
小宛哀哭着,她害怕母亲离去,她不能失去母亲。但是凑不到药钱这现实的困境,让她必须得振作。
屋子几人面面相视,想着办法。容叔提议小宛去找丝线庄邓爷或瓷庄五爷借些银两缓缓,但是小宛深闺不出,这些日又看透了这些债主的嘴脸,说什么都不愿意去借。
“这样吧,我去问问哪有书斋愿意买些字墨。”容婶看着小宛,想起小宛诗画俱佳,写点字画也许可行。
容婶哪有什么门道,无非就是问问邻里的婶婆婢子们。尴尬的是,在城里这不太平的时期里,邻里的大户人家搬的搬,仆人散的散,大家都在慌中择路求生存,连问的机会都没有。
有日上午,容婶看到一个船夫,摇撸着船,载着一个背着包袱、年纪比容婶大、仆人装扮的妇人,从筑房边河道经过,容婶一看是河头陈家的仆人周婶,就兴奋地邀了邀手,示意王婶他们摇近河房。
“哎,周姐,知道哪儿有书斋吗,我家主子有些字画想卖!”
“哎呦,我说大妹,敢情你们在宅里好吃好住不晓得外头闹哩,现在城里闹腾得很,哪有什么人有这些功夫买字画哩。让你家主子好生过日子哩。”
确实,姑苏城此时一片惶恐,哪有人有闲情逸致购置书画?容婶懊恼着,眉头凑得紧紧的。
“是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可怜我们已经没别的办法了,现在我家少奶奶生病缺医药钱,日子没发过啊。”容婶走到河道,靠着周婶说。
周婶人八卦,看到面流难色的容婶,既关切又怂恿地要容婶细细说与她听。
容婶仿佛遇到闺蜜似的,把这些困境难处掏心底的说了出来。
“这样吧,我和老伴准备到留都去会会我家嫂子,她在刘府那帮我们留了活,那秦淮河附近有个画舫,我想你家主子画得好,在那说不定好使,我可以叫我嫂子引荐她去。”
容婶顿时眉开眼笑:“我问问我家主子,你好生等我”,接着就小步扭跑的找小宛说去了。
这确实是个及时的好消息,小宛听完没有立刻回绝,她记得小时,父亲对他念过李白的一首诗-《留别金陵诸公》“六代更霸王,遗迹见都城。至今秦淮间,礼乐秀群英“,因为这诗,使得小宛对秦淮河有了几分憧憬和好感。她也知道留都的繁华,那达官贵人的生活,相必多的是品味高雅、喜欢购置字画的人士,去那边看看,未尝不是一件坏事。小宛思忖着望向容身婶。
“杨府周姐我是认识的,她人挺好,莫慌怕。瑶儿也跟着主子去,她会好生照顾着的。家里有我们在,少奶奶我们这边也会照顾好的,小姐放心吧。”容婶就这样打消了小宛的顾虑。
小宛听着容婶安慰般的告别,点了点头,之后,依依不舍地看了会躺在床上的陈慕雪,便被催促着收拾离开。
容婶帮着小宛和瑶儿打点了行装后,送她们坐了船,同时塞了点不多的银两给了周婶,便挥手目送这一船人离去。
朝阳慢慢挂上天空,向山塘河畔洒下了金碎柔和的阳光,照在小宛坐的船上,照在船划过的水波里,粼粼熠熠在河面荡漾开来……
(二)落第落寞心依然
1636年这场乡试,冒辟疆又落第了,论文采学识,冒辟疆都是一等一的优才,四书五经八股策问哪能难倒他?就算是策问,只要都往经书那搬用解说足矣,但冒辟疆并不甘心于此,既然是针对当下治国安邦、国计民生的政治大事,不以当下的状况来答这时事论文,简直是矇昧自己的良心。但如果过于个性或突露时弊,估计打分的考官也不好定夺。冒辟疆倒想得开,不管结果怎样,他必须按自己想法畅所欲言,不言后悔。
这下真的是无言后悔,好友方密之使劲地拾掇后,冒辟疆面对这落榜的日子,觉得只要能跟士人好友邀玩一番,就算宽慰许多了。
冒辟疆跟同龄的方密之总有聊不完的话题,不仅因为方密之家学渊源、机灵聪明、学识广博,文、史、哲、地、医药、物理均通理,还因为他特别善于交友,就是他拉着冒辟疆,结交了明户部尚书侯恂之子侯方域,侯方域与举人杨文聪是至友,而这博学好古、善画山水的杨文聪,竟与冒辟疆的老师董其昌一同为“画中九友“之一。
杨文聪这次仍未登科,便流寓金陵,他们彼此欣喜结识,三巡酒令后,兴致勃勃的大伙忍不住要其展卷起画,杨文聪在众望之下,技法纯熟地来了幅《仿董巨山水图》。
杨文聪的画中,石岩交错、层峦迭起、山溪清幽,深远雅秀,含董源、巨然、王蒙之遗意,微微醉意下,仍具圆润、刚厚、遒劲之笔法,实在让大伙叹为观止。方密之起哄,说这果真只有香光居士(董其昌)才能匹敌。
冒辟疆不敢沾光,但师傅的才华及画艺出众是公认不渝的:
“师傅师从北苑画师,间出摩诘、晋卿、大小米、房山、元人四家,笔师造化,所谓‘气韵生知,超神如逸’。师傅曾藏《秋林暮霭图》,即画师洪谷子之画,其画杳漠超然、一笔涌出,上突巍峰,下瞰穷谷,峭拔不可名状,时称关家山水,而陈龙(杨文聪号)之画亦苍古挺秀,实则则荆、关后身啊。”
杨文聪和大伙听到冒辟疆这媲美之词,却忍不住想一窥董其昌的真迹,辟疆记得去岁,师傅还临有《关山积雪图》小卷、袖珍《潇湘图》,他答应来年带来给大伙欣赏后,便要告辞赶去影园。
影园是甲子名魁郑超宗(郑元勋),于两年前(1634)年在广陵(扬州)落成的私家园林。因建在柳影、水影、山影之间,董其昌为郑超宗的园林题名“影园”。
