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太宗卷之前我要说明一下,与明清两代皇帝不同,宋朝皇帝年号多变,有的年号像“太平兴国”、“大中祥符”这种的居然用四字,故出于行文方便,宋代皇帝一般都以其庙号代称,比如真宗、徽宗、孝宗,这其中因为赵匡胤赵光义两兄弟名气太大我就直接称呼名字了,还有一个人我也是直呼其名,实在是因为想起来就火大,此人就是赵构,这厮的故事我们以后慢慢讲。
赵光义即位之后其实是很心虚的,毕竟得位不正,皇位不稳怎么办?那就干出些政绩,现代社会的政绩是GDP,古代社会的政绩就是统一天下。
赵光义正瞌睡呢,这边送枕头的就来了。
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三月,吴越国王钱俶再次来到开封朝拜,当时东南除了钱俶的吴越国,还有一个小小的割据政权陈洪进,占据了漳州和泉州两地。陈洪进这次听说钱俶入朝之后坐不住了,四月份就也跟着来到开封朝拜,抢在钱俶之前向赵光义献上降表,把自己的地盘毫无保留的献给了朝廷,自己听从朝廷安排。
赵光义一看这好哇,挺高兴的,就把陈洪进封官进爵,一家人也都各封官职安排的妥妥当当。钱俶慌了,在谋士的劝导下最终决定不再凭一隅跟北宋对抗,五月份递上了降表,赵光义再不笑纳就说不过去了,于是兵不血刃的平定了东南,至此,北宋南方地区结束征伐,战略重心正式转向北方。
太平兴国四年正月,赵光义感觉时机已经成熟,咨询几个宰执北伐事宜,枢密使曹彬告诉赵光义,朝廷新近统一南方士气正盛,只要讨伐,北汉必然抵挡不住。首相薛居正不赞成北伐,劝赵光义慎重。赵光义作为一个得国不正的皇帝,需要不断地树立威信,拿下吴越之后不能停,要一鼓作气统一天下,于是力排众议,当月正式发兵讨伐北汉。
临行前,曹彬提醒赵光义,北汉都城太原北部的石岭关位置极为重要,控制了关卡就能防住辽国大军,前朝周世宗就曾因丢掉石岭关被辽军击败,太祖亲征北汉时控制住了石岭关,有效的遏制住了辽军的攻势,此次进攻北汉一定要牢牢占据石岭关,一旦占领不惜一切代价也不可丢掉。
此次出征阵容强大,除了军中第一大佬曹彬需要坐镇枢密院之外,赵光义分别派潘美率先头部队长驱直入汉境、名将郭进直奔石岭关。
郭进,原本在后周时期是个文官,一直在山东做刺史,北宋建立后调动到河北做地方官,赵匡胤讨伐北汉时数次作为偏师随同出征,逐渐的以一名文官的身份取得了累累战功,成为一名出色的名将。郭进不仅与北汉作战颇有经验,对付北汉的老东家辽国也非常有办法,几次辽军来救援北汉郭进都率部跟辽军打的有来有回,没吃过亏。
总之一句话,派郭进去守石岭关对付契丹人是极为靠谱的。
二月初,赵光义亲率宋军主力从开封出发,辽景宗听说宋军这次大举伐汉颇为不满,派使臣出使宋军,问赵光义,为啥要讨伐北汉?
赵光义真是要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收尽北汉土。直接告诉使臣,北汉就是逆贼,讨伐是理所应当,你们辽国如果不过问那是最好,如果非要插手那我们只有一战。
气势很足,可惜契丹使臣也不是吓大的,直接拂袖而去汇报辽景宗,辽景宗气不打一处来,正好北汉的使者也来求援了,堂堂大辽还保护不了一个小弟?马上出兵跟宋朝硬刚!
北宋皇帝亲征,这么高的规格辽国是非常重视的,辽景宗虽然贵为皇帝,但终究不是辽国自身的国家大事,为了救小弟犯不着亲自出马,又要有足够的威信带领大军去援救(毕竟是宋军主力,带的兵少估计要被包饺子),这种人选必然是皮室军的最高统帅,北院大王耶律屋质最为合适。
可惜的是,耶律屋质兄弟已于保宁五年(公元973年)去世,辽景宗于是挑选了辽国南府宰相耶律沙带兵,冀王耶律敌烈为监军率军援汉。
要说耶律沙,就要先说说耶律沙的职位:南府宰相。
辽国经过太祖、太宗、世宗、穆宗和景宗五朝,政治制度已经极为成熟。作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强大政权,辽国能在横跨中国北方近五百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国土上稳定统治二百多年,是非常了不起的,辽国在立国之后,根据自身民族成分复杂的特点开发出了一套“一国两制”的政治体系,具体就是官员分为北面官和南面官,北面官管理契丹、奚、渤海、靺鞨等民族,南面官管理汉族。北面官往往官名冗长怪异,我就不一一给大家介绍了,契丹精英耶律屋质曾经任职的右皮室详稳就是北面官的一种,南面官就是与唐朝几乎一模一样的三省六部制(毕竟辽国历代政府一直号称自己是汉唐正统传承,手动微笑)。
除此之外,辽国还在中央政府设立了中央官,中央官负责中央政府事宜,无论是南面官还是北面官,都有机会到中央任职。中央官主要为:
大于越:类似于太师,不过是活着的时候受封的,百官之首,在辽国极为荣耀,终辽一代只有四人受封,其中就包括了耶律屋质。
北府宰相、南府宰相:朝中两相并重,执掌辽国所有军国大事,只是根据来源不同区分,北府宰相来源耶律皇族,南府宰相来源国舅萧族。
