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西汉长歌

第010集:虎落平阳

西汉长歌 槿贤 3175 2024-07-06 15:46

  书接前文。

  却说项梁的势力发展壮大了许多,但还是不足以对抗强大的秦王朝。因而项梁还在不停地吸收资源,且吸收的范围不仅仅局限在会稽一带,而是扩大至周围的几个郡县。

  这一天,项梁招兵的部队来到了淮阴,引起了一个少年的注意。这个少年虽然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但难掩他身上的英气与孑然傲骨。他的眼睛里充满着锐利与深不可测,他或游荡街头,或垂钓河边,终日孤身一人,只有一把剑、一本书为伴。他的名字叫韩信。

  说起韩信,无人不晓得他的大名。但在他还未发迹前,也不过是个无业浪荡人士。要说韩信也是个苦出身,家境贫寒,穷到连饭都吃不上,只好去蹭饭。当地的亭长南昌亭长是韩信主要蹭饭的对象。我们之前说过,亭长也算是个小吏,家境要比一般百姓稍微好一些。而家境再好一些的高官,那压根看不上韩信,蹭饭什么的不可能。

  这南昌亭长认为韩信将来能成事,因而愿意接济韩信,每天都很热情地邀韩信来家里吃饭。韩信也真是厚着脸皮,在人家家里吃了好几个月,一日三餐顿顿不落。时间长了,这南昌亭长也觉得这不是个事,韩信这么做好像就是指望上自己了,因而对韩信的态度也就冷淡了许多。

  亭长的态度一冷淡,亭长的妻子就直接行动化了——某一日早晨,亭长的妻子早早地起床把饭做好,一家人在床上就把饭吃完了。

  等到韩信到点来吃饭的时候,亭长的妻子拒绝给韩信提供食物。韩信一看就明白了,这是人家不欢迎自己啊,于是生气地一甩袖子,带着自己的剑和书离开了南昌亭长家,并且从此以后再也不来了。

  韩信之所以一甩袖子走人,还一副就算饿死也不来南昌亭长家蹭饭,是因为这是一种羞辱,一种不可容忍的羞辱,韩信的自尊心是不会容许这样的事继续发生的。蹭饭也是一种态度,应该是双方两厢情愿的,其中有一方态度不对,那么行动终止。

  离开了南昌亭长家,韩信站在淮河边,风吹乱了他的头发,翻卷着他的衣角。望着淮河河面的波光粼粼,饥饿提醒着韩信。失去了南昌亭长家这个固定的食物来源,自己的温饱问题恐怕要另做打算了。但这难不倒韩信,水波给了韩信新的灵感,河中应该有鱼,钓鱼至少要比饿死强。因而韩信找了根鱼竿,整日垂钓于淮河之畔。

  可钓鱼也并非日日都能钓上,遇到天气不好的情况时,韩信也只能饿着肚子。这一次,幸运似乎并不站在韩信这边,一连好几天,韩信都没有钓到鱼,身体早已是严重缺乏营养,指不定下一秒会不会走路一晃就栽倒在地,再也爬不起来。

  河边有一些漂洗衣服的妇女,其中有这样一位年纪较长者,史书称之为漂母,漂母同其他漂洗衣服的妇女一样,每日在河边为雇主漂洗衣物。为了能多干活,漂母带了个篮子,里面装着她的中午饭,这样就能在这里工作一天。漂母偶然间抬头,看到坐在不远处的石头上有一个少年,面成菜色,盯着自己的午餐盒,还在咽口水呢。漂母看得出这个少年显然是饿坏了,从自己的午餐盒里拿出一个小碗,盛了一些饭,递给韩信。此时的韩信犹如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三下五除二就解决完了碗中的饭。碗见了底,韩信抬头看着漂母,腼腆地笑了:“谢谢。”

  此后,韩信便一直来这里,漂母也一直在这里漂洗衣服,每天都多带一份饭给韩信。韩信有了这个固定的食物来源,也就这样吃了一个月。虽然漂母的收入也不高,但至少比无业浪荡的韩信好太多了,再加上漂母心善,韩信总算没饿死在淮河边。

  一个月后,漂母的衣服洗完了,对韩信说:“我的任务完成了,以后怕不会再来了,你的温饱问题要靠你自己了。”

  韩信答谢道:“谢谢您这么长时间接济我,等将来我发达富贵了,我一定会以千金报答您!”