冒辟疆14岁时就以诗文受知于董其昌和陈徽君,当时两公即序其诗以行,东南鸿钜久引为小友,所以早在丁卯年(1627),他和同郡的郑超宗就在师傅的序文介绍下,认识并结为文章意气之友。
冒辟疆与超宗特立坛坫,以影园为八省文士归宿之地,每年都有文人雅士聚首,一起倡和诗文、砥砺名节,天下之人敲石鼓以桐鱼,吟天姥以木鹤,均应之如响。
超宗终于盼到辟疆的到来:“辟疆!百史(溧阳陈名夏)、子方(梁溪顾杲)跟你一同考完都先到了,来迟的先罚一杯、交首诗。”
“要不你就写首落第的诗吧。”超宗一边给辟疆灌满一杯酒,一边毫不客气地说道。
辟疆心情算是淡达的,这么一灌一提,感慨有加,心里也不纠缠,索来纸笔就来:“来迟了,见谅!既然这番,我就先来首《下第感怀》吧。”
“好!好!”大家陆陆续续地围来水仙亭。
“夙性赋姜桂,而兼金石姿。
不甘轻薄相,耻作啖名儿。
密行证鬼神,热肠多伤悲。
乾坤本寥阔,匹夫安足支。
何为日皇皇,万物皆我私。
心长力不副,愿高位自卑。
浩叹望中原,满目皆旌旗。
躬耕鲜乐土,憔悴无丰肌。”
辟疆安安静静写着,边上的友人逐字逐句地随念,念出了一种安分的概叹,水仙亭外窸窣的雨点密密地落在湖面上,和友人频频地赞叹声交织一起,这种及时的鼓励,让辟疆落寞的心境瞬时有了灵脆地激荡。
“大家看,喜雨至,不如我们来分咏喜雨吧”辟疆提议道。
众人齐赞,陈名夏第一个想好后,就利索地下笔了,
《影园喜雨同辟疆分咏》
凉风薄平畴,冉冉浮云灿。
阳侯注天潢,商羊舞日晏。
新流野马驱,连罔白石矸。
游子据南梧,一时旦复旦。
揽带视鸣禽,溪毛共冰鉴。
老农祝豚蹄,里社歌神眷。
阊阖吹八风,氤氲遍九垓。
万物恶薰灼,沛然下雷霆。
原野众壑会,芳润及嵩莱。
大火不焦土,寒暑适所怀。
倾波河汉水,化为南山台。
君子皆万福,从容酌金罍。
大家拿起酒杯,就如古时的相士,举着青铜交杯,与陈名夏互干为敬,辟疆赞赏地接着写道,
《喜雨同百史分韵影园》
轩辕成六律,时序鲜乖危。
虞帝挥五弦,骄蹇驯华滋。
圣人御纯阳,伏阴奋维时。
层云垂楼台,怒风架苍螭。
灵雨普甘润,万物沽其私。
蟪蛄不朝鸣,田畴展绿蕤。
那边巢友(海盐徐颖)也写好住笔了,
宛洛多流亡,荆襄未息战。
荐兹饥与荒,飞蝗复如霰。
剥蚀匪天心,得无民生谴。
我田南山南,播谷方夏半。
江溢井泉枯,地势岂偶变。
珠粟日益高,不遑俟丰俭。
桑林有真宰,齐心扉有间。
造物敛馀怒,甘雨满花圜。
芄兰被流膏,良苗亦泫泫。
小人在四方,饮啄得所辨。
当暑理葛裳,中夜慎雷电。
当诗友们仍然沉浸在忽至的喜雨和多艰的民生环境中,辟疆收到了急急来到的信笺,还没多留几天便匆匆赶往华亭。
上次辟疆来华亭,还是送七十七岁的师傅董其昌第三次出仕,他记得自己写了首诗庆祝师傅还朝:
天人对策后,千古到云间。
隆望熙朝重,冲襟大海环。
才何论北苑,径不借南山。
辟疆还因香俪园里有株茉莉,连萼开花,他艳而赋之,远近名流都递有佳作倡和,说瑞似嘉连的,说花生于情的,咏、和热烈,辟疆也就乞求着师傅,给他也题写下并头茉莉。
《并蒂茉莉诗》
旃檀虽有林,并蒂独撩吟。
连理通香观,骈跗应盍簪。
璧人仍竞爽,孪子本冲襟。
和鹤胎生意,求凰合后音。
迎风俱绰约,漾月共浮沉。
贮岂黄金重,浇宜湛露斟。
无根希世宝,解语旧盟心。
地似唐昌近,花将汉苑寻。
桐君曾未记,神女或潜临。
老我荒斑管,含情瑞草深。
那时的董其昌仍是位矍铄大师,可还朝没到一年就因魏党的排斥和迫害致仕而归,近年也是倾心宅在家中醉白池内享天然之趣,只是身体不如精神朽性,竟慢慢衰矣。
辟疆这回就是收到欲仙(董祖京-董其昌小儿)的信笺,才知道师傅已有多时不适-腹部饱胀、疼痛,个人变得消瘦,精神也变得焦躁。家里人开始以为是致仕后遗留的压力,但伴随而来的发热、呕血、黑便症状,连几个大夫都无能为力,加之董其昌年事已高,只留下让家人准备后事的建议。
虽说董其昌多年创作收藏的字帖、名画、古书名目丰富,但前几年,儿子的事受事外之人鼓扇,恶事四起,让其部分藏书房一夕成烬。加之那阵时,挚友袁可立病逝,他将其一生最喜爱的“四源堂”四幅名画和多幅《董其昌纪游册》均赠与了袁家后嗣,如今除了把余下藏有的分给自己的亲人和几个儿子外,他最念及的还是爱徒辟疆。
尽管多年拜师,辟疆已藏有师傅手笔,但《水绘尊园碧落庐图》和几封信笺,董其昌交代必须要辟疆纳存,欲仙这次就是通知辟疆来取并希望其看望师傅的。
1636年8月26日,是辟疆赶到华亭的日子,但师傅董其昌已恢复无望,在松江家中黯然病逝,享年八十二岁。家人仍怕四围嚣张,秘不发丧,等一切入土为安告知世人后,已是两个月后的事。
辟疆永远记得师傅眼窝深陷紧闭的眼,静谧地安放在瘦削蜡黄失神的脸上,他心如刀割地跪在已追仙的董其昌身旁,比围在床边的家眷还痛心,但他一直强忍着,既懊悔这次的落第辜负师傅的栽培,又懊恼自己竟不曾察觉师傅的病状,没多陪些日子,直至和欲仙互相安慰送别后,辟疆在远离的舟上,摊开师傅的一字一画,才恸哭起来......