北院大王、南院大王:管理各院所部署的百姓日常事务。
北枢密院:掌兵事,类似于兵部。
南枢密院:掌人事,类似于吏部。
介绍完以上契丹官制,耶律沙的地位也就清楚了,在辽国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相之一,由于游牧民族自幼习武,辽国人即使做到了宰相也都对自己的战斗力有着强大的自信,耶律沙这次气势汹汹的带兵前来,对于敌情根本就没做了解直奔石岭关,也算是老天不亡他耶律沙,郭进在路上歼灭了好几股北汉部队,进军受阻,没能及时占领石岭关。三月十六,宋辽两军在白马岭遭遇,两军隔河对峙,耶律沙前军刚到,准备等后军到了一起冲锋,冀王耶律敌烈等不及了,长途奔袭这么多天好不容易找到了宋军,无论如何不能让别人把这功劳抢了,说着率所部就冲锋过河。
耶律沙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虽然自己身为宰相,可耶律敌烈毕竟是王爷,宰相再大在王爷面前还是要服软,耶律沙无奈,只能带着先头部队跟着一起渡河。
对面要是普通将领也就算了,可对面偏偏就是辽军的克星郭进,郭进可不是宋襄公,眼见着辽军开始渡河真是大好机会,趁着辽军渡河未半全军出击,打了个辽军措手不及。当年的宋军可没有恐辽症,一波A上去辽军死伤无数,连人带马的掉进河里被冲走。耶律敌烈战死,连带着好几个领军的契丹大将都跟着被阵斩,连耶律沙的儿子都战死了,眼看着辽军就要全军覆没,这时候契丹战神耶律斜轸来了。
辽国立国二百余年,并非一直天下太平,期间也有很多次国运危在旦夕的时刻,可每次都有英雄站出来,拯救江山社稷,上一次是耶律屋质,这一次是两位战神,而耶律斜轸就是其中的一位。
耶律斜轸出身极为显赫,是辽国开国功臣耶律曷鲁的孙子,耶律曷鲁跟着耶律阿保机打天下,建立了辽国,是辽国首位于越,终辽一世总共封过四位于越,可以想象到耶律曷鲁的地位。耶律斜轸基本上就是辽国的红三代,根正苗红,更可怕的是红三代同志从小就勤奋学习才思敏捷,后来得到辽景宗赏识被封为南院大王,南院大王虽然管的是百姓民政,可契丹人从小弓马娴熟,耶律斜轸除了任南院大王之外还兼统领辽国西南面军事。
回到战场上,耶律斜轸援兵到了之后看到宋军勇不可当,并没有直接上去跟宋军火拼,而是发挥游牧民族长处,万箭齐发,压制住宋军的攻势。耶律沙一看宋军攻势减弱,慌忙跑路捡回一条命,这一仗总算没把辽军的全部实力葬送进去。
郭进这一战把辽国人打的抱头鼠窜,救援北汉是指望不上了,自己不被包饺子就不错了。宋军伐汉的顾虑少了一大半,原本郭进在辽军败退之后打算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可他的搭档田钦祚却拦住了他。
田钦祚我们很熟的,平定南唐时他跟着曹彬混了不少军功,进入金陵城后劝曹彬纵兵掳掠被曹彬上了一堂政治课只好作罢。此次征讨北汉他被赵光义以汾州防御使的身份派往石岭关总领军事,郭进是统军大将,田钦祚是防御使,根据宋朝制度以文制武,田钦祚说了算,结果辽军刚来时候他不敢迎敌,辽军刚被打败郭进要追击他又不让郭进追击,把郭进给气的。完了这还不算,田钦祚来到石岭关,继续发扬爱财的特点,倒卖军事物资,引起将士们的不满,郭进几个人几次公开指责他瞎鸡巴搞,田钦祚又恼又怕于是开始挤兑郭进,隔三差五的找郭进麻烦,郭进实在是个耿直boy,被田钦祚挤兑了几回自尊心受不了然后上吊自杀了。
契丹人的克星还没对上契丹两位战神,就这样被北宋自己人给挤兑死了,不知赵光义会不会后悔当初安排田钦祚到前线任职,不过后来他被契丹人追着屁股跑的时候,应该会很怀念郭进。
四月二十二,赵光义的亲征大军到达太原城,此时的太原城已经被宋军围了个水泄不通,赵光义来到城下慰劳三军,又亲手写了书信给刘继元劝降,刘继元还抱着契丹援军的希望,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北宋的降书。皇帝亲征到前线,宋军士气大振,加上敌人冥顽不灵,宋军当夜开始攻城,可太原城实在过于坚固,一夜攻下来没什么进展,宋军稍事休息,第二天开始挖地道,准备从上下两个方向夹击太原。
五月初一,宋军经过鏖战攻占了太原城西南的外城城塞,太原城岌岌可危,北汉再次派人向辽国求援,辽景宗还没从上次石岭关被郭进打懵了的状态里回过劲儿来呢,拒绝再派援军。太原城里不断有北汉大将出降,五月初四,赵光义召集全军大将,告诉大家,再加急攻城一天,第二天中午大伙到太原城里吃饭。
宋军再一次士气大振,再一次使出杀手锏,从城南不远处挖开汾河水淹城墙。刘继元吓坏了,城墙只要一垮太原就完了,亲自领着守军运土堵漏点。宋军一边水淹城墙一边加急攻城,太原城南侧城墙眼看着就要失守,这个关键的时候,刘继元终于顶不住了。
当夜刘继元向宋军投降,主动派人送上降表,赵光义大喜,高高兴兴的接受了刘继元的投降,宋军虽围城不足一月,未能与汉军主力展开决战,却因刘继元最终放弃抵抗拿下太原,军队基本未受大的损失,就此平定北汉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