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风起海龙

第十六章 豪赌

风起海龙 沂河秀才 2310 2024-07-06 15:34

  三个月后,芙蓉江某处码头。

  江岸旁,十几艘或新或旧的大型江船在此处停泊,扬帆待发;码头上,宣慰司一众大小土官簇拥在老宣慰使杨应龙左右,当然,杨可栋也在旁边,还有他大哥和二叔。

  为了这次通航,杨应龙谋划了很久,湖广地区,下有湖南湖北二省,是个堪比川黔的广阔市场。三个月来,杨应龙遣散了三分之一在海龙屯服劳役的工人,从中选拔出了部分工匠,再从民间募集造船世家,在乌江流域新建了两个船厂。

  而播州宣慰司,三个月来工作重心只有两个,其一是督造船厂,其二是在乌江以及长江流域的州府买产置地,为接下来的生意做准备。

  这段时间,不断扩大的织布厂已积攒了不少利润,杨应龙又筹了些钱,总共凑够八万两银子来进行这场豪赌。

  播州的人有的光明正大,有的乔装打扮,或明或暗在乌江长江旁边的市镇建起了一个个据点。在川东,由于不确定因素有些大,因此只在彭水、武隆、酉阳、涪陵四处建了四个商铺,明面上,这些商铺掌柜都是贵州籍商人。而在湖北,巴东、秭归、荆州、赤壁、黄冈、黄石,均以不同播州客商名义设一大商铺,另加一个小型仓库。在武昌,则是干脆没有掩饰身份,事前用银子打通关节,以播州宣慰司的名义与武昌府商洽,在武昌城中拿到了两个位置极好的铺位,又得以在码头附近圈地建了一个大型储备仓库。

  在湖南,情况又有不同,杨应龙早年曾往湖南卖过巨木,在湖南布政使司中有几个熟人,因此播州以故交为主,银钱为辅打通关系。在岳阳,播州同样在城中繁华处拿到商铺,在码头旁建起了堪比武昌的库房,然后沿湘江南下,在省城长沙城中建了一明一暗两商铺。触手直伸湘潭、株洲、衡阳。

  按杨家父子谋划,此次从货源到出售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些店铺在将来形成一个个节点,逐步将触手伸向整个湖广地区,以此谋取暴利。

  杨应龙不想再等,尽管织造局走向了正轨,利润一天比一天丰厚,但他不想再等,在他看来,每晚一天,便多了一份变数,更少了一大笔银子。

  因此,即便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杨应龙也不惜花上血本,宁肯减缓甚至暂停海龙屯天险的修葺,也要抓住机会博一博大的。

  江船制造,远比海船容易,三个月,两家船厂第一批帆船下水,总共十四艘,此前为运巨木所造,还堪使用的船只又有十八艘,每只大船均可载重十万斤。

  按一匹棉布二十斤算,一艘船可装载五千匹,第一次出发的这十六艘船,共装在棉布八万匹。

  八万匹布,看似数量巨大,但这只是专供湖广的一部分,并未影响到对川黔二省商会的供应,当前,随着一台又一台织布机走投入使用,播州日产棉布已经突破两万。这八万匹布,不过目前四天的产能罢了,当然,过半产能还是要先供给两省商会的。

  最近半个月,播州织造局产能达到全盛,日产棉布两万匹。每日,织造局都为未来的湖广市场留下一万匹布,这些日子,攒下了布匹足够十五万,这还是因为资金链拉的太长没有继续扩大。

  “吉时已到,出发!”

  祭完河神,放完鞭炮,随着杨可栋一声令下,十六艘大船撑起风帆,依次缓缓离开了码头。

  十六艘大船,除了水手,每艘船上都有十名精心挑选出的骁勇军士,每人腰间跨刀,船舱夹板里暗藏了甲胄与强弓劲弩,这是杨应龙不放心安排的。有这些人,一方面防备水匪劫道,保障安全;一方面是帮衬着搬运货物。

  此外,十六艘船都带有信鸽,这些信鸽将分发到沿途各个站点,这个是杨可栋想到的。船队每抵达一处,便放一只信鸽,并留下几只到当地据点,待日后汇报商贸信息。不过这有个缺陷,是期初时只能单项联系,而且成本有些高,但在这个时代,也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看到船队缓缓离去,杨应龙沉默片刻,突然吩咐道:“朝栋,不用等了,你速速派人去乌江码头命他们即刻启程。”

  其实此时另一船队也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按杨应龙设想,原本是打算让第一队船队先行,到了再传讯回来,以求稳妥。不过看着船队离去,杨应龙不知为何突然变卦,下此命令。

  很快,快马加鞭的传令兵便赶到乌江码头。当杨应龙带领土官返回播州时,另一队船队也出发在即,只是,这次没人送行。

  由于是顺流而下,船行很快,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并非虚言,顺风顺水的情况下,这类大船半个时辰都能跑三十里,即便无风,顺流跑十几里也不算难事。

  行至下午,船队渐近第一个贸易站,武隆。

  船队并未停留,而是只分出一艘船驶向码头,其余十五艘船停都不停,顺江直下。

  这艘出列的船停靠在码头,刚停稳,船上跃下一人,正是这十人护卫队的小队长田重。

  看到有新停靠的船,一群光着膀子,浑身黝黑肌肉的纤夫便围了上来。

  “谁是管事的?”田重问道。

  “在下便是,濡水帮帮主董练江,掌柜有何吩咐?”为首一名大汉回答道。

  “一千来匹布,大概两万五千斤,搬到城中徐记商铺。”

  “卸货十斤一文,运到城中十斤两文,我们有车,包送,价格公道。”汉子笑道。

  “可。”田重丝毫没有犹豫,抛过三两银子,说道,“剩下的过后给。”

  “老板大方。”看到银子,五大三粗的董练江脸上乐开了花,丝毫没有凶悍之气。

  “董老大,敢问大概需要多久?”田重问道。

  “不久,不到两个时辰。”

  一个时辰半后,武隆县城中,徐记商铺的后院里飞起了第一只信鸽。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