小舟一路漫行,而夕阳西下,残晖浸地。
接下来的两年,辟疆收敛心性,到各处幽境散心,龙门诸山、桐君山、富阳山、潘氏三河都有他落寞的身影,寒食节里,他会跑到兰江,用这个纪念正道之义、忠军典范-介子推的节日来祭奠师傅,没人能理解他“牲酒供遥寄,含凄在异邦”的冷寂,但他的心肠依然温热,因为近年这个由活跃变得独来独往的公子哥,外冷内热流露而为的行径,让周围识或不识的人并不曾感到诧异,
小倦聊登岸,逢人是桑梓。
携儿来采竹,歧路竟旺羊。
沦落交垂泪,凄凉忆故乡。
解金润行李,明日买归航。
辟疆途遇乡人,仍不忘捐金送银的帮他们归里,他对人对生活的热度,依然。
(三)侄子中第辑经文
钱谦益对削职归乡的安排依旧是熟悉而抗拒的,心里其实谈不上振作。但不久温体仁被削去官职,钱谦益便变得开怀,因为少了温体仁这个敌对派,他可以放心鼓励他的侄子陈子龙再试科举。
陈子龙是钱谦益妹妹钱维佩与工部侍郎陈所闻之子,可惜在子龙5岁时,钱维佩便病死了,幸继母和钱谦益一样疼惜抚养,子龙早早入学攻读诗书,加之父亲栽培,十几岁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生员当了秀才,之后父亲与工部营缮主事万燝一起检举揭发了魏忠贤的罪行,而万燝竟遭阉党杖刑而死,父亲忧愤病殁。
陈子龙守孝,闭门不出,一心攻读诗书,在没中举人之前,就因年少才高、精通经史、落笔如神,成为“几社六子”之一。“几社之几者,即绝学有再兴之几,而得知几其神之义也”。这最开始是夏允彝和杜麟征于1629年在松江组织的社团,几社和其他社团一样,也是通过以文会友,切磋文艺开始的,后来直到六人成为坚实的社干后,陈子龙因多本刻印发行的六子文而名声大振。
1630年,陈子龙中举人,次年春参加了会试,本来有望录取,但适时,有录取权的首辅周延儒正被温体仁各种挤兑,周延儒害怕被温体仁借机攻讦,便放弃录取了,落第的陈子龙继续参加1634年的会试,但此时是温体仁为首辅,负责最终录取事项,也许温体仁并不一定知道陈子龙是他“眼中钉”钱谦益的侄子,但单单了解到是陈子龙是复社一派,温体仁哪能容得下?子龙也就绝没有任何出头之势可谈。
陈子龙一度灰心丧意,只愿宅在华亭家中,把一股无奈倾泄到著书立说上。
1637年,钱谦益被温体仁整的差点没命,但得知温体仁被削官,他知道好时机也到了,捎了话让子龙参考这年的会试。
这一次,才情至上的陈子龙和夏允彝同中三甲进士,陈子龙任派为广东惠州府司理,只是还未抵任,就接到继母亡信,于是回到华亭治丧。
1638年,子龙到任上供职,尽管暂未有清军扰关的现象,但农民军的起义运动并没有因闯王高迎祥的死而衰竭,相反,在新闯王李自成和闯将张自忠的“带领下”在几省内起义地越演越烈,朝廷没停止过围剿行动,派洪承畴和熊文灿继续把逃窜成两拨势力的起义军尽一切办法压制下去。
崇祯帝开年之初,就头疼人才的选拔事项,召诸臣问何人能够资格保举和甄选,当时少詹事黄道周答到:人如树木,至少培养十年方可用。
没多久,朝廷围剿李自成那一大拨起义军有些战绩,但李自成又成功领着残部逃转到甘肃深山一带藏而不出,围剿行动一度胶着。崇祯帝趁着4月底召考选拔诸臣之机,问考臣足兵足食之计。崇祯帝把回答为加强廉政官吏的知县曾就义迁翰林院编修,将善于进谏,提出守令俱廉后,再加派救济军需计划的永城知县成仲龙,迁为兵科给事中。
待加强官吏选拔,实施计策后,另一拨势力的起义军连遭挫折,择路慌逃下,张自忠带着其本部义军进驻谷城(今湖北谷城)受朝庭招安并被授予副将,但他很快变脸,继续玩起了假投降的游戏-既不遣散农民军、又不支援李自成军,反而就地加强军队训练,研学《孙子兵法》,很快又掀起反大明的旗号,使得明廷不得一直面对这不停不歇混乱局面。
陈子龙就是在这夏日来临之际,辞官回到华亭的,早在年初任职开始,他就越发不能忍受一大批官员在不担忧时局的境况下,依旧逢年名利婴请,大部分还和许多知识分子一样,依旧崇尚空谈的王阳明心学,这些理学思想对当下严峻的国事没有实际的解决运用,他认为学识必须能治事和救世,要“经世致用”。他带着这份急于唤醒官员和知识分子专注治理时务的紧迫感,毅然辞官,同时召集来他云间几社的好友徐孚远、宋徵璧等,一同编辑《皇明经世文编》。