  谁知听到韩信这番话,漂母怒了,说道:“王孙不可自食其力,我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难道是为了图你的报答吗?!”说完,漂母转身离去,只留下韩信站在原地,低着头,两颊发烧似的滚烫,愧不敢当。

  通过之前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韩信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带有一把剑。一个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要剑何用?且剑是身份的象征,在那个铸剑技术并不是很发达的年代,铸一把剑是很不容易的,只有贵族才有资格佩戴宝剑。但看韩信这样,和贵族好像扯不上什么关系,我们可以大胆地猜测——韩信有可能是贵族,至少在他的父辈、祖辈时是贵族。

  有四条论据可以应证这个论点:

  第一:那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佩剑是贵族身份的象征。

  第二:韩信的性格。无论是农民还是商人,都喜欢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且耻于韩信这种蹭饭的行为。而韩信却以这个为生活方式,显然不是平民潜意识中存在的性格,倒像是落魄贵族子弟,不事劳动,扯着一副贵族架子。

  第三,漂母对韩信的称呼。漂母说韩信“王孙不能自食其力”,她称呼韩信为“王孙”,“王孙”指的就是王子王孙,可见韩信并非一般的平民。在那个时候,落寞的贵族子弟有很多,漂母自然也会了解一些,难保她也知道韩信也是贵族子弟,家族落寞后流浪于街市,凋落的金枝玉叶最使人同情,所以漂母会接济韩信。

  第四,这一条可能有些牵强,是后人揣测得出的,那就是通过韩信的姓氏推测韩信有可能是韩国贵族之后。韩是韩国的国姓,但已经没有史料证明韩信与韩国贵族有什么关系,我们或许可以推测,韩信的祖辈或者父辈曾是韩国的贵族,后来秦国扫灭六国,韩国的王孙贵族就有可能向东逃跑,其中有这样一支跑到了淮阴,扎根于此。韩国是公元前230年灭亡的,而韩信大概出生于公元前228年,在韩国灭亡之后,也不能排除韩信是韩国贵族的可能性。

  因为一把剑而引出了韩信的身世之谜,这把剑也给韩信带来了麻烦。却说那天,韩信依旧像往常一样,挎着剑,拿着书,走在淮阴街头。街市上有许多商贾之家,亦有农夫屠户之流。这些人最看不惯韩信这种不能自食其力依靠蹭饭过日子的人,还整天带着把剑拿着本书扯贵族架子。因而,其中有个少年走到韩信面前,挡住了韩信的去路,张口很不客气地说道:“你看看你,这么大个人,整天就知道挎着把剑拿着本书在街上晃悠,连饭都吃不上。别看你这么高个子,带着把剑像个武士,其实你有什么呀?你就是个胆小鬼!”

  韩信这么些年在淮阴这巴掌大的地方早已是“声名远扬”,都知道有这么个人叫韩信,整天去别人家蹭饭吃,故而“人多厌之”。韩信也没少受相邻白眼和冷嘲热讽,在他的免疫系统里,这些早就被免疫掉了,因而面对少年的挑衅,韩信置之不理,打算绕开少年继续往前走。而少年却把韩信的沉默认为是怯懦,接下来,严重的事情发生了。少年的同伙帮着少年挡住了韩信的去路,少年两腿叉开,叉着腰,很是粗鲁地说道:“你若不怕死,就用你的剑杀了我;如果你怕死,就从我胯下钻过去。”

  周围的人跟着起哄,他们也想看看,这个在他们眼中弱不禁风的韩信,在杀与爬之间会选择什么。韩信怎么办?他心下也是一紧,这个少年出的题够为难韩信的。韩信盯着少年那不可一世的脸,修长的手指在剑柄上犹豫着。众人更是目不转睛地盯着韩信,希望能够发生什么,但最好什么都别发生。

  片刻,韩信有了动作。让周围的人想不到——更做不到的一幕发生了——韩信放开剑柄,蹲下身去,从少年的胯下钻了过去。周围的人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笑韩信胆小,什么事也成不了。少年起先也有些愣,随后也哈哈大笑起来,接着就是一番不堪入耳的话语,带着自己的同伙扬长而去,并且伴随着刺耳的笑声。

  韩信呢?他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直到少年和他的同伙远去,韩信才从尘土中缓缓站起来,身上的土也没来得及掸,在淮阴街头上无数人的冷笑、嘲笑、讥笑声中和蔑视、鄙视、轻视的目光中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