这是一部明朝的文章总集。按年代先后顺序,选录四百二十位文人名家的文章,尤其突出列名选录二十四位他们同乡松江文人。他们编辑整理、收集文集,《文集》内容丰富,包括明朝的政治、军事、赋役、财经、农田、水利、学校文化、典章制度等等,在剖析时事、详述军事、侧重经济为编选原则的基础上,他们还进行校点工作,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陈子龙在编辑这个《文集》上才,真正感受到一种自由,其实当年落第在家,他洋洋洒洒作书万言,论时弊,文政失,本想就那样上奏朝廷,但当时就被松江名士陈继儒戒止了。一心想着当了朝廷官员,就能尽抒己见,而终日空谈无济于事的事实让他寒了心。
如今,他能跟他的社友、云间派、云间几子之间做这件有意义的事,真的畅怀。由于《文集》录辑约五百多卷,包含面广,子龙籍此以文邀友,笼召了各地一百多位文人列名参阅。好友彭宾、夏允彝、周立勋、李雯、何刚自不必说。
李雯负责编录明朝近期文化文学这块,他十分仰慕原授翰林院编修牧斋先生钱谦益,这位稳占学界文坛宗主地位的“东林魁首”可是年轻一代文人的偶像,《牧斋诗抄》、《有学集》、《楞严经蒙抄》、《金刚心经注疏》这好些本钱谦益的书,他都一一看过,毕竟陈子龙家中藏书斋就齐全摆着,但真人可是一次没见过,李雯便借请教学问为由,要子龙请钱谦益来华亭一会,子龙知道他大伯闲赋在家,上年信书相传后也没来得及碰面一聚,便欣然去信了。
钱谦益的确闲赋而居,本打算游游太湖一带,临出发前便收到侄子陈子龙之邀,便启程改道至华亭。
早在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当时陆逊因功被吴王孙权封为华亭侯,华亭二字作为地理位置始见于史志,唐代开始设置华亭县,元代升为华亭府,明为南直隶松江华亭,唐代时已经有了这样的风貌描述:“东南濒海,北临长江,特产丰饶,百姓生计无忧;境内多富商大贾,多高官显宦;读书成为风气,学习上有竞争,官员以礼服人,人们讲求礼仪道德。”文雅,可以称得上华亭的代名词。
“我还以为你会邀请我去松江南园呢。(子龙曾在那著成《属玉堂集》、《平露堂集》,是其最爱的研学地)”钱谦益一身水灰色直缀,戴着青色东坡巾,清睿地出现在子龙宅子里。周围许多文生恭敬地在旁。
“还不是学大伯归田园、广其宅、无志四方也!”子龙示礼后,邀钱谦益参观其著书作品并介绍其给各友人。“俗儒是古而非今,撷华而舍实,为了一改这不务实际的风气,有幸召集诸位编制《文集》,上以备一代之典则,下以资后学之师法。”
钱谦益看着这文集已完成划分结构,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兵饷、马政、边防、边情、火器、贡市、番舶、灾荒、农事、治沙、水利、海运、漕运、财政、盐法、刑法、钱法、税法、役没、科举等各个方面已详尽排版待丰富,钱谦益翻看了边防一块,不但有《王晋溪本兵敷奏为计处夷情以靖地方事》、《张心斋奏疏抚辽疏》、《申饬边臣抚夷疏》、《敬陈战守大略疏》、《上叶相公书》、《答友人书》这些抗击建州的历史,就连李李成梁如何设计杀努尔哈赤的祖父塔失,又封努尔哈赤为龙虎将军,努尔哈赤远交近攻,日益强大的来龙去脉,都详尽备述,钱谦益频频点头默赞,并在旁亲自注录:“宁远伯李成梁父子威名素著,诸子家丁,骁勇惯战。贼降夷杂种,出入边徼,心轻中国,独惮李氏耳。”
李雯和宋征舆争着也要钱谦益笔墨,他们俩和子龙并称“云间三子”,三人时常相互砥砺文学,切磋诗,词,关系非一般地好,此时仍如常嬉笑调侃。
李雯不甘示弱:“哎,袁文(宋征舆),你先别干扰,这是请钱老评正儿八经的经济文章,可不是诗词大会,你还是独上银床去吧!”(调侃宋征舆及其诗词一句:“垂杨枝上月华明,可怜独上银床去”)
宋征舆没好气地说,“这谁不知道钱老文林威望,哪敢来造次,钱老,请您待会务必评注下我编辑的《钱法》(关于古代及明代金属铸币的法规),这肯定得钱老慧墨!”说完没好气地悄声对李雯说:“为见钱老,柳隐都被我支回去了。”
这话虽轻声轻气,但钱谦益还是听得清楚,加之李雯瞬时哈哈大笑,还顺骂咧着宋征舆平日的情事,:“钱老,我自认倒霉,他有才女协助,难怪悟懂钱法!”
“哈哈哈......”,众人大笑起来,钱谦益听到才女二字,心中陡然一阵好奇,只是想那么一下后,便被众文人簇拥着品文酌酒去。
(四)高阳城下忠骨埋
崇祯十一年(1638年)秋,肆掠在各地的农民军有了偃旗息鼓之势-两支义军首领张献忠、罗汝才接受了明朝招降;而李自成一派战败潼关,带着刘宗敏等残部十几人,躲到到陕西东南的商洛山中。中原大地呈现难得的祥和气氛。
深秋的高阳风清气爽,略带些许干燥,刚忙完秋收的高阳人民,有的忙着把打来的棉花,织成好风景,毕竟“桂林山上无杂木、高阳花布四季新”不为虚谈;有的忙着把新挖采,性温味甘、补中益气的麻山药和各式鲜蔬,担到市集贩卖;还有空下闲来的各村村民,为冬天将举行花会活动,扎制形像生动的竹马,准备表演竹马戏。
6年前,不满朝臣不实责备,以病请辞回乡高阳的孙承宗,现已76岁了,远离朝廷纷争,赋闲休养后,孙承宗显得愈发精神矍铄,当下他正受孙辈之邀,已在颛顼园一享秋居之乐两月之久。如果不是县令派的信使快马加鞭来禀告,孙承宗还不知道清军又入关掠杀的消息。
“太傅!收到山西紧急军情,没想到,清军已经入关,运城县令来血书,目前山西诸城应已破,清军大肆掠杀......这.....”县令六神无主地向威望的孙承宗说到。
孙承宗心中一沉,随即让县令把知道的细项一一道来,他觉得事关紧急,但此时再奏疏朝廷已诸多不变便,一来致仕多年,二来时间赶不及。孙承宗不清楚清军会否一路南下跨结冰的黄河道肆掠,但逼近京师是迟早的事,高阳距离京师才150多公里,不管清军避开直捣明廷,还是转而直掠周边城池,守城依然是目前最为紧要的事情。
“马上守城!”孙承宗张开像戟一样胡须,用略带沙哑却浑厚的声音,铮地有声地说道。
跟县令部署好守城计划和通知邻县后,孙承宗便匆忙赶回家,他知道这些年明廷抗外敌、平内贼,调拨走了各地许多兵员,如今高阳兵力急缺,他要回到家中动员所有家丁都参加到这场卫国卫家的行动中。
没想到,还没把儿子、孙子、侄子、孙侄召至齐整,举着一幅幅镶红边白底青龙旗帜的清军,人嚷马哮地向高阳城速围而至。
旗主多尔衮领着30牛录近8000清兵在马蹄纷沓的交奏中,迅速占领了高阳城围,城门卫兵不敢贸然歼敌于城外,纷纷进城内向外拱门锁城。幸高阳城兵力人员数量尚算相当,各城门按照前些天的计划也部署了灌水,施毒,放火药等材料和方法来阻挡来攻者的进犯,城内粮食收割完备,城民可以无惧清军施长久围困、围点打援之法,这法消磨不掉高阳城民的抵抗意志。
孙承宗命儿孙们向四方城门分守后,便与县令一同驻守在临乌河而建的城池正门楼内。
多尔衮带着清军一路掠杀而来,许多城池并没有多大抵挡气势,而高阳城却严正以待,他兵分四路,让清兵沿着这南北长700米,东西宽约600米的城池逐力而围,除了零零散散的互攻箭阵外,清军不得已保持着无法发力的矜持。
多尔衮让旗下的一汉军甲喇朝城池恐吓大喊,逼着要放火烧城,但城墙士兵在孙承宗和县令的指挥下果敢应对,不被清军嘶喊动摇,偶发的炮声下,城岿然矗立,两天内,双方呈僵持胶着之态。
“不好了,北门快抵挡不住攻势”,前来汇报的北门军使下马,来到孙承宗及县令跟前,扑通一声跪下说道。
原来,孙承宗在外打点买卖的四儿子收到父亲的信笺后,已日夜兼程往家里赶,没想快到城口,便被清军拦截并立即砍害,清兵在其身上搜到孙承宗给他的家书后,立即给了驻守在高阳城北门的贝勒豪格看,豪格一脸怒像,让旗兵把信的内容和事情转告给多尔衮听,很快,豪格就收到了指示。
他们趁胶着的一夜稍显安静之后,一清早,就让汉军一员穿上四公子的衣饰,假装成孙家四公子,暗戴兵器地独自走近城北门口,守城兵喝守住他,众目睽睽下,他往门缝里塞了那封信,驻守北门的孙承宗二儿子很快就认得了父亲的笔迹,思弟心切的二哥顾不上是否兵诈,又觉得清晨时分不容易有险情,便让士兵用话语引导“四公子”到偏侧秘密小口进城来,谁又知道“四公子”秘密通道,尽成了清军的破城口呢?北门的守兵抵挡不住这突如其来的攻势,清军入城,三路奔开,两路分别杀向东西门,一路则直冲,在快马健蹄的铺就下,杀掠不停。
马声嘶吆,刀剑铿锵,群民慌乱,血肉泼溅。汇编的三路清军加上已攻破的正门“后援”,彻底吞噬了这座三皇五帝之一颛顼帝的初封之地。
县令被一刀砍害,而擒获的孙承宗被清军抓到多尔衮的马前,对于多尔衮而言,明廷的太傅就是大清的大患,况且面前这位老态龙钟的老人仍以一副大义凌然肃杀不惊的样子直视他。他听他那所向披靡的父亲努尔哈赤说过,就是这位孙承宗逼退了父亲进攻的步伐,使父亲心愿未了地离世。
多尔衮胸中饱有十分火愠,但他轻笑一声,假惺惺地大声说道:“你们谁是他的家人请站出来,只要你们一起求情,我现在就放了他。”汉军又对着高阳城民翻译道。
“决不,建奴无仁义而言,杀戳不断,罪大恶极,如今我们已是砧上肉,任何求情都是于是无补的,你们听我的,必须怀着必死之心与之抗争到底,宋朝的历史绝对不能重蹈......”.
多尔衮还没听完汉军的翻译,冲向最前的孙承宗的子孙们,带着已被缴械的手无寸铁的高阳城民一起跟清军死拚,刀肉之声响彻全城。
多尔衮早已按耐不住,气地顿时命人把孙承宗束绑在其马尾后,他骑在马上,一边驾马挥刀奔砍着前来抢救的孙承宗的儿侄城民,一边以这种残忍地方式把孙承宗活活拖死.....
清军把死后的孙承宗吊挂在城门上,上面还挂着县令和守城军官......
孙承宗的一个趁着清军驱入时,成功躲在墙角的小孙子目睹了血肉模糊的爷爷被高高挂上城墙样子,哭着跑回宅中,告诉了藏身在家的一众孙家妇人,孙承宗的家眷命老管家迅速带离小孙子,随后她们趁清军到来前,纷纷上吊自尽,以追赶奔向另一国度的孙承宗......
而以螳臂挡车之势与清军厮杀的高阳城民们,也渐渐没有了声响......,人丁兴旺、儿孙满堂的孙承宗,他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的声音永远的消逝在这古老的城里,最终,孙家老幼妇孺共百余人遇难。
清军并没有用大火烧城,他们纯熟地命被俘虏的城民运走城内的财宝粮食和妇女,带着一大股的腥风血气弃城而去。
(五)宣赐后一心攻明
崇德二年(1637年),对大清国,尤其皇太极来说是特别完满的一年。这年9月,皇太极欣喜地命内院大学士范文程,携《诰命》和银印,领一大队人马,运上繁多的赏赐,前去草原明珠-科尔沁(成吉思汗之弟哈萨尔的领地)宣赐。
范文程一行是9月中旬到达的。金秋的科尔沁碧野千里,野花和牛羊散落在一片盎然的绿中,随风呈现。
这次宣赐,跟大福晋哲哲(博尔济吉特·额尔德尼琪琪格)有关。1632年时,皇太极废除“四大贝勒并座”旧制,开始“南面独坐”。为正名份,并因哲哲出身于蒙古大领主世家,便册封哲哲成为后金国君福晋,称中宫大福晋。范文程记得去年-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改“汗”号为皇帝,按古代制度要分封后妃,大福晋哲哲被封为中宫皇后(国君福晋),居中宫清宁宫(今沈阳故宫内),即国母皇后。在册封大典上,皇太极授给她象征地位等级的册文、金印,以及仪仗銮驾等物。范文程执笔了国君福晋册文:
“奉天承运宽温仁圣汗制曰。天地授命而来,既有汗主一代之治,则必命匹配心腹亲近福晋赞襄朝政,坐立成双,同立功德,共享富贵,此乃亘古之制。信守三纲五当,系古圣汗等所定大典。今我正大位,当效古圣汗所定之大典。又蒙天佑,得过福晋,系蒙古科尔泌部博尔济吉特氏,特赐尔册宝,位出诸福晋之上,命为清宁宫中宫国君福晋。尔务以清廉端庄仁孝谦恭之义训诲诸福晋,更以尔贤德之训,使天下妇人效法。勿违我之至意”。
大福晋哲哲主持后宫,皇太极十分满意,尤其哲哲前些年遴选的自己的两个侄女-关雎宫宸妃(博尔济吉特·海兰珠)、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加之庶妃常舒,都在今年(1637年)怀了孕,皇太极最心爱的妃子海兰珠更是在8月27日,诞下了皇太极的第八个皇儿。
皇太极非常珍视这征服蒙古诸部、获得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的传国宝玺、改大清国号后、与蒙古部族联姻而出生的孩儿,有意立其为皇太子,为此他大赦天下,等科尔沁大妃(哲哲之母)来朝设宴后,皇太极为了感激科尔沁家族,诚心追封科尔沁贝勒莽古思(哲哲之父)为和硕福亲王并立碑,封科尔沁大妃为和硕福妃。
范文程一行便是为此而来科尔沁进行封赠仪式的,之后,范文程还需赶回盛京朝内,商议及处理军国大事。
早在1633年,皇太极就与诸贝勒、大臣商讨兴国的大计,最后达成的一致行动是:攻打察哈尔、朝鲜,再全力攻打明朝。但多尔衮力主削弱大明国力的建议同时被皇太极采纳了,那就是“乘谷子熟之时,深入明境,围困燕京截其援兵,残毁其屯堡,消耗其国力”。于是紧接着的1634年、1636年,皇太极和阿济格分别入大明关,劫掠克城,虏走牲畜不计其数;1635年征察哈尔于木鲁哈喇克沁,得到元朝传国玉玺后,蒙古诸贝勒各书誓词,向皇太极效忠。1636年底,清军以“朝鲜败盟逆命”为由,开始讨伐朝鲜,直至今年1637年,成功攻克江华岛,到了四月,同皇太极一同亲征朝鲜的多尔衮,押送朝鲜国王及家属、随从官员、下人等182名人质到盛京,向皇太极行三跪九叩之礼。逼迫之下,朝鲜断绝了与宗主国明朝的关系并成为大清国的藩属国,除了朝贡外,在清军攻打明军驻扎的皮岛时,朝鲜还需出兵、出战船协助,很快,在此情形下,清军攻克了皮岛。
蒙古和朝鲜的效忠,彻底解除了大清攻向大明关内的牵制之方、后顾之忧,使大清可以无忌惮地施行专攻大明之术。
范文程回到盛京后,遵照清廷的意旨,对归顺的蒙古人和掳掠而来的汉人做好安置工作和分编工作,除了继续给八旗军补充新的成员,完善和扩大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外,为了安抚民心,缓解民族矛盾,一改努尔哈赤时期的歧视和屠杀汉人做法,又把汉人从农奴改为民户,分屯别居。皇太极还让范文程颁布保护土地牲畜等法典规定,意在大力发展农业,巩固和扩大了在辽东一带的统治,继续为入关做好准备。
1638年,当一切妥当有序后,皇太极先是讨伐漠北蒙古喀尔喀,命留守的睿亲王多尔衮修筑辽阳都尔弼城,即屏城,之后修筑好盛京至辽河的大道,完成“固城”工作后,已到了8月。
因为皇太极一行之前才到博硕堆,就收到扎萨克图汗(喀尔喀蒙古的汗-孛儿只斤·图门)已逃走,于是无功而返。返回之后,就开始了全力以赴地对大明发动战争。这次他命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命岳托为“扬武大将军”(礼亲王代善之长子、曾经的和硕成亲王因对蒙古客人不敬将为多勒贝勒),分别统帅左右翼军,贝勒杜度为右翼军副帅,范文程亦编入右翼军。两翼军率军南侵大明。
1638年秋,当两队清军大部人马进至墙子岭后(今位于北京市密云县东80里的大城子镇关上村、明建重要关口,是守卫京师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岭上筑石城,城楼为砖石结构,坚固无比。关前二里的山顶上有烽火台,当望见数十里外浩浩荡荡的清军,明卫兵立即点燃狼烟发出了信号。眼看将兵数量悬殊,明兵大部退入坚固的堡内,守关的明兵在城外布置了三座营寨作为外线的防线,但这外围三寨很快被岳托率军攻克了,如果不是采用了被俘求保命的兵给他的建议,城堡是坚固不易攻打的,无突破口之下,岳托依建议分三路兵,一路正面佯攻,牵制明师,另两路同时从墙子岭东西两边小道进行猛攻,数十座烽火台被克,于是全翼清军直攻,岳托右翼军从董家口、多尔衮左翼军从青山口深入关内。
这是清军第四次入关,他们斩杀明蓟辽总督吴阿衡,在北京郊区通州会师,之后掠山西,抵山东、1639年1月时攻破济南。曾击败高迎祥、李自成农民军的明朝宣大总督卢象升力主抗清,反击清军时连战连捷,但率明军(统帅宣府、大同、山西三总兵)在巨鹿贾庄时被清军包围,与之有隔阂的主张与大清议和的太监高起潜(统帅关宁军)拥兵不救,最终因炮尽矢绝而战死,高起潜军队随即不战而溃。
就在两军驻扎在济南和明廷攻战时,右翼军将军岳托染了天花,全身麻点渗血、高热不退、昏迷不醒,很快就死在军营里了,好几个近侍也有出红点症状,清军军心惶惶。
范文程知道这是人传人的烈性传染病,之前随努尔哈赤出征时,军队亦有类似病况,他记得自己曾经也出过这个症状,当时除了病死的,还有一些和他一样不久就病愈,他急忙跟左右翼军商议,敦促尽快击战,让大部队先行回京,自己则选了几名旗兵留下,安排运回岳托灵柩事宜。
大部队清军军心很快整顿,他们为了尽快回京,沿着回路,北掠天津、迁安,出青山关返还,往返扫荡数千里,血腥掠夺五个月,直到三月回到辽东,他们共攻陷城池六十余座城,掠夺了无数人口、财物和牲畜,明廷重创。
(六)曲周任职防清军
李信到曲周县任知县,已是1637年秋了,近年,崇祯帝撤掉围剿失败的陈奇瑜,换上了“全力清剿”的洪承畴,他在河南信阳大会诸将后,对农民起义军实行大规模的军事围剿。
虽说农民军顽固激战了几十回,但迫于军官强势而来的压力,均连遭挫折、渐渐闻风不妙,一直在各路明军的夹击下,穿插、游击、突围、埋伏、退隐于豫楚川陕间,而洪承畴统辖太广,明朝副将艾万年、柳国镇、大将曹文诏等多个军官战死、阵亡,加之1636年清军入关肆掠,中原压力难以兼顾,一直未能彻底剿灭农民军。
朱由检遂急调卢象升率军驰援,自明朝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杨嗣昌在1637年四月策划了“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围剿战略后,洪承畴和卢象升合计实施战策,战策一实施,农民军的流动性被大大限制了,各个击破围剿可谓指日可待,可惜最后还是有漏网之鱼:农民军头目张献忠在进袭南阳的战斗中被左良玉军击败受伤,幸部下孙可望力救脱险,最后带着部队退居谷城(今属湖北);李自成在渭南潼关南原中了洪承畴、孙传庭的埋伏被击溃,带着刘宗敏等残部十几人躲到陕西东南的商洛山中。
明廷和农民军兜兜转转地战斗,战事好几次都在河南一带“聚焦、发散”,李信的任地在临近河南以北的曲周,即邯郸。邯郸作为先秦女娲补天地的地方、战国赵国的都城、秦时五大都会之一、东汉曹操的魏都,历史十分悠久,特别在隋唐时期,它还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农民起义军政权建立的都城之一,冲着这点,李信听命明廷下达的指挥,一直加强固城防御工作,所幸明将剿匪有力,农民军沸沸扬扬地闹腾后,国内仿佛迎来难得的沉寂。
只是这边厢安静没多久,海防又让明军忙了起来,
早在正德帝(明武宗朱厚照1505年—1521年在位)时期,葡萄牙成为西方的“日不落帝国”,其舰队之强大,横行在广袤的海洋中,并在非洲、亚洲、美洲拥有大量殖民地,但当它驶入中国时,却不敌明朝水师,连吃败仗,其实远在在明成祖鼎盛时期的1420年,大明就拥有3800艘船,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战船,250艘远洋宝船,而从元末朱元璋渡江战役至今,明朝水师却未曾遭遇一败。
面对东方强敌,葡萄牙船队只好打消进攻念头转与大明通好,而慢慢形成聚居规模的葡萄牙人,在明境内长期的被动驱逐和主动融合,过程反复,最终大明为体现天朝大国“怀柔夷人”的政策,从1557年开始,同意葡萄牙以支付租金的形式,获得在澳门的居住贸易权。
后来,在西方,葡萄牙海上霸主的地位被西班牙取代,还沦为西班牙的藩属,葡萄牙在东方的主要殖民地渐渐落入英国、荷兰人手中,在这个背景下,1635年12月,英国船队(船长约翰·韦德尔,率领龙号、太阳号、凯瑟琳号、种植号四艘及安妮号、发现号两艘小艇)带着目的,来中国及周边探查并意图建立贸易。
葡萄牙已长久占尽了与大明贸易的优势,面对“不速之客”英国船队,他是坚决不允许其在澳门停靠上岸的,英国船队只好向东行驶,停靠在潭仔(广东汕尾)一带,没过多船队消息的期间,或许他们还航行到果阿、马拉巴尔、日本等地。
直到1637年7月开始,急切想进行贸易的英国船队驶向广州,在南头寨(深圳东莞一带)、虎门亚娘鞋一带徘徊,明水师以火铳警示,但英国船队不但没有离开,还在虎门登岸抢走沿海居民几十头猪,明官员怒不可遏,命水师剿灭英国船队,当英国船队看到大批的明战舰巍峨开来-有福船(大型,船面设楼高如城,旁有护板。士兵掩护在其后向敌船射箭发弹、掷火球、火砖、火铳);海沧船(中型,配合福船,装有千斤佛郎机、碗口铳、喷筒、烟罐、火砖、火箭、药弩、弩箭);蜈蚣船(大型航行迅速,逆风亦可行,不惧风浪。装有千斤佛郎机舰炮并有火球、火箭)若干,便后怕而识趣地迅速举白旗投降。经过10月谈判后,英国船长韦德尔写下了永不来明境的保证书,并于年底赔偿了大明2800两白银,大明才将投降关押的英国船员释放。1638年1月,英国船队悻悻而归。
大明的水师实力不容小觑,获偿的赔款让明廷一些官员想到大幅度开通福建海禁、增加贸易来增添国库,援以增加兵饷的建议。有了“隆庆开关”开放贸易的局面,自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始,除了对日本的贸易仍在禁止之内,海禁渐趋放松,只是这些年内乱和边疆挑衅,也怕海盗倭寇再次肆掠,明廷只保留常态化再没过多关注到拓宽海贸口来。
英国船队离开后的这一年,1638年,大明举国似乎太太平平,虽不能忽略前些年一直的受创,说从此就安居乐业了,但起码大部家户能再次投入到正常的春种秋收生活当中。
山中云雀竖起它们的羽冠,轻盈地直飞上天,鸣唱着嘹亮动人的翠音灵曲。人们秋收完毕,是该到了一品香醇的丛台大曲酒的时刻。
李信原参加县里的庆收宴,但临近鸡泽县内,太监高起潜统率数万关宁铁骑忽至,县信使收到飞射而来箭书和檄文,向李信报告了情况。
原来这年8月底,清军再次入关,他们从墙子岭、董家口入关,掠山西,持续南下直捣,崇祯帝诏令总督宣、大、山西军务的卢象升,携宣、大、山西三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卫京师,之后命卢象升督天下援兵,对抗清军。5月底时,卢象升父亲去世。而这年6月,崇祯帝新提拔杨嗣昌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掌兵部事,免行守丧在任事,卢象升不好退归守孝,只好披麻戴孝上任来指挥军事,巧的是太监高起潜也在孝期。
三位共同饱有守孝之心的人,对抗击清军却不能一心,杨嗣昌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力主对清妥协,高起潜同意议和,而兵部尚书卢象升坚决反对与清议和,崇祯帝在朝上,听着两大拨支持不同意见的群臣争论,一直没有下达明确的和议意向,但是清军凶猛的来犯,不容明廷有更多讨论的时机。
即将迎去开战的卢象升,得到崇祯帝皇帝发出的一万两银子来犒劳部队;当率部队驻扎在昌平时,崇祯帝又派宦官送来三万两国库银,犒劳部队,接着又赐给一百匹御用马匹和一千匹太仆寺养的马,五百条银铁鞭。他了解皇帝抗战的决心,义无反顾地开展战事。但实际开展时,却少不了被主张和议的杨嗣昌和高起潜的阻扰。虽说卢象升名义上统率全国各地的部队,但当下只能指挥宣府、大同、山西三位总兵不到两万人的部队,山海关、宁远等各路部队由高起潜指挥。
战况紧急,1638年年底,卢象升领兵进驻巨鹿的贾庄意图阻止清军继续南下;太监高起潜统帅关宁铁骑数万在鸡泽;巨鹿、鸡泽相距不到50里。
清军多尔衮和岳托率左右两翼军主力在蒿水桥(贾庄附近)夹击卢象升不多的兵力,他只能命虎大威护左翼,杨国柱护右翼,自领亲兵于军阵中架炮设弩,与清军开战,同时命兵部主事杨廷麟赶去鸡泽向高起潜要求支援,当高起潜得知卢象升已和清军大战了多时,一想象到卢象升那不多的弹炮和兵力,和了解到清军人员数目之众时,吓得不战而溃。
始终没等来救援的卢象升,始终无畏无惧,坚持到炮尽矢绝,最后他执着大刀率亲兵跃马冲入敌阵,身中四箭三刀,壮烈殉国。
卢象升善于野战和奇袭,战功无数的他,在曾经的战场上,以长途奔袭致胜;与农民军在洛阳之战,以骑兵数千击溃农民军百里联营致胜;滁州之战,以三千关宁铁骑蹂躏农民军数十万大军致胜;如今各处掣肘的情况下,被清军瓮中捉鳖地围打,他始终浴血奋战,激励将士奋杀。
战后,杨廷麟及部下赶回战场搜寻到卢象升,麻衣白网的丧服里,是他被箭穿刀刃后血肉模糊尸体......
周边的郡城人民知道这个消息,无不痛声泪目,哭声震地。而李信的曲周县距鸡泽不过50多里。原本计划还能依靠和配合鸡泽军队,现在面对溃散而逃的明军(高起潜率领)、闻讯恸哭的县民,让李信不得不迅速振作而起,布阵守城。
惶惶的日子逐个时辰数着而过,直到一再确认到清军攻向济南又往北肆掠天津、迁安,劫浩荡的人财物出关而归后,李信才稍微把惊魂的心安